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場頂替案,你對自己高考作文還滿意嗎?

2020-08-23 和初顏

科場即科舉考試的考場,今多指高考考場。最近某省科場頂替弊案頻出,儘管當地主流媒體多選擇了沉默,但是被頂替者的心酸與被蹉跎和被荒廢了的人生也著實令人嘆惋。新科場頂替弊案的本質是什麼?從倫理道德上講,那就是損人利己,違背忠恕博愛的原則,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那麼,今年的全國高考卷作文怎麼樣呢?全國Ⅰ卷,以《史記》中《齊太公世家》《管晏列傳》為重要素材,要求圍繞春秋時期齊國齊桓公、管仲、鮑叔牙重要歷史人物,進行評述,寫一篇演講稿。如此文題卻有些氣象,不偏頗,不淺薄。

說其有些氣象是指,這個題目素材把學子引向了那個處於變革風雲的歷史年代,引向了犬牙交錯的諸侯紛爭之中,引向了忠孝信義智謀善惡複雜的人倫關係之中。如果,當然是必須的,與當今時代聯繫起來,就產生了宏闊縱深的效果。

說其不偏頗,是因為這個題目所涉及的管鮑之交的故事,可以說是人人皆知,寫的時候不至於無話可說。

說其不偏頗,是因為對於孔子對管仲的評論,也是《論語》中的重要內容,而《論語》正是新課標所強調的,要求高中生閱讀的經典著作,相信如今的每一個高中生都比較熟悉了。

說其不偏頗,是因為從小學到高中,每一個同學,還有很多可能的途徑知悉這段歷史故事。

說其不淺薄是指,論題本身不淺薄。但是,論題的淺薄與否,有賴於應試學子對此素材的解讀。不淺薄的論題,放在某些應試者身上,可能就會寫出淺薄的高考作文。對那些沒有深厚積累的同學來說,尤其如此。

如何做到不淺薄呢? 做到不淺薄,就需要高中生在過往學習過程中,重視教學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重視國學也就是傳統文化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要進行必要的擴展,養成深入思考的習慣。通過對問題的微觀透析,我們可以做如下假設。

其一,如果在高中階段能夠對初中小學階段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反思,能從管鮑之交中更進一步地深入思考,了解忠信孝悌對春秋時人的意義,了解忠信與忠孝之間的矛盾,了解國家大義與個人恩怨的複雜矛盾。那就不會把齊桓、管、鮑之交看作普通的朋友君臣關係。

其二,如果能夠重視《論語》的學習,能從孔子的對管仲的評論展開,拓展了解整個故事的背景,從而進一步深入思考其如此評價的思想背景。那就不只是,為了讀《論語》而讀《論語》,而錯失提高自我見識,深入了解管仲「不以兵車」的深刻含義的機會。

其三,如果能夠做到以上兩點,那麼在對管仲進行評價的時候,做到更高的層次,聯繫到儒家和法家的歷史紛爭,進而談論到治國之道等,也就不是難做到的了。

面對如此文題,你對自己的作文還滿意嗎?是否失之淺薄呢?當然,以上多從作文立意角度來說的。文如其人, 立意思辨的深淺,還根源於人格的養成。 因為立意思辨離不開情感的支撐。要寫好此文,需要有對包括傳統文化在內的家國情懷。如果人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會減少很多類似高考頂替的損人事件。

如何做到特立人格,厚積薄發呢?請關注國學養老社區國學頻道,從中可以得到人格的薰陶,智識的滿足。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即將來臨,高考頂替案還會發生嗎?
    觸目驚心的山東高考頂替案觸動了無數國人的神經,吃瓜群眾熱情圍觀事情的進展情況,可是讓人失望的是,有關部門作出嚴肅處理的表示後,懲處的利劍高高舉起,卻只劈斷了幾隻蒼蠅的翅膀。陳春秀頂替者被註銷學籍,其他責任人無一人被處理。
  • 川普的"高考頂替案"
    正在人們對中國高考制度和教育體制產生懷疑之時,川普被爆出了大學入學考試頂替事件。但有一個客觀問題你不可迴避,那就是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爭取,不管在哪個社會、哪種體制都是永恆的。有地位有資源的富家子弟總是千方百計地利用自己的固有資源爭取更好的教育機會。中國在秦漢以前,特別是造紙術發明以前,能擁有書簡的都是富貴人家。知識的記錄、傳遞、教授也只能在士大夫的階層內進行。在這個範圍內,人才的選拔就是通過世卿世祿制。
  • 2020高考作文如果是《假如你的錄取名額被頂替了》,應該怎麼寫?
    作為一個深愛語文學科,曾經高考作文差點就是滿分作文的工科生,在高考來臨之際,我今天來和大家聊聊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題。你一定要認真看完文章,相信會給你一些啟發。今年高考作文就該寫一寫《假如你的錄取名額被頂替了》,這樣可以很好地考驗學生的辯證思維和辯證方法
  • 山東紙媒的墮落:無人報導「苟晶頂替案」
    我想消息再閉塞的人,也知道有個叫苟晶的農家女生,22年前高考被頂替了兩次名額。而隨著「苟晶頂替案」、「陳春秀頂替案」、「山東242人冒名頂替入學」等新聞的曝出,再一次把山東推到了全國人民的眼前。印象中記得,山東這麼火爆,一次是2015年的「青島天價大蝦事件」,一次是去年的「山大留學生異性學伴事件」,沒想到,今年又因為高考頂替案上了全國人民的熱搜。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 從苟晶高考頂替案引發的思考
    近日,有關高考頂替的話題頻頻引起熱議。先是山東冠縣的陳秋媛在報考成人高考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在山東理工大學畢業過,然後是山東濟寧的苟晶,實名舉報自己的班主任老師讓她的女兒頂替自己上了大學。再就是山東省教育廳查出242人冒名頂替他人身份入學,共涉及14所高校,其中不乏985、211高校。
  • 吉林省歷年高考作文題大全!你還記得自己高考的作文題目嗎?
    你是哪年參加高考的呢?那年的高考作文你還記得嗎?2013年吉林省高考作文題:材料:高中學習階段,你一定在班集體裡度過了美好的時光,收穫了深厚的情誼,同窗共讀,互相幫助,彼此激勵,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爭執,都給你留下難忘的記憶,伴你走向成熟。
  • 在頂替案即將落幕的憂思
    頂替案應該說已經不算新聞了,多年前就有報導,甚至有人翻閱司法文書,最早在恢復高考就有頂替,陸陸續續都有人通過個人或者司法程序在反映和處理,但是那都是個案,這次陳春秀和苟晶頂替案上升到公眾事件,是一部分人切身感受身邊的不公平公正,卻又無可奈何。同時對那個高考包分配的年代,一考定終生,高考改變命運的情況下,當事人的人生軌跡被無情改變後產生的社會共鳴。
  • 高考頂替會重判嗎?可能會令你失望……
    山東高考頂替案持續發酵,從陳春秀到苟晶,從1個到242個被查出頂替,輿論義憤填膺,認為對於偷走別人人生、堵住底層奮鬥階梯的人好了,今天就來說下高考頂替會怎麼判?真的不是大家想的那樣。- 1 -雖然我國法律不是判例法,但是根據以往的判例依然可以看出基本的走向。這個判例就是上世紀90年代轟動一時的「齊玉苓案」。
  • 苟晶高考兩次被頂替?真相細思極恐
    苟晶兩次高考被頂替,真相細思極恐今年的高考即將到來,因為接連爆出幾起高考舞弊案,相信今年高考頂風作案者應該不會有了吧?這也是爆料這些案件的積極一面。高考舞弊應該說是觸犯了法律,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聽說有誰受到法律制裁,有點遺憾。先是有仝卓直播爆料自己往屆生改檔案變成應屆生參加高考,後又爆出從陳秀春到苟晶被頂替事件,最觸目驚心的是苟晶被頂替案,不是被頂替一次,而是兩次,特別是第二次高考被頂替,實在是然人細思極恐。
  • 高考頂替事件,折射的是「人治」問題
    01 如果你的人生被「偷走」了。法律會給你一個滿意的交代嗎?我想很難。2004年,出生於貧困家庭的陳春秀高中畢業參加高考。由於遲遲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她以為,自己「落榜」了。意外發現自己曾在山東理工大學「就讀」過。後來,她從山東理工大學招生處得知,自己當年的學歷遭同縣考生陳某頂替。當時,陳某父親以2000元的價格向中介買下了這個通知書,讓自己的孩子頂替其在山東理工大學就讀。
  • 山東報紙的集體墮落:無一家報導「苟晶頂替案」
    苟晶頂替案,說如今已是滿城風雨,國人盡知,毫不誇張吧?我想消息再閉塞的人,也知道有個叫苟晶的農家女生,22年前高考被頂替了兩次名額。而隨著「苟晶頂替案」、「陳春秀頂替案」、「山東242人冒名頂替入學」等新聞的曝出,再一次把山東推到了全國人民的眼前。
  • 經濟學人精讀 | 高考頂替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高齋參考譯文:陳春秀在申請成人教育課程時,驚訝地發現自己已經取得了學位。36歲的幼師陳春秀來自山東省,2004年參加的高考(中國大學入學考試,競爭異常激烈),之後再沒接受過任何正規教育。當時她雖然高考分數還不錯,但最終沒被錄取。今年當她要求山東理工大學給她一個解釋,為什麼自己在畢業生名單之列時,結果令人震驚。
  • 判決書裡的頂替上大學案:恢復高考第一年就有人被頂替,有家長送240萬買學籍被騙,還有親兄弟反目成仇
    6月22日,濟寧女子苟晶爆料自己於1997年、1998年兩次高考疑被他人頂替,班主任曾於2002年承認,他讓女兒頂替了苟晶的第一次高考成績。多起頂替上大學事件在網絡曝光後,&34;、&34;等問題,引發公眾廣泛質疑。一些網友也講述了自己、親友被頂替上學的經歷。頂替上大學,究竟有著怎樣的利益鏈?法律又是如何適用和判罰的?
  • 高考被兩次頂替的苟晶案提醒我們,凡有這種遭遇的人都該去查一查
    這兩天,關於山東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新聞成了全網熱點,先是山東冠縣農家女陳春秀在16年後發現,自己2004年考取了山東理工大學,結果被別人頂替了, 不知情的她只能流落他鄉去打工。一晃16年青春年華已逝,自己還在最底層為生存而苦苦掙扎,而頂替她上了大學的人已經成為了公務員。
  • [熱點話題]「苟晶被頂替上學」事件背後,暴露了怎樣的人性弱點?
    最近網上一波又一波炒得火熱的「苟晶被頂替上學「事件,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是無疑是相當有意義的作文素材。第一,此熱點事件關乎教育選拔考試的公平;第二,春暖老師根據苟晶事件編寫了一道作文題,並對這道作文題做解析和分析,希望能夠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們有所幫助。
  • 比被頂替上大學更可怕的是幾十年來那些壞人還盯著你家的一舉一動
    被頂替上大學的苟晶仍被八十歲的老師要挾,壞人變老了卻更壞了比被頂替上大學更可怕的是幾十年來那個壞人盯著你家的一舉一動近期,山東連續爆出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先是冠縣的陳春秀被人頂替上大學,接下來聊城也爆出了頂替事件,王麗麗被人冒名上了中專。
  • 經濟學人精讀|高考頂替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高齋參考譯文:陳春秀在申請成人教育課程時,驚訝地發現自己已經取得了學位。36歲的幼師陳春秀來自山東省,2004年參加的高考(中國大學入學考試,競爭異常激烈),之後再沒接受過任何正規教育。當時她雖然高考分數還不錯,但最終沒被錄取。
  • 山東高考頂替案的處理結果出了,陳春秀16年被改寫的人生誰來負責
    山東省關於陳春秀高考被冒名頂替案件的處理結果終於等來了!當年陳春秀高考被頂替的事實已經查清,只能說過程夠曲折,而且有一套完整的鏈條,涉及到了山東省多達16名公務人員和領導,讓人不得不震驚。他們中有原陳春秀的高中校長,縣招生辦主任,派出所所長,再到山東理工大學招生辦處長助理,還有縣裡的中國郵政局長……網友們感慨:原來把一個高考學渣變成高考學霸,過程非常曲折。但讓人不得不驚嘆頂替者陳豔萍的父親陳巨鵬和他的舅舅張峰背後的權力,可謂是手眼通天。因為本次高考頂替案件涉及到這麼多人,許許多多的環節。如果是一個環節,有人發現或是拒絕,就不能成功。
  • 山東又一農家女兩度被頂替,首次高考遭班主任女兒頂替,復考竟又被頂替
    假如我們做這樣的假設:你在無比莊嚴、公平的高考考場內考試。可這裡每年至少發生20起頂替上學案,有人察覺事情不對,選擇將自己的事跡曝光給媒體希望獲得遲來的正義,而有人卻甚至連自己有沒有被頂替都不知道。這種情況在任何各地都是一件無法容忍的現象,十餘年寒窗苦讀化為泡影,公平的教育成為&34;。人們會為此大聲疾呼、控訴。
  • 河南頂替上大學者太囂張!未道歉還出言不遜:不是清華你折騰什麼
    每年的六月對於高考學子來說是一個影響一生的關鍵時刻。尤其對於寒門學子來說,高考是我們改變人生的一個機會。按以往來說,6月已經高考結束了,但今年特殊情況,高考延遲到七月份。對於窮人來說,本身的出路就不多,但沒想到就這一條路還有很多螭魅魍魎的人打主意,這個月曝光的多個學籍頂替案讓我們看到了人性後面的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