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墨墨
定稿:小小蘇
現在養育一個孩子再不像以前那麼簡單了,隨著生活環境的複雜化,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更加重視,所以一切都變得更加繁雜和小心了。
就拿家長接孩子上下學這件事來說,怎麼也要拿出一個人來進行專程的照顧,而現在去做這項工作的家長多數是爺爺奶奶了。
爸爸媽媽總是比較忙,所以這項重擔就落在老人身上了,可老人雖更加細心但也有一些劣勢存在,似乎規則意識方面不是很強。
雯雯是一位從業五年的幼師,一直以來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專業都很熱受人認可,周圍的家長對其皆讚賞有加,可是最近卻和一位孩子的奶奶發生了一些不愉快。
其實這件事也不能完全怪雯雯,孩子的奶奶每天下午來接孩子的時候幾乎都會犯同樣一個錯誤,讓雯雯很難辦。
因為奶奶總是喜歡提前或者延遲好久來接孩子,起先雯雯考慮到老人不容易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但是奶奶後期卻更變本加厲。
甚至還引得很多家長模仿,極為破壞了放學接孩子的秩序,於是雯雯找奶奶去談,但奶奶很頑固根本聽不進去,反過來還責備雯雯沒有責任心。
這讓雯雯感覺到很委屈 最後還是和孩子的媽媽協商好了這件事,奶奶之後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之後便是一片和諧了。
接孩子是每一位家長都會經歷的過程,我們作為家長的需要配合老師來完成這期間涉及的一系列工作,尤其是幼兒園,這是一個關鍵時期。
因為幼兒園是孩子一切意識塑造的起源,若家長不能起到很好的帶領作用,孩子有可能在這期間就會發生偏差。
像雯雯遇到的那個奶奶就是,非但沒有約束好自己,還給老師增添了很多的麻煩,這一點無論對於誰都不是什麼好事,所以需要及時更正。
給家長的建議:
家長首先要約束好自己的行為,給孩子起到好的榜樣作用,而後就是考慮到老師們的難處,不給其添麻煩。
而且在有問題的時候雙方一定要進行及時溝通,不要把問題嚴重化,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上來考慮問題。
那麼在家長接孩子的過程中,有哪些是不值得提倡的行為呢?
1.經常提前接孩子
我們接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按時接,永遠不要搞特殊化,只想著自己方便,要知道當我們只顧著自己的方便而提前接孩子時,影響的不只是老師自己一個人。
我們還要考慮到其他家長的心理,如果他們也是像我們一樣去做,那麼整體而言是不是變得更糟糕了呢?
2.接孩子不準時
切忌的一點便是接孩子一定要準時,過早或者過晚都不行,這不僅僅會讓孩子感覺到不舒服,對於老師的工作也是一種幹擾。
因為我們不能總讓老師為我們而加班,畢竟他們工作一天都已經挺累了,作為家長的應該儘量幫助老師規避問題。
3.學校門口影響秩序
學校門口是一個重點的區域,涉及到老師工作的順利進行,以及寶寶們的安全,所以在接孩子的時候,需要維護好校門秩序,從我們自己做起。
不要和家長或者是老師過多的溝通,如果有實在重要的事情,就換個時間換個場所進行溝通。
溫馨寄語:
作為家長的,一定都是在儘量為孩子考慮,如果是為孩子考慮 就不要試圖去打破規則,我們要多為老師想一想。
每日一問:你怎麼看待這種接孩子時的異常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