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由於美國等國家所採取的行動,導致相當一部分西方國家在對華態度上都變得有些極端,而這樣的情況對於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的交流以及合作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卻傳來了一項重要消息,中國和歐盟方面的中歐投資協議在談判過程中出現了重大突破,雙方或許此後能夠正式達成共識。
德國報告表示:「中國製造」失敗才能讓德國受益
但隨之而來的,德國在談判過程中也試圖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甚至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選擇向中國進一步施壓。要知道,德國一直以來在機械產業方面的水平都是相當出眾的,而中國這樣的大國對於德國來講,更是一片十分重要的市場。
德國此前的一份報告更是強調,對於德國的機械工程行業而言,中國是美國之外最為重要的一片市場,目前其產量的11%都輸送往中國。就目前的狀況來看,中國境內現在活躍著850家來自德國的機械工程公司,而大量的德國企業也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同樣的,在這份報告中德國方面表示,針對目前的情況,只有「中國製造」面臨失敗,才能夠讓「德國製造」收穫最大的利益,因為現在對於德國的機械工程產業來講,中國不僅是最大的市場,中國的企業同樣是最為強大的競爭對手。此前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的一份報告,更是針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狀況進行了預測以及判斷。
針對未來的情況進行了預測
在這份報告中表示,倘若在未來的幾年中,「中國製造」能夠取得全方位的突破和成功,那麼這樣的情況也會讓中國對於海外技術的依賴性大幅度下降,對於德國的機械製造業來講,中國市場份額的減少,將會導致其市場出現十分明顯的下滑,其年出口量甚至下降到130億歐元,要注意的是,德國在2019年的出口額為180億歐元。除此之外,隨著中國在這一行業的不斷發展,不僅會導致德國在中國市場不斷萎縮,甚至需要面臨來自中國對手的強力競爭。
正是因為這一原因,如今德國為了面對這樣可能出現的情況,已經開始尋找其他能夠替代中國的市場,而且為了保證德國在機械製造業佔據的市場份額,在針對中歐投資協議進行談判的過程中,試圖向中國施加壓力,進而給自己爭取更為自由的市場準入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