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極度社恐的人:表情包,是我最後的倔強

2020-08-27 後浪生活教室

現在的年輕人在網上儼然一副交際花的模樣,可現實生活中一見面就變成了大啞巴。


想想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上午還在給你發各種表情包的同事,下午在茶水間碰見立刻掏出手機回信息,仿佛故意躲著你(其實就是故意躲著你),這種表現是社恐無疑了。

社恐在路上碰到熟人,為了不打招呼會悄悄跟在後面。若是正面碰到熟人,突然低頭解開鞋帶再繫上。

社恐上臺演講,即使準備了10頁的內容,大概只會講到第5頁,因為他們想快點下臺結束。

只要能夠避免與你四目相對,社恐能想出100個理由躲著你。


社交恐懼有多麼普遍?社恐廣泛地分布在全世界。根據目前的研究表明,有12%的人可能會在一生中的某個階段表現出符合社交焦慮障礙的症狀。所以,偶爾感到社交焦慮是很正常的。


你眼中的聚光燈,在他們看來是無底深淵

什麼是社交焦慮(社交恐懼)


社交焦慮(Social Anxiety)是對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時產生畏懼、緊張和焦慮感這一現象的簡稱。


有個普遍的現象「害羞」,可能多數人都有過這種體驗。「害羞」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輕度的社交恐懼,是一種短暫的心理問題。常常出現在一個人兒童時期、青年時期、兩性交往的初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消散。


然而,有些人則會一直保有「害羞」的心理狀態,長此以往可能會產生社交焦慮。


英國曾出現過因社交焦慮引發的校園悲劇。Natasha Abrahart是英國布裡斯託大學一名大二的學生,從小性格極其內向的她,不喜歡說話,不擅長社交,只喜歡一個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儘管Natasha患有嚴重的社交焦慮症,但她還是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大學。在大學期間,Natasha開始強迫自己參加集體活動,努力融入大學生活。


有一天,Natasha被告知要參加一場300人出席的演講,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Natasha極力地拒絕,幾次向老師求救無果,她還去諮詢了校醫,然而大家都鼓勵她勇敢邁出一步。


可惜,不幸的悲劇還是發生了。演講當天,Natasha被發現在自己的公寓自殺了。


把內心極度社恐的人推到聚光燈前,無疑是將他們推向深淵。


在《無壓力社交》書中,提到社交焦慮者的心理表現有以下幾種:

  • 社交焦慮者覺得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很消極,並害怕自己在公眾場合中的一些行為會使場面尷尬或招致奚落。
  • 社交焦慮者會儘可能避開那些對他們而言很危險的社交場合,讓自己更加安全。他們在事前緊張或在事後焦慮,感到生氣、消極、自卑或焦慮。
  • 社交焦慮會影響一個人的思維、行為、生理及情緒和感受。


當你意識到他人社恐的時候,請用一顆同理心看待他們,多一點耐心讓他們慢慢適應當下的環境。


誰都有可能陷入社恐,如何走出怪圈?

由於社恐是一個普遍現象,我們有可能在某些特殊時間走入社恐的怪圈。初次接觸陌生環境,初入職場、踏入校園、開始和他人合租等等,這些環境的變化很可能引發短暫的社恐心理。

當你陷入社恐的困境,就要知道如何打破惡性循環,避免問題不斷發展,來克服社交焦慮。


在《無壓力社交》中提出了三種解決方向:

  1. 減少自我關注
    這樣做的目的是將你的注意力從自身轉移到別處,使你忘記自我,從而更加自然、主動地與他人進行社交。
    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周圍的人和事物上面,能使你對周圍的環境有一個更加準確的認識,從而停止對周圍環境的揣測以及對自我的懷疑。
  2. 改變思維方式
    社交焦慮中的恐懼主要來源於別人的看法,想法會影響你的感覺,感覺也會反過來影響你的想法。改變思維模式可以使你感覺更好。
    你經常用來幫助別人的,充滿鼓勵性、理解性、同情性的方法,會幫助你找到全新的思考方式。
  3. 改變行為模式
    目的是找到直面問題的方法而不是迴避,建立信心的最有效途徑。建立信心的過程可能是短暫的,也可能是漫長的。

記住,開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事,比擔心自己會出錯或違反社交規則要重要得多。


想一想,如果不是因為人類想要交流的欲望,或許文字、音樂、詩歌等一切藝術將不會被發明。

想一想,如果內心極度社恐的人,其實也會渴望短暫地、有限地交流,而表情包就是他們最後的倔強。


無論是社恐,還是話癆,一次讓人感到舒適、無壓力的社交行為都是美好的。人們總是在彼此交流的過程中,獲得全新的認知,成就彼此的成長。



作者:廚娘

認真生活,認真地浪

相關焦點

  • 被表情包綁架的當代社交,我受夠了!
    看不懂TA的表情包,我都不配跟TA說話不論你喜不喜歡,手機裡一定都多多少少存著一些表情包,畢竟在聊天中使用表情包,正逐漸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社交禮儀。而對於一個只敢在微信上「蹦迪」的社恐青年來說,人生最大的慘案莫過於因為手機bug,辛辛苦苦保存的表情包突然都沒了。「沒表情包」已經成為了當代人在網聊時遇到的最大危機。無論是跟同事、朋友還是情侶聊天,如果手機裡不存上幾百個表情包,對著手機都不知道如何開口。
  • 過去一星期,最懂我的居然是一個表情包
    每一次幾乎有一個出圈的表情:第一次是「笑哭」;第二次則是「捂臉」;第三次則是「Doge」;第四次就是如今上熱搜的「我裂開了」。這組最新的表情包似乎更加戳中了打工人的靈魂深處。尤其是「我裂開了」的表情,完美契合最近「打工人」的熱搜。除了新鮮感,這六個表情能夠傳神表達出年輕人的情緒,這也是為大家所愛的重要原因。
  • 我加了10個群,只是為了偷表情包
    part.1  打我可以,偷我的表情包不行      不管是在微信還是QQ,每當加入一個新的群聊,有些人總會表面上一言不發默默潛水,但其實早已瘋狂保存著各路表情包  也不知是不是五月天賦予了這屆年輕人倔強,他們鬥嘴可以輸,但鬥圖必須要贏。而聊天中最可怕的,是對方偷用了你的表情包,此等行為比偷螞蟻能量更令人憤懣十萬倍。
  • 這是我最後的表情包了!
    ▲將「硬玩家」添加為我的小程序,加入硬核玩家陣營 給大家分享一下, 我珍藏多年的NBA表情包!
  • 當代社恐日常:「對不起,我對人過敏。」
    當然,現在大多數人只是輕微社恐症,比如在外面應酬回來渾身癱軟,感覺能量被抽空;比如該去見客戶或朋友,但是能拖一天是一天,如果不用去了,覺得馬上輕鬆了。這樣的社恐現象導致這部分人每天過得很累,越是要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內心越是疲勞。他們的能量用來對抗內心世界,沒有精力去應付外界。
  • 周杰對「爾康表情包」很憤怒:這是醜惡的內心表現
    日前周杰在接受《立場》採訪時對於「爾康表情包」的一段對話被網友反覆討論引起熱議,節目中他直言這是「不尊重、失尊嚴、失身份的行為,是一種醜惡的內心表現,是一個道德的變種的敗壞」。這話說得好像挺重的,尤其在這個明星們自己都轉發表情包自黑的娛樂時代,周杰卻對「爾康表情包」這事仍這麼較真讓很多人不解,但多數網友還是支持周杰「他有不喜歡這樣被惡搞的權利」。
  • 原來,社恐的人內心都有這樣的「小劇場」
    她很疑惑:「為什麼別人在人際交往中都能大方得體,我卻緊張不安?別人一定覺得我很怪異。」是社恐無疑了。茉莉的困擾,對那些有害羞與社交焦慮的人來說非常普遍。他們會受趨向-迴避型衝突的困擾——內心非常渴望與別人交往,卻因擔心別人對自己做出負面批評而迴避社交活動。
  • 走出社恐 | 帶你重拾自信,只需一個方法
    沒有跟人接觸或者是相處的時候,會覺得狀態不錯,可能會有一些擔心焦慮但並不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一旦出門需要和別人交流或者是親密接觸就會發現自己變得極度緊張,沒有辦法管理自己的表情、行為、甚至是情緒。 1 小明和小剛一起出去吃飯,小剛接了個電話以後對小明說他有個朋友小美在附近準備過來。
  • 4張引起「極度舒適」的搞笑表情包,扔進班群裡,氣哭班主任!
    4張引起「極度舒適」的搞笑表情包,扔進班群裡,氣哭班主任!   大家好,小編又開始為大家推送精彩的內容了,從背景圖,句子,到心理學,但凡是大家感興趣的,小編通通為大家奉上,歡迎大家隨時點評,指正。
  • 深扒了下表情包的潛規則,我發現了奇怪的事情
    調查顯示,中國9億網民,超過90%的人會在聊天時使用表情包,全年發送表情包次數高達約3187億次,生動詮釋什麼叫:調查顯示,比起文字,大家認為愛發圖片的人更有感染力,更容易親近。我願稱之為「表情包破冰法則」:一個好的表情包,能成為打破人與人之間壁壘的神器,迅速拉近關係。
  • 廣東人最後的倔強是什麼梗?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廣東人最後的倔強是什麼梗?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姿勢時間:2019-07-05 09:58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廣東人最後的倔強是什麼梗?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廣東人租後的倔強是什麼梗 其實這個梗的出處是什麼,有人放出了幾張被廣東人瘋狂搶購後的超市照片,照片上,貨架上的菜全部被搶購一空 ,除了辣椒。 沒錯,不管是青椒還是紅椒,全被剩在了貨架上。這不禁   原標題:廣東人最後的倔強是什麼梗?
  • Sorry,這些表情包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這個表情包的原臺詞是以上這樣的。近日Sorry在線製作表情包網頁再次帶火王境澤.gif之後,他本人發布了兩條這樣的微博,評價了一下在《變形記》節目上吃的這口飯:「四年前,我就不應該吃那口飯。」沒錯,就是一種巧妙遺傳湖南衛視一檔節目《變形記》裡「鐵骨錚錚王境澤」的表情包接龍,原是富家子弟的他當時極度排斥農家飯菜,但在最後一刻還是繳槍妥協。基情四射,對脆皮鴨文學不懂的騷年自行百度其實這種自製風格有點早起暴漫的感覺。
  • 社恐的我,一天有25個小時不想見人
    在追求自由、個性化的今天,越來越多人不屑於社交,也有許多人迫於生計,在「社恐」魔爪下苟延殘喘。職場社交壓力已經成為職場人職場壓力來源之一,與此同時。90後職場新人在職場社交上的佔比相較於其他年齡層更大,職場新人「畏懼」社交。 比賽嗎?我絕對能拿下「一天不說話」大賽特等獎(尷尬地搓手手)。
  • 喬丹:內心一部分隨科比死去 我的哭泣表情包又要火
    「我本想說早上好,但現在已經是中午了。我感謝瓦妮莎和布萊恩特家族給我講話的機會,我感謝科比給我們所有人的回憶。」「我跟科比是非常親密的朋友,他像我的弟弟一樣親。每個人都在比較我們倆,但我只想在這裡聊聊他這個人。你們也有弟弟妹妹,他們穿你的衣服和鞋子,你們關係有些微妙,但那種微妙就是愛。他們好奇心總是那麼強。」「他會在半夜三四點給我發簡訊吵我,跟我聊三角進攻。但後來,吵鬧變成了熱情,我知道他是因為熱愛才有這樣的渴望,不管是渴望冰淇淋還是漢堡包,都是一樣的。
  • 社恐患者在職場:上班,好比上墳
    其實許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社恐吧,畏懼陌生的工作環境,沒辦法自信地與上級、同事溝通,要是讓自己站在臺上做工作匯報,那真的是比當場裸奔還難堪! 傍晚時: 精疲力竭的第一天總算結束了,偷偷瞄了一眼辦公室,似乎大家都差不多下班了,你心中暗喜,開始悄悄地收拾包。 這時,新上級的微信發了過來,說:「你來會議室一下。」 難道是做錯了什麼嗎?
  • 社恐的我想要交朋友/心理學
    和Alin一起共同探討「人際關係」的過程當中,我了解到。Alin本身有些輕微的「社恐」。社交焦慮,也稱為社交恐懼/社恐。具有社交焦慮的人會過分監控和關注自己在社交時的行為,並且會對自己的言行做出負面的評價。
  • 那些沒錢沒對象還社恐的人,都在幹嘛?
    「社恐,讓人有了偽裝堅強外表的機會」最近一段時間,我開始意識到自己有了明顯的變化,不喜歡太過親密的關係,也不主動維繫已有的人際關係。也見過很多表面堅強的女生,哪怕內心已經兵荒馬亂,表面上仍然波瀾不驚。不敢放縱,不會衝動,更不會輕易地表露出自己的情緒。前幾天有位朋友找我聊天,聊到最近生活。看她朋友圈,一切似乎很順利,看她在朋友圈發布了一個動態,內容是完成了一個大單,得到了獎勵,當時我還評論說「真厲害,爆富指日可待」。
  • 蘇大強表情包刷屏 「我不心疼版權」
    她告訴新京報記者,劇中人物蘇大強,讓人又好氣又好笑,創作時,她連草稿都沒打,「就畫了幾張放網上,沒想到火了」。「蘇大強」系列表情包走紅網絡後,應網友要求,劉倩又相繼創作了劇中人物「蘇明哲」「蘇明成」「蘇明玉」表情包,也收穫不少人氣。有聲音指出,一組圖頂幾千萬宣發費?她表示,「然而我還是沒有掙到錢」。
  • 「每一次尬聊,都是我鼓足勇氣的掙扎」 | 社恐患者自救指南
    當被人問到「什麼時候找時間聚一聚」,內心的獨白是:啊不了吧,我不想見人。和不熟悉的人見面,總是不自覺地喝水看手機,最怕冷場,容易尷尬。遇到問題,寧肯自己在網上花一天查找資料,也不願意花5分鐘向別人求助。如果路上看到了認識的人,為了避免打招呼,會故意在後面走得很慢很慢。如果這些情況都中了的話,那你就是社恐無疑了。
  • 和父母發表情包,我認輸了
    你根本不明白他們會如何理解和爸媽聊天,本身就是一種玄學而用表情包和父母聊天更是讓人出其不意、防不勝防就比方說我和我爸聊天就連一個表情包的長相也要評論一下>這是無辜的表情包也是躺槍啊我媽問我錢花到哪裡了那我也不想說什麼了只能默默的看著自己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