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跟家長強調,每天要堅持『10秒判消化』,看看孩子的舌苔、口氣、睡眠、大便是不是正常。其實,家長還可以看看孩子的小手指有沒有長倒刺,以此來判斷孩子的消化情況。如果孩子頻繁長倒刺要怎麼辦?怎麼調理和護理才是正確的?今天就來說一說。
最近,有家長在家長群裡說,孩子的手指總是長倒刺,又忍不住去撕,一撕就流血、發炎、化膿。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些新聞,有人因手撕倒刺而進醫院,甚至要面臨截肢!
手撕倒刺容易導致傷口流血,細菌感染,可能會引發甲溝炎、皮下膿腫。如果細菌進入骨頭,還可能引起骨髓炎,細菌通過血液循環擴散至全身,可能會引起膿毒血症,甚至會有截肢的危險。所以,我有必要提醒各位家長,看到孩子手撕倒刺一定要及時制止。如果孩子反覆地長倒刺,家長要重視起來,學會正確的顧護與辨證調理方法。
孩子手指長出來的倒刺,中醫稱之為「手足逆臚」,是一種以手足指甲根際皮膚倒卷、撕裂、翹起為特徵的皮膚病。倒刺最早在《諸病源候論》中有所記載:「手足爪甲際皮剝起,謂之逆臚。」
孩子的皮膚嬌嫩,當手指接觸到一些粗糙物體時,很容易會出現表皮的損傷,形成倒刺。倒刺的根本原因是乾燥,這種乾燥是由內而外的,大多數與脾虛運化失利、肺氣不足、燥邪傷津有關。所以,家長會看到孩子手指上的倒刺反反覆覆不見消停。
● 脾虛運化失利
脾在體合肉,主四肢,負責運化水谷精微滋養身體。如果孩子脾臟功能虛弱,吃進去的食物不能被好好吸收,津液和氣血得不到正常的運化,就無法濡養皮毛筋骨,皮膚就容易乾燥、起皮、皸裂,表現在手指上就是倒刺。
● 肺氣不足
脾土生肺金,脾腑功能疲弱,肺腑的功能也不會好。肺主皮毛,人體通過肺氣的宣發和肅降使氣血和津液布散全身,如果肺氣不足,皮膚得不到滋潤濡養就會變得乾燥。肺喜潤而惡燥,秋季燥邪當令,容易侵犯肺腑,加上孩子肺常不足,所以手指上的倒刺在秋季會變得更為嚴重。
● 燥邪傷津
孩子長倒刺,不少家長想到是皮膚乾燥的原因,會給孩子塗點護膚霜滋潤手指的皮膚。但其實這種「燥」,是從內而外的,尤其是在秋季。秋季燥邪迅猛,入侵身體損傷津液;孩子在秋季也很容易腹瀉,體內的津液會大量地虧損。津液得不到舒布,就無法濡養皮膚,皮膚乾燥、起皮,出現倒刺。
孩子的手指反覆地出現倒刺,家長應該如何顧護與調理?下面我給家長介紹4個方法,在此之前,家長應該先認清楚兩個誤區。
× 一是補維生素、微量元素:很多家長以為孩子長倒刺是缺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就給孩子補充一下,其實不是。孩子反覆長倒刺大多數是由於脾胃功能疲軟導致消化吸收不好,不能從食物當中吸收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此時如果不調整消化狀態就盲目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是沒有明顯的效果的。
× 二是塗潤膚露:單純地給孩子塗護手霜、潤膚露只能軟化皮膚,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而且大多數的孩子都愛吃手,很容易把這些護手霜、潤膚露吃進肚子裡。
● 倒刺應剪掉,切勿用手撕
看到孩子出現倒刺時,家長要教育和引導孩子不要直接用手撕扯。可先用溫水浸泡手指,把倒刺泡軟,再用潔淨的指甲剪沿著倒刺根部小心剪去倒刺。如果擔心護手霜、潤膚露中有化學成分,可以在孩子的手指上塗點食用橄欖油。
平時儘量不要讓孩子頻繁吃手,手指皮膚經常被唾液浸溼很容易出現倒刺。如果是小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選擇給他牙膠或磨牙棒。
● 關鍵在健運脾胃
要幫孩子健運脾胃,首先要減少孩子積食的情況。平常儘量讓孩子飲食清淡,每天堅持10秒判消化,發現孩子積食,給孩子吃三星湯+素食,堅持2~3天。消化好時幫孩子健運脾胃,食療方可以用白朮芡實瘦肉湯,能健運脾胃,補脾利水。日常保健可以每周1次煲給孩子喝。
白朮芡實瘦肉湯
材料:
白朮15克,芡實10克,豬瘦肉100克,鹽適量
做法:
1. 將白朮和芡實放入鍋中,加500毫升水;
2. 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煲30分鐘;
3. 豬瘦肉切片,加入鍋中滾煮10分鐘;
4. 加入適量鹽調味,晾溫飲用。
功效:健運脾胃,補脾利水。
宜忌:
◆ 適用於胃口差、大便稀等症狀。
◆ 2歲以上辨證服用。
◆ 蠶豆病可以用。
(請先學習《兒童脾胃課》及《用對兒童食療》掌握正確方法,再使用兒童食療方)
● 生津潤燥,在秋季更為重要
手指總是長倒刺的孩子,應該注意生津潤燥,尤其是在秋季燥邪當令的時候。飲食上,可以給孩子吃點蓮藕、百合、銀耳、番茄、娃娃菜等,食療方可用玉竹麥冬湯,玉竹可養陰潤燥,生津止渴;麥冬可養陰生津,潤肺清心;沙參可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這一碗湯特別適合秋季時給孩子喝,滋陰潤燥之餘,還能養肺。
玉竹麥冬湯
材料:
玉竹8克,麥冬5克,沙參8克,甘草2克,豬瘦肉50克
做法:
1. 所有材料洗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
2. 小火同煲或隔水燉1小時即可。
分次服用。
功效:滋陰潤燥。
宜忌:
◆ 適用於口乾、手足易蛻皮的孩子。
◆ 3歲以上消化好時用;1~2歲喝湯不吃肉渣。
◆ 蠶豆病可以用。
(請先學習《兒童脾胃課》及《用對兒童食療》掌握正確方法,再使用兒童食療方)
● 小寶寶可用推拿輔助
3歲以下的孩子不是每個食療方都能使用,家長除了關注孩子消化情況,避免孩子積食以外,還可以用好以下這一套小兒推拿方:
補脾經:100~300次
順運內八卦:50~10次
補肝經:200次
清大腸經:200次
捏脊:3~5次
除了飲食的調理和生活習慣上的顧護,家長也要重視對孩子情緒的引導。在叮囑孩子不要用手撕倒刺的時候,不要大聲責備孩子,要諄諄善誘,慢慢從細節上引導孩子,以免傷害到孩子的情志。
▍留言板
大家可以把好的思路和方法在上方留言區分享,截至明早八點,討論本期考考你話題且點讚最多的家長可獲得許教授100元以內課程一套。每人最多獲獎一次。加微信領獎:ejmyxzs08
以上內容版權歸許尤佳育兒所有,任何渠道轉載或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