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期間,乘客雲集,火車上「鉗工」肯定不少,乘警們肯定夠忙活的。帶著這個想法,記者昨日來到洛陽火車站,找到正在值勤的L137次列車乘警長劉慶斌,想聽聽他們抓小偷的事兒。
「你肯定失望,因為今年春運以來我們這列車上沒抓住過一個賊。」
看到記者詫異的表情,劉慶斌笑了。「沒有抓到賊並非天下無賊,更不要以為我們乘警無能抓不到賊。」劉慶斌饒有興趣地講述了他們在火車上對付「鉗工」的招數。
今年38歲的劉慶斌1990年入警,在洛鐵公安處刑警支隊幹刑警,1998年到乘警大隊幹乘警。
劉慶斌說,上車後,車從洛陽站到洛陽東站短短的十幾分鐘裡,全體乘警要把所有車廂檢查一遍,對車輛重要部位的各種事故隱患尤其是「兩爐一灶」進行排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消除。
「車患」檢查過後,乘警們開始關注「人患」。劉慶斌說,春運期間乘客摩肩接踵,「鉗工」游離其間,伺機下手。而車門是小偷們的風水寶地,乘客們急於上車的忘我狀態使他們下起手來「得心應手」。這時候,乘警們的大喇叭就開始吆喝了:各位乘客,人多擁擠,要注意你隨身攜帶的現金和貴重物品。同時,站在門口的乘警的眼睛開始掃描每一名乘客,觀察到可疑對象迅速「定格」,發現小偷動手迅速行動。
小偷們在車門口沒有收穫,會上車尋找時機。所以,乘客上車後,乘警們也迅速分頭到各個車廂,提醒乘客放好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如果有貴重物品,列車有義務免費保存。這樣,不僅可以震懾犯罪分子,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還大大增強了乘客的安全感。
旅客、小偷都是買票上的車,如何分辨?劉慶斌透露了火車「鉗工」的四個特點。一是買短途票,小偷盜竊講究的是短、平、快,隨時得手隨時下車;二是行李少甚至不帶行李,只帶一個手提包或者夾本雜誌、拿張報紙、掂瓶礦泉水;三是有座位不坐,滿車廂亂轉,哪裡人多往哪裡擠,盯上目標後就賴在附近不走,隨時準備下手;四是年齡一般在20歲至40歲,男賊較多。
火車上的小偷作案有兩個手段,按他們自己的說法,白天作案的叫「逮活點」,晚上趁乘客休息作案的叫「扎死鱉」。作案的方式也不複雜,要麼掏包,要麼割包。
如何對付伺機作案的小偷?乘警們有的是招數。比如,列車出站以後,民警分頭趕到自己負責的車廂,宣傳防盜常識,同時把自己的姓名、手機號碼告訴所有乘客,若他們自己被盜或發現盜竊行為立即報警,並保證手機24小時開機。
通過大量工作,小偷在L137次列車上幾乎沒有下手的機會,他們心癢難耐,就開始出「奇招」。劉慶斌說,不久前,一個姓趙的湖南岳陽人找到他,把一個包放在乘警室迅速離開,打開包一看,是一部價值近4000元的嶄新手機。劉慶斌二話沒說把手機交給了上級。很快,趙某打電話給他,說自己要帶幾個朋友上他的車幹點活,希望他能夠「網開一面」。數日後,趙某打電話給劉慶斌,說自己和兄弟們都已上車,劉慶斌假意說要和趙及他的弟兄們見個面,便帶了幾個乘警前去「赴約」,將幾個小偷逮了個正著。
劉慶斌說,從春運開始至今,L137次列車沒有接到一起被盜報警,當然也沒有抓到一個犯罪嫌疑人。劉慶斌說,列車春運期間實現盜竊零發案,除了警方治安防範比較到位以外,廣大乘客的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也起了很大作用。
記者 劉愛國 通訊員 田文立
返回洛陽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