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倒刺處理不當進醫院!用好4招2碗湯,馬上搞定

2021-02-12 許尤佳育兒

我常常跟家長強調,每天要堅持『10秒判消化』,看看孩子的舌苔、口氣、睡眠、大便是不是正常。其實,家長還可以看看孩子的小手指有沒有長倒刺,以此來判斷孩子的消化情況。如果孩子頻繁長倒刺要怎麼辦?怎麼調理和護理才是正確的?今天就來說一說。

最近,有家長在家長群裡說,孩子的手指總是長倒刺,又忍不住去撕,一撕就流血、發炎、化膿。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些新聞,有人因手撕倒刺而進醫院,甚至要面臨截肢!

手撕倒刺容易導致傷口流血,細菌感染,可能會引發甲溝炎、皮下膿腫。如果細菌進入骨頭,還可能引起骨髓炎,細菌通過血液循環擴散至全身,可能會引起膿毒血症,甚至會有截肢的危險。所以,我有必要提醒各位家長,看到孩子手撕倒刺一定要及時制止。如果孩子反覆地長倒刺,家長要重視起來,學會正確的顧護與辨證調理方法。

孩子手指長出來的倒刺,中醫稱之為「手足逆臚」,是一種以手足指甲根際皮膚倒卷、撕裂、翹起為特徵的皮膚病。倒刺最早在《諸病源候論》中有所記載:「手足爪甲際皮剝起,謂之逆臚。」

孩子的皮膚嬌嫩,當手指接觸到一些粗糙物體時,很容易會出現表皮的損傷,形成倒刺。倒刺的根本原因是乾燥,這種乾燥是由內而外的,大多數與脾虛運化失利、肺氣不足、燥邪傷津有關。所以,家長會看到孩子手指上的倒刺反反覆覆不見消停。

● 脾虛運化失利

脾在體合肉,主四肢,負責運化水谷精微滋養身體。如果孩子脾臟功能虛弱,吃進去的食物不能被好好吸收,津液和氣血得不到正常的運化,就無法濡養皮毛筋骨,皮膚就容易乾燥、起皮、皸裂,表現在手指上就是倒刺。

● 肺氣不足

脾土生肺金,脾腑功能疲弱,肺腑的功能也不會好。肺主皮毛,人體通過肺氣的宣發和肅降使氣血和津液布散全身,如果肺氣不足,皮膚得不到滋潤濡養就會變得乾燥。肺喜潤而惡燥,秋季燥邪當令,容易侵犯肺腑,加上孩子肺常不足,所以手指上的倒刺在秋季會變得更為嚴重。

● 燥邪傷津

孩子長倒刺,不少家長想到是皮膚乾燥的原因,會給孩子塗點護膚霜滋潤手指的皮膚。但其實這種「燥」,是從內而外的,尤其是在秋季。秋季燥邪迅猛,入侵身體損傷津液;孩子在秋季也很容易腹瀉,體內的津液會大量地虧損。津液得不到舒布,就無法濡養皮膚,皮膚乾燥、起皮,出現倒刺。

孩子的手指反覆地出現倒刺,家長應該如何顧護與調理?下面我給家長介紹4個方法,在此之前,家長應該先認清楚兩個誤區。

× 一是補維生素、微量元素:很多家長以為孩子長倒刺是缺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就給孩子補充一下,其實不是。孩子反覆長倒刺大多數是由於脾胃功能疲軟導致消化吸收不好,不能從食物當中吸收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此時如果不調整消化狀態就盲目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是沒有明顯的效果的。

× 二是塗潤膚露:單純地給孩子塗護手霜、潤膚露只能軟化皮膚,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而且大多數的孩子都愛吃手,很容易把這些護手霜、潤膚露吃進肚子裡。

● 倒刺應剪掉,切勿用手撕

看到孩子出現倒刺時,家長要教育和引導孩子不要直接用手撕扯。可先用溫水浸泡手指,把倒刺泡軟,再用潔淨的指甲剪沿著倒刺根部小心剪去倒刺。如果擔心護手霜、潤膚露中有化學成分,可以在孩子的手指上塗點食用橄欖油。

平時儘量不要讓孩子頻繁吃手,手指皮膚經常被唾液浸溼很容易出現倒刺。如果是小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選擇給他牙膠或磨牙棒。

● 關鍵在健運脾胃

要幫孩子健運脾胃,首先要減少孩子積食的情況。平常儘量讓孩子飲食清淡,每天堅持10秒判消化,發現孩子積食,給孩子吃三星湯+素食,堅持2~3天。消化好時幫孩子健運脾胃,食療方可以用白朮芡實瘦肉湯,能健運脾胃,補脾利水。日常保健可以每周1次煲給孩子喝。

白朮芡實瘦肉湯


材料:

白朮15克,芡實10克,豬瘦肉100克,鹽適量

做法:

1. 將白朮和芡實放入鍋中,加500毫升水;

2. 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煲30分鐘;

3. 豬瘦肉切片,加入鍋中滾煮10分鐘;

4. 加入適量鹽調味,晾溫飲用。

功效:健運脾胃,補脾利水。

宜忌:

◆ 適用於胃口差、大便稀等症狀。

◆ 2歲以上辨證服用。

◆ 蠶豆病可以用。

(請先學習《兒童脾胃課》及《用對兒童食療》掌握正確方法,再使用兒童食療方)

● 生津潤燥,在秋季更為重要

手指總是長倒刺的孩子,應該注意生津潤燥,尤其是在秋季燥邪當令的時候。飲食上,可以給孩子吃點蓮藕、百合、銀耳、番茄、娃娃菜等,食療方可用玉竹麥冬湯,玉竹可養陰潤燥,生津止渴;麥冬可養陰生津,潤肺清心;沙參可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這一碗湯特別適合秋季時給孩子喝,滋陰潤燥之餘,還能養肺。

玉竹麥冬湯


材料:

玉竹8克,麥冬5克,沙參8克,甘草2克,豬瘦肉50克

做法:

1. 所有材料洗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

2. 小火同煲或隔水燉1小時即可。

分次服用。

功效:滋陰潤燥。

宜忌:

◆ 適用於口乾、手足易蛻皮的孩子。

◆ 3歲以上消化好時用;1~2歲喝湯不吃肉渣。

◆ 蠶豆病可以用。

(請先學習《兒童脾胃課》及《用對兒童食療》掌握正確方法,再使用兒童食療方)

● 小寶寶可用推拿輔助

3歲以下的孩子不是每個食療方都能使用,家長除了關注孩子消化情況,避免孩子積食以外,還可以用好以下這一套小兒推拿方:

補脾經:100~300次

順運內八卦:50~10次

補肝經:200次

清大腸經:200次

捏脊:3~5次

除了飲食的調理和生活習慣上的顧護,家長也要重視對孩子情緒的引導。在叮囑孩子不要用手撕倒刺的時候,不要大聲責備孩子,要諄諄善誘,慢慢從細節上引導孩子,以免傷害到孩子的情志。

▍留言板


大家可以把好的思路和方法在上方留言區分享,截至明早八點,討論本期考考你話題且點讚最多的家長可獲得許教授100元以內課程一套。每人最多獲獎一次。加微信領獎:ejmyxzs08

以上內容版權歸許尤佳育兒所有,任何渠道轉載或引用,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孩子手上頻繁長「倒刺」,一拔鑽心的疼,其實這樣處理才正確
    一到秋冬季節,很多孩子的手上就頻繁長起了「倒刺」,因為倒刺和指甲上的肉長在一起,如果直接用手拔會鑽心窩子的疼,而且易造成出血和感染。媽媽聽狀,以為孩子磕到哪裡了,趕緊跑過來查看。結果看到孩子手上被撕開的倒刺,正在流血,瑞瑞哭著說,媽媽我疼。媽媽也知道是被瑞瑞撕開的,所以淌血了,但是孩子總是起倒刺怎麼回事啊?原來聽別人說過起倒刺是因為缺維生素,要不去藥房給孩子拿瓶吃了試試。但是維生素吃了一段時間後,也沒見孩子倒刺好,還是起。
  • 手指上長倒刺該怎麼辦
    這些「倒刺」在醫學上稱為「逆剝」,是指從甲皺襞的近端或側緣開裂而翹起的小塊長三角形表皮,時有疼痛。 長倒刺最主要的原因為皮膚乾燥、出現裂隙及習慣性咬指甲引起。咬甲癖是很常見的一個原因,因此青少年更容易長倒刺,而成人也會長倒刺,更多的可能是與皮膚乾燥有關。如果很久了仍不癒合,那就可能與缺乏維生素或微量元素導致的皮膚長期乾燥有關。
  • 手指倒刺怎麼辦 如何預防手指長倒刺
    2、剪去倒刺皮膚軟化之後,我們就要將倒刺剪去了,在這之前先將剪倒刺的工具進行消毒,可以利用碘酒和酒精,然後利用小剪刀或者是指甲剪將倒刺減掉。3、塗抹護手霜處理後最好塗抹一層護手霜,再用含維生素E的護膚品按摩指甲四周,減少長倒刺的機率。
  • 為何手上會長倒刺?長倒刺了怎麼辦?簡單3步,可有效處理
    春天到了,但是冬天的遺留問題還在,手上長的倒刺可是一根沒少。長出倒刺第一是不美觀,第二是不小心碰到的時候還會感到非常疼。雖然長倒刺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處理不當,後果可是很嚴重的。手上為什麼會長倒刺呢?長了倒刺之後該如何正確處理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寶寶手上長倒刺別瞎處理,搞不好有截肢的危險
    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倒刺,處理不好危害竟然這麼大。前兩天跟一位剛下戶的姐姐說起了這件事,沒想到她還有比這更嚴重的。這位姐姐的侄子,大半年前徒手撕倒刺導致細菌感染。去醫院晚了幾天,錯過了最佳治療期,最後只能動手術開刀放膿了。
  • 秋季手指上長倒刺怎麼辦?
    這些「倒刺」在醫學上稱為「逆剝」,是指從甲皺襞的近端或側緣開裂而翹起的小塊長三角形表皮,時有疼痛。長倒刺最主要的原因為皮膚乾燥、出現裂隙及習慣性咬指甲引起。咬甲癖是很常見的一個原因,因此青少年更容易長倒刺,而成人也會長倒刺,更多的可能是與皮膚乾燥有關。如果很久了仍不癒合,那就可能與缺乏維生素或微量元素導致的皮膚長期乾燥有關。
  • 指甲長進肉裡了?醫生:這麼處理,好得更快
    紅腫之後,指甲就會與周圍的皮膚發生擠壓,從而出現「指甲長進肉裡」,即嵌甲。 嵌甲,通俗一點說,就是指甲長到肉裡面去了。當人們修剪指甲方式不對,修剪太過、太深,甲旁的軟組織就會向上長,嵌入到軟組織內,引起指甲的紅腫、疼痛,從而形成嵌甲。嵌甲出現的時間過長,還未進行消腫處理的話,就容易引發甲溝炎。 此外,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也容易導致嵌甲。
  • 手上長倒刺,是缺乏維生素了嗎?怎麼調理好?
    前兩天突然感覺手指疼痛,仔細一看原來是長了倒刺,下意識地想用手去拽,卻疼到表情難以控制。手上長倒刺是很常見的現象,若是沒有及時處理,就可能會帶來疼痛感。許多人認為手上長倒刺,是缺乏維生素的表現,真的是這樣嗎?
  • 寶寶手指上長「倒刺」,不可以直接撕掉,家長試試這3招
    有些小寶寶的手指上總是長「倒刺」,如果寶媽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小小的倒刺,別看倒刺個頭不大,卻會讓寶寶感到很疼。寶寶出現了這種情況,家長要用正確的方式去處理。很多家長表示,自己家的寶寶也經常長倒刺,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有人說要讓寶寶多喝水,有人說要讓寶寶勤洗手,還有人說寶寶是缺乏營養導致的,反正說什麼的都有。
  • 孩子「起倒刺」千萬別手撕,教您幾招輕鬆解決!
    前一陣有位家長問我孩子手上腳上起倒刺怎麼辦?我心想現在的家長帶娃可真的是太細緻了,我小時候手上也起過倒刺,但當初家人和自己都不是很注意,老是用手撕,結果吃了不少苦頭。所以趁著這個機會,也是時候給大家說說這個「小問題」了。在很多人眼中小小的倒刺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不去管它或者用手撕掉就行了,但正是因為這種想法,撕倒刺變成了一種很危險的行為。
  • 手上長倒刺,忍不住想撕,如何處理最靠譜?
    有人說,手上經常長倒刺,是缺維生素的表現。實則不然!缺少某些維生素會導致皮膚問題,加重倒刺症狀。但如果只有指甲周圍長了倒刺,其他地方沒有異常,多是因指甲周圍皮膚過於乾燥造成的裂紋分裂。倒刺所在的皮膚層比較薄弱,沒有皮脂腺,含有的水量較少,容易乾燥。
  • 手指科普——指尖受傷、倒刺、脫皮、拇指內收、左撇子、手指發黑、腱鞘炎、並指、多指!
    最後修訂:2020.2.29。關鍵詞:手指、腳趾、指頭、指尖、倒刺、脫皮、蛻皮、扳機指、腱鞘炎、左撇子。@羅百竹:經常有寶媽諮詢寶寶手指的倒刺問題,其實倒刺問題比較簡單。倒刺往往是由於物理摩擦或洗手過多所致,再加上沒有做好手部的保溼工作,最後因為手指區域的角質層過於乾燥而發生分離。寶寶長了倒刺千萬不要撕,應該在洗完澡後用指甲剪整齊地剪掉倒刺即可。
  • 指甲周圍長了倒刺,別著急著撕掉,教你怎麼處理
    然而,裂隙會造成表皮的開裂,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產生倒刺的症狀。對於這種倒刺,一般的都發生於兩側的手指甲周,或者是指甲的兩側。然而,對於這煩人的倒刺,我們千萬不要直接撕扯。如果方法不對,是極其危險的。去年,我家樓下的馬大爺,左手的大拇指上長了倒刺,他立即就用手拔掉了。不久以後,手指又長了倒刺。
  • 寶寶手指長倒刺,竟然是因為這2個原因!護理也有小「心機」
    每次看到寶寶光滑、嬌嫩的小手上長出來倒刺,無論在什麼地方總想扯下來或者剪掉。2.外界摩擦寶寶天生就喜歡玩,更喜歡用手去感受外界。如果經常用手抓玩具,小手玩的髒兮兮的;或者用小手摸了一些表面粗糙的東西,嬌嫩的表皮得不到很好的保護,也容易長倒刺。
  • 手指甲旁,經常長倒刺,究竟是缺什麼?撕倒刺為什麼會特別疼?
    手指甲旁邊的倒刺,長在皮膚的最外層,它的存在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很難受的,有時不小心碰到,還會很疼,還很影響手部的美觀,很多人就會想盡辦法,將倒刺清除,如果處理不得當,還會導致皮膚受傷流血,甚至導致腫痛。在秋冬季節,倒刺的情況很常見,手指甲旁經常長倒刺究竟是缺什麼?
  • 拔了根倒刺,4歲女孩面臨截肢,這種錯誤你也常犯!
    手指上長倒刺很常見,通常拔掉就好了。但一個年僅4歲的女孩就因為這個簡單的「拔倒刺」動作,面臨截肢。年僅4歲的女孩蘭蘭(化名)手上長起了倒刺,因為拔倒刺不小心弄傷了手指,蘭蘭一直叫疼,爺爺奶奶便簡單地包紮了下。沒想到,包紮得太緊,蘭蘭的這根手指因為缺血壞死,竟面臨截指!
  • 寶寶手指反覆長倒刺,媽媽真苦惱
    我家小寶貝馬上快三歲了,最近我發現他原本可愛的小手指周圍卻長了許多倒刺,而且倒刺周圍的皮膚還都泛紅,有輕微發炎症狀。小寶貝自己感覺也很難受,總是用小手指去撕扯倒刺,有時候就用牙齒撕咬,可憐兮兮的來找尋求媽媽的安慰。
  • 手上長倒刺是什麼原因 長倒刺是缺維生素嗎
    手上長倒刺是什麼原因1、皮膚乾燥皮膚最外角質層乾裂,細看可發現有裂口,於是邊緣部位便泛皮。2、角質層發育不好這類人的皮膚平時就容易乾燥,抑或是患有輕度魚鱗病。3、經常接觸洗滌用品做家務時常用洗潔精、洗刷劑、洗手液等洗刷用品。或許洗刷用品放得過多,手上就簡單長倒刺。
  • 孩子手上長倒刺是缺乏維生素?這件事該做起來
    但有一些認真觀察的家長會發現,自家的寶寶經常出現倒刺,怎麼看都不舒服,好想撕掉。這個時候家家月嫂請你千萬要忍住,控制好自己,千萬別手欠。寶寶長倒刺,家長要記得做這件事——保溼!當寶寶長倒刺,家家月嫂請你控制好自己,千萬別撕倒刺。同時還要告訴孩子不要去撕,也不要用嘴去咬。
  • 孩子手上長倒刺是缺乏維生素?這件事該做起來了!
    但有一些認真觀察的家長會發現,自家的寶寶經常出現倒刺,怎麼看都不舒服,好想撕掉。 這個時候家家月嫂請你千萬要忍住,控制好自己,千萬別手欠。 還有的家長會問,寶寶手指有倒刺是不是因為缺乏維生素。 事實上,寶寶指甲邊緣長倒刺,一般和缺乏維生素沒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