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衛國赴醴陵調研省陶瓷博物館建設工作

2020-12-22 新湖南

陽衛國赴醴陵調研時強調

高標準推進省陶瓷博物館建設

株洲日報記者 鄧偉勇

株洲日報訊 4月1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國赴醴陵市調研湖南省陶瓷博物館建設工作。他強調,要加強總體設計和布局,儘快確定建設方案,高標準推進湖南省陶瓷博物館建設。

副市長何朝暉參加活動。

近年來,醴陵以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和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為契機,加快轉型升級,完善陶瓷產業生態,振興陶瓷文化與工業旅遊,拓寬陶瓷產業上下遊鏈條。其中擬將醴陵陶瓷博物館、醴陵·世界陶瓷科普館、醴陵·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館整合,組建新的湖南省陶瓷博物館,將其打造成全國最大的集陶瓷收藏、展示、傳承、體驗、研究於一體的陶瓷專題博物館。陽衛國詳細了解建設方案,實地考察建設進展,併到醴陵紅官窯舊址調研。

座談會上,醴陵市匯報了湖南省陶瓷博物館建設相關工作情況,與會市直部門就場館整體設計、館內布局、宣傳推廣等提出意見建議。

陽衛國強調,醴陵陶瓷文化歷史底蘊深厚,留存有很多珍貴的文物和古窯舊址,要通過高標準建設陶瓷博物館,打造我省又一張靚麗名片,提升文化影響力,推動產業發展。要高度重視、準確定位,對標國內國際一流水準來推動建設,充分展示醴陵陶瓷文化的魅力,樹立醴陵陶瓷品牌形象。要突出特色,將醴陵溈山古窯、群力瓷廠舊址納入博物館的整體規劃中,實現藏品集中展示和古窯實景呈現的完美結合。要進行總體設計和布局,利用更豐富的實物藏品、更現代化的展陳手段,讓觀眾充分感受千年瓷都的歷史輝煌。要全力爭取上級相關政策、資金等支持,儘快確定建設方案,加快推進實施,將陶瓷博物館打造成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引擎。

[責編:戴鵬]

[來源:株洲日報]

相關焦點

  • 湖南省陶瓷博物館,值得期待!
    點藍色字關注「新聞株洲」陽衛國調研湖南省陶瓷博物館建設情況 要求打造一流陶瓷博物館4月1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國到醴陵調研湖南省陶瓷博物館建設情況,他要求醴陵高度重視博物館建設,注重整合現有資源,高起點規劃、高水準設計,儘快出臺建設方案,打造一流標準的陶瓷博物館。
  • 2017中國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工作總結新聞發布辭
    中國陶瓷谷國際會展中心、陶瓷大師體驗館、「1915」陶瓷文化特色街區、經典再造·國際當代陶瓷設計暨匠心玖月·當代國際玻璃藝術邀請展館、醴陵市陶瓷博物館、大漢陶藝館、醴陵世界陶瓷科普館、醴陵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陳列館、瓷器口、釉下五彩城等「十大場館」同時開館。各展館展品琳琅滿目、精品薈萃、精彩紛呈。瓷博會期間,觀展人流、車流穿梭不息,匯聚中國陶瓷谷。
  • 首屆湖南(醴陵)陶瓷博覽會今日開幕
    今日,中國陶瓷藝術大展暨首屆湖南(醴陵)陶瓷博覽會將在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盛大開幕。記者昨日了解到,各項工作均已就緒,16項主題活動精彩上演,瓷城醴陵將開啟一場以陶瓷文化為核心的藝術盛會和視覺盛宴。  昨日下午,株洲日報記者在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內看到,展館布展工作已全面完成,各種陶瓷展品琳琅滿目,不少觀眾駐足觀看,細細品味陶瓷魅力。
  • 錦繡瀟湘·十大文旅地標丨株洲醴陵「中國陶瓷谷」
    中國陶瓷谷位於醴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是目前中國陶瓷行業規模最大的藝術建築群。中國陶瓷谷的建築以陶瓷器皿作為外觀造型,將陶瓷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瓷器口風情文化旅遊街。株洲醴陵「中國陶瓷谷」位於醴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總佔地面積為650畝,建築面積100萬平方米,是目前中國陶瓷行業規模最大的藝術建築群,包含中國陶瓷藝術設計中心、醴陵陶瓷博物館、世界陶瓷科普館、陶瓷歷史文化名城館、瓷谷藝術館、瓷谷書吧、瓷器口風情文化旅遊街。
  • 陽衛國赴攸縣鸞山鎮督導地質災害除險工作
    7月2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國前往攸縣鸞山鎮新和村,督導巖溶地面塌陷地質災害除險工作。他強調,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紮實做好隱患排查治理、受災群眾安置安撫等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災情發生後,市、縣兩級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迅速開展人員轉移安置、監測預警、災情核查、交通管制、防災知識宣傳等應急處置工作,無人員傷亡。連日來,我市聯合省有關單位對受影響區域進行不間斷全面監測,開展現場勘查,調查地質災害發生原因,並研究治理方案。
  • 醴陵: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調研城市管理宣傳工作
    紅網時刻株洲6月9日訊(通訊員 伍麗 彭麗娜)6月8日上午,醴陵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海龍一行赴城管局調研城市管理宣傳工作。座談會上,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謝建林及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匯報了城市管理和宣傳工作。隨後,與會人員展開了座談交流。
  • 董志毅赴民航博物館調研
    董志毅赴民航博物館調研 2020-10-22 21:05:00來源:中國民航網T 大T 小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肖敏 報導:10月
  •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調研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
    2020年11月13日下午,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一行到我館考察調研。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楊靜,江西省文旅廳博物館處處長劉昌兵,江西省博物館館長葉蓉,景德鎮市文旅局黨組成員、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館長趙綱,景德鎮市文旅局文物科科長佔興華陪同。
  • 中國博物館協會到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調研
    中國博物館協會到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調研 大字 日期:2020-11-17 來源:景德鎮在線   景德鎮在線訊
  • 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赴肇慶開展扶貧督戰並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6月3日至5日,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率隊赴肇慶市開展扶貧督戰並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肇慶市委書記範中傑、市長呂玉印會見調研組並就肇慶市做好「雙統籌」,奪取「雙勝利」,打贏脫貧攻堅,實現綠色發展作了介紹。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以及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具體安排,省生態環境廳負責掛牌督戰肇慶市廣寧縣扶貧攻堅工作。
  • 2020湖南醴陵陶瓷博覽會9月28日開幕
    現場展示了精美的醴陵陶瓷作品。瓷博會內容豐富,將舉行開幕式暨「中國陶瓷之都」授牌儀式、「共生·共贏」產業對接會、2020湖南(醴陵)陶瓷產業採購對接會暨陶瓷文創產業國際論壇、陶瓷產品展覽展銷暨「線上醴陵瓷博會」雲展會、重大項目籤約活動、企業新品發布會、2020年湖南省工藝美術系列陶瓷產業高級職稱頒證儀式、微縮文創陶瓷展、醴陵藝術陶瓷精品展、第二屆全國高校陶瓷作品邀請展、「醴瓷播主」擂臺賽暨直播帶貨節等
  • 2020湖南(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九月底舉行
    以「五彩醴陵·中國瓷都」為主題的2020湖南(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將於9月28日—10月3日在株洲醴陵舉行。本次瓷博會展區面積達30000平方米,標準展位1350個,共設5個展區,分別為陶瓷綜合館、品牌陶瓷館、醴陵陶瓷館、國際陶瓷館、產業互動館。
  • 蓄勢待飛的中國陶瓷谷:醴陵的釉下彩
    中國因瓷器而得名,醴陵因瓷器而興盛,一個產業支撐一座城市近兩千年不衰落,湖南唯有醴陵。坐擁「世界釉下五彩瓷原產地」、「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三大古「瓷都」等眾多頭銜的「瓷城」醴陵,對於陶瓷產業的長遠發展並沒有安於現狀,而是立足國內、放眼世界,力求打造「中國陶瓷谷」這張全球矚目的城市名片,實現陶瓷產業的實力升級。
  • 省建設廳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處赴台州市調研「智慧工地」建設工作
    2019-05-23 18:33 |浙江城鄉建設
  • 中國醴陵瓷器,簡說《醴陵窯》
    醴陵瓷器是醴陵的地標性產業,醴陵人世代以製作瓷器生生不息,已創作出許多傳世精品,各大博物館,人民大會堂,國際友人及各國陶瓷愛好者爭相收藏。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今被選為國禮贈送多國元首,後被尊為《國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醴陵人為毛主席生產生活用瓷,被稱為「紅色官窯」,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毛瓷》,時至今日毛瓷就是醴陵瓷器的代名詞,也是中國陶瓷藝術最精工的產地,被譽為陶瓷藝術最高峰的產地。這一切離不開醴陵人的勤奮,離不開醴陵人對陶瓷的喜愛,離不開醴陵人對陶瓷藝術的不斷追求,一代又一代醴陵人在追求中創新,在創新中追求藝術的真諦。
  • 省行政複議局局長曹水萍赴麗水調研指導行政複議工作
    省行政複議局局長曹水萍赴麗水調研指導行政複議工作 2020-05-23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調研組赴牡丹江、雞西、七臺河市開展調研
    9月23、24日,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琢一行赴牡丹江、雞西、七臺河市,就各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進行專項調研。 在牡丹江市,調研組先後到海林市人民辦事中心、寧安市政務服務中心、牡丹江市民生大廈實地調研,詳細了解了不動產登記、公積金辦理、社保、醫保登記辦理情況以及「一件事」、綜窗設置等工作開展情況。張琢以普通辦事群眾身份體驗了不動產登記等事項辦理全流程。在座談會上,張琢指出,牡丹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氛圍濃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有些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有些理念相當超前。
  • 省公證協會會長翟新山赴臨汾市調研指導公證工作
    省公證協會會長翟新山赴臨汾市調研指導公證工作 2020-12-01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醴陵新添3處 「湖南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
    株洲日報記者 李逸峰 通訊員/張逸鳴 吳嘉慧 株洲日報訊 近日,省僑聯公布兩批「湖南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名單,醴陵陶瓷博物館、淥江書院和耿傳公祠先後成功入選。
  • 省廳黨委委員、省行政複議局局長曹水萍赴臨海調研行政複議應訴工作
    10月12日,省司法廳黨委委員、省行政複議局局長曹水萍一行,赴臨海市調研指導行政複議應訴工作。其間,曹水萍實地走訪了臨海市公共法律事務服務中心、行政複議庭、司法行政指揮中心,並聽取臨海市行政複議應訴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