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有西斯拉夫、南斯拉夫、東斯拉夫,為啥沒有北斯拉夫?

2020-12-17 千佛山車神

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和凱爾特人並稱為歐洲三大民族集團,今天歐洲西部的大多數國家基本上都是日耳曼人和凱爾特人建立的,而歐洲中部和東部的大多數國家都是斯拉夫人建立的。

按照羅馬人和日耳曼人的記載,斯拉夫人起源于波蘭的維斯瓦河,從公元1世紀開始斯拉夫人開始四處遷徙。

其中一部斯拉夫人向東遷移,進入東歐大平原,這一支子被稱之為「東斯拉夫人」,後來演變為: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個國家。

而另一部斯拉夫人則頂住了日耳曼人的東擴,留在了中歐地區,這一支子被稱之為「西斯拉夫人」,後來演變為: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三個國家。

此外,還有一部分斯拉夫人進入巴爾幹半島,並同化了當地的原住民,這一支子被稱之為「南斯拉夫人」,後來演變為:塞爾維亞、黑山人、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人、馬其頓、波士尼亞人、保加利亞七個國家。

到中世紀之後,東斯拉夫、西斯拉夫、南斯拉夫三大分支基本形成。

(斯拉夫人分家路線)

在斯拉夫人的三大分支中,西斯拉夫人與西歐的走得最近。

在宗教上,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三個國家都信奉天主教,與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在宗教上保持一致。

而在文化上,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三國受日耳曼人影響巨大。

不過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三個國家並不是很團結,捷克和斯洛伐克在一戰後曾經聯合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雖然兩國在冷戰後重新各自獨立,但關係還算可以。

然而波蘭與捷克、斯洛伐克之間的關係就不咋滴,在近代歷史上多有齟齬,當年納粹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時候波蘭還趁火打劫過。

其實不只是西斯拉夫,東斯拉夫國家也不團結。

在斯拉夫人的三大分支中,東斯拉夫由於距離歐洲中心較遠,開化時間最晚,一直到公元六七世紀時(中國唐朝),東斯拉夫人仍舊處於部落時代。

後來來自北歐的維京人(屬於日耳曼人)徵服了東斯拉夫,建立了基輔羅斯(「羅斯人」是東斯拉夫人對維京人的稱呼),東斯拉夫人這才開始走向文明。

但就在此時,蒙古人入侵基輔羅斯,中斷了當地的繁榮,東斯拉夫人被蒙古人奴役兩百多年,與西歐的聯繫也被切斷了,直到莫斯科大公國崛起後擊敗了蒙古人,建立了俄羅斯帝國,逐漸控制了整個東歐。

(俄羅斯的正確翻譯是「羅斯」,「俄」是蒙古人翻譯時加上的,俄羅斯人的國號居然是來自於日耳曼人)

到19世紀末,俄羅斯帝國完全徵服了東歐,東斯拉夫人全部都成為俄羅斯帝國的臣民。

但由於之前蒙古人的統治造成了東斯拉夫分隔,使得東斯拉夫人分為了俄羅斯族、白俄羅斯族、烏克蘭族三個民族。

至蘇聯建立後,本著民族自決的原則,這三個民族分別成立共和國,也就是今天的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個國家。

至於這三個國家關係如何,不用多說,烏克蘭和俄羅斯簡直就是死敵。

(東斯拉夫三國)

相比於西斯拉夫和東斯拉夫,南斯拉夫的情況更加複雜。

南斯拉夫人在遷移到巴爾幹半島後不久,羅馬帝國就發生了分裂,分為東羅馬和西羅馬,巴爾幹半島隨之一分為二,半島大部分地區歸東羅馬帝國,半島西部小部分歸西羅馬帝國,南斯拉夫人也因此次分屬於東西兩個羅馬。

處於西羅馬統治的南斯拉夫人信奉天主教,使用拉丁字母,形成了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

而處於東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南斯拉夫人則信奉東正教,使用西裡爾字母,形成了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

到了14世紀,隨著土耳其人的擴張,巴爾幹半島被奧斯曼帝國政府,在土耳其人的統治下,部分南斯拉夫人改信伊斯蘭教,這批人演變為波士尼亞人。

至此,南斯拉夫人分裂成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三大教派,雖然在語言和血統上非常接近,但卻相互排斥和仇恨。

(今天的南斯拉夫範圍)

至於為啥沒有北斯拉夫人?

因為往北走是北歐,太冷了,腦子正常的斯拉夫人都不願意去北歐生活,而腦子不正常的斯拉夫人過去都被凍死了,或者是被北歐的維京人給當獵物吃了。

相關焦點

  • 斯拉夫人:可分為三支,主要分布在13個歐洲國家,彼此關係不佳
    斯拉夫人是歐洲較大的民族集團之一,廣泛分布在歐洲中東部和東南部,斯拉夫人總人口有4億多,佔歐洲人口的一半以上。他們是歐羅巴人種的一支,發源于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河谷。雖然有著共同的祖先,說著相近的語言,但今天的斯拉夫人卻如一盤散沙般,甚至相鄰民族互為讎仇。
  • 《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哪些事》之東斯拉夫三個表兄弟(一)
    三國同屬斯拉夫人,是斯拉夫人中的東斯拉夫一支。斯拉夫民族是歐洲三大民族之一,最初分布在亞洲,後來遷到了歐洲中部。公元5-6世紀,由於日耳曼人向西移動,斯拉夫人被迫向外遷徙,有一支遷徙到了東歐平原,這一支就是所謂的東斯拉夫,也就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祖先。東斯拉夫分布廣泛,整個東歐平原都是他們的活動範圍,是一個比較落後鬆散的部族集合體。
  • 為何中亞有很多「斯坦」國家,是啥意思?其實我國也有個斯坦別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我國的鄰國中有很多國家名稱後面都帶有「斯坦」兩個字。不僅如此,其實我國曾經也有一個地方被命名為「斯坦」。那麼這兩個字到底有什麼意思呢?有很多人都認為國家中如果帶有斯坦這兩個字,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有很多的穆斯林。但是這種觀點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穆斯林其實是伊斯蘭教信徒的總稱,它不是一個民族、國家或者是地域上面的概念。
  • 南斯拉夫,至暗時刻的火把
    在史學家的敘述裡,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南斯拉夫瓦解與內戰往往被認為是歐洲戰後史上最黑暗的那一頁。去年,單讀作者柏琳結束了一場巴爾幹之旅,就此與前南斯拉夫和巴爾幹半島產生更深的淵源,而這一次,英國作家麗貝爾·韋斯特剛出版的《黑羊與灰鷹》成為新的入口,使她在閱讀的震撼之外,還感念於南斯拉夫這個多民族國家背後的魅力、魄力乃至各方矛盾的張力。
  • 南斯拉夫足球小史:「好同志」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雖然經濟和文化影響力遠不如西歐的日耳曼人,但這兩個民族都是歐洲的代表性民族;同時我們大家所熟悉的南斯拉夫是那個狄托治下的社會主義國家,不過早在1929年這一名字就已經出現,只是當時它的名字還是非常封建的「南斯拉夫王國「,與「共產主義」八竿子打不著。
  • 南斯拉夫狄托到底有多牛,要建立巴爾幹聯邦,敢和史達林鬧掰?
    二戰期間,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南斯拉夫也像歐洲很多國家一樣,遭到了法西斯的入侵。南斯拉夫人民在以狄托為首的南共領導下與法西斯作鬥爭,並最終趕走了侵略者,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起初,南斯拉夫也是奉蘇聯為老大哥,兩國關係非常友好。
  • 二戰明明是德意日三國共同挑起了,但為啥義大利就沒有受到懲罰?
    雖然義大利在軸心國中的存在感最低,但是作為一個歐洲大國,義大利對二戰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法西斯」這個詞就是出自義大利的國家法西斯黨。(墨索裡尼和希特勒)不過在二戰之後,義大利似乎沒有受到什麼太大的實質性懲罰,甚至沒有被當作戰敗國來對待。
  • 10年時間,親手毀了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一個已經不存在的國家,曾經與我們是何其的相似,關係是何其密切!這個曾在歐洲屬於強大範疇的國家,鼎盛時期連蘇聯都要忌憚三分,被稱為巴爾幹猛虎!然而最終也分裂成了7個國家,鼎盛繁榮與分崩離析之間不過10年,罪魁禍首便是狄托!
  • 二戰時德軍在東歐有多暴虐?屠殺的斯拉夫人竟達數千萬
    在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上,還會有如此恐怖的國家形態出現。但是,說實話,就屠殺的人口來說,猶太人還不是最多的,而且屠殺猶太人也不是納粹一家的事情,歐洲地區對於猶太人的排斥由來已久,納粹屠殺猶太人屬於這種思潮的延伸。但是,納粹暴行的對象遠非猶太人:羅姆人、左派意識形態者、同性戀者、共濟會成員、耶和華見證人及身心障礙者都被屠殺。
  • 南斯拉夫的分裂,狄托與史達林之間,進行了哪些博弈
    在上個世紀,南斯拉夫最終解體,社會主義陣營又失去了一個兄弟。可是在解體之間,他和蘇聯之間就出現了很多的矛盾,這與其最後解體,又有什麼關係呢!南斯拉夫和蘇聯,之間的矛盾,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呢!1947年9月,在史達林的支持下,「共產黨情報局」正式成立,名義上是加強統一歐洲共產黨的行動。可是從實際行動上,很多的做法各國都不能接受。情報局建立之後,東歐各國就進入了戒嚴狀態,蘇聯通過一些合作企業,直接控制了匈牙利、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等國家的經濟。
  • 從歷史看波蘭,為什麼是歐洲的擦腳布?波蘭是怎樣一個奇葩國家?
    波蘭這個國家確實非常的奇葩,估計沒有幾個像波蘭這樣願意拉仇恨的國家。絕大多數的國家或者民族都願意在周邊拉友誼交朋友。唯獨波蘭,在歷史上三次被滅國。滅掉他的全是歐洲大哥級的人物。就是說,如果這些大哥們有一個是站在他背後的,波蘭都不可能這樣。最近,波蘭又開始拉仇恨。
  • 南斯拉夫歷史上的兩次叛亂,你知道幾次?
    這些叛亂的領袖,勒梅特,就是南斯拉夫歷史上一個著名的反派,他有兩個鮮明的特點:叛亂不得人心,而對南斯拉夫國內掀起的饑荒更是傾注了仇恨與不滿。這場叛亂與勒梅特過去的三次叛亂一樣,已經確定是一場全民公投的結果。最終全體南斯拉夫國民投票決定將新首都:索菲亞(sofia)劃歸葡萄牙,之後葡萄牙在摩洛哥與南斯拉夫徵收漫長的黑海水路運輸費用。
  • 狄托幹了什麼,成了南斯拉夫的英雄,也是南斯拉夫的罪人?
    前言 南斯拉夫,一個歷經解體的國家。但是它曾經也有過輝煌的時刻,因為它有一個偉大的領導者,那就是狄托。在他的領導下,南斯拉夫一步一步走向富足的道路。
  • 東歐8個社會主義國家,為什麼唯獨南斯拉夫敢不聽蘇聯的話?
    南斯拉夫隨後,在該年6月,南斯拉夫共產黨被排除出歐洲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之後的打壓更是如狂風暴雨:蘇聯領導多個社會主義國家對南斯拉夫進行了軍事威脅和經濟封鎖,試圖逼迫南斯拉夫就犯。然而,以狄托為首的南斯拉夫並沒有因此屈服,他們一邊對於蘇聯的社會主義模式和對外政策產生質疑,另一方面,也開始探索一條不同於蘇聯模式的新道路。
  • 前南斯拉夫籃球整體崛起 塞爾維亞重現昔日榮光
    但塞爾維亞人用絕殺告訴人們,他們才是歐洲底蘊最深厚的籃球國家。  特奧多西奇貢獻12分、8個助攻,相比之下西班牙金童盧比奧只貢獻了3分、3次助攻。幸運之神最終眷顧了努力拼搏的球隊,在最後雙方89平的時候,特奧多西奇投中超遠三分球,為塞爾維亞鎖定勝局。
  • 南斯拉夫殘骸①丨不斷被建構的民族仇恨
    奧斯曼帝國式清真寺繁盛依舊,貝格清真寺附近的街區熙熙攘攘,女人們帶著頭巾,展示著虔敬時尚的最新樣式,Halal食物標誌和Kebab隨處可見,水煙館有伊斯坦堡的熱鬧。可這一切不過是蜃景和虛假的布置,戴頭巾的女人來自世界各個穆斯林社區,街上的一切是精心提供給他們的,事實上塞拉耶佛已成為全球穆斯林歐洲旅遊的首選地,原因很簡單,它既屬於歐洲,又有清真食物。最重要的是,隨著經濟的低迷,它非常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