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軍區探索海拔4500米高寒山地戰法訓法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是建設信息化軍隊的關鍵所在,也是打贏信息化戰爭的必然要求。高寒山地特殊的戰場環境,對部隊加快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提出了更高要求。盛夏季節,成都軍區組織多兵種部隊赴高原開展聯訓聯演,探索高寒山地戰法訓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這是一片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寒山地,亙古人跡罕至。8月13日,記者在這裡目睹了一幕以西藏軍區某山地步兵旅和空軍某師為主角的空地一體聯合打擊「活劇」。

    空中打擊——一架架戰鷹穿雲破霧,俯視冰峰峽谷,實施攔截、殲擊。依靠聯合空勤組和目標引導組指引,殲擊機和武裝直升機分層次對藍方地面目標展開「點穴」式打擊。

    地面戰場——以數千項高原作戰數據為依託,百餘門火炮齊發,急襲藍方陣地。紅方裝甲突擊群一馬當先,協同步兵、炮兵、飛彈等兵種組成立體攻擊集群,向固守之「敵」猛烈衝擊。

    訓練現場,成都軍區領導對記者說,此次空地一體聯合打擊訓練的實施,是對軍區部隊近年來高寒山地訓練成果的檢驗,標誌著戰區軍兵種部隊聯訓聯演跨上了新臺階。

    長期以來,受海拔高度、氣候環境、人體生理等影響,高寒山地訓練成為制約部隊戰鬥力提升的瓶頸。為此,成都軍區各部隊不斷創新高原訓練模式,取得了一批戰法訓法成果。在此基礎上,他們與戰區軍兵種部隊建立了聯訓聯演常態化機制,高寒山地訓練漸入佳境。

    「地面攻擊受阻,請求空軍火力支援!」「××高地發現『敵』裝甲群集結,請求陸航火力配合!」置身訓練指揮中心,記者對信息主導在戰鬥力生成中的作用加深了理解。他們依託各類信息系統,實現了各軍兵種間互聯互通,構建了覆蓋整個戰場的信息網絡。參訓部隊充分運用數據信息,準確分析目標,有效解決了多源感知戰場、諸軍兵種火力效能互補等難題,高寒山地作戰能力顯著增強。

    硝煙散去,記者在一份講評文書上看到,此次訓練以聯合作戰為課題,突出指揮體系的構建運行、聯合戰役行動等70多項內容;重點演練了空地火力精確打擊、陸空協同等課目,並對近年來列裝的部分新裝備及探索的新戰法進行了檢驗。

    據悉,在前期高原駐訓中,成都軍區各部隊圍繞高寒山地訓練難題,聯合展開課題攻關,攻克了10餘種新型主戰兵器的多類「高原不適症」,創新多種聯合戰法,為聯訓聯演打下堅實基礎。 (解放軍報拉薩電)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西部戰區陸軍常態化礪兵高寒山地:仗在哪打,就在哪精訓實練
    西部戰區陸軍常態化礪兵高寒山地:仗在哪打,就在哪精訓實練 「西陸強軍號」微信公號 2020-06-17 12:25
  • 4500米高原「外賣」來了!西藏軍區演練無人機送餐
    (原標題:4500米高原「外賣」來了!西藏軍區演練無人機送餐)
  • 海拔4500米的「振華食堂」
    曲麻萊是青海省海拔第二高的縣,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縣城的海拔也在4250米左右。因為條件艱苦,這裡被稱為「人類生存的禁區」。「在這裡燒水,80℃水就開了。如果不用高壓鍋,飯就做不熟。另外天氣高寒,九月中下旬就開始下雪,一直下到第二年的六月中下旬,只有七月、八月天氣比較好。」
  • 我軍在海拔4500米高原成功開展首例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
    保健康就是保戰鬥力我軍在海拔4500米高原寒區成功開展首例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11月12日,經過40分鐘的緊張手術,由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指派的專家組成員,在4500米完成一例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
  • 四川「最偏遠」的縣城,距成都1070公裡,平均海拔4500米之上
    文/用腳步探索世界,歡迎轉載分享。人生不過是一場旅行,你路過我、我路過你,然後各自修行,各自向前。背上行囊,去那個夢寐以求的遠方。四川是西南地區經濟最發達的省份,是我國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境內最知名的城市就是成都和綿陽,成都是省內經濟最強悍的城市,而綿陽則是國內我國的科技之城,這量都是省內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但今日小編說的不是這些大都市,而是境內的一座小縣城,它是四川境內最偏遠的縣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此地距離成都1070公裡,而且它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之上,是省內最偏遠的一座小縣城。
  • 大別山(Ta-pieh Mountains):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大別山(Ta-pieh Mountains):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最高峰白馬尖1777米。為淮河和長江的分水嶺。以白馬尖(海拔1777米)為核心景點的大別山主峰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和國家地質公園,亦是整個大別山區的核心旅遊景區,位於安徽省霍山縣境內。次主峰多雲尖(海拔1763米),位於安徽省霍山縣境內,第三主峰駝尖(1755米)位於安徽省嶽西縣境內。
  • 零下30度,海拔4500米,他們遇上了你沒見過的暴風雪!
    平均海拔4500米氣溫零下30攝氏度狂風卷集著飛雪……1月13日在西藏阿里噶爾縣為完成阿里與藏中聯網工程8個電塔基坑的施工一群電網建設者們在冬季高寒缺氧的工地上艱苦拼搏工程13標段項目總工黃小洪和同事運來了棉被準備蓋在基坑上天太冷了黃小洪和同事們凍得瑟瑟發抖不過,這棉被可不是給自己蓋的他們這是要幹啥?
  • 地理冷知識07:北疆地區海拔750米長著怎樣的植被?
    問題07:北疆地區海拔750米長著怎樣的植被? 準噶爾盆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及西部諸山間,呈不等邊三角形。東西長1120千米,南北最寬處約800千米。面積約38萬平方千米,海拔500~1000米(盆地西南部的艾比湖湖面海拔僅190米),東高西低。
  • 海拔4500多米,我軍在野外吃自熱火鍋
    海拔4500多米,邊防官兵吃上了自熱火鍋,真的是看著看著就餓了!西藏軍區某邊防團戰士範永東說:「因為現在冬天的話我們巡邏也特別冷,然後吃了這個的話也特別舒服,感覺比較暖和。」「好好吃!」看著邊防官兵大口吃飯的樣子,真的覺得很滿足。條件的改善,為邊防官兵創造了便利。除了吃上了自熱米飯、自熱火鍋,西藏軍區邊防哨所還有了這些改變。
  • 離成都最近的海拔4000米以上埡口,騎行好去處,冬季最美
    在小金縣東,小金、汶川、寶興3縣交界處,距成都200餘公裡。巴朗山海拔5040米,藏語稱巴朗拉,意為聖柳山。景區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是寒凍風化高山,山體陡峭嶙峋,巖石裸露,險象環生,隨處可見山石巖屑墜落崖下而形成的碎屑坡和石堆,蜿蜒其間的公路是阿壩州東行最險一條路,在海拔3500米的山腰處,高山草甸上星星點點灑落著各色野花,成群的牛羊在藍天白雲下怡然自得。
  • 海拔4500多米,邊防官兵吃上了自熱火鍋
    海拔4500多米,邊防官兵吃上了自熱火鍋,真的是看著看著就餓了!西藏軍區某邊防團戰士範永東說:「因為現在冬天的話我們巡邏也特別的冷,然後吃了這個的話也特別的舒服,感覺比較暖和。」「好好吃!」看著邊防官兵大口吃飯的樣子,真的覺得很滿足。條件的改善,為邊防官兵創造了便利。除了吃上了自熱米飯、自熱火鍋,西藏軍區邊防哨所還有了這些改變。
  • 跨越海拔4000米 500千伏馬色線跨越高海拔雪山標段貫通
    工人正在施工(央廣網發 四川電力供圖)央廣網成都11月12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尤琅 劉湘釩)「最後一相導線成功錨固,張牽機停機。」工作人員除雪(央廣網發 四川電力供圖)該工程II標和IV標段,共新建鐵塔148基,線路全長82.796千米(折單),途徑阿壩州馬爾康、理縣、黑水等地,沿線海拔3100米至4600米,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翻越鷓鴣山、三奧雪山等高原峻岭地帶,全年冰雪期長達8個月,其中無人區新建線路達33.9千米,均為高原高寒重冰區。
  • 我國南方地區有沒有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
    中國的自然地理區域劃分可以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三個部分。其中東部季風區是指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的廣大地區,總面積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45%,這一地區是我國季風氣候最為顯著的區域,分布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等三種氣候類型。
  • 我國四大盆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有的乾旱有的溼潤還有的高寒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以及高低起伏的狀況,基本的地形類型包括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類。盆地是指由地殼運動導致地勢中部低而四周高的地形形態,簡單的說也就是「周高中低」的地形形態,盆地地形是唯一沒有海拔要求的地形類型,只有形態上的要求,也就是像一個盆子。
  • [分享]高海拔高寒隧道資料下載
    設計為二級公路單洞雙向交通隧道,建設工期5年。隧道海拔在3800m以上,常年溫度在0℃以下。大部分施工時間處於高寒的環境下,針對高寒氣溫對混凝土施工質量影響大的特點,經過不斷研究探索,總結出了一套嚴寒條件下的低溫混凝土施工技術,即利用太陽能加熱系統對施工用水和原材料加熱保溫,直接或轉化成電能對成品混凝土加熱養護。
  • 四川省是我國地形最為複雜的省份,從川西到川東落差近7000米
    其中,川西地區以高原、山地地形為主,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越往西部總體海拔越高,從地形單元角度來說,屬於我國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的組成部分。其中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貢嘎山是四川的最高山,也是四川地理海拔最高點,海拔為7556米。
  • 5005米!成都,全球海拔落差最大的城市 建世界最大公園城市自然稟賦...
    從海拔最高的大雪塘(苗基嶺),到海拔最低的界牌村,一高一低兩頭的海拔高度,落差達5005米。這座海拔高度5364米的雪山,讓四川省登山協會副主席、登山隊隊員劉建印象深刻,2002年他首次登頂(在那以前未有人類成功登頂的官方記錄),去年10月又再次登頂。「主峰常年積雪覆蓋,還有3處懸冰川,非常漂亮,約百米範圍內有3個山尖尖。」劉建說,在成都第一高峰眺望可「一覽眾山小」。
  • 無人機現身4500米高原地區,為解放軍提供送餐服務
    據《正午國防軍事》欄目報導的消息透露,西藏軍區支援保障部隊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展開了一次後勤保障演練行動。報導稱,此次後勤演練加入了「新武器」——無人機。像「蜂群」似的大量無人機,掛載著自熱食物、餐盒等軍需物資在高原飛行,克服了高原地區山路崎嶇,氣候不良等不利通行的情況,順利為邊防戰士送去熱乎乎的餐品,減少了高原地區原有的地域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