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激動,我並不是想來分享一些什麼學英語的經驗什麼的。
只是想來說說,和說英語這件事有關的,那些躁動的情緒。
今晚在微博上發了個說英語的視頻,得到了一些很有趣的反響。
有一種是我預見到的:「不明白你一個中國人給中國人做視頻為什麼要說英語。」
這句話不知道為什麼比那些出言不遜的惡意評論還讓我覺得有趣。
因為首先,她給我定義成了,我在給別人做視頻,姑且不說我其實是在為自己做視頻這種太清新脫俗的話,但我一免費做視頻分文不掙的小市民,難道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
但其實這件事引出了網絡上一個最讓人細思恐極的心理:鍵盤愛國。
從前段時間的南海事件,趙薇事件,我窺屏看著網絡上一浪比一浪高的謾罵和「熱血愛國」,真的是渾身寒戰。
甚至南海事情過去沒幾天,我的視頻裡說了區區一句英文,立馬有人過來「現在這種時候你還敢說英文?你不想活了?」 本瑞一頭烏雲簡直思考一輩子都不知道如何回應。
從什麼時候起,愛國變得如此「簡單」?我們只需要,時時刻刻說著中文,打擊一切說我們中國不好的人(才不要管他說得對不對)
另一個是有個姑娘,我之前還曾經收藏過她的微博,用心地整理過很多學英語的資料和經驗貼,讓我在心裡讚不絕口了無數次。
結果今晚這個姑娘第一次給我評了個論,圈出了她的閨蜜然後說:「我尷尬症都要犯了」
摸良心,這姑娘的英語功底確實很紮實,微博也做得很用心,但我感受到了她的情緒,那是一種,「我都還沒開口你如此一般竟如此招搖」的不屑。
我真的深深嘆了口氣。
突然就讓我想起去了紐約以後,身邊有很多英語說得非常好的大神,但在這些人中,很少很少有人會願意去接納說英語有口音或者乾脆口語就一般的留學生,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自以為自己零accent。
但其實,不管你覺得自己說得有多麼abc,不管國內的小夥伴覺得你說的多麼的abc,在地地道道的美國人面前,你永遠是帶著微妙的accent的。
我不明白accent這種東西是有多可恨,是有多想被一些人擺脫,被發現自己不是abc是會有多丟人。
在我看來,abc覺得自己完完全全是白人,不想沾染一點自己黃種人的文化,才是最丟人的。
英語好,是一種gift,喜歡學英語,也是無可厚非,就像我痴迷歐美文化,痴迷美劇美音一樣,那是對另一種文化的尊重和興趣,本身就上升不到愛不愛國的高度。
然而但可是,我是會盡全力鼓勵所有熱愛英語願意付出努力的人,不管他們是有accent還是詞彙量不夠,只要他們願意努力,我都覺得是最可愛的人。
我最討厭的人有兩種,一種是不願付出一丁點努力還要否定別人的人;
和,自己付出很多努力變得很牛逼於是把別人都看成💩的人。
就這麼強活在這個,說英語說的好會有人覺得你裝逼,說得不好又會有人嗤之以鼻的網絡世界裡。
強活在這個,「開學了要回紐約了」會有人說你為什麼要用「回」字,說到「中國」二字會被人糾正成「我們中國」的網絡世界裡。
但說句真心話,道理大家心中都懂,只是揮起鍵盤的一瞬間都把自己錯覺成一個正義的教育家,直到滿眼都是「嗯,看著舒服多了」才肯罷休。
而在此同時,很多沉默的人卻都在忙著做著微小的努力
說英語這件事呢,我們別太嚴肅,我盡情地鼓勵我能鼓勵到的人,你喜歡的話,謝謝你喜歡,你不喜歡的話,let us not bother one to another baby. Get a life, I'm not your du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