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言攜中國茶文化使者訪英,匠人作品受英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2020-12-13 物言MadeIN

2019年是中國傳統文化特別的一年,應英中國際友好交流中心、英國華商會的誠摯邀請,由中國廣州市藝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物言)策劃的中國茶文化使者赴英交流訪問活動一行來到英國各地進行茶文化及非遺藝術交流。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藝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物言)、 中國陶藝大師梁向昭及中國廣州演通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茶專家姚龍飛,經理石娟等一行訪問了倫敦、樸茨茅斯市等地,受到了東倫敦市長胡辛(Councillor Zulifigar Hussain)和陳德梁英女王副官、樸次茅斯市市長大衛·富勒(Councillor David Fuller)和藝術博物館館長Councillor Susan Ward等諸多英國政要的熱情歡迎。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此次茶文化使者們帶上了由中國廣州市藝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物言)藝術家徐天碩、陶藝大師梁向昭設計創作和藝術家黃明共同製造的代表廣府陶瓷文化的西村窯陶瓷藝術茶具精品作為禮物贈予英國各大博物館收藏。

此次的茶具精品採用了水晶、瑪瑙、石英等天然礦物,把巖泥與釉料的礦物充分熔合,經過1200多度的高溫燒制及工藝繁複的各種陶瓷製作技藝精製而成的。燒成作品後經權威檢測機構檢測pH值為7.1的弱鹼性,能軟化和改善水質,合乎國際食品飲用標準,對人體有奇妙的保健作用。此藝術茶具以特別的藝術設計和高級製造,成為獨有的茶具藝術收藏精品。

同時在茶領域上,由茶專家姚龍飛先生介紹的由中國6大省份的10大名茶廠通過採摘天然的古茶樹,採用沿襲古法為本進行革新改良的制茶工藝精心製作而成的21種蘊含精華的名茶。

這些名茶擁有能充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美包裝及符合歐盟食品衛生條例的高品質食品安全保證。是口感享受、保健性等非常好的茶葉佳品及可以永久收藏的茶文化藝術精品。

其包裝是由整塊的精緻的紅花梨木製造,箱內配有五國文字的產品介紹說明書籍(中文、英文、俄文、日文、韓文)這是介紹中國茶的全面資料,還有一套匯集了21種名茶的試用版精裝樣版。這套花了6年時間、無數的心血製造的茶行業標準樣茶擁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

此次的中國茶文化收藏精品,是由物言藝術總監徐天碩與廣州演通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茶專家姚龍飛特別為恭賀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93歲生日和紀念中英友好建交47周年慶典、在慶祝中國建國70周年之際而定製的收藏紀念品。備受各國各界人士的喜愛、讚揚,現已被英國多家國家博物館收藏。

中國茶文化交流使者們帶著一帶一路跨國文化友好交往的使命,不遠萬裡地把中華茶文化及非遺藝術品等帶到英國去讓更多的外國友人了解我們國家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我們祝願中英兩國友誼源遠流長,中國茶文化之花在世界各地美麗的盛放。

相關焦點

  • 絲路使者「中國白」 181件德化白瓷亮相國家博物館
    ­  昨日上午10時,絲路使者「中國白」再出發——2017年國博德化白瓷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106位當代德化陶瓷藝術家的181件作品在國家博物館北2和北3展廳集中亮相。在隨後的《絲路使者「中國白」再出發》學術研討會上,各路專家學者暢談觀點、激烈「論瓷」,圍繞德化遼田尖窯址發掘考古的價值與意義、德化瓷燒制技藝等主題進行深入的交流與研討。
  • 西藏工藝美術大師作品首次被國家博物館和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7月10日至22日,由西藏自治區推薦的西藏自治區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羅布佔堆、國家級勉薩畫派唐卡代表性傳承人羅布斯達等6名唐卡和金屬鍛造大師參加了「第三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其中,唐卡畫師阿旺繪製的唐卡《格薩爾王》被國家博物館收藏,一級造像師次嘎的銅鎏金《卡烏》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這是西藏參展作品首次被國家博物館和中國工藝美術館同時收藏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2萬多件被掠奪的中國文物,卻未保管妥善!
    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於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 中國茶文化的三和表達
    近幾年來,積極踐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三和茶業,用茶的視角和語言,向國際社會表達中國悠久的茶文化,向世界講述中國好故事,讓世界感受中國的茶香文韻,在中國茶產業中率先走出一條品牌國際化的康莊大道,完成了中國茶品牌向中國文化品牌的國際性轉換。
  • ...看好與中國合作——訪英國薩裡大學英歐中心主任哈德菲爾德
    新華社倫敦1月31日電專訪:「脫歐」後的英國挑戰猶存 看好與中國合作——訪英國薩裡大學英歐中心主任哈德菲爾德新華社記者於佳欣 金晶 梁希之1月31日是英國正式退出歐洲聯盟的日子。「脫歐」之後的英國在全球中的角色有何變化?將如何處理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關係?如何看待與中國的合作?英國薩裡大學英歐中心主任阿梅莉亞·哈德菲爾德近日就這些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我認為英國應該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明確自己在接下來的英歐談判中到底想要什麼,特別是在貨物貿易和關稅問題上。」哈德菲爾德說。
  • 溯本求源,外化於行內化於心|中國匠人大會工藝美術大師特輯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國度,上下五千年,時間的流逝,朝代的更替,文明的興衰,歷史長河滔滔,匠人代代相傳,繼承與發揚,不變的是歷經磨礪的匠人精神和匠人人格!中國匠人大會匯聚全國能工巧匠,以集體的形式發聲,向世界宣告中國匠人的主場。2020年12月25日至27日,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將在杭州良渚夢棲小鎮舉辦。
  • 國家京劇院圓滿完成第五次訪英之旅
    新華社倫敦10月20日電(記者梁希之)中國國家京劇院20日在倫敦薩德勒之井劇院上演梅派經典劇目《太真外傳》和經典傳統劇目《三岔口》《金錢豹》,圓滿完成第五次訪英之旅。京劇《三岔口》《金錢豹》專場,則將京劇武戲技巧性、藝術性、幽默感集於一身的美學特徵充分展現,讓英國觀眾在歡聲笑語中領略到中國傳統戲曲的幽默和魅力。中國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李勝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太真外傳》是梅蘭芳先生早期的代表劇目,在國外演出這種以文戲為主的戲是一種嘗試。
  • 那些流失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國藏品!實在讓人痛心!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
  • 中國茶葉博物館館長吳曉力:茶文化與杭州
    不僅有「茶香、茶韻、茶業、茶學、茶景」,更有全國唯一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中國茶葉博物館。  中國茶葉博物館在風景秀麗的西子湖畔,是我國唯一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它集文化展示、科普宣傳、科學研究、學術交流、茶藝培訓、互動體驗及品茗、餐飲、會務、休閒等服務功能於一體,是世界茶文化的展示交流中心,並且讓西湖龍井茶的文化特徵和人文內涵彰顯
  • 他的玉雕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等館藏
    來自中國玉雕大師網原文連結:http://www.dashiyudiao.com/shoumove.asp?中國一級高級技師,中國玉石巧雕大師。先後師從高星明、楊成學、孟憲洪、馬鳳山、沈建元,專注於巧色雕刻設計和雕刻技法,繼承傳統中國文化,勇於實踐具有獨特創新的風格,近而人與玉形成共鳴,「天人合一」為佳境。近年來作品《辣椒》、《蘿蔔》、《交好運》、《葡萄》、《珊瑚》先後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國家地質博物館館藏。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據統計,流失到國外的中國文物達164萬件,被全球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收藏最多的是大英博物館,高達2萬3千多件,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文物涵蓋了中國各個藝術類別,跨越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藏品包括陶器、青銅器、飾品、玉器書畫、刻本等。
  • 「雲端的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在深圳開幕
    10月21日,由深圳壹點光明及深圳 Free Sky 雲際觀光層攜手英國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共同出品的「雲端的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在平安金融中心116層 Free Sky 雲際觀光層盛大開幕,英國國家美術館中30餘件具有代表性的館藏官方復刻品登陸深圳
  • 博物館講解員周彬:借峰會契機 把中國茶文化介紹給更多外國友人
    儘管如此,在每次接待前,他都會做好充分準備,提前了解該國家飲茶習俗、茶文化背景,針對不同國家情況,變換講解內容。講解之餘,周彬還是中國茶葉博物館的一位英語培訓老師,對一些G20中會用到的接待英語等對博物館全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目前開展的培訓包括,英語微信廣播、職工英語培訓、G20專事接待人員英語培訓等。為此,周彬常常犧牲休息時間編寫培訓計劃、製作培訓教案。
  • 紹興能否建一個茶文化博物館?
    歷史上紹興曾被稱為中國的「茶都」。紹興茶葉歷史豐富,文化內涵深厚。多年來,一些有識之士一直在呼籲,建一個茶文化博物館,讓紹興的茶文化成為生態、旅遊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歷史上的「茶都」:紹興名茶天下揚紹興有茶葉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漢代,古人稱之為「大茗」。
  • 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熱鬧非凡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愛好者打卡
    隨著西安年·最中國系列活動的啟幕,茯茶鎮內百米長街從大年初一便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小鎮中的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更是迎來了世界各地的茶文化愛好者。博物館二樓的天茯軒劇場由一支大氣恢弘的開場舞《盛世歡歌》拉開劇場演出的帷幕,明星演繹歌曲《歡樂中國年》《最美的期待》,激情動感的歌聲贏得臺下陣陣掌聲。
  • 中國茶葉博物館,展示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在遊覽過新西湖十景中的「龍井間茶」、「虎跑夢泉」後,人們常會有探索「茶文化」的欲望。茶文化是中國文化中最普及的一種文化,它滲透到每家每戶,以至在我國的成語中,將最低的生活標準說成「粗茶淡飯」。位於西湖鄉龍井路雙峰茶園中的中國茶葉博物館就是將悠久的茶歷史和茶故事融為一體,既有知識性、藝術性,又可遊覽和參與的綜合性國家級茶專題博物館。
  • 中國茶葉博物館收藏方守龍「東方紅」白茶在杭舉行
    2020年11月28日,中國茶葉博物館收藏方守龍有機白茶—新中國七十華誕紀念磚(東方紅)0001號贈藏儀式圓滿完成。中國茶葉博物館包靜館長說:「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葉博物館是向世界展示茶文化歷史的重要窗口,今天,方守龍白茶(東方紅)0001號入藏中國茶葉博物館,未來將與其他中國著名的茶葉產地和品牌一起,展示中國茶葉品牌建設成就!」新中國七十華誕紀念磚(東方紅)是茶人方守龍先生為致敬祖國七十華誕特別壓制的福鼎白茶茶磚。
  • 火車愛好者的殿堂——英國國家鐵路博物館
    英國國家鐵路博物館位於英國約克市利曼路,它建立於1975年,是英國科學博物館集團的一部分,也是倫敦以外的第一個國家博物館。英國隨後實施了一項收集政策,以增加國家對鐵路文物的收集:任何符合該政策要求,更重要的是與講述火車故事相關的東西,都可以列入收藏清單。除了當時已有的約克鐵路博物館,英國鐵路公司又於1961年在倫敦南部的克拉彭開設了英國運輸博物館,此外,英國鐵路公司還與斯溫登鎮議會合作,於1962年在斯溫登開設了大西部鐵路博物館。
  • 喜迎瓷博會,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舉行藏品捐贈儀式
    為喜迎2019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響應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戰略。10月17日上午,藏品捐贈儀式暨羅馬尼亞陶藝家瓦拉德·巴薩拉伯作品展開幕式在我館舉行。景德鎮市文廣新旅局黨組成員、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館長趙綱,景德鎮市文廣新旅局副局長童曉明,景德鎮市文廣新旅局副局長陳一奇,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書記李寧,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副館長何身德,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曹建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陶瓷與玻璃專業教授菲麗希緹·艾麗芙,陶藝家劉松林,羅馬尼亞陶藝家瓦拉德·巴薩拉伯,陶藝作者瞿佳寧、李博、喬芸芸、項達、周運和朱志強,還有來自各地的藝術家、收藏家
  • 中國茶葉傳入英國,茶文化是如何在英國趨於本土化?
    茶葉被英國引進之後也逐漸與英國人的生活相結合,出現了與中國不同的對茶的品嘗和看法,茶葉在英國的本土化趨勢越來越強,已經不拘泥為一種進口產品。中國茶文化的豐富內涵在這裡完全沒有體現,是一個獨立的、不同於所有國家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