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具越多,三方面能力越差!這個數已是上限

2020-09-05 母嬰參考


執筆:毛寧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進步,現在養孩子的時候大家都會比較捨得,想要給娃最好的,不管是新衣服還是新玩具,只要娃喜歡都不會吝嗇,但有時候這種寵愛也可能會變成壞事。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

同事陳姐家好不容易得了一個兒子,因為身體的原因,直到35歲才生下一個寶貝兒子,全家自然寵得不行,基本上是要啥買啥。

有幾次去她家裡做客,孩子的衣服玩具都得專門拿一個房間出來裝。

可最近陳姐卻總是抱怨自己兒子有點不對勁——他越來越喜新厭舊,剛買回來的小汽車玩了沒兩天就又要新的,好多變形金剛都落灰了也沒見他玩。

而且最讓陳姐頭疼的是,兒子脾氣變得很大,稍微有不順心就打罵吵鬧,對長輩也一點不尊重,而且一言不合就摔門摔東西,壓根不願意跟家人交流。

無奈之下,陳姐只能帶孩子去看了兒童心理專家,沒想到「罪魁禍首」竟然是家人過於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

專家稱:「很多時候,父母給孩子的物質生活並不能和幸福成對等,過多的物質滿足反而可能造成孩子的性格缺陷。」

孩子玩具越多,就越容易被「毀掉」

1、玩具多的孩子專注力更低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巴裡·施瓦茨提出過:過度的自由很容易導致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下降,這也是臨床抑鬱傾向增加的一大誘因。

在這個實驗中,他將孩子分為兩組,第一組的孩子在3支筆中選出一支筆作為送人的禮物,第二組孩子從24支筆中選擇一支作為禮物。

而最後得出的結論則是,當孩子擁有的東西越多,送出去的時候就越不知道珍惜,專注度也很差,而孩子可支配的東西越少,專注力反而越高。

而專注力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學業還是生活中,都能幫孩子取得更好的成就。

2、玩具多的孩子幸福感更少

我們經常說現在過年過節都沒有那個節日的味道,沒有年味,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小時候過年才會有新衣服可穿、有不常有的美食可吃、有紅包可拿……

而如今人們的生活變好了,這些已經成為了司空見慣之事,並不能帶給孩子什麼新鮮和幸福感,性格上也更容易形成不懂得滿足和感恩的情況。

而那些玩具少的孩子,在得到新玩具時會有較為強烈而持續的幸福感,更加珍惜玩具本身和送玩具的心意。

3、玩具多的孩子想像力更差

之前有人做過實驗,將孩子分為兩組,一組給他們講故事裡的白雪公主,一組讓他們看電視裡的白雪公主,然後再畫出自己理解的白雪公主。

結果電視組的孩子全都是千篇一律的形象,故事組的孩子則都充滿了想像力,畫出了自己心中的白雪公主。

這就是孩子想像力的差別,商場的玩具各式各樣,能帶給孩子視覺上的享受,但也會使得孩子喪失想像空間。

家長應該怎樣給孩子選擇玩具,提升幸福感

1、玩具最好控制在這個數量

專家認為,孩子的玩具應該控制在3-5個5個已是上限,這樣能讓孩子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也能提升自己的專注力和創造力,增加幸福指數。

具體玩具的選擇可以參照下列法則:

  • 玩偶類玩具——提供陪伴和傾述作用;
  • 運動類玩具——幫助孩子運動天賦的激發;
  • 繪畫類玩具——培養孩子的藝術創造力和想像力;
  • 益智類玩具——幫助孩子大腦細胞更好發育。

2、物質滿足不能代替親情陪伴

很多家長都習慣於用玩具來滿足孩子的陪伴需求,而自己則整日忙著工作和玩樂,殊不知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物質條件的補償心理,而是要父母的陪伴,驅散孤單陰霾。

再者教育家們都認為6歲以前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周圍環境和人的感知、體驗與互動,這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養分,而不是冷冰冰的玩具。

【幸孕說】

在如今這個物質充裕的年代,父母很容易因為自己童年時沒有享受過這些,不希望孩子變成跟自己一樣,從而對其無限溺愛,使其變得越來越得寸進尺,久而久之,孩子的消費觀以及價值觀可能都會「走歪」。

你是不是經常有給孩子買東西的習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關注幸孕姐,持續為你們提供更多有用、有趣、有情緒的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寶寶玩具越多越幸福?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這個數已是上限
    雖然二胎政策已經開放,但現如今大部分家庭還都只有一個孩子,「4+2+1」的家庭模式更是讓這唯一一個小寶貝受盡寵愛。現在父母在養孩子方面都比較捨得,想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寶寶提供最好的生活,不管是衣服還是玩具,只要是孩子喜歡的,家長都不會太吝嗇。
  • 孩子玩具越多越好?兒童心理學家:玩具多真的會影響孩子性格
    父母們大多都認為玩具可以早早開發孩子的智力,這樣孩子以後才會贏在起跑線上,然而在給孩子買玩具這件事上父母真的做對了嗎?孩子的玩具真的是越多越好嗎?孩子玩具真的是越多越好嗎?同事小劉姐家有兩個萌娃,平時工作忙陪孩子的時間很少,於是小劉姐給孩子買了好多玩具來彌補,各種類型的都有,有培養動手能力的、開發想像力的,應有盡有。
  • 黃聖依兒子的玩具驚呆眾人:給孩子的玩具,6歲前不要超過這個數
    「趁著打折,買了好幾千的玩具,可沒想到孩子才玩了幾天,就不感興趣了。」 閨蜜家的「遊戲區」裡,除了有六七個大玩具架,上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玩具之外,還有一個海洋球池和小滑梯。 可除了來小客人可以顯擺之外,孩子在裡面玩的時間少之又少,即便是再新鮮的「高端」玩具,也只能維持三分鐘的熱度。
  • 孩子玩具越多越好?專家:玩具越多的孩子,快樂指數越低
    選擇太多,降低孩子的開心指數當我們給孩子買了很多玩具的時候,孩子就會像這個小男孩一樣,玩滑梯時想著鞦韆,玩鞦韆時又在想蹺蹺板,結果哪個玩的都不盡興,不開心。當孩子面對的選擇越多,注意力越容易被分散,導致孩子的快樂被打折扣,幸福指數反而被降低了。
  • 玩具並非越多越好,家長給孩子選購玩具時,可以遵循可玩性原則
    到了一定的年齡,父母會開始給孩子買玩具,畢竟,一個好的玩具可以提高動手能力,促進智力發展。但許多學生家長會可以發現,自己進行精心設計挑選的玩具,孩子卻絲毫不領情,只是一個簡單地放在教師一旁,翻來覆去玩的玩具就那麼兩三樣。
  • 玩具多的孩子智商會更高?專家:不是玩具越多越好
    買玩具這事讓很多家長頭疼,現在對孩子的養育和過去不同,父母多少都會給孩子一段時間買點新玩具「添置」,但積少成多慢慢的家裡的玩具甚至會出現放不下的情況。而對於孩子來說,玩具多未必是好事,眼看著家裡堆成小山的玩具,家長看著都頭疼,其實孩子也會迷糊,這麼多玩具我該玩什麼呢?於是這個摸一摸,那個碰一碰,真正玩的時間不多,反倒是整玩具花了不少時間。
  • 玩具並非越多越好,愛玩這三種玩具的孩子,長大會比同齡人更聰明
    首先先說說為什麼玩具並非越多越好,大致有三點以下三點原因: 一:玩具越多對寶寶的專注力培養越差面對一整桌子的玩具,孩子往往總是拿起這個又放下那個,一個都沒玩好,一個都沒弄清是怎麼玩,又或者根本對有些玩具不感興趣,直接在家落了灰。
  • 玩具越多,孩子越難專注,給孩子選玩具要遵守「可玩性原則」
    >玩具很多的家庭,在收納方面一般會這麼做,買幾個大整理箱,把玩具一股腦都塞進去蓋上蓋子推到一邊,看起來是收拾利索了,可是當孩子去拿玩具的時候,那就是翻箱倒櫃般的災難,他們會把所有的玩具都翻出來扔得到處都是。
  • 玩具越多越好?錯!專家:玩具太多會降低孩子滿足感
    孩子想要玩具,就跟女人想要化妝品一樣正常。很多時候,並不是真的十分需要這樣東西。或許只是好奇,或許只是愛好。對於孩子來說,你給的越多,他可能越不快樂。老師的一個電話,寶媽氣的打孩子前些日子,寶媽田田接到了幼兒園開始的電話。
  • 孩子玩具越多越好?其實不然,聰明的父母懂得正確挑選玩具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玩具越多的孩子越不懂得珍惜,並且注意力更差。一、可以多人玩耍的玩具。親子類玩具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家長和寶貝玩耍的過程中能夠增進親子感情。同時家長還能觀察小朋友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哪些方面相對較差一些。只有真正地了解孩子,才能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選擇正確的方式方法解決問題。
  • 3歲孩子有100輛玩具車,專家:玩具越多專注力越差,該怎麼做
    文|凝媽三歲的二寶超級喜歡車,不到1歲就玩哥哥玩剩下的車。哥哥小時候買了不少車,工程車、火車、汽車等等很齊全。但是二寶不滿足,到超市裡看到車還要買,不到一個月已經買了三回,這個燒錢法,有些招架不住了。,也因為玩具車太多而苦惱無奈,但要認識到孩子喜歡交通工具是有好處的。
  • 孩子的衣服、玩具越多越好?大錯特錯!6歲前最好不要超過這個數
    心理學家表明:孩子的衣服和玩具並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太多反而會有這幾大危害:1.選擇太多,孩子反而不知道怎麼選其實我們作為一個大人也有所理解,就比如一個女生每天早晨,打開衣櫃的時候,看見裡面琳琅滿目,眼花繚亂的衣服也會糾結今天穿那一身。
  • 父母對孩子管得越嚴,孩子將來的能力就越差。
    這句話就是說,少年時期,一個人的能力就開始表現出來,這些能力一經外部環境的配合,就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來。對於現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來說,就是在用前人總結出來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更順利、更快捷,少走彎路。然而,我們幾乎所有的家長,在家庭教育上,往往把孩子管得太嚴,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要聽大人的話。導致很多小孩的天賦,在嚴格的管控中慢慢消磨殆盡。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孩子玩具越多,越容易變「笨」
    現代社會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並且大家的物質條件都越來越好,所以很多父母都趨於為孩子買玩具來表達自己的愛意。但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孩子玩具越多,越容易變"笨"。在面對孩子玩玩具這個問題上,父母應該要注意玩具的實用性。
  • 寶寶的玩具真的越多越好嗎?
    那天出去看到在小區裡玩耍的孩子,一會玩這個玩具,一會又要那個玩具了,帶孩子的奶奶還得給他回去拿,好像每一個小寶寶小朋友家裡的玩具都有很多,可是,一個寶寶有那麼多的玩具真的對寶寶好嗎?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孩子的玩具太多會讓孩子變笨的,今天晨晨媽就和大家嘮一咾孩子的玩具太多好不好的話題。美國哈佛心理學專家的研究發現:買的玩具越多,孩子反而會越來越笨。
  • 娃的玩具並非越多越好,或影響其專注力,容易習慣「三分鐘熱度」
    孩子經常是玩玩這個,又回頭去摸摸那個,很少能對著一款玩具非常痴迷,往往都是「三分鐘熱度」。玩具並非越多越好毫無疑問,對於孩子來說比如一套勞動工具的玩具,有鐵鍬、水桶、耙犁、錘子等等,這些玩具就是幫助孩子從最直接的視覺形象方面認知物品,下次見到真實的物品時孩子也能很快熟悉,認出來。甚至於,家長還可以通過在這些玩具給娃模擬一些具體的勞動過程,讓娃對於物品和勞動有一個更深刻、形象的認知。
  • 科學家研究育兒真相:家裡玩具越多,孩子可能越「笨」
    芽芽爸爸每看到此景,總要抱著寶寶去買玩具,小到泡泡機、小氣球,大到工程車、搖搖車,家裡光重複的工程車就有七八套,每次買回來,芽芽開心得不得了,可是玩了幾個小時,第二天就遺忘了自己的玩具。我們總誤會說她三分鐘熱度,喜新厭舊,但直到有一天,才發現自己這麼做既不能滿足寶寶,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笨。
  • 玩具越多越好?這3點危害不容忽視,「可玩性原則」是選玩具關鍵
    原來同事家的寶寶剛滿三歲,小傢伙特別喜歡玩玩具,而且,玩具的數量甚至都能堆成山,但是這孩子三分鐘熱度,剛買回來一個新的玩具也就玩上一個小時左右就會扔在一邊。而且同事每次都要抽出大量的時間來給孩子整理玩具,因為數量太多,同事也就只能把家裡面的一個房間當成孩子放玩具的地方。可是這樣也沒有阻止孩子把玩具帶到其他房間去,同事特別崩潰,不知道該怎麼辦。
  • 喜新厭舊終結者:如何讓孩子重新愛上「舊玩具」
    喜新厭舊是孩子們的特質,對於那些沒見過、沒玩過、自己沒有的,都是希望得到的,即使有些玩具並沒有自己手中的好,甚至沒有自己手中的貴,但孩子判斷好壞的標準是:我沒有的就是好的。年齡越小的孩子,好奇心會越重。當一個相同的物體反覆刺激孩子時,他們對這個物體做出的反應就會越來越少,這被稱為習慣化。
  • 常給孩子買玩具的家長注意,美國研究發現:孩子玩具越多越容易笨
    美國研究發現:孩子玩具越多越容易笨經常給孩子買玩具的家長注意,這3點差別很明顯1、專注力差一般來說,玩具少的孩子,他們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在研究玩具的玩法上,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鍛鍊了孩子的專注力,而且對於孩子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