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春天來了
遂寧市洋渡實驗學校 五年級三班徐梓航
指導教師 王學蘭
群山之間,大山之巔,有一個叫做吉星的小鄉鎮,他隸屬蓬溪縣,在當地還有著「小高原」之稱,這就是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由於在山裡,單行車道、蜿蜒曲折,通往縣城班車很少,出行很不方便,因此相對閉塞,經濟發展比較緩慢。有不少人家因為謀生而外出務工掙錢,留在家的基本是年邁老人和留守兒童,所以家鄉的人氣也相對較少。
終於,在黨的領導下,吹響了扶貧攻堅的號角,致力於實現所有貧困地區脫貧,全面邁入小康社會。隨之而來的各項扶貧政策陸續在鄉村裡面實施,就像春風吹拂大地般給鄉村帶來了希望,更為山裡的鄉村人們帶來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希望。
家鄉正在魔術般的變化著:鄉裡的道路不在泥濘,小孩不用再擔心滑倒,栽跟頭;鄉鎮道路建起了垃圾池,從此家鄉又多了一點綠;鄉裡也建起了活動中心、各種公共設施也在不斷完善,老人和小孩也有了「消遣」的地方;鄉村頭路燈徹夜通明,夜也不在那麼的黑了……
家鄉的人開始多了起來,由於有了產業扶貧政策,在外務工的人很多都回家發展養殖業:溫室大棚現在隨處可見、水果種植園佔滿了兩個山頭、一個個養豬棚的紮根在半山腰,人工養魚塘雖然三三兩兩,但依舊在不斷地增多……一個個都幹得熱火朝天。扶貧攻堅政策不僅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就連人們的思想覺悟也提高了,人人都是一副鬥志昂揚的姿態,更是底氣十足,生怕落後於人的感覺。
脫貧政策也給貧困家庭的孩子帶去了福音,感動著他們的同時也改變著他們的命運:大家從此不再為學費、書本費發愁,使得大家求學的信心十足,求知的欲望更加強烈。
時間的流逝,帶走了家鄉貧困的景象,卻給它披上了新的靚裝,家鄉變得更有生氣,更富有現代的氣息,像極了春始的萬物,蓬勃始起。
家鄉的春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