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會說「我懷孕後老是控制不住的想發脾氣,經常為一點小事跟老公吵架,吵完就自己躲在房間哭,會不會影響寶寶?」
「我是個高齡孕媽,從剛檢查出懷孕到現在,每天都焦躁不安,這會不會對寶寶性格有影響啊?」
我有個大學同學,在跟老公鬧離婚那段時間,不小心懷孕了。為了孩子,兩口子各退了一步,接著湊合過日子。由於沒有準備好,孩子又是在他們鬧感情危機的時候到來,所以她整個孕期都是處在不良情緒的狀態:經常生氣,易怒,暴躁不安。後來寶寶早產了,提前了近1個半月出生,寶寶出生後身體很不好,很難帶。
所以老話常說,「母子連心」、「打娘胎裡帶出來的」,可不是空穴來風,孕期情緒對寶寶的影響是伴隨一生的,但具體到各個孕期又有不同。
孕早期
孕早期最危險。大家都知道,孕早期寶寶剛剛在你肚子裡安家,還沒有站穩腳跟。如果孕媽媽早期情緒波動較大,就會引起體內激素發生變化,導致胎兒不穩,可能會出現腹痛、出血、甚至流產等情況。
而對於寶寶而言,最大的危害就是畸形。所以,剛懷孕的媽媽一定要保持好心情,不妨給老公科普一下這些知識,兩個人一起給寶寶打造一個美好的子宮環境。
孕中期
孕中期是穩定期。到了孕中期,身體和心理都進入了比較穩定的階段,一般不會出現太大問題,但也不排除特殊情況。
比如:妊娠反應劇烈並且一直持續的媽媽;或者從懷孕開始就沒做好心理準備,一直猶豫要不要生,這些都會導致媽媽情緒比較容易發生波動。
所以,即便是最安全的孕中期,如果情緒起伏較大,或持續性的不良情緒,也會對寶寶的造成很大危害。
比如,心理性格問題,免疫力低等。如果在胎兒某部位發育關鍵期遭遇劇烈情緒波動,還有可能導致該部位發育畸形。
孕晚期
孕晚期是分娩焦慮、恐懼的高峰期。除了會導致孕媽媽精神緊張、睡眠不良,還會讓疼痛加劇,影響分娩進程。
媽媽如果過於緊張恐懼,體內會分泌兒茶酚胺,導致子宮血管收縮,子宮缺血缺氧等,進而導致二次疼痛,寶寶也有發生宮內缺氧的危險。
所以,孕媽媽們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準爸爸們也要更加包容愛護自己的老婆,萬萬不能爭吵,儘量多讓著準媽咪,多逗準媽咪開心,只有準媽咪心情好,腹中的小寶寶才會更好地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