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羨慕孩子的無憂無慮 是因為你忘記了小時候吃過的這些「苦」

2021-01-07 童話爸爸

我常常可以聽到大人們發出這樣的感嘆:

「孩子就是好,吃了睡睡了吃,多舒服!」

「好羨慕小孩子,無憂無慮。」

「我也想做個孩子,不長大。」

……

我的朋友小熊媽媽之前也說過不少這樣的話,最近她推翻了之前的言論、在朋友圈寫道:「小孩子其實挺苦的,這種苦還沒幾個大人能懂。」

為什麼發出這樣的感嘆?經了解,原來她1歲多的孩子小熊這幾天生病了,白天還好好的,凌晨哭著醒來,渾身滾燙,小熊媽媽一量體溫,39度了!趕緊上退燒藥,第二天去醫院檢查,扁桃體腫大,一掛水又是三天。醫生說,這病可不是突然得的,起碼已經不舒服三天了。

小熊媽媽仔細回想了這幾天孩子的日常,幾乎無異常,除了餵飯特別難。小傢伙拒絕吃稀飯,用小手把嘴邊的勺子推走,或者直接把送進嘴裡的飯吐出來。為此,小熊媽媽沒少兇他,甚至強硬地把他約束在懷裡,任憑哭鬧,把飯一口口吃完才讓離開。現在想來,突然不愛吃飯,或許就是因為嗓子疼,可是他不會說……

身體不舒服,得不到家長理解,還被家長粗暴對待、強迫吃飯……這麼說來,小孩是挺苦的。我試著延續這個思路,帶入小孩的視角和思路,發現其實小孩還真的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舒服!

孩子之苦:力不足

《動物世界》裡曾說,相比起動物界的新生兒,嬰兒真是太無能了。海豚生下來就會遊泳,小馬生下來就要學會奔跑,而小嬰兒只能靠人照顧,需要花很長時間學習坐、走、說話等基本技能,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生活無法自理。

看完這段話,你還會羨慕孩子的「吃了睡睡了吃」嗎?還會認為孩子無憂無慮嗎?也許他們只是沒有能力做除了吃和睡以外的事情,也許他們只是不懂得怎麼認知和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更「慘」的是,家長還意識不到他們有這些苦楚,常常對孩子們「吃飯慢、走路慢、拿不到某種東西」等弱小行為表現出不耐煩,這感覺苦嗎?

孩子之苦:被管束

「那個東西,不要摸!」

「那個地方危險,不要去!」

「吃飯的時間到了,快吃飯!」

24小時被照看的另一面是24小時被管束,孩子並不如大人一般想幹嘛就幹嘛,他們的一舉一動幾乎都受到家長的約束和限制,幹什麼都需要經過家長的同意,否則就會被教訓。試想一下,如果讓你過這樣的生活,你會覺得苦嗎?

孩子之苦:情緒不被理解

家長殘酷起來是很可怕的!為什麼這麼說,一句話就讓你體會到。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聽到家長這麼說——

「給你吃好的玩好的,又不要你給錢,你還不開心,你有什麼資格不開心?」

如果你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聽這句話,估計你會更不開心——畢竟人人都有負面情緒,不會因為衣食無憂就不會被負面情緒找上門,這裡面並不存在因果關係。現實卻是,一些小孩就這樣被家長剝奪掉了有負面情緒的權利,寶寶心裡苦啊,寶寶只是不會說。

你看,親子關係同樣需要「角色互換」,當你只感受到家長之苦時,很容易在處理親子關係時引發負面情緒。但如果你多一個孩子的視覺,就會多一個處理問題的角度和方式。

在孩子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 而不是指責

當孩子的行動能力沒有達到你的預期時,你將不再只是單純地指責,而是會耐心的教導他做到某件事情的技巧和方法,或者當下幫他一把,讓他做到他想做的、或者你期望他做到的事情。

指責不再是你的第一選擇,甚至會顯得自己有些冷漠。孩子不會因為自己的能力不夠被譴責而滿懷委屈,而是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懷和幫助無處不在。

在孩子沒有妨礙到他人、接近危險時 給他自由

當孩子想要做某件事情、不做某件事情時,你的衡量標準不再是隨心情來回切換,而是衡量一下事物的安全性、以及對他人是否造成不好的影響。如果沒有,就給孩子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吧!畢竟孩子探索世界的步伐需要更多來自父母的支持和鼓勵。

從此,一味的喝止不再是你的第一選擇,給孩子自由的同時也給了自己自由。

在孩子有負面情緒時 幫助他一起接納和面對

「來,說說你今天為什麼不高興。」

我的很多朋友都表示,這句話在他們的童年裡幾乎缺席,不高興的時候不被人接納理解的苦楚在他們心中揮之不去。所以,把這句話記在心裡,別讓他在你孩子的童年裡再次缺席,當孩子有任何負面情緒時,別急著否定,用這句話開啟你們的談心之旅,你會了解到孩子的另一面。

別讓粗暴否定孩子情緒的那個你和孩子過多相處,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這樣的家長,你會喜歡嗎?

今天談到這個話題,不是真的要渲染孩子有多苦,而是希望多給到家長一個看事情的角度,以及一個更容易理解孩子的方式。把這些帶入你和孩子相處的日常,相信會讓孩子感受到更多來自父母的理解,也給那個容易憤怒、生氣的自己多了一份提醒和約束。

童話爸爸,每晚陪你遊覽童話世界

相關焦點

  • 那些長大後很成功的人,往往小時候先吃了這些苦,你家娃有吃過嗎
    文|西紅柿媽媽我們小時候在農村學習生活,吃過很多苦,除了學習還需要幫爸爸媽媽做很多農活和家務。和我們比,現在的孩子幸福了很多,再苦不能苦孩子,生活條件好了,家長捨不得孩子吃任何苦。孩子在家裡享受最好的物質條件,也基本不參加任何家務勞動。
  • 這些小時候常見的巧克力,你吃過幾種?
    ▲麥麗素,一層巧克力裡面包裹著糖,小小一顆特別好吃,在電視劇裡它是各種神奇的藥丸,小時候經常一邊吃一邊自己演戲。 ▲泓一巧克力,小時候覺得這種巧克力算是比較貴的,五毛錢就只有這麼一小塊,很久沒有吃到過了,都忘記是什麼味道的了。
  • 與孩子對話:媽媽,我羨慕你們小時候的暑假
    吃完晚飯,和小寶躺在椅子聊天,這是我們兩人的慣例,我們每天都會抽時間溝通交流。談談他的學習生活,學校的趣事,談談他的一天的心情,當然也談談我自己的事,工作的趣事,發現哪裡有好吃的,好玩的,甚至我以前的生活等等。今天我們談到到了我的童年的暑假生活,小寶特別有興趣,本來我只是輕微的提一提,但是他很感興趣,一直拉著我的胳膊提問題:「媽媽,你小時候暑假做作業嗎?外公檢查你作業嗎?
  • 父母讓孩子吃過這些苦,孩子將來會更加出色
    小時候,我就經常聽家裡的老人說:肯吃苦,吃一時的苦;怕吃苦,吃苦一輩子。長大以後,才知道活著就該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生活,你給我壓力,我還你奇蹟。吃不了苦中苦,怎能成為人上人呢?現在很多父母,都是自己拼死拼活的幹,卻把自己的孩子呵護得很好。孩子吹點風,淋點雨,父母就心疼得厲害。
  • 小時候吃過的糖果,你認識幾種,只要吃過一種就證明你老了!
    歲月會改變我們的容顏,但是不管我們走在哪個年輪,心中永遠都有那快樂童年的回憶,當我工作中受了委屈,當我們一個人陷入了沉思,或者跟朋友聚會一起追憶往昔,更或則想念父母,及看到自己的孩子時,都會莫名的感慨,想起自己小時候的歡樂時光,年紀越大越容易回憶。
  • 「傻根你幹啥來」你:你才傻嘞!小時候寶強也是個吃過苦的好孩子
    找他王寶強當男主角完全就是看中了這人敢拼,敢演的不怕苦的勵志勁!當年《天下無賊》一炮後走紅,成了炙手可熱的男星,成了一個草根的精神代表。《士兵突擊》播出之後,他的名聲更勝以往,王寶強的風頭那就是如日中天!但多數人對王寶強的了解,除了是農村孩子和一夜爆紅,其他再無所知。
  • 小時候的經典冰棍,吃過4種算你贏,全吃過的都老了
    現在的我們懷念最多的就是小時候的零食和無憂無慮的生活,小時候啥都不用管每天都是放了學就買好吃的和一群人玩,口袋裡只要有錢幾個人就會跑到小賣鋪買東西吃,因為村子太小根本就沒有賣冰棍的,所以就會一群人一起去隔壁村子買冰棍,或者是騎著自行車的會去村子裡叫賣。
  • 懷念小時候放牛的日子,懷念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
    無憂無慮的生活,長大的自己,很懷念小時候放牛的日子,感覺每天過的都是無憂無慮的生活,根本沒有什麼生活的壓力,沒有什麼流言蜚語,沒有什麼煩惱,也不懂什麼是套路,只要關心牛還在不在就好。。。。。。那個時候農村幾乎每家都有頭牛,因為牛可以用來耕地,拉牛車等,是每家的主要勞動力,所以都會養得壯壯的,記得那時候要去放牛了,媽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看好牛,不要讓牛吃到莊稼了,要不然回來看我怎麼收拾你可是小時候總是那麼貪玩,每次放牛都是一群人去,我們把牛刷在樹樁上吃著草,我們就開始毫無顧忌玩耍
  • 慣子如殺子,白巖松育兒經:孩子小時候多吃三種苦,長大能享大福
    今天你吃不了的苦,未來就是你成長的攔路虎,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你所經歷的苦,在未來的某一個角落,一定會一種你所不知道的方式來回報你。慣子如殺子,白巖松育兒經:孩子小時候多吃三種苦,長大能享大福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在某一節目現場時,就談到了自己的育兒觀,他認為要讓孩子及早的吃苦,這樣孩子們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才會展現出極大的能力。
  • 孩子,你為讀書吃過的苦,會變成光,照亮你人生前行的道路
    我邊往外走邊說:「那就別埋怨,老師也是為你好,希望你紮實地學好知識。」女兒把書一推:「媽媽,學習真苦呀,還是你們大人好,每天上個班就行了,你看我都累成狗樣了。」我苦笑,大人輕鬆到「每天上個班就行了」嗎?
  • 告訴孩子,讀書並不苦!
    我告訴這位媽媽:是時候告訴孩子,讀書的苦,你一定要嘗。有人說,讀書苦,苦就苦那麼十多年,但是不讀書,你要苦一輩子。在這裡,我想起一個孩子,多年前,他成為了很多孩子羨慕的對象。他上課的時候看漫畫,別的孩子在讀書的時候,他卻逃課去玩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他從來不做。
  • 媽媽再愛孩子,這些苦也要讓他們吃,沒吃過苦的孩子可能一敗塗地
    時間長了之後,孩子就容易出現問題,有的孩子因為家長一直的慣縱,變得越來越囂張,在外面也容易惹是生非。即便媽媽再愛孩子,這些苦其實也要讓他們吃,千萬不要繼續替他們承受了,孩子不僅會變得越來越惡劣,這些沒吃過苦的孩子很有可能會一敗塗地。
  • 據說吃過這些巧克力的90後大多已經結婚了,看看你都吃過哪些吧
    不知道到從幾歲開始,我一點點愛上了苦中帶甜的巧克力,也許是發生了一段難忘的記憶,也許是與生俱來的愛,這些味道經常伴隨著童年模糊的片段但是我永遠不會忘記入口的味道。當涼涼的甜酒流入溫暖的口腔時,我幸福要地跳起來,感覺發明酒心巧克力的人真是個天才。曾經和北方的朋友聊過酒心巧克力。聊得非常開心感覺我們就像知音一樣,最後發現我們根本不是在談論同一個東西。原來,北方酒心巧克力是這種包裝形狀的!
  • 抱怨讀書苦,媽媽罰孩子泔水桶撈麵:不吃學習的苦,就吃生活的苦
    聽起來確實非常累,但阿槑老師還是要告訴孩子們:你所抱怨的「讀書苦」,可能是你這輩子吃過最輕鬆的苦了。此時不吃苦,以後可能要吃更多的苦。1.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不能倒下,還要為孩子撐起一片天空。所以,孩子,趁著尚有大把的時光,趕緊去努力吧,多為將來儲備本領吧,不動聲色地變強大吧。2. 你眼中的「讀書太苦」,是多少人羨慕的青春有個男孩叫徐孟南,他不好好學習,放棄了高考。
  • 今天,就做個無憂無慮的小朋友吧
    起床後,還沒來得及洗漱,徑直走向廚房,看見老爸在準備早飯,我湊到跟前對老爸說了一句:「爸比,你是不是忘記一件事啊?」老爸說:「節日快樂,我的小朋友。」哈哈,老爸反應還挺快的,在他心裡,我還是可以過兒童節的孩子。吃飯時,拿起手機給小江同學發了一個六一紅包,這個時候,他剛好起床上班。沒一會,他發來一條微信:祝福羊羊小朋友節日快樂!
  • 白巖松育兒經孩子小時候多吃三種苦,長大後可以享受大福
    白巖松育兒經:孩子小時候多吃三種苦,長大後可以享受大福但是,孩子小的時候,如果不能培養辛苦的能力,長大後面對社會上激烈的競爭,他們怎麼能在社會上立足呢?今天你不能吃的苦,未來是你成長的障礙,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你經歷的苦,在未來的某個角落,一定會用你不知道的方法回報你。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在某個節目現場談到自己的育兒觀,認為要儘快讓孩子受苦,孩子們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表現出很大的能力。他認為孩子沒有白吃的苦,這些苦一定會給他們的成長添磚加瓦,那麼他認為孩子應該吃那些苦呢?
  • 《小時候》:那年夏天的你,吃過幾根冰棍,又看過幾部動畫片呢?
    童年,真的是人這一生最無憂無慮的時光了。就像蘇打綠的那首《小時候》的歌詞:「小時候,我們的城市像郊外,我們的腳步很輕快,那時天空很藍,心很小,路很寬。」或許那時的我們還沒有這種體會,也會因為一件事情而變得不開心,但當你成年之後,你就會發現那時令我們不開心的事情根本就不算什麼,令我們開心的事情卻再也沒有了。
  • 不讓孩子吃你受過的苦,憑什麼讓他體諒你?
    的確,大多時候我們不需要讓別人知道所受的苦,因為那代表著堅強和剛毅,但有些苦,如果我們默無聲息的吞下了,那它很可能會苦上加苦,甚至演變成病魔。這一點,在孩子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01 &34;假如此刻的你飢腸轆轆,又幸得一碗熱騰騰的面,那你是自己吃?還是留給孩子?我想大多數人都會留給孩子,那你忍受飢餓的苦,孩子知道嗎?
  • 哪些小時候玩過的遊戲,讓你至今記憶猶新?
    話題策劃| 康康上次話題,我們聊了小時候遇到過的扎心事,今天,聊點兒開心的——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小時候都玩過哪些遊戲。因為要在一起玩耍,鄰居之間的小夥伴們也沒有不認識的。可以在放學回家玩到天黑後,一起約定著一句,明天見。我們就這樣在嬉戲和歡鬧中一起成長。那時候補課的壓力也很小,童年所幸過得無憂無慮。尤其盼望的就是周末了,學習功課之餘,便可以相約小夥伴們去戶外撒歡兒啦。
  • 小時候會假哭,長大後會假笑
    聽著熟悉的旋律和歌詞不禁流下了眼淚,小時候在大人面前會假哭,現在卻慢慢學會了假笑,有些事情只能自己解決,有些情緒只能自己調節,人前總是笑嘻嘻的,朋友圈也是一片歲月靜好,自己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自己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