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通信:5G 高頻率的 「蝴蝶效應」

2020-12-13 IT之家

「蝴蝶效應」,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同時也存在不可測的「變數」,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說明事物的發展具有複雜性。

用蝴蝶效應來比喻5G頻率的變化對整個通信生態造成的影響可能不太準確,但頻率的變化的確對通信生態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這也符合蝴蝶效應中的「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不精確,卻較為符合。

5G相對4G而言,高頻率的使用,是其一大特點,這個特點也影響了通信生態中的其他組成部分,包括基站、終端、MIMO等。我們先來聊一下5G的頻率。

頻率

現在的移動通信技術已經邁入了5G時代,這一切的基礎都源自於一個公式—波長與頻率的公式(此處特指電磁波)

式中c為光速,λ是波長,v是電磁波的頻率。目前三大運營商所持有的4G頻率我們也都知道了,如下圖:

拿中國移動來看的話,從GSM時代的900Mhz開始到現在LTE時代的2.6Ghz,頻率的變化不可謂不大,而頻率變高所帶來的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更高的接入用戶數、更快的網絡速度及更低的時延,而這也恰恰的高頻率的特點——頻率越高,帶寬越寬,速度更快,當然這個也不難理解。

舉個例子,1Mhz—2Mhz帶寬只有1M,但是1Ghz—2Ghz,其帶寬就是1000M,我們還是用高速路來打比方吧,帶寬越寬,高速路車行道就越多,四車道變為八車道甚至更多,同一時間內通過的車輛就更多,意味著網速就越快。

去年12月,我國三大移動運營商已經獲得全國範圍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

其中,中國電信獲得3400MHz-35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中國移動獲得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頻段的5G試驗頻率資源,其中2515-2575MHz、2635-2675MHz和4800-4900MHz頻段為新增頻段,2575-2635MHz頻段為重耕中國移動現有的TD-LTE(4G)頻段;中國聯通獲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

上述頻段中,中頻頻段有3.4-3.6GHz、4.8-5GHz兩個頻段,剩下的就是低頻頻段。

頻率的變化引起的第一個通信生態中的「蝴蝶效應」就是5G的基站了,其附帶的也改變了5G的網絡覆蓋模式。

開頭的公式很明確的指出,波長=光速/頻率,也就是頻率的變高直接導致波長的變短,這就是5G中所說的毫米波。

我們可以拿國際上主要使用28GHz來舉個例子:

Hz是頻率的單位。頻率是指電脈衝,交流電波形,電磁波,聲波和機械的振動周期循環時,1秒鐘重複的次數。1Hz代表每秒鐘周期震動1次,60Hz代表每秒周期震動60次。Hz是個很小的單位,通常在其前面加上K(千),M(百萬),G(十億),T(萬億)等數量級單位。

電磁波的特點是頻率越高(波長越短),就越趨近於直線傳播,這也意味著其衍射能力(指波遇到障礙物時偏離原來直線傳播的物理現象)就越差;5G高頻率的電磁波其傳播途徑的路徑損耗也要遠大於4G,這就意味著要達到相同的信號覆蓋效果,5G基站的部署量要遠多於4G,對運營商而言,又意味著要花錢了。

基於5G的特點,4G時代的宏基站範圍性覆蓋已經變得不好使了,之前4G一個宏基站可以覆蓋100米(僅做參考說明,非實際值),到5G這裡也許只能覆蓋30米,5G更快的速率、更寬的帶寬及更低的時延的「代價」就是運營商需要投入更多的錢來部署更多的基站。

波長越短,天線越短

從大哥大時代的外置式手機天線到現在的內置天線,手機天線的進化史恰恰也反應了移動通信的進化歷程,而這兩者的關係,源於天線與波長的關係。

天線長度與頻率成反比,與波長成正比,頻率越高,波長越短,天線也就可以做得越短。

一段金屬導線中的交變電流能夠向空間發射交替變化的感應電場和感應磁場,這就是無線電信號的發射。相反,空間中交變的電磁場在遇到金屬導線時又可以感應出交變的電流,這對應了無線信號的接收。

在電臺進行發射和接收時都希望導線中的交變電流能夠有效的轉換成為空間中的電磁波,或空間中的電磁波能夠最有效的轉換成導線中的交變電流。這就對用於發射和接收的導線有獲取最佳轉換效率的要求,滿足這樣要求的用與發射和接收無線電磁波信號的導線稱為天線

理論和實踐證明,當天線的長度為無線電信號波長的1/4時,天線的發射和接收轉換效率最高。因此,天線的長度將根據所發射和接收信號的頻率即波長來決定。只要知道對應發射和接收的中心頻率就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算出對應的無線電信號的波長,再將算出的波長除以4就是對應的最佳天線長度。

天線的變短,這就意味著終端製造商可以在小小的機身內在多做幾根天線,從而加強信號,這就是現在終端廠商都喜歡提的MIMO

有關MIMO,IT之家筆者在之前的《頻段和信號那些事:淺談LTE的MIMO多天線技術》做過詳細介紹,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在此,我們來說一下5G的MIMO技術。

Massive MIMO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是指在發射端和接收端分別使用多個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它與傳統的信號處理方式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同時從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研究信號的處理問題,從而能夠在不增加帶寬與發射功率的前提下,提高系統的數據速率、減少誤比特率、改善無線信號的傳送質量。

Massive MIMO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MIMO的進化版,LTE時代的MIMO多為2通道、4通道及8通道,而Massive MIMO的通道數則可達到64/128/256,幾乎是指數增長了。

LTE時代的MIMO模式,在做信號覆蓋時實際上只做到了水平覆蓋,而Massive MIMO在其信號水平維度空間基礎上引入垂直維度的空域進行利用,信號的輻射狀是個電磁波束。所以Massive MIMO也稱為3D-MIMO。

現有資料顯示,Massive MIMO的優勢具體有以下幾點:

高復用增益和分集增益:大規模MIMO系統的空間解析度與現有MIMO系統相比顯著提高,它能深度挖掘空間維度資源,使得基站覆蓋範圍內的多個用戶在同一時頻資源上利用大規模MIMO提供的空間自由度與基站同時進行通信,提升頻譜資源在多個用戶之間的復用能力,從而在不需要增加基站密度和帶寬的條件下大幅度提高頻譜效率。

高能量效率:大規模MIMO系統可形成更窄的波束,集中輻射於更小的空間區域內,從而使基站與UE之間的射頻傳輸鏈路上的能量效率更高,減少基站發射功率損耗,是構建未來高能效綠色寬帶無線通信系統的重要技術。

高空間解析度:大規模MIMO系統具有更好的魯棒性能。由於天線數目遠大於UE數目,系統具有很高的空間自由度,系統具有很強的抗幹擾能力。當基站天線數目趨於無窮時,加性高斯白噪聲和瑞利衰落等負面影響全都可以忽略不計。

儘管Massive MIMO的優勢很明顯,但現階段該技術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比如:如何安排天線?如何建模3D頻道?如何將其應用於FDD操作?如何從大陣列生成寬光束?如何校準天線系統?如何處理調度和預編碼的複雜性等。

事實上,Massive MIMO對於5G的意義,也可以看成是對頻率資源的妥協。

我們知道如果運營商使用低頻頻段或者中頻頻段,那就可以實現天線的全向收發,至少也可以在一個很寬的扇面上收發。中低頻段也就是現在LTE所使用的頻段,但是根據工信部給三大運營商分配的5G試驗頻段來看,很明顯,中低頻的的資源是不夠用的高頻的劣勢在於路徑損耗大,再加上國家對發射功率是有規定的,這樣一來,就只能在天線上下功夫了。因為毫米波的出現,天線的尺寸進一步縮小,既然不能增加功率,那就增加天線數量吧,這就是多天線陣列。

根據3GPPR1-136362的說法,在高頻場景下,5G信號穿過建築物的穿透損耗也會大大增加。這些因素都會增加信號覆蓋的難度。特別是對於室內覆蓋來說,用室外宏站覆蓋室內用戶變得越來越不可行。

但是使用Massive MIMO(即多天線陣列),可生成高增益、可調節的賦形波束,從而明顯改善信號覆蓋,由於其波束非常窄,也可以大大減少對周邊的幹擾。

不過多天線陣列也是把雙刃劍。多天線陣列的大部分發射能量聚集在一個非常窄的區域。這意味著,使用的天線越多,波束寬度越窄。

多天線陣列的優點是,不同的波束之間,不同的用戶之間的幹擾比較少,因為不同的波束都有各自的聚焦區域,這些區域都非常小,彼此之間不大有交集。

多天線陣列的缺點則在於系統必須用非常複雜的算法來找到用戶的準確位置,否則就不能精準地將波束對準這個用。因此,波束管理和波束控制(波束賦形)對Massive MIMO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總結:

實際上5G是很複雜的,單一頻率變化引起的「蝴蝶效應」已經多到「罄竹難書」,比如多天線是如何保證信號不被幹擾、波束賦形的作用等,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們可以下篇文章中一起探討一下。

5G作為新技術,其前景無疑的光明的,正如「蝴蝶效應」說的那樣,5G的出現,帶動了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比如車聯網、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等待。

既然如此,那就讓5G的蝴蝶翅膀可勁撲稜吧,這個效果,我們能承受得住。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 什麼叫做蝴蝶效應?股市中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Butterfly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那麼股市中效應是什麼意思?股市中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
  • 蝴蝶效應真實存在嗎?量子蝴蝶效應更令人困惑
    北京時間8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04年好萊塢電影《蝴蝶效應》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電影,人類認為蝴蝶效應具有神奇的效果,小規模的事件可以產生巨大、不可預見的後果,甚至導致戰爭、核災難等……事實上,蝴蝶效應僅是一個氣象術語,源於半個世紀前,它實際是什麼對於多數人是很難理解的,我們來看看物理學家、大氣科學家和心理學家,他們如何分析蝴蝶效應的真實作用及意義
  • 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2、蝴蝶效應的理論由來美國氣象學家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隻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當然,「蝴蝶效應」主要還是關於混沌學的一個比喻。也是蝴蝶效應的真實反應。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卻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3、蝴蝶效應的影響今天的企業,其命運同樣受「蝴蝶效應」的影響。消費者越來越相信感覺,所以品牌消費、購物環境、服務態度……這些無形的價值都會成為他們選擇的因素。
  • 「蝴蝶劇場」的「蝴蝶」效應
    「蝴蝶劇場」的「蝴蝶」效應(深觀察)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靈,雲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但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2021年元旦小長假,在越聲清韻中,杭州西湖邊的「蝴蝶劇場」連續上演了三晚新版越劇《梁祝》。這是百越文創與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團)推出的2021中國式新年音樂會,也是「蝴蝶劇場」自2020年元旦開張以來,舉辦的第一屆中國式新年音樂會。
  • 自始北郵的蝴蝶效應——04級喬帥校友採訪記錄
    從畢業後一路走到今天,所有的人生軌跡,像蝴蝶效應一般。而北郵就是蝴蝶效應的開端,讓他受益良多。看了喬師兄的工作經歷我們很是好奇,畢業時具備著良好通信專業能力,卻選擇了和專業毫無聯繫的管理諮詢工作。到如今,成為世界500強保險金融集團裡最年輕的集團部門總經理,北郵的蝴蝶效應又是怎樣的故事?又有哪些可供學弟學妹們參考的呢?
  • 蝴蝶效應:大自然的連鎖反應機制
    常見的連鎖反應舉例——多米諾骨牌、機關王、蝴蝶效應、核裂變、保齡球、魯布哥德堡機械、畢德哥拉斯開關、中國古代機關術等等。大家有沒有看過日本一部經典的動畫:三個小球的故事呢?在一座小村子裡,住著彈珠三兄弟,名字叫做B太,B助,B五郎,三兄弟一直幸福的生活著,直到有一天…其中兩兄弟被壞人抓走了,B助,該怎麼辦呢?彈珠B助的大冒險開始了…Di-B助,你們的兄弟被關在塔頂,敵人還沒發現你,祝你好運!去吧!
  • 5g通信測試工程師前景怎麼樣
    最近5g越來越火爆了,現在中國連珠穆朗瑪峰都已經有5g信號了,也說明5g現在和人工智慧AI,大數據bigdate,雲計算,電子商務等等是非常火爆的一個話題很多朋友添加網絡工程師成長日記小編的之後,會問到「5g通信測試工程師前景怎麼樣」,「5g網絡工程師怎麼樣」,「5g網絡工程師就業怎麼樣」,網工記小編為大家整理總結一下
  • 通信基站「鄰避效應」困局怎樣破解?
    通信基站作為國家公共基礎設施,是關係國家安全、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設施,建設需求龐大。然而,公眾對「輻射」問題較為敏感,公眾擔心基站電磁輻射會影響身體健康。這使得基站選址越來越難,「鄰避效應」問題愈顯突出。
  • 蝴蝶效應:牽一髮而動全身
    蝴蝶效應:牽一髮而動全身不知道大家都喜歡看什麼樣的電影,像我這種每天在寢室無聊就看看電影的人,對於電影的選擇都開始沒有選擇了,因為每部電影都會讓自己有所收穫。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步燒腦的電影,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的,電影《蝴蝶效應》。這部電影有三部,今天和大家說說的是第一部。《蝴蝶效應》講述的是發生在主人翁伊萬身上的離奇事件。他的童年是糟糕的,因為他的一個行為而闖下了大禍,所以,對於他來說他關於童年的回憶是不開心與難堪的。但是因為年級小,童年的記憶也是零星和模糊的。但是那些不好的可怕的回憶一直在他的腦海裡迴旋。
  • 「蝴蝶效應」我們都理解錯了?
    來源 | 得到APP轉自 | 段永朝讀書你肯定聽說過一個詞,「蝴蝶效應」,形容的是一件微小的事情,可能會帶來很大的風險。但萬老師說,當人們在談論「蝴蝶效應」的時候,基本上都說錯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聽萬老師的講解。
  • 蝴蝶效應:情緒失控的過程
    她後來用一個特別形象的比喻來描述這個發現:一隻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動翅膀,它煽動起來的小小漩渦與其他氣流匯合,可能在一個月後的美國德克薩斯州會引起一場風暴。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的由來。也許你要說這不是一本關於調節情緒的書嗎?怎麼上起物理課了?其實,你是否知道,人的情緒也存在「蝴蝶效應」。
  • 身邊的心理學:蝴蝶效應引起的影星墜落
    今天,我們討論一個因蝴蝶效應引起的一個影星墜落的案例。阮玲玉是三十年代中國無聲電影時期著名的女影星,長得非常漂亮,是民國「四大美女」之一,她由一個普通的感情糾葛,因蝴蝶效應而導致自殺。她的死,導致了七位粉絲為她而自殺,更有上海三十萬人為她送葬,由此也引起了當時上海對新女性文化的思考風波。
  • 身邊的心理學:蝴蝶效應導致的家庭悲劇
    但是,在我們家庭可能一個極小的家庭事務,一句不經意的話語,因蝴蝶效應導致了家庭的悲劇,也可能給社會帶來不安定的因素。一個老娭毑帶8歲孫女去買彩票,冥冥之中,覺得小孩寫的號碼中獎的可能性大些,就讓孫女隨意選了一組號碼,錢由老娭毑出了二元錢彩票錢;結果真的還中了500萬元獎金。
  • 英語短文:人生的「蝴蝶效應」
    Butterfly Effect 「蝴蝶效應」,是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Lorenz)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理論: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捲風
  • 雙語美文:人生的「蝴蝶效應」
    那就像是「蝴蝶效應」,你永遠不知道最後的結果是什麼。若回顧從前並改變創造你人生的眾多時刻中的一個,隨後的一切也會被改變。In life, one step creates the next. Each day is of equal importance, no matter how good or bad.
  • 身邊的心理學:蝴蝶效應改變的國家命運
    蝴蝶效應由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提出的:若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從社會心理學看,在複雜的社會交往中,信息的人傳人,不同人對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不同立場、傳遞口誤等原因,導致信息傳遞過程中的不斷放大和變異,特別是當今網絡發達的時代,通過網絡傳遞的極快,將產生巨大的社會心理效應和巨大的社會影響。歷史上,有時一個普通的新聞、一個很小的事件,因蝴蝶效應導致了一個國家前途和命運發生根本性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 身邊的心理學: 蝴蝶效應致使的企業倒閉
    這個信息傳播的蝴蝶效應的惡果;由一個普通肝功能檢查,終導致二個粉店都倒閉。這個案例的社會心理歷程是:學生將肝功能檢查信息無意被隔壁老闆知曉,隔壁粉店老闆將此信息變異,造謠為競爭對手有肝炎並擴散,擴散到學生中,肝炎信息以幾何數傳播,產生了蝴蝶效應。
  • 終於找全了:蝴蝶效應、青蛙現象、鱷魚法則、鯰魚效應、羊群效應
    導讀:心理效應是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蝴蝶效應、青蛙現象、鱷魚法則、鷗魚效應、羊群效應、刺蝟法則、手錶定律、破窗理論、二八定律、木桶理論,這些效應大家熟悉嗎?
  • 電影解析《蝴蝶效應》:侵入過去,救贖未來
    蝴蝶效應是混沌學理論中的一個概念。它是指對初始條件敏感性的一種依賴現象:輸入端微小的差別會迅速放大到輸出端,蝴蝶效應在經濟生活中比比皆是.看玩<<蝴蝶效應>>讓我感覺無比的震動,也許每一個人都希望回到過去改變歷史,燃而改變歷史你將得到什麼誰也不知道,而這部電影給了我們答案.也許你改變了一個你認為極其微小的地方,那麼今天,也許就會有一個人因為它而改變一生,這就是蝴蝶效應.這部電影也給了我們一個類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