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碩士就沒了緊箍咒?

2021-03-01 中國新聞周刊


實際上研究生越來越不好畢業了

幾載研究生,埋首寫論文。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中國傳媒大學取消了。

改革呼應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經過多年發展,研究生在學人數今年預計突破300萬。

衡量研究生的學術水平是一個技術活。當去掉了論文這個硬指標,碩士生的培養會放水麼?


去論文


「研究生教育在學科專業設置、招生、培養、學位論文質量、質量監控、導師水平和責任心等方面,存在著突出問題,迫切需要改革。」


為什麼要進行研究生教育改革?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陳文申如此直言。據悉,去年6月該校就成立了以校長廖祥忠為組長的專項改革小組,全面啟動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工作。


8月3日,中國傳媒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對招生考試、培養與學位、導師評聘、質量監控、學科專業設置等關鍵環節進行改革,其中取消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引發輿論關注。


研究生期間發表論文作為申請學位論文答辯的前置條件,是近20年來不少高校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措施。上世紀90年代,上海財經大學率先實行碩士學位與發表學術論文「掛鈎」。

不過,法律對研究生只有學位論文要求,實際上並未規定必須發表論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的研究生,通過碩士、博士學位的課程考試和論文答辯,成績合格,達到相應學術水平者,即授予碩士、博士學位。

近年來,已有高校出臺新規,發表論文數量不再作為申請博士學位的限制性條件。

2019年,清華大學修訂《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提出不再將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

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指出,研究生教育突出「研」字,絕不是說研究生都要做學術研究,不是說發表論文、著作才是成果,不是說進入學術機構或者教研單位才是值得提倡的就業。

大方向

研究生學習期間發表論文與學位資格脫鉤,在碩士層面,中國傳媒大學拉開大幕。

在該校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前,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帶有頂層設計的意味。

作為「國民教育的最高端」,研究生教育如何成為培養人才的高地,是當下的重要課題。

根據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共招收碩士生81.13萬人。今年教育部印發通知,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計劃擴招18.9萬人,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達到100萬人

研究生在學人數也在迅猛擴張。1949年研究生在學人數僅629人,2020年預計突破300萬人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向中國新聞周刊指出,中國的研究生教育經歷了數量迅速增長的過程,全國在學研究生300萬人,這個數字比恢復高考時的本科生數量還要多將近三倍。

如此規模,研究生教育面臨全新情況。由於數量增長,使得研究生的成分更加多樣化,跟早期研究生就是做研究的狀況明顯不一樣。

儲朝暉表示,一些人具備研究能力,數量更多的以後幾乎不可能走向做研究這樣一個途徑,在這種情況下,研究生教育在定位、標準、教學內容和方式、評價上都要發生變化

未來研究生教育在中國將呈現標準多樣性特徵,中國傳媒大學的改變是整體改變的個案表現。儲朝暉認為,一些藝術類院校主要是通過作品來體現成就,不要求剛性的論文也很正常。

不放水

如何衡量研究生的學術水平,評價指標多元而複雜,論文數量則簡單而直接。

把發表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不少高校將之作為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措施之一,有的對論文數量有要求,有的要求必須在核心期刊發表。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指出,取消發表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這一措施本身是沒有爭議的。爭議的關鍵在於,取消論文這個硬指標後,該怎麼保障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熊丙奇認為,取消論文指標後,課程教學不提高強度,研究生文憑就可能會變得更容易混了。

儲朝暉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取消論文作為剛性依據的同時,一定要建立專業的評價。專業的評價機制包括專業的評價標準以及專業的評價程序,這是未來研究生教育所必須重視的。

儲朝暉認為,目前學術型研究生的評價標準已經有了,問題比較嚴重的是專業型研究生,不重視專碩的學術水平、培養質量是重大偏差

對專碩的專業水平,只是評價依據、考核方向、具體內涵不一樣,但依然要把住專業的標準。未來,這還要有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去探索。

此次改革,中國傳媒大學要求專碩生在學期間參與實踐基地活動、校企合作課題、專業創作項目和創新創業項目等,提升專業實踐能力。

實際上,研究生越來越不好畢業了。日前,南方醫科大學對16名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今年以來,已有北京交通大學、四川大學、中南大學、吉林大學、寧夏大學等高校有此操作。

研究生清退潮從2019年就展開了。2019年延邊大學一次性清退136名研究生、深圳大學一次性清退132名、廣州大學72名……

研究生不合格,退學沒商量。2019年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培養和管理的通知》,指出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要落實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

楊斌指出,研究生教育突出「研」字,要改革出口評價方式,包括完善分流淘汰機制,要認識到分流包括淘汰對師生而言是包含壞消息的好事。

參考資料:

中傳啟動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2020年8月5日,人民網

問教丨中傳研究生教育改革,是破除「唯分數論」和「唯論文論」的具體探索,2020年8月7日,騰訊教育從「研」出發,培養勇於鑽研的高層次人才,2020年8月11日13版,光明日報

值班編輯:肖冉

推薦閱讀

確認過價格,是我吃不起的網紅雪糕


相關焦點

  • 取消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碩士就沒了緊箍咒?
    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中國傳媒大學取消了。改革呼應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經過多年發展,研究生在學人數今年預計突破300萬。8月3日,中國傳媒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對招生考試、培養與學位、導師評聘、質量監控、學科專業設置等關鍵環節進行改革,其中取消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引發輿論關注。
  • 取消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早該這樣了
    改革涉及招生考試、培養與學位、導師評聘、質量監控、學科專業設置等關鍵環節,其中提出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學術論文和學位資格掛鈎存在不少弊端,在能否拿到學位資格的無形壓力下,部分學生被動加入論文發表隊伍,而不少院校僅強化發表及數量考核,卻忽視過程把關,如對發表期刊的範圍、數量僅作寬泛要求,卻不對論文進行學術水平評價,大量研究生發表的論文平平無奇,質量堪憂。
  • 中傳: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
    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此次改革中,中傳還在規範博士生和學碩生科研訓練、專碩生實踐訓練,設置多元化學術評價指標體系。要求博士生參與教學實踐、進行國家級項目申報書撰寫,明確參與科研項目、學術會議、學期匯報、讀書報告等活動的形式與數量。
  • 中傳: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
    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此次改革中,中傳還在規範博士生和學碩生科研訓練、專碩生實踐訓練,設置多元化學術評價指標體系。要求博士生參與教學實踐、進行國家級項目申報書撰寫,明確參與科研項目、學術會議、學期匯報、讀書報告等活動的形式與數量。
  • 中國傳媒大學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
    改革涉及招生考試、培養與學位、導師評聘、質量監控、學科專業設置等關鍵環節,並全面實施「申請-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根據澎湃新聞報導,此次改革中,中傳博士研究生招生將全面實施並完善「申請-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堅持能力素質與知識考核並重。
  • 中國傳媒大學: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
    記者從該校獲悉,其中一項重要措施是,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著重提升研究生論文質量,制定科學合理的畢業標準,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學術水平。值得關注的是,在培養和學位改革中,該校規定立足於分類培養、分別成才,設置多元化學術評價指標體系,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要求學碩生參加論文寫作訓練計劃,提升論文寫作能力,鼓勵學術發表,要求專碩生在學期間參與實踐基地活動、校企合作課題、專業創作項目和創新創業項目等,提升專業實踐能力。
  • 取消!這所學校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不再掛鈎
    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要求學碩生參加論文寫作訓練計劃,提升論文寫作能力,鼓勵學術發表。另外,學校研究生招考也有新要求,考博複試設置學術答辯環節,考研複試新增材料評議環節。「改革的力度、廣度、深度前所未有,各項改革舉措與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要求高度契合,在我校乃至我國研究生教育改革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貴州學位辦出臺「緊箍咒」 叫停在職研究生進修班
    貴州省學位辦今年出臺系列緊箍咒,加強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和授予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博士學位管理工作。按規定,9月起,各研究生培養單位   貴州省學位辦今年出臺系列「緊箍咒」,加強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和授予同等學力人員碩士
  • 電子科大取消碩士學位「發表論文」硬指標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軟體工程」學科今後不再將碩士生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作為申請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學位授予)的必備條件。  過去,每到研究生二年級,就有學生要為發表學術論文「東奔西跑」,而聽說出臺「不用發表論文」的新規定後,該學院學生表示,這樣可以用更多的時間搞市場應用研究。
  • 「碩士學術論文與學位脫鉤」,政策違背初衷就要改
    改革涉及招生考試、培養與學位、導師評聘、質量監控、學科專業設置等關鍵環節。其中,「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碩士招考初試達國家線即可進入複試」尤為引人關注。說到「碩士學術論文與學位脫鉤」,就不得不提掛鈎。其實,二者被掛鈎也僅僅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上世紀90年代,上海財經大學率先實行碩士學位與發表學術論文「掛鈎」。
  • 杭師大教師被取消人才資格後又爆抄襲!博士學位論文抄襲臺灣教授...
    杭州師範大學對近期關於其教師郭彥努公開發表文章存在抄襲現象的發布通報:經學校調查認為相關情況基本屬實,其行為違反學術道德,經研究決定給予郭彥努記過處分,調離教學科研崗位;取消其職稱晉升資格及各類評優評先資格3年;同時杭州智慧人才平臺發布通報,取消杭州師範大學論文抄襲女教師郭彥努的E類人才資格!
  • 發表論文與學位脫鉤是理性糾偏
    此次改革中,中傳在規範博士生和學碩生科研訓練、專碩生實踐訓練等方面,設置多元化學術評價指標體系,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我國《學位條例》規定,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的人員,通過碩士、博士學位的課程考試和論文答辯,成績合格,達到相應學術水平者,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由此可見,法律對於研究生只有學位論文要求,並未規定必須發表論文。
  • 碩士不用發表"學術論文"?中傳媒:取消碩士畢業與學術論文掛鈎
    改革中提到碩士研究生畢業不再與發表學術論文掛鈎。研究生不用寫論文了?注意:這裡指的是「學術論文」,不是畢業論文,畢業論文該怎麼寫怎麼寫。什麼是學術論文呢?學術論文是指在專業學術期刊或者會議上發布的學術論文。鼓勵科研學術創新,意在推動學術的發展。
  • 評論:發表論文與學位脫鉤是理性糾偏
    發表論文與學位脫鉤是理性糾偏張濤8月3日,中國傳媒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全面拉開了該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此次改革中,中傳在規範博士生和學碩生科研訓練、專碩生實踐訓練等方面,設置多元化學術評價指標體系,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
  • 碩士論文被抽檢 不合格或取消學位授予權
    原標題:碩士論文被抽檢 不合格或取消學位授予權    記者昨日從省學位委員會、省教育廳出臺的《陝西省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實施辦法》獲悉,我省碩士學位論文抽檢每年將進行一次,學位授權點如果多篇論文被抽檢為不合格,將面臨取消學位授予權的危險。
  • 學校取消碩士生發表論文同學位掛鈎的規定
    西工大機電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袁雪青最近很開心,因為按計劃於2015年畢業的她將是學校實行「學術型碩士研究生不發表論文也能畢業」政策的首批受益者之一。根據新修訂的「關於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發表學術論文管理辦法」,學校從2012年9月入學的碩士研究生中開始試行「在學期間不要求發表學術論文」,而之前學校的培養方案規定「碩士研究生必須在認定期刊上發表論文,才能獲得學位」。
  • 「抄襲論文」洪真英,最終決定取消碩士博士學位
    「抄襲論文」洪真英,最終決定取消碩士博士學位 最終決定,Trot歌手洪真英取消碩士博士學位。 朝鮮大學方面召開研究生院委員會,對洪真英剽竊碩士學位論文做出最終判斷。
  • 洪真英「論文抄襲」初步成立!或被取消碩士、博士學位
    歌手洪真英「論文抄襲」事件暫時被判定為真實存在,將於下周公開最終決定,洪真英或將面臨碩士、博士學位被取消的可能。據韓國媒體12 月15 日報導:在朝鮮大學真實性研究委員會經過調查後,初步認定了歌手洪真英「論文抄襲」事件系真實存在,研究生委員會會在下周傳達最終的判定。如果依舊維持初步認定的結果,那麼洪真英被取消碩士、博士學位的可能性非常大。
  • 論文學位「脫鉤」之後呢?
    其中,「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一條,引起輿論的普遍關注。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上海財經大學便率先實行碩士學位與發表學術論文掛鈎,要求碩士、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間必須發表學術論文才能獲得學位。之後,不少科研單位和高校相繼效仿,特別是高校,往往以論文發表數量來考察學術水平,導致論文成了「硬通貨」「硬指標」。
  • 在職藝術碩士學位被取消 編劇起訴北京電影學院
    在攻讀北京電影學院在職藝術碩士研究生學位期間,被無故取消答辯資格,山東省濟寧市藝術創作研究所編劇謝天然將北京電影學院起訴至法院,要求撤銷對其處理的決定。謝天然稱,校領導開會研究認為他創作的《為夢而生》並非抄襲,但在他進入答辯現場後,在毫無預兆和任何通知的情況下,被告知取消答辯資格,並且不得以任何理由抗辯。2015年7月2日,學校在沒有調查取證的情況下,以他的論文存在嚴重抄襲剽竊行為為由,作出取消其碩士學位決定。謝天然認為,學校取消他碩士學位違法,起訴要求撤銷該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