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放棄「Tick-Tock」策略 蘋果Mac升級周期將受影響

2020-12-16 中文業界資訊站

上月,隨著英特爾公布最新的10-K文檔,其著名的「Tick-Tock(製程-新架構)」節點發展周期已經正式迎來終結——意味著該公司會在工藝節點更新時增加一環「優化」,將更多精力放在架構優化上,而工藝技術的發展則會放緩。最先受到影響的是下一代「Kaby Lake」產品會繼續沿用14nm工藝,而非大家期待的10nm。這也將影響蘋果推出Mac產品線新品的節奏和更新周期,蘋果Mac產品更新周期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由於蘋果Mac產品必須等待英特爾最新的晶片組發布,才能確認規格。在外媒Macrumours看來,Skylake架構延遲更新周期後,Mac產品線的更新周期已經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延後,由於Kaby lake架構已經被調整至2016年下半年公布,蘋果Mac產品更新周期仍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當然,英特爾最新的策略調整同時也必將影響到桌面、筆記本以及伺服器各大領域的產品。

相關焦點

  • tick-tock模式:英特爾步步為營的「擠牙膏」模式
    這個擠牙膏可不是現在的擠牙膏,是真的誠心誠意如果你熟悉以前英特爾的CPU更換規律,就會發現以前英特爾的CPU基本上是兩年更換接口,兩年進行一次CPU製程升級。這其實就是摩爾定律,背後反映出CPU的代代進步及其方向,而這個模式就是英特爾於2007年提出的tick-tock模式。
  • 耳朵懷孕系列丨Tick Tock 時針嘀嗒 嘀嗒
    , tick tock時針嘀嗒 嘀嗒Waiting all my life for you我會用一生來等待你To feel my, feel my來感受 感受我的My situation, baby我現在的處境 親愛的Tick tock, tick tock時針嘀嗒 嘀嗒
  • 蘋果推出自研M1晶片後,英特爾再也不能隨意「擠牙膏」了
    這和英特爾所實行的 tick-tock 策略有關,英特爾從 2007 年開始執行該策略,一年一次 tick 和 tock,分別是減小能耗、減小發熱量和更新處理器架構、提升性能的過程。也就是說,英特爾研發生產的處理器需要兩年才能有一次大的性能提升,原本這種模式大部分消費者還能接受,畢竟大部分人電腦也不會一年一換,但在 14nm 過渡到 10nm 的過程中,該模式失效了。
  • 監管文件顯示英特爾將放棄Tick-Tock晶片開發模式
    「Tick-Tock」開發模式為,英特爾首先升級處理器晶片的工藝(產品被稱作「tick」),然後次年推出採用相同工藝的新一代微架構(產品被稱作「tock」)。tick和tock產品之間間隔12-18個月時間。   令人遺憾的是,把晶片工藝升級到10納米相當困難。
  • iPhone7不變樣 蘋果今後三年換一次設計
    根據日本日經新聞報導,蘋果將重新規劃其手機產品的生命周期。到目前為止,蘋果都遵循著Intel提出的「tick-tock模式」,每年發布一款新機型,隔年做出一次大改動。    或許是根據這一事實做出的推斷,日經新聞稱蘋果將就此重新規劃產品生命周期。iPhone 6/6s/7將三年連續採用統一設計語言,並且這一模式將持續循環下去。換句話說,如果你想要購買一部和前一代產品大不相同的iPhone,那你最快也要等到2017年才行。
  • 加速擺脫英特爾?蘋果推出下一代Mac晶片
    對標英特爾,蘋果打造更快更強處理器據悉,蘋果公司的晶片工程師正在研究 M1 定製晶片的幾款後續產品,M1 定製晶片是 Apple 於 11 月 剛推出的首款 Mac 主處理器。如果一切能按照預期進行,這幾款產品的性能將顯著超越英特爾晶片在機器上的運行表現。該知情人士不願意透露姓名,因為該計劃尚未公開。
  • 踢開英特爾,自研Mac晶片高調登場,蘋果「大一統」徵程正式啟航
    同時,mac OS 10.16 Big Sur 中的預裝 APP 將會適配升級後的蘋果晶片,包括要求最高的 Final Cut Pro、Logic Pro 等專業軟體。不玩虛的,一旦放話,放出來的便是最成熟的技術,蘋果這一貫的靠譜風格真是讓人喜愛。
  • 蘋果不再售基於英特爾處理器MacBook air或雙埠英特爾MacBook Pros
    劍客網11月11日訊 蘋果不再銷售基於英特爾處理器的MacBook air或雙埠英特爾MacBook Pros。蘋果公司今天發布了三款全新的Mac電腦,分別為13英寸的MacBook Air、13英寸的MacBook Pro和Mac mini。
  • 一周科技 | 棄用英特爾,蘋果將自製Mac晶片;MIT推「讀心機」,不...
    上周的矽谷圈,當Uber和特斯拉在疲於應對自動駕駛事故的時候,蘋果公司有了兩個影響市場的大動作。一是蘋果被傳要在Mac上使用自家處理器,擺脫英特爾的束縛;二是挖來谷歌搜索部門的前主管,布局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而說到谷歌,這家公司上周也有一個新變化,旗下的網絡搜索和人工智慧部門在合併兩年後又進行了拆分。
  • 翻越PC生態「高牆」 蘋果點燃了ARM與英特爾的真正戰爭
    無論ARM的同盟者是微軟還是高通,建立在X86生態上的PC江湖始終由英特爾主導,但隨著蘋果的強勢介入,一場圍繞在桌面領域的產業鏈風暴正在形成。「蘋果首款基於ARM架構的Mac預計將於2021年面世。蘋果將首先在低端Mac中使用自己的晶片,然後再擴展到其高端產品線。」
  • 蘋果芯補完計劃,iOS 終將回歸 mac OS?
    來源:電腦報在過去幾年時間裡,國內外有越來越多小道消息都在傳蘋果將為新款 Mac 改用定製設計的 ARM 處理器:《彭博社》曾報導,蘋果可能於今年開始在 Mac 電腦上改用內部代號為 Kalamata 的自研處理器;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新近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更是指出蘋果公司將在 2021 年上半年發布首款搭載 ARM 處理器的
  • 為什麼蘋果電腦不像英偉達那樣使用GPU呢?
    另一個更有可能的原因是,英特爾一直專注於CPU的專門化,它的GPU能力僅能滿足普通家庭/企業用戶的需求,同時它也明白玩家和設計師無論如何都會購買顯卡。蘋果真正推動了硬體的「黑盒」心態,這種心態幾乎不可能被拆開或升級,就像沒有音頻插孔的iphone所戲劇化的那樣,這樣他們就可以完全控制用戶體驗。
  • Make him tick?
    When the old-time clock runs properly, it makes a sound, like this: tick, tock; tick, tock; tick, tock….This is where the expression 「make someone tick」 comes from.
  • 蘋果前瞻:蘋果與英特爾關係破裂?MAC團隊招來ARM首席架構師
    蘋果公司可能欠三星顯示器公司超過1.7億美元的罰款,原因是蘋果沒有按照商定的水平購買OLED顯示屏。該報導還指出,現實情況是,蘋果不太可能用現金來償還債務。2. 蘋果公司據稱計劃通過中國大陸投資基金Harvest Group對日本顯示面板廠商日顯公司投資1億美元,此前在宸鴻光電退出投資前曾考慮通過宸鴻光電投資。
  • 配置全面升級 蘋果新Mac Mini正式發布
    而伺服器版搭載英特爾酷睿i7處理器、16GB內存和雙1TB硬碟。    蘋果官方表示,新款Mac mini最高可升級至16GB內存,硬碟可升級256GB SSD固態硬碟。接口方面,Mac mini 配備了Thunderbolt、FireWire 800、四個USB 3.0、HDMI、SD卡讀卡器、千兆位乙太網埠以及音頻輸入/輸出等接口等。
  • 知名分析師 Ben Thompson:蘋果將換芯 ARM,英特爾完了
    編者按:PC機是英特爾的天下。但據說蘋果將在今年的WWDC上宣布自己的Mac要換芯了,用ARM的換掉使用多年的英特爾。蘋果為什麼要這麼做?ARM的晶片能跑在PC上嗎?這對英特爾意味著什麼?知名科技博主Ben Thompson對此進行了分析,他的結論是:英特爾完了。
  • 蘋果自研晶片Mac登場,「諷刺」英特爾,定義PC下個十年?
    自研晶片到底有多強悍和廣為猜測的不同,蘋果沒有沿用移動端晶片使用的A系列名稱,而是將首款桌面計算晶片命名為M1。和我們常見的桌面計算晶片不一樣的是,M1將CPU、GPU、NPU等晶片元件集成在了一起。事實上,這種高度集成的晶片早就應用在了iPhone、iPad等移動端產品上。
  • 7nm「卡殼」只是插曲,英特爾仍具有蘋果的實力?
    然後,在2019年1月,我解釋了蘋果股票經常遭遇的典型周期,因為市場,尤其是分析師,無法理解和建模周期。 我討論了巴菲特是如何購買蘋果公司的業務,而其他大多數人卻只是在購買蘋果公司的股票。從企業所有者的角度來看待英特爾,將會使從投資角度來理解事情變得容易得多。
  • 禁售iPhone再升級!高通尋求美國禁止進口蘋果,5G大戰英特爾躺槍
    若屆時禁令下發,將是對蘋果的致命一擊。高通VS蘋果戰事升級。昨天,高通說服美國貿易委員會(ITC),考慮對使用英特爾晶片的iPhone手機下進口禁令,試圖讓蘋果低頭。戰事升級:高通要求美國禁止進口iPhoneITC是為了保護美國市場免受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影響,對進口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擁有生殺大權。通常情況下,如果ITC發現進口商侵犯了美國專利,就會發布進口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