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國搜客戶端繼續瀏覽本文,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
「1915」國際陶瓷文化特色街區效果圖
陶子湖效果圖
慧心園效果圖
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夜景一角
醴陵宋元古窯出土現場。
國際名家展上加拿大藝術家Martina在創作。
董浩在其醴陵工作室創作。
湖南文化走進法國醴陵瓷展區,深受觀眾喜愛。
蓄勢待飛的中國陶瓷谷。
中國因瓷器而得名,醴陵因瓷器而興盛,一個產業支撐一座城市近兩千年不衰落,湖南唯有醴陵。坐擁「世界釉下五彩瓷原產地」、「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三大古「瓷都」等眾多頭銜的「瓷城」醴陵,對於陶瓷產業的長遠發展並沒有安於現狀,而是立足國內、放眼世界,力求打造「中國陶瓷谷」這張全球矚目的城市名片,實現陶瓷產業的實力升級。
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主力商品,中國陶瓷曾風靡全球。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面臨產業轉型升級壓力下的醴陵陶瓷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到11月底,醴陵市陶瓷實現總產值近400億元,稅收貢獻同比增長62.4%,陶瓷出口額達2億美元。
【號角已吹響】
近年來,醴陵陶瓷產業堅持走開放融合、整合聚集、創新升級、文化提升之路。今年9月,醴陵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著力打響「中國醴陵·瓷彩天下」區域品牌,力爭日用瓷佔世界市場份額達15%以上,電瓷佔世界市場份額達到1/3以上,把醴陵真正打造成為「全球釉下五彩瓷都」、「全球電瓷之都」;11月,在醴陵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醴陵市政府工作報告目標明確提出:打造集「產、創、展、商、遊」於一體的「中國陶瓷谷」;醴陵市委書記胡湘之在調研該項目時更擲地有聲地表示:「要舉全市之力,大手筆、大策劃、大投入,將『中國陶瓷谷』打造成為國家級金字招牌。」
號角已吹響、布局已形成,醴陵市委、市政府正以昂揚拼搏之志、科學發展之勢,繪就一幅陶瓷產業蓬勃發展的宏偉藍圖。
【藍圖已繪就】
中國陶瓷谷,又名中國瓷谷,位於世界釉下五彩瓷原產地、中國「國瓷」「紅官窯」所在地、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醴陵。是由醴陵市委、市政府傾力打造,國內外獨樹一幟,集研發、交易、旅遊於一體的陶瓷藝術集中展示體驗區。總佔地面積14平方公裡,基礎投入200億元。東靠醴陵城區,西接東城大道,南連嶽汝高速,北通滬昆高速和320國道。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方式推進建設,突出「產城融合」理念和「陶瓷文化」主題,由多個功能片區組成。
●展示交易功能:由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陶瓷會展館、1915陶瓷文化特色街區、陶瓷商貿城、陶瓷電商產業園等項目為主導。
●旅遊休閒功能:由陶子湖、陶瓷生態花卉主題公園、五彩廣場等項目為主導。
●創新創業功能:由釉下五彩生產基地、創新創業園等項目為主導。
●商業配套功能:由益福垵培智工業街區、慧心園等項目為主導。
截至目前,由醴陵市人民政府和金東資本(華澤集團)共同打造的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已建成並於11月16日正式投入運營;陶瓷電商產業園已有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等30餘家電商企業入駐;陶瓷會展館即將完工;釉下五彩生產基地、「1915」國際陶瓷文化特色街區、創新創業園、公租房等項目已經啟動建設並取得實質性進展。
【核心引領捷報頻傳】
作為國內目前規模超級、特色鮮明的陶瓷文化藝術主題建築群,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集中展示了醴陵陶瓷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產業時代新成就,成為引領「中國陶瓷谷」享譽全球的核心地標和金字招牌。今年以來,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立足品牌打造,頻傳捷報、獲譽無數,成功吸引了全球目光。
●2016年5月,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和醴陵釉下五彩瓷入選《美麗中國—首屆世界旅遊發展大會紀念冊》,與張家界景區一同作為湖南的兩張「旅遊名片」,隨著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部長及政要漂洋過海,飛向世界各地。
●2016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IAC)首次在全球範圍內與非會員單位合作舉辦的「醴陵瓷谷國際名家邀請展」在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隆重開幕,來自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極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51位陶瓷藝術名家的代表性傑作在此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展出,成為湖南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水準最盛的陶瓷藝術大展。
●2016年11月28日,國家旅遊局公布了22家首批「國家工業旅遊創新單位」並為之授牌,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榜上有名,成為湖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這也是醴陵首次獲得國家級工業旅遊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