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儒小賢|老淄博的照片,看看有沒有你兒時記憶的樣子!淚目~

2020-12-12 儒小賢

我是儒小賢

來自齊文化發祥地淄博

關注wo,我有話對你說

說起小賢的家鄉淄博,有兩個值得驕傲的全國第一:周村號稱天下第一村,張店號稱全國第一店。你們是知道呢?

現在咱淄博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城市面貌也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以前的老房子,老街道,老集市大多數都被高樓大廈取代了,老故事和兒時回憶則慢慢的湧上每一個「老淄博」的心頭。小賢搜集了一批充滿韻味的老淄博照片,快來看看~

二十多年前的淄博火車站叫張店火車站,有時遇到來自遠方到淄博做客的旅客,因不知道淄博和周村、張店、辛店的關係,不是提前在周村下車,就是遲後到辛店下車,有的甚至坐過了站,出了淄博境,只好在濰坊境內的益都站下車。

熱鬧的農貿市場

潘莊大集

張店人多是農民和工人的後代,相對來說張店遠離了政客的微笑、市儈的紛擾、小市民的狡獪。也許正因為如此,張店多了一些土氣、憨厚、率真、質樸,少了一些大氣、油滑、陰險、狡詐。

正在擴建的張博路

1988年的張店東一路

熟悉的街道,能看出這是哪裡嗎?

倆孩子坐在板車上被母親推著

淄博街頭上257部隊的解放軍

做周村燒餅的人

這條路眼熟吧

那時候淄博的高樓並不多

一家四口的「倒騎驢」

周村街將要消失的一景「倒騎驢」

張店電影院外的書畫攤,看一本一分錢。那時候你迷戀小畫書嗎?

山鋁電影院外的電影海報,你小時候去看過嗎?

周村大街,這位老人你熟悉嗎?

桓臺的大轉盤,是多少人兒時遊玩的地方,現在,它還是桓臺的地表建築。

這景象估計只有在古裝劇裡還能再見到吧!小時候,總覺得馬好可憐......

現在,這裡還是原樣,不過路邊的自行車明顯要多了。

帶五角星的帽子,你們都有過嗎?

這條路是柳泉路,沒錯,當年走的都是自行車,雖然很窄,但是一點也不擁堵;現在,路比以前寬了好幾倍,但是上下班時間,堵得讓人想撞馬路!

看看以前的多孔大橋和河道

淄博的大街

當年,西榮德在周村辦的復育醫院。

當年的淄博,馬路都是泥濘的。

民國時期一戶人家結婚,排場還很大。

這張圖應該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一把火燒沒了的百貨大樓,當時對面是十一中,大火燒完後被蓋上了布,遮蓋住裡面的慘烈場景,但是風一吹,還是能看到被燒過得大樓,破敗的窗戶。大火後,全淄博人民都給這座大樓捐錢,然後蓋起了當年的金帝購物廣場。現在,金帝也不在了,接替它的是一座現代化綜合體購物廣場茂業天地。

現在的淄博

我是齊魯儒小賢

關注我,帶你一起了解齊魯文化

相關焦點

  • 齊魯儒小賢|聽說9600W的齊魯人都講倒裝句,小賢知不道!
    我是儒小賢來自齊文化發祥地淄博關注wo,我有話對你說齊魯在上古時代,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屬於華夏系統,而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也是中華文明重要源頭之一,就是東夷文化齊魯人,出了名的說倒裝句,見面平時交流的時候都說「吃飯了嗎你」,「吃的什麼呢中午」最經典的就是那句「知不道」。但是齊魯人自己不覺得,你要說跟他說這事兒,說你會說倒裝句,沒準兒他會回你一句「沒有吧我們」。
  • 齊魯儒小賢|咱淄博人一定都知道的公園,廟會火爆,知道是哪嗎?
    我是儒小賢來自齊文化發祥地淄博關注wo,我有話對你說在淄博張店城區東北6公裡的四寶山鎮尚莊村東,有一座山體為砂石的花山。王母娘娘與碧霞元君遨遊東海,恰巧從此路過,看到此情,透視出花山有靈氣,屬於仙山,立即回到天庭奏秉玉帝,提議在花山之上建玉皇宮,造王母臺,以其震懾水妖,平除水患,玉帝欣然準奏。當地百姓聞知此情,立即在花山頂峰建起玉皇宮,在山的西麓造起王母臺。
  • 齊魯儒小賢|關於泰山,小賢有幾點要去的理由,不知當講不當講!
    我是儒小賢來自齊文化發祥地淄博關注wo,我有話對你說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高阜之上,雙崖夾道」兩邊山崖壁如刀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雲梯,舊稱雲門,今名為開山,為清乾隆末年改建盤道時所闢。十八盤從這裡開始。開山北為龍門,過去建有龍門坊,後毀。西巖有清道光年間魏祥摹刻狂草「龍門」大字。泰山有三個十八盤之說。
  • 齊魯儒小賢|市價1克1塊錢的植物金花葵,為何會這麼珍貴!
    我是儒小賢來自齊文化發祥地淄博關注wo,我有話對你說黃秋葵(就是超市常見的秋葵),相信被很多人熟知,因為它是我們餐桌上一種非常常見的食材,在植物界享有「天然植物黃金」的地位,營養價值很高,價格也很昂貴,在很多大型超市都有售賣,但是金花葵更昂貴,而且有價無市!
  • 齊魯儒小賢|齊魯的戲劇和曲藝有哪些?應該讓大家知道的文化遺產
    我是儒小賢來自齊文化發祥地淄博關注wo,我有話對你說齊魯大地歷史悠久,文化遺產及其豐富,戲曲藝術形式多樣,無論在地方戲曲,還是本地曲藝,無不展示山東深厚的文化底蘊到清代中葉,發展成為一種相當有影響的民間職業說書形式,藝術表現手法趨於完備。清嘉慶年間發展出了五大支派,深受北方地區百姓,尤其是農民的喜愛。清同治、光緒年間,山東大鼓開始進入濟南等城市,出現了武定人郭密香、臨清人黃大妮兒、鄆城人王小玉姐妹等一大批著名藝人,使山東大鼓真正在城市裡立足。
  • 齊魯儒小賢|吾家有子初長成之齊魯生長禮儀,你知道嗎?
    關注wo,我有話對你說對於任何一個民族,繁衍後代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此人們對生長禮儀非常重視。報喜時要帶上禮物,紅喜蛋(煮熟的紅雞蛋)是報喜的信使。親友們也要為產婦及嬰兒準備禮物,嬰兒的姥姥一般要送上雞蛋。主人收下禮物後也要回敬紅喜蛋。
  • 淄博老物件亮相大上海 快來看看都有啥
    「那個年代,夢寐以求的就是一塊上海牌手錶,我結婚時,花120元買了一塊,那時候簡直就是驕傲,恨不得24小時都要佩戴,非常珍愛。」記者了解到,淄博「三轉一響」博物館作為全國工業博物館聯盟唯一一家非國有博物館,來到上海紡織博物館展覽,讓淄博工業發展史和上海之間的技術交流等作為重要內容一同展出,主辦方從籌備到布展用時一年多的時間。
  • 《裝臺》大雀兒的意外死亡讓很多人淚目了
    大雀兒臨走之前女兒麗麗曾問他:北京遊樂場的旋轉木馬是什麼樣的?到了地方他就開始打聽哪裡有旋轉木馬,幹完活一定要去遊樂場看看,給女兒拍張旋轉木馬的照片。走出遊樂場大門的大雀兒拿著手機倒下了,大家以為他躺下拍照,以為他又困得睡著了。誰曾想這一次他徹底睡著了,再不會醒來和大家幹裝臺了。
  • 再現兒時記憶 復活鉛字印刷
    2017年初,李慧萍想盡辦法在這裡復活了手工造紙和鉛字印刷,為的就是再現她兒時記憶中老舅包手工掛麵的那片包裝紙,帶給她的這份溫暖。李慧萍大學畢業後在夾江當了3年中學英語老師,為了愛情,也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她離開了講臺。從小有個文學夢的她,來到成都就一頭扎進文案工作,10多年來做得風生水起。2年前,她去日本旅行,旅途中日本匠人重現的活字木刻印刷術深深震撼了她。
  • 老南京人記憶中的兒時美味——餈粑
    兒時放學回家的路上,總會在賣點心的小攤前賣一塊兒餈粑,那時還是5毛錢就能吃到滿足的年代,剛出鍋的餈粑外酥內軟,鹹香軟糯,越嚼越香!老南京的餈粑,和川渝地區的不同,裡面都是紮實的糯米,吃一個就能飽!
  • 開著領克去尋找兒時的記憶
    在夢的那一方有親人的牽掛,有心中的思念當我走近你山窩是你的懷抱,溝壑是你的雙臂春天是你的故事,秋天梳妝著容顏我盼望著你的新裝春機盎然,生機勃勃的模樣這又是新的一年你又要把自己精心裝扮或許沒有遠離就沒有思念,真正走遠了,心卻也急切了。16年裡早已物是人非。也因為交通不便,讓我每每與故鄉難以謀面。印象中16個年頭的春節只回過三次故鄉,這一次算是第四次。現在,故鄉只有老一輩親戚了,我的父母也已搬離。今年春節,我開著領克就是去尋找兒時的記憶。
  • 三十而已:王漫妮輸液時,為何母親要讓拍吊瓶照片?真相讓人淚目
    三十而已:王漫妮輸液時,為何母親要讓拍吊瓶照片?真相讓人淚目 在最近熱播的《三十而已》中,江疏影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她扮演的王漫妮在劇中是個高級專櫃的櫃姐,也是在上海漂泊8年的資深「滬漂」。
  • 了不起的你--三張照片背後的淚目故事
    一張張令人淚目的照片在網上刷屏,暖化了無數人的心。記者選取其中三張照片,找尋照片的主人公,講述照片背後的感人故事。  照片一:風雪裡的蹬車少年李宗餘說,就是那天,突擊隊連推帶拉分3次運送了整整28箱防疫物資,該送的一箱也沒有落。  李宗餘在前面蹬,後面還有10多個人在推。帶隊老師王海鵬就是其中一個。  「當時雪真大,我們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眼睛睜開了也看不清路。腳下還打滑,就是摸索著跟著感覺走。有人滑倒了,爬起來大家攙扶著繼續向前走。」王海鵬回憶說。  「回頭看這張照片,我真幸運啊!
  • 《兒時》:兒時的記憶,大家記得多少呢
    文/木頭,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劉昊霖的《兒時》。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這首歌?過也不要緊,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說一說「兒時」。鐵道旁赤腳追晚霞,玻璃珠鐵盒英雄卡,玩皮筋迷藏石橋下不知道大家對於兒時的記憶是怎麼樣的呢?
  • 了不起的你——三張照片背後的淚目故事
    一張張令人淚目的照片在網上刷屏,暖化了無數人的心。記者選取其中三張照片,找尋照片的主人公,講述照片背後的感人故事。李宗餘笑了笑,說,「這張照片會是我們一生的記憶。」  這張照片火了,李宗餘的父母也知道了。看到網友的集體點讚,爸爸媽媽感到欣慰和自豪,鼓勵兒子堅持下去。  有網友說,從照片上雖然看不到那一張張青春的臉,但他們的樣子真的好帥。
  • 兒時黃河記憶(上)-引黃灌溉
    雖然我家看是離黃河很近,但是我們那邊的生活用水和天地灌溉基本上都是靠天下雨,在我兒時印象當中,家家戶戶都有儲水窖,我們俗稱囤子,上口小,口徑大概40公分,越往下底部越大,直徑至少3m左右,深度至少10m,正上方是轆轤,一根老繩一圈圈盤繞在上面,吱呀吱呀的打水聲總能把你從夢中叫醒。
  • 小賢菌教你怎麼夾到娃娃,讓你不再後悔去被坑
    小程序觀看無廣告騰訊視頻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賢菌今天小賢菌小賢菌今天終於給大家更新我們之前再公眾號有說過的東西那就是我們的夾娃娃機器咯那這期視頻小賢菌主要給大家來玩玩我再某東上購買的《小黃人夾娃娃機》大家看看視頻記得給小賢菌留言和彈幕因為這一期視頻小賢菌是再晚上23點錄製的所以可能精力不夠然後就是這期視頻不是小賢菌剪輯的大家看看視頻的最後是剪輯師的id所以大家喜歡看這類生活類視頻嘛?
  • 在這些耳熟能詳的方言童謠裡,珍藏著我們兒時記憶中的老長沙……
    @Z:在西安讀大學,當大學同學問起來,你們長沙有一個童謠,好像是叫月亮粑粑,你會唱不?驚喜之餘還有感動和自豪,作為一個長沙人,在離家這麼遠的地方還能對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唱出我最自豪的長沙話,還有一個星期就開學啦,捨不得最愛的長沙!
  • 兒時記憶中的客家老屋德馨堂
    兒時記憶中的客家老屋德馨堂   伴我出生長大的老屋是一座客家土樓,建於清朝嘉慶年間,有200多歲了,可以比肩美國歷史。
  • 流金歲月——兒時順口溜的記憶
    注釋:小個子老跟著大個子跑,大個子唱給小個子聽的。        34.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你在河裡蹦,我拿叉子叉,你蓋子還挺硬。        注釋:孩子之間的調侃。         35.報告司令官,沒有褲子穿,穿個小褲衩兒,露著肚臍眼兒。         注釋:孩子們的調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