淄博老物件亮相大上海 快來看看都有啥

2020-12-17 淄博發布

秋琴裁縫店、阿德寄賣商店、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家庭陳列,從上海牌手錶,到上海牌自行車,再到各式各樣的縫紉機,這些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老物件,都亮相於在上海市紡織博物館開幕的「三轉一響與大上海」展覽會現場。

11月28日上午,由全國工業博物館聯盟、全國紡織博物館聯盟指導,上海紡織博物館、三轉一響博物館、山東理工大學、山東輕工職業學院聯合主辦的「三轉一響與大上海」文化展在上海紡織博物館廣場拉開序幕。展覽中上千件物品給了每一位上海市民滿滿的回憶,所有的展品均來自淄博盛康「三轉一響」博物館。除了當年的「爆款」上海製造,此次展覽淄博工業發展史也一起在上海亮相,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現場:

「三轉一響」老物件勾起上海市民回憶

「縫紉機與手錶、自行車、錄音機組成的「三轉一響」,曾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家庭最流行的奢侈品,甚至需要憑票購買。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曾經,這樣的穿衣理念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讓縫紉機成為必不可少的存在。」當日,在上海紡織展覽館的展廳裡,淄博盛康「三轉一響」博物館館長張維傑現場講解。

記者看到,十幾臺縫紉機整齊排列在一起,講述「光陰的故事」。其中,不乏上海牌等耳熟能詳的中國品牌縫紉機,還有國外品牌縫紉機。參觀者置身博物館,瞬間被帶回到「三轉一響」的那個時代。

本次展覽採用「沉浸式」觀展方式,將一樓展廳變成了上世紀的大上海,塵封的展品被「搬進家中」。讓遊客們瞬間「穿越」回到「三轉一響」的年代,體驗上世紀普通上海人家的幸福生活。

在參觀的隊伍中,有老人,也有小孩,不少市民甚至是全家出動。對著一幅幅圖片、圖表、文字和實物,有人仔細打量,有人掏出手機不停拍照,有人駐足良久陷入沉思……

展覽中,展出的一塊塊上海牌手錶,勾起了上海市民肖先生的回憶。「那個年代,夢寐以求的就是一塊上海牌手錶,我結婚時,花120元買了一塊,那時候簡直就是驕傲,恨不得24小時都要佩戴,非常珍愛。」

見證:

淄博民間博物館展品受邀搬到上海開展

「三轉一響」體現了當時中國輕工業的發展水平和供給水平,是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裡老百姓所能擁有的最大財富、年輕人結婚成家的重要參考。

記者了解到,淄博「三轉一響」博物館作為全國工業博物館聯盟唯一一家非國有博物館,來到上海紡織博物館展覽,讓淄博工業發展史和上海之間的技術交流等作為重要內容一同展出,主辦方從籌備到布展用時一年多的時間。2019年,淄博盛康三轉一響博物館就與上海紡織博物館達成合作協議,為此,上海紡織博物館館長、黨支部書記蔣國榮專程到淄博盛康「三轉一響」博物館考察,確定自2020年11月28日-2021年2月28日在上海紡織博物館一樓大廳聯合舉辦《三轉一響與大上海》專題展覽。

蔣國榮稱,「上海牌」曾是優質產品的代名詞,也是當時時髦產品的風向標。淄博盛康三轉一響博物館館長張維傑,歷時30年收集了近萬件「三轉一響」老物件,其中很多都是在上海生產製造的。「這些老物件,是我們一代人的記憶,「三轉一響」在上海展出,反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輕工業的飛速發展,此次活動契合這個主題,非常有意義。」採訪中,蔣國榮如是說。上海是中國發展最早、規模最大、科技力量最雄厚的工業城市,也是中國現代工業的搖籃。上海的工業產品以質量優異而聞名國內外,「三轉一響」的前世和今生述說了上海的故事。

傳承:

留存淄博工業文化記憶

從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到手機、電腦、車子、房子,「四大件」的含義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再改變。當網絡時代到來,物質極大豐富,中國傳統的崇尚節儉的觀念正在受到新的消費理念的挑戰。新生事物層出不窮,那種對物的嚮往、珍惜與滿足,在今天反而成為了日漸稀有的幸福。

在現場,一輛雙彎梁飛達牌自行車吸引了諸多市民圍觀,張維傑告訴記者,這輛自行車就是「淄博造」,是淄博自行車廠協議生產並掛的上海自行車四廠的牌子,當年曾經風靡一時,是姑娘們的最愛。

據了解,在收藏的過程中,淄博「三轉一響」藏品承載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淄博輕工業發展歷史,更體會到了對本地老物件的收集對於一家民間博物館的特別意義。

「淄博作為一座老工業城市的歷史已有200多年,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苦努力,逐步建立起了品類齊全、功能先進的完整工業體系。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淄博工業發展進入鼎盛時期,輕工業製造也頗具規模。作為這段歷史的參與者與見證者,有義務進行搶救式收藏與研究,以實物的形式記錄輝煌的淄博記憶。」張維傑感慨道。

如今,周村生產「限量版」的手錶、雙喜牌電視機、「千裡馬」自行車、淄博無線電一廠到十三廠所生產的各類電子產品都寄託著張維傑那份濃濃的鄉愁。

新時代新徵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這個「傳家寶」不能丟。通過這些老物件,人們可以走近民族工業那些漸行漸遠的時代,這不僅是對歷史應有的尊重,也是文化傳承中不可缺少的一頁。

(全媒體記者 劉琳)

相關焦點

  • 這些景泰藍老物件賣一件少一件,趁十一快去琺瑯廠趕大集!
    1日到7日,舉辦第六屆景泰藍老物件淘寶大集!您得問了這大集,有什麼新鮮的?那咱們先得來看看這淘寶大集的來歷北京琺瑯廠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是一家以出口換匯為主要功能的老國企,那時候,他們生產的都是物美價廉的日常生活用品,像盤、罐、瓶、碗、小動物擺件等。
  • 10張農村老物件,圖7木製工具不認識,看看是個啥
    端午節期間,攝影師和影友老師一起來到山西省黃河岸邊的農村採風,走進農家我們在7旬姚大娘家拍到了一組「稀罕物」,這些老物件看看您能認識幾種。這是一個直徑僅有26CM的鑄鐵盆,據說已經有200多年時間了,是個洗臉盆盆,如此「玲瓏嬌小」讓人都不敢相信。
  • 齊魯儒小賢|老淄博的照片,看看有沒有你兒時記憶的樣子!淚目~
    我是儒小賢來自齊文化發祥地淄博關注wo,我有話對你說說起小賢的家鄉淄博,有兩個值得驕傲的全國第一:周村號稱天下第一村,張店號稱全國第一店現在咱淄博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城市面貌也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以前的老房子,老街道,老集市大多數都被高樓大廈取代了,老故事和兒時回憶則慢慢的湧上每一個「老淄博」的心頭。
  • 「上海牌」,戳中回憶的爆款老物件!
    「上海牌」,戳中回憶的爆款老物件!這不都是我小時候見過的東西嘛」如果你也見過下面這些老物件,嘿嘿~那就暴露年齡咯~阿姨媽媽的「奢侈品」上海羊毛衫,那就是我媽媽的年輕時尚!
  • 北京琺瑯廠首開淘寶大集 萬餘景泰藍老物件亮相
    除了小物件,市民還能淘到有收藏價值的工藝品。因為即將開展景泰藍博物館二期擴建工程,北京琺瑯廠前不久對庫房進行了整理,此次展賣的老物件就是從庫房整理出來的老存貨,包括了出口尾貨、琺瑯廠建廠初期的產品以及部分老藝人創作的精品。
  • 淄博首個多層住宅加裝電梯今日完工!快看長啥樣|答題搶紅包還剩...
    老居民樓加裝電梯,一直是淄博人民關心的事,齊妹子了解到,淄博首臺手續齊全的首臺加裝電梯項目,位於張店科苑街道麗景苑社區齊園組團一號樓,這裡的居民即將擺脫「爬樓難題」,淄博首臺既有住宅加裝帶鋼結構一體化積木式電梯也已亮相!快跟齊妹子一起來看看吧!
  • 戳中回憶的「上海牌」爆款老物件!
    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增長,很多老物件也在漸漸離我們遠去。如果你也見過下面這些老物件,嘿嘿~ 那就暴露年齡咯~阿姨媽媽的「奢侈品」上海羊毛衫, 那就是我媽媽的年輕時尚!再來看看當年的印花圍巾大披肩, 放到現在也絲毫不過時呢。一把工藝袖珍扇,繡的是蝶戀花,摺疊後可以放在包包裡隨身帶。
  • 景泰藍老物件大集十一開鑼 御用筆洗首次亮相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馬曉晴)民國時期的景泰藍瓶和首飾、上世紀出口國外的雙面製作景泰藍大筆洗……記者昨天從北京市琺瑯廠獲悉,10月1日至7日(每天上午9:00至下午4:00),為期一周的第六屆景泰藍老物件淘寶大集將在北京市琺瑯廠開幕,其中,雙面製作景泰藍御用筆洗為首次亮相。
  • 景泰藍老物件一天賣出上千
    (原標題:景泰藍老物件一天賣出上千)
  • "藏品的記憶"引來新國潮青年集體懷舊 老物件和K coffee 都愛啦
    「藏品的記憶」引來新國潮青年集體懷舊 老物件和K coffee 都愛啦 二八自行車、兒童三輪車、磁帶、鐵爐子、老照片、三鬥櫥櫃、煤糕模子等,這些老物件曾經是人們生活當中重要的必需品,也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老物件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 大世界傳藝中心舉行老物件捐贈儀式
    老物件捐贈儀式 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 >「我有一臺很老的箱體式縫紉機,想捐贈給你們。」 毛冠飛採訪 9月16日,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迎來了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毛冠飛先生。留一絲眷戀,存一分不舍,但更多的是有關未來無限的期許與展望,懷揣著崇高的精神信仰,毛先生將珍藏近70年的珍貴老物件捐贈給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讓這份樸素的情感在大世界得以傳承。
  • 高價回收:有人專門到農村收「舊手機、老物件」,背後有什麼貓膩?答案來了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 「藏品的記憶」引來新國潮青年集體懷舊 老物件和K coffee 都愛啦
    二八自行車、兒童三輪車、磁帶、鐵爐子、老照片、三鬥櫥櫃、煤糕模子等,這些老物件曾經是人們生活當中重要的必需品,也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老物件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近日,太原肯德基塢城路餐廳舉辦了一場「藏品的記憶」 懷舊主題老物件展覽,勾起了不少人的回憶。
  • 九種東北老物件,想將它們認全不容易,第一件不少人都不知道是啥
    東北的老物件,老工具真的有很多,有很多老工具讓人耳熟能詳,也有的老物件讓人莫名其妙,更多的東西擺在那裡,讓人不知道它們叫什麼名字。小編今天選了9樣老物件,它們都是什麼呢,它們都有什麼作用呢,下面小編給您一一揭秘:第一樣老物件名叫:馬尾巴眼罩我們都知道,東北的雪很厲害,經常生活在雪地裡的人,會患上一種病,叫做雪盲。只要將這種黑色的馬尾巴眼罩罩在眼睛上,就能有效地避免雪盲。看一看,過去的人,真的很聰明。
  • 上海有個傳統民俗文化展示村落,老物件種類繁多,堪稱民俗博物館
    說到上海崇明島,可能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國第三大島嶼、溼地比較有名、植被種類繁多、特色農副產品多、可體驗農耕樂趣的農場多、可品嘗新鮮的農家菜等等。然而它還是一個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的地方。今天要說的就是前幾天剛走訪過的上海江南三民文化村景區。
  • 農村總是有人高價收購石磨石槽等老物件,有什麼貓膩兒?
    在農村,時常能見到有人開著車,吆喝高價收購石磨石槽,象過去的老石磨、老石槽、石磙、棉車子等一應老物件都收,說是高價,其實也就給幾塊或幾十塊錢,不過呢,對新蓋了房子的農民來說,這些老物件沒啥用,還礙事,扔了可惜,現在能換幾個錢,也是好事,於是成交。這樣的事情多了,也就產生了疑問,是不是裡面有啥貓膩?
  • 讀刊 | 《問津》裡的老物件
    這一期的主題是「武清鄉村老物件」。武清,北與北京市通州區、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相連,南與天津市北辰區、西青區、河北省霸州市比鄰,東與天津市寶坻區、寧河區搭界,西與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接壤。武清區位於京、津兩大直轄市的中心點,素有「京津走廊」、「京津明珠」美譽。從這兒看,是值得一寫的地方。作者侯福志老師,我曾在天津的舊書攤上相遇過,他就是武清人,可見寫的是親歷的地方史。
  • 北京市琺瑯廠國慶辦大集 近5000件景泰藍老物件等你淘
    民國時期的景泰藍瓶和首飾、上世紀出口國外的雙面製作景泰藍大筆洗、深受小朋友喜愛的景泰藍小動物擺件、敦煌文化元素的景泰藍藝術品……10月1日至7日,為期一周的第六屆景泰藍老物件淘寶大集將在北京市琺瑯廠開幕,近5000件景泰藍老物件與遊客見面。
  • 景泰藍老物件大集10月1日至7日開市
    為期一周的第六屆景泰藍老物件淘寶大集,將在北京市琺瑯廠開幕,各式各樣的特色景泰藍物件將悉數亮相。  本屆景泰藍老物件淘寶大集,不但有宮廷劇中才可見的琺瑯瓶、盤、碗、罐,還有首次「出場」極為亮眼的御用筆洗,行話稱為「洗子」,就是涮毛筆用的器皿。「此次淘寶大集推出的雙面製作景泰藍大洗子,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口產品,只有少量庫存,堪稱『限量版』。它有別一般的景泰藍製品,不僅能在洗子外部看見花鳥紋飾,在洗子內部也能看到一面豔麗、娟秀的風景畫。」
  • 為建新館清理庫存 市民瘋淘景泰藍老物件
    香爐、菸灰缸、梳妝鏡、首飾盒……昨日,上世紀60至80年代生產的數千個品種的景泰藍老物件「走出」塵封已久的庫房,亮相北京琺瑯廠。據介紹,為建新館清理庫存,北京琺瑯廠從昨日起至10月15日首次推出「景泰藍體驗日」,邀請市民免費參觀景泰藍公益博物館,近距離欣賞琺瑯生產線,並可現場「淘寶」萬餘件停產多年的景泰藍老物件。  由於此次「淘寶大集」展覽和售賣的大多是已經停產的「限量版」產品,昨天一早不到8點,就陸續有景泰藍愛好者從四面八方趕來搶佔「先機」,琺瑯廠一層狹窄的售賣通道很快被慕名而來的人群擠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