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資深跑友格格寫的一篇關於跑步耳機的隨筆)
跑步耳機可以說是跑步一族的標配,結合本人多年跑步使用過的耳機經驗,與大家談一談跑步耳機那點兒事兒。首先申明,本文不是耳機知識普及也不是商品推薦,只是對自己見過用過部分耳機的感受,錯誤疏漏在所難免,還請諒解。
一、為什麼跑步戴耳機
應該說,很多跑步的人,特別是像樂樂的大頭爸爸這種嚴肅的跑者,是不屑於戴耳機跑步的,因為他們更喜歡自己腳步觸地和呼吸的聲音。可是,對於我這樣把跑步當作樂趣的人,半個小時甚至更長的跑步,不聽點什麼似乎有點枯燥無聊。跑步時戴上耳機,可以接聽電話,聽音樂、聽相聲等等,還可以聽節拍,比如我最近聽Apple Music的180bmp,踩著節拍跑步,節奏感很好。
二、跑步耳機的關注點
跑步用的耳機,與平常的耳機本質上沒啥區別,但關注的重點完全不同。
1.音質。不是跑步耳機選擇所需考慮的,好音樂還是靜下心來欣賞的好。
2.隔音效果。不必強求,因為隔音對於戶外跑步來說,反而會帶來危險。
3.佩戴。由於在運動中使用,所以佩戴牢固而舒適,是一個重要的特性。
4. 防水。這個性能比較重要,汗水、雨水會影響耳機壽命。
5.續航。無源的有線耳機無需考慮,但對於藍牙耳機來說比較重要,至少要保證2小時左右,跑全馬至少得4小時以上。最後當然是價格,這個就豐儉由人。
三、跑步耳機常見分類
耳機的種類很多,根據自己的體會,我把跑步耳機按不同特性簡單分類。
(一)按連接方式分
1.有線耳機。
這種耳機最常見,好處就是常見,壞處就是有線。跑步時耳機線晃來晃去,還會產生聽診器效果。
2.無線耳機
一般就是藍牙耳機,擺脫線的束縛,連接很方便,壞處是音響效果差一些,另外續航能力各有不同。特別是以Airpods為代表的真無線耳機,體積越小巧,續航能力就越差。
(二)按外形分
1.耳罩式
這種耳機有很多優點,但不適合跑步用,因為太大、太重、太熱。
2.耳塞式
體積減小很多、也輕便很多。常見的有平頭和入耳兩種,差別是入耳的隔音效果更好。
(三)按固定方式分(針對耳塞)
1.直塞式
耳塞,顧名思義,常見的固定方式就是直接塞進耳朵。但有些人,比如我,耳朵形狀有點怪,平頭耳塞戴不牢,甩甩頭就會掉。入耳式倒是穩定一些,但會帶來安全風險。
2.耳掛式
原廠設計或加一些輔助,可以把耳機掛在耳朵上進行固定。這種方式比較穩定,跑步時不會晃動,缺點是時間長了耳朵不舒服,並且對眼睛黨不太友好。
3.掛脖式
為了解決耳掛式的弊端,部分耳機採用掛在脖子上固定。這種方式不會對耳朵產生壓力,同樣穩定,而且可以提高續航,缺點就是脖子上掛個東西,觀感一般、時間長也不舒服。
(四)按聲音形式分
1.封閉式
耳機基本封閉了耳道,提高音質、音響效果,壞處是隔絕外界聲音,戶外跑步不太安全。另外如果出汗多,汗水會順著耳塞流進耳朵裡面,不舒服不說,搞不好還會引起耳朵裡面發炎。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說出來都是淚。
2.半封閉式
有些耳塞選擇給耳道留出空隙,保證能聽到環境音,相對封閉式安全性提高了,當然會犧牲音質。
3.骨傳導
骨傳導耳機很好解決了上述耳塞的難題,因為不需要塞進耳朵,可以聽到周圍的聲音,缺點是夾著腦袋多少有些不適。另外,要遠離廣場舞,否則戴與不戴一個樣。
以上就是我對跑步耳機的一點認識,希望對你選擇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