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in china」德國走紅記:長虹電源如何打造中國製造「黃金...

2020-12-25 同花順財經

一說起「Made in Germany」,也就是「德國製造」,一般人都會不由自主的豎起大拇指,自改革開放以來,大到汽車,小到螺絲刀,似乎一提起德國製造,就代表著國貨難以企及的高度與品質。但就在近期,一則德國當地媒體刊出的新聞引發中國網友的圍觀,在「Made in Germany」的「故鄉」,「Made in china」引發了一波熱議與讚譽的高潮。

眾所周知,雖然身為傳統工業發達國家,但德國的自身能源儲備較為匱乏,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進口達90%以上。也正是有鑑於此,為加速實現能源轉型,德國一直是全球發展可再生能源最為積極的國家之一。「Timo Nentwich,Katja Wa?muth和他們的老闆Gerhard Stamm正在展示他們的時尚電池庫。」在這張由德國一家報紙刊出的新聞圖片中,展現的就是北萊茵-威斯伐倫州瓦爾堡市的企業GS Hub有限公司提供的可以儲備太陽能的「時尚電池庫」。

或許,「電池庫」這個名字會令你感到陌生,但提起這種設備的生產商,作為中國消費者的你一定不會陌生,那就是長虹。而「電池庫」,正是由長虹電源公司研發製造並出口到德國的戶用儲能系統,該系統集成鋰離子蓄電池和完善的電池管理系統,具有高能量比、長壽命、安全可靠和使用溫度範圍寬等特點。據悉,現階段能與之類似的產品唯有特斯拉的「能量牆」——一種同樣以鋰電池為代表的化學儲能設備,具有建設周期短、運營成本低、對環境影響低,不受地理條件限制等優點,是一種適用於電網的儲能應用。目前,長虹電源在戶用儲能領域的創新升級上正投入著大量的精力,並向特斯拉的先進儲能技術看齊。

(長虹電源公司研發的48V/200Ah戶用鋰電儲能系統)

看到這裡,有些讀者或許會心生疑問:長虹?是我們印象中縱橫家電業數十年的長虹嗎?是的,就是那個長虹,但如今的長虹早已不僅是家電行業的強者,更在多個領域擁有齊全的技術儲備和設備體系,旗下多家產業公司已成長虹市場競爭的重要砝碼。就以長虹電源公司為例,從1970年創立至今,這家由航空領域起步的企業一直著力於自主創新。尤其在軌道交通領域,從綠皮車時代,到高鐵時代,再到未來的磁懸浮時代,長虹電源在地鐵、輕軌、高鐵動車、磁懸浮、空鐵、鐵路等應用領域,聚焦啟動、通訊控制類的鎳鎘蓄電池系統、鋰電池系統等蓄電池系統(含框體)及其配套電源管理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為了保證在技術研發方面始終走在時代之先,長虹電源公司每年銷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發領域,在培養與發展技術型人才的同時,還鼓勵員工「走出去」,向技術先進型企業學習、交流。目前,長虹電源已擁有國家專項27項,完成和正在承擔的部級及國家級重大工程項目100餘項,並榮膺由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12年,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速磁浮電源系統在長虹成功研製,打破了高速磁浮電源系統長期依靠進口的現狀;2019年5月,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由長虹電源公司研製的440V及24V蓄電池組,為磁浮試驗樣車起浮、加速、緊急停降、緊急制動提供電能,保證車輛安全、可靠運行。

強大的研發與生產能力,使長虹電源成為國內市場該領域的冠軍。而長虹電源並未滿足於此,更籌劃著揚帆遠航,巧借「一帶一路」等政策東風,積極參與國際項目競標,獲得多項國際訂單,將這種優秀基因源源不斷地輸出到國際市場。目前,長虹電源的相關產品在澳大利亞、阿根廷、紐西蘭、土庫曼斯坦、蘇丹等出口型機車項目中大規模使用,為眾多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提供可靠性保障,在短時間內就打開了局面,甚至出現過客戶要求急迫以致生產部門必須精確倒推生產時間以保證正常交貨的現象,但就是在如此快節奏的生產過程中,長虹也時刻保持了高品質、嚴要求,確保每一件出廠產品都經得起各種嚴苛條件與使用場景的考驗。

就以上文提到的德國瓦爾堡市「時尚電池庫」項目為例,據長虹電源公司總經理何明前介紹,目前德國民眾積極響應政府關於節能減排、高效利用綠色能源的號召,普及安裝自主能源設備。而長虹電源公司研發製造的戶用儲能系統,因可靠的質量、先進的電源管理系統技術和時尚的外觀,在德國民用市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多個地區的住戶都在安裝使用這套儲能系統,良好的使用體驗讓很多德國民眾都在向身邊的人推薦這套儲能系統。在基於設備的自主能源已成為國民剛需的德國,長虹電源公司研發製造的戶用儲能系統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除德國外,該戶用儲能系統還銷往捷克和義大利兩國,並同樣得到客戶的青睞和讚譽。

從「Made in Germany」風靡中國,到「Made in China」走紅德國,可以說,長虹電源為中國製造的未來發展之路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鑑的經典案例。尤其在時下中國經濟發展戰略轉型,以及中國製造2025、工業4.0概念提出的大背景下,想要真正實現「中國製造」走得出去、站得穩牢,必須像長虹一樣,不斷夯實技術儲備,圍繞著主營業務、相關多元化產業建立技術優勢,靈活運用新思想、新理念,更好、更具針對性地為個人用戶、家庭用戶及行業客戶提供產品、技術、解決方案等多種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在新製造的徵途上殺開一條血路,在全球化競爭的浪潮中立於不敗,讓「Made in China」成為真正的「黃金名片」。

來源: 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日本人說不買中國製造,但穿的都是Made in China
    很多受訪的街頭民眾,都表示,不會購買中國製造,不會穿中國製造的衣服,不會吃中國的食物。語氣非常堅決,表達了對於中國製造的不信任。   然而,在記者要求看一下衣服標籤時,顯示,穿的衣服上都有「made in china」標誌。日本人對此非常吃驚,自己竟然穿著中國製造的衣服。真是啪啪打臉啊!
  • Made In China 標籤真的嗎?
    關於Made in china,最接近的一個內容只有這個。根據彭博商業周刊的最新數據顯示,1.40%的美國人是不喜歡made in china 的,持有這種態度的人並不在少數。3.Stolen by china.
  • 日本品牌多是中國製造 優衣庫100%「made in China」
    然而,更多的人所不知道的是,優衣庫的衣服並不是在日本製造然後拿到中國來賣的,而就是實實在在的中國製造。對於這一點,很多市民表示並不知情。  買到中國製造比較鬱悶  在天鵝湖萬達的優衣庫店內,小編發現不少女孩子都在這裡挑選衣服。小編詢問之後發現,所有挑選衣服的女孩都並不知道這些衣服乃是中國製造。
  • 專訪長虹創新設計中心總經理葉根軍
    葉根軍:目前,我所在團隊正努力趟出一條「設計驅動式創新」的長虹路徑:聚集包括設計學、社會學、營銷學等各類人才,研究用戶需要的是什麼,考慮產業發展方向在哪裡,開展前瞻性、創造性工作,以滿足用戶消費需求轉變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從而打造具有世界級聲譽的中國品牌。
  • Made In China是什麼歌誰唱的在哪可以聽 Made In China歌詞介紹
    in china  We play ping pong ball made in china  給****買點兒奢侈品made in china  Yeah higher brothers black cab made in china  She said she didnt love me X3  She lied she lied
  • 「I am made in China!」
    匈牙利世乒賽結束的男單決賽中,中國選手馬龍以局分4-1(11-5/11-7/7-11/11-9/11-5)的成績戰勝27歲的瑞典名將法爾克!法爾克在之前的半決賽中,擊敗韓國黑馬安宰賢,後者此前爆冷擊敗國乒的「頭號勁敵」日本天才少年張本智和。法爾克還在去年的瑞典公開賽上曾擊敗過國乒主力林高遠。
  • 不止家電 科技長虹的另一種「跑馬圈地」
    撰文/藍科技長虹,不止家電一面。從家電長虹到科技長虹的華麗轉身,是厚積薄發、同時契合時代的需求,成為中國智能製造的急先鋒。從形式上看,科技長虹不是跟風隨眾,而是站在時代的風口,在智能製造與科技創新中尋找到了新的平衡點,將技術優勢、品牌優勢、產業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 長虹控股投資近20億元鋰電池項目在綿陽開工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朱雪黎)長虹控股又一重大投資項目落地!4月18日,長虹新能源綿陽鋰電項目暨綿陽高新區招商引資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長虹智能製造產業園舉行。綿陽高新區11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50.53億元。其中,投資近20億元的長虹新能源綿陽鋰電池項目最引人注目。
  • 專家:日企應從「made in China」轉向「made with China」
    原標題:專家:日企應從「made in China」轉向「made with China」 隨著中國企業實力漸強,日企在中國「蹺著二郎腿就能賺錢」的日子已不復存在。中日產業合作的下一個風口在哪裡? 由中國貿促會和日本合作協會主辦的2017中日產業合作論壇11日在北京舉行。
  • 澤塔奧特曼驚現「made in China」,日本網友都驚了!
    然而最近,日本網站niconico上的彈幕卻有些奇怪,很多人在夏川遙輝變身的時候刷一些「這是給中國玩具做廣告」「這玩具是中國的」這樣的彈幕,剛開始我看到的時候也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澤塔奧特曼》的彈幕會這麼奇怪呢?此次圓谷被萬代收購之後,奧特曼的變身器就越來越花裡胡哨了,這也是許多資深奧迷吐槽得最多的地方。
  • 長虹國際化再啟航
    2015年,長虹實現海外收入超過150億元,遍布印度尼西亞、捷克、西班牙、德國、巴基斯坦等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很多國家和地區處於「一帶一路」沿線。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已取得國際化階段性成果的國企長虹,再次踏上了「實施全球化的資源協同」新徵程。
  • 德國製造唯獨缺少電視:原因讓人崩潰
    說到「稱霸製造業」,不得不提到兩個國家,中國首當其衝,堪稱製造業大國,世界工廠。然而談到製造業強國,德國毫無疑問舉世無雙,以品質聞名天下,當之無愧處在製造業食物鏈的最頂端。德國製造在汽車、醫療、工業領域的造詣無需多言,在家電產品當中也有享譽全球的知名品牌,美諾、利勃海爾、博世、西門子等等。
  • 見證珠峰「8848.86米」:勇於攀登的「科技長虹」
    當時恰逢高畫質電視行業標準發布不久,長虹向全球消費者完滿展示了來自世界最高海拔珠峰的直播畫面,顯示出中國電器製造廠商的實力。12年後的5月7日,長虹宣布成為2020紀念中國人首登珠峰60周年攀登活動的官方贊助商,與中國國家登山隊正式籤約,共赴珠峰,挑戰「極」限。 目前,5G信號已覆蓋珠峰頂端,創造中國5G基站建設新裡程事件。
  • 英語中和「make」有關的短語be made of、be made from、be made in 的區別
    英語中,和「製造、製作」有關的短語有:be made of、be made from、be made into、be made in
  • 長虹華意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
    長虹華意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研發、生產冰箱、冷櫃、飲水機、製冰機及除溼機等製冷電器的各類壓縮機為主營業務的大型企業,是全球重要的環保、節能、高效冰箱壓縮機和輕型商用壓縮機專業製造商之一。公司總部位於中國瓷都——景德鎮,已形成了兩洲四地六工廠的產業布局,下轄浙江嘉興加西貝拉壓縮機有限公司、華意壓縮機(荊州)有限公司、華意壓縮機巴塞隆納有限公司、虹華部件有限公司。
  • 借道「一帶一路」 長虹國際化再起航
    從1999年在印尼建立第一個海外辦事處到今,長虹「出海」實施國際化戰略已經走過17個年頭。從做簡單的出口創匯做貿易和OEM,再到海外投資建廠,長虹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實現了產品、製造、技術及品牌層面上的「走出去」。  2015年,長虹實現海外業務收入超過150億元,遍布印度尼西亞、捷克、西班牙、德國、巴基斯坦等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
  • 海爾重新定義中國製造: 從Made for the world 到 Made over the...
    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四重奏敢打賭,你已經很久沒有聽到「世界工廠」這個詞了。它曾經表達了中國製造初次震撼到世界的驚奇。2008年8月,一位名叫馬克的英國人打開他購買的一款iPhone手機時,意外地發現手機裡出現了一張中國女孩的照片。
  • 海爾重新定義中國製造:從Made for the world 到 Made over the...
    它曾經表達了中國製造初次震撼到世界的驚奇。2008年8月,一位名叫馬克的英國人打開他購買的一款iPhone手機時,意外地發現手機裡出現了一張中國女孩的照片。女孩兒身穿粉色工作服,頭戴粉色工作帽,胖嘟嘟的臉上露著微笑,半趴在工作桌上,兩隻戴著白色手套的手向鏡頭做出「V」字手勢。
  • 2019年度世界品牌500強出爐 長虹排名再次攀升
    據了解,長虹面向多種前沿領域,構建了燈塔實驗室、競爭力實驗室、技術生態圈三層研發體系,並與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國內頂級高校、科研單位建立合作關係,著力「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與阿里、百度、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相比,以製造見長的長虹擁有超過61年的發展史,在網際網路日臻普及的今天,老牌製造企業要堅持業務創新,以適應網際網路時代下新型消費者的需求。
  • 搭載「四川造」美菱冰箱的中歐長虹專列預計1月24日抵達德國杜伊斯堡
    據相關消息報導,繼1月1日長虹智能家電「搭乘」首列中歐班列(成渝)駛向波蘭羅茲後,6日上午,滿載41節車廂「四川造」美菱冰箱的中歐長虹專列駛出成都國際鐵路港中心站,預計1月24日抵達德國杜伊斯堡。這也是中歐班列(成渝)合作共建後駛出的首列中歐長虹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