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實習生 楊楚瀅
結婚生子本來是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事,現在可未必。根據中國人口協會、國家計生委聯名發布的《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顯示,中國的不孕不育率從20年前的2.5%-3%攀升到10%-15%左右。不少夫婦將目光投向高新技術-輔助生殖技術,以期為家庭帶來新鮮血液。
生不出孩子肯定是女方不行?不孕不育直接做試管嬰兒就好了?促排卵會使女性卵巢過度刺激,從而導致卵巢早衰,提前絕經?試管嬰兒失敗了,一直做下去總會成功?做試管嬰兒可順便做對「雙胞胎」出來……
不少夫妻在求醫過程中會陷入各種知識誤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劉見橋針對常見的誤區進行糾錯。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劉見橋 圖/陳輝
在鼓吹「男女平等」的今天,女人依然無法擁有自主生育權。表面看起來,當今社會似乎已經實現了「男女平等」,但已經流傳了幾千年的封建殘餘又豈會消失得乾乾淨淨?類似直擊靈魂的話語比比皆是:「結婚一年不生孩子,肯定是女方不行」、「生不出來兒子,肯定是女方不行」、「只有女人有子宮,生不出孩子,肯定是女方問題」.....仿佛具備子宮也是一種原罪。
劉見橋主任說:「對就診的夫妻我經常強調,不要說你的問題、我的問題,夫妻本是同林鳥,在生育過程中是一個共同的單元,共同來參與」。
他介紹,不孕的原因分為:男方因素、女方因素、不明原因。其中男性因素包括:精液異常、男性功能障礙等;女方因素包括:排卵障礙、盆腔輸卵管因素等;不明原因是指目前檢查手段無法確定病因的,比如說免疫因素、隱性子宮輸卵管因素、潛在的卵母細胞或精子異常、受精障礙等。
目前在我國,不孕第一大原因仍然是輸卵管問題,也就是女方的不孕,排第二位的可能是男性的少弱精症,還有20%-30%是找不到原因。所謂不明原因不孕,就是男女雙方都有可能。
圖/視覺中國
有人說,「啊,一到生殖中心是不是就要直接做試管啊」。
劉見橋主任介紹,在國際上,真正需要做輔助生殖技術的不孕症夫妻,在不孕症的佔比僅為10%左右。有些不孕症可以通過等待直接懷孕,還有一些通過藥物治療、手術等也可以懷孕。生殖中心的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為你量身定做相應的治療方案,不具備指徵的不會讓你直接做試管嬰兒。
不少準備做試管嬰兒的女性一提起促排卵就心驚膽戰,一下子排那麼多卵會不會造成卵巢過度刺激,從而導致卵巢早衰,提前絕經?
劉見橋主任介紹,促排卵技術,是把那些在自然情況下不會成熟的卵泡變成成熟的,是變廢為寶,目前的研究沒有證據證明做促排卵會導致女性提早絕經,所以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對於女方來說,在促排卵過程中,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這個風險的發生率已經極大降低了。通過醫療上的行為、醫療方案的改善、經驗的成熟等多方面,發生嚴重情況的已經非常少,但不管怎麼樣,還是時有發生。正因為有風險,所以一些有生育需求、生育障礙的夫婦,應該到正規、合法的醫療機構就診。
圖/視覺中國
試管嬰兒並不是一直做下去就一定會成功,一定要及時找到關鍵原因,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劉見橋主任介紹,有位患者在外院連續八次促排卵、三次胚胎移植都失敗了,主要是沒找著病因。2016年,患者當時才28歲,激素檢查顯示FSH指標(促卵泡激素)過高,意味著卵巢功能衰退,夫妻兩人就開始了試管嬰兒的相關治療和手術。從2016年到2018年三年之間,患者在外院接受了累計八次促排卵,三次胚胎移植,都沒懷上。
輾轉來到我們這檢查發現,不孕的主要原因其實是雙側輸卵管堵塞,但通過B超檢查發現患者其實卵泡儲備很充足,這屬於比較少見的卵巢抵抗症候群,也叫GN不敏感症候群。情況比較特殊,之前的治療中選擇的常規促排卵方案並不適合她。
在廣醫三院生殖中心評估後,對她使用較普通患者更高劑量的促排藥物,並根據她的反應情況,後續對藥物使用量進行及時調整,對症下藥,一次就順利懷上了。
既然都做試管了,是不是可以順便做個雙胞胎,一舉多得?
劉見橋主任介紹,女性的身體是為一次生一個小孩做準備的,懷單胎是最安全的,在輔助生育的過程中,我們會把安全放到第一位,在醫學上,懷雙胎就是風險,醫生要避免這個風險。另外,他希望求子夫妻改變觀念:「僅僅懷上不算成功,健健康康生下來、母子平安才叫成功」。
隨著社會不孕不育比例的提高,劉見橋主任特別提醒廣大女性朋友,別因為工作或生活錯過了生寶寶的最佳時機,作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5-30歲,隨著年齡的增大,自然受孕會越來越難,就算藉助輔助生殖技術,成功率也會下降。所以最好的建議仍然是在恰當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而不是把生育時機往後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