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醫學專業十分火爆,以北京大學醫學院和復旦大學醫學院為首的醫學專業越來越受到考生們的喜愛。特別是對一些男生來說,和平年代不需要為了保衛國家而上戰場,就應該拿起手術刀成為醫生救死扶傷。
小東(化名)是一名四川考生,自從讀了《白求恩》後,就勵志考入醫科大學,成為像白求恩一樣偉大的醫生,幫助病人擺脫痛苦。但是今年高考他有些發揮失常,只考了661分,想進入好一點的醫科大學臨床專業可能有點難。但是又怕在普通的醫科大學無法接受更好的教育,於是就大膽的選擇了服從調劑,心想,就算再差,也能進入到「口腔醫學」或者「影像科」吧,總不至於進入「護理專業」當護士。
經過了幾天漫長的等待,終於可以在網上查詢錄取結果了,讓小東一家人尷尬的是,他被調劑的專業還不如「護理專業」呢,只是護理專業的一個分支,叫「助產專業」。看著這個讓人尷尬的專業,一家人沉默了。小東萬分後悔選擇了服從調劑,但現在擺在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復讀,要麼去「助產專業」報到。
經過了一天的深思熟慮,小東的父親覺得,這個專業發展受限,並不適合男生,勸小東復讀,明年爭取考入更好的大學,但是對於小東來說,再讀一次高三,要承受的負擔和壓力讓他想想都喘不過氣來。正在一家人猶豫不決時,接到了班主任老師打來的電話,電話中,老師幫助小東分析了這兩種選擇將會面臨的不同後果。
首先,重讀高三,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學習負擔,這一年的美好時光也將會因此消磨。
其次,對高校「放鴿子」,因為會影響其他考生錄取,會被高考列入「失信學生名單」,明年再次參加高考時,錄取順序會被排在同分數考生之後,如果你剛好踩到了所報專業的分數線,就很可能出現滑檔情況。
首先,校友的「調侃」,或有意或無意,你都將會成為校友茶餘飯後的話題,為你日後的工作任務和環境「操心」。
其次,大一期間有一次轉專業的機會,雖然要求嚴格,但是如果能順利轉專業,就能改變現狀。
再次,如果轉專業失敗,醫學專業很難選修第二學位,就選修來了第二學位,用人單位也不一定願意接受,就只有考研一條出路。假如當初小東考取的是臨床醫學,考研毋庸置疑,但如果在助產學專業考取其他專業的研究生,也未嘗不是個好的選擇。
最後老師還說,小東無論最後做那個決定,都將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但是最後所收穫的成果,也一定會和努力成正比。
聽完老師的話,小東一家人受益匪淺,小東當即決定,要去大學報到,爭取轉專業,如果轉專業不成功,也要背負壓力選擇考研,一定實現自己當醫生的夢想。
前幾天去姨媽家做客,和姨媽談起小東的事例,作為一位優秀的婦產科醫生,姨媽倒是覺得,這個專業並不像小東想像的那麼差,他不應該輕易放棄。
原因一,男生比女生心理素質好,如果遇到緊急醫療情況,能更加冷靜處理,減少產婦出現危險的可能性。
原因二,男生力氣更大,如果遇到「巨嬰」,能更順利的幫助產婦順產。
原因三,男生的體力比女性好,面對長時間「生產」手術時,更能應對自如。
但是我姨媽也覺得,如果他的志向不在於此,建議他去勇敢的追求,畢竟一個專業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每年填報志願期間,小編都會聽到一些網友建議取消服從調劑,生怕再有考生因為調劑而無奈復讀。但實際情況是:總會有一些考生因為選擇了「服從調劑」而撿漏好大學,也總有會一些考生因為「服從調劑」而滑檔到了不喜歡的冷門專業。其實小編覺得這並不是「服從調劑」的功勞,也不是它的錯。好在有這一個功能讓對名牌有需求的考生有撿漏機會,但壞在總是讓一些考生因為心存僥倖心理而悔不當初。
小編寄語:小東雖然沒能被自己喜歡的專業錄取,但是能進入到名牌大學當鳳尾,也並不是很壞的結果,更何況小編相信,經過他的努力,一定會轉專業成功的。謹以此文,助莘莘學子順利通過填報志願階段,珍惜未來的大學生活。
以上就是這期的全部內容,你們覺得小東應該復讀還是報到呢?
在這裡,你能看到積極向上、有觀點、有邏輯的內容,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