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學習樂理的時候都會聽過「掛留和弦」這個名字,但是對於這個和弦有什麼用法,很多人其實沒有一個系統的概念。
其實和弦的學習就是這樣,僅僅知道這個和弦的組成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在扒帶的時候,嘗試著去扒出你覺得有趣的和弦,然後去分析為什麼使用這個和弦,最後再把這種經驗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
上次關於4536的解讀,大家紛紛表示幹活好多,好評不斷,今天劉老溼繼續為大家分享與和弦相關的一些乾貨,這一次是關於一個我們都很熟悉的概念——掛留和弦。
首先是一個基本問題,什麼是掛留和弦?
我們知道,一個三和弦,無論大三小三和弦,都是由根音、三音、五音組成的。比如,一個C和弦:
根音 C
三音 E
五音 G
我們把其中的三音E省略掉,並變成「二音」或「四音」,也就是與根音相距「大二度」和「純四度」的兩個音,就形成了掛二和弦和掛四和弦,寫作某某sus2或者sus4。比如Csus2和Csus4和弦就是:
C D G 和 C F G
有人可能會問,大三和弦是這樣,那麼小三和弦呢?比如Cm和弦的CbE G,我們同樣省略三音bE,加上「二音」和「四音」,同樣是Csus2和Csus4,並沒有區別。
所以,你可以理解為,掛留和弦並沒有類似於大三和小三和弦的情緒強烈差別,所以,它是一個相對來說情感比較模糊的和弦。
而根音與二音之間,或是四音與五音之間的大二度,這樣略顯不和諧的音程,相對於三和弦來說,聲響效果聽上去更加「複雜」,聽上去有一些「搖擺不定」。
比如《同桌的你》主歌就使用了掛留和弦,聽上去「抒情感」與「懷舊感」更加濃鬱。
所以,它的一個重要用途,就是用於替換普通的三和弦,用於增加一些複雜的情緒。
比如,在流行歌曲中,常常使用Csus2和弦去替代C和弦,聽上去這個和弦有點像Cadd2和弦(但是兩者有著明顯區別,Cadd2是在大三和弦的基礎上添加二音,聽上去它仍有明顯的大三和弦的味道!)。同理,我們還會經常用到Fsus2,Asus2等等類似的和弦,去代替對應的三和弦。
除此之外,我們常常會根據旋律「微調」一些和弦,比如當C和弦上,唱了F這個音,那麼,Csus4可以用來替換C和弦。或是F和弦上的G音,你可以選擇Fsus2或者Fadd2。或是Am和弦上的B音,你可以選擇Asus2或者Amadd9。加音或是掛留,當然都可以使用,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在琴上試一試加音與掛留的區別,聽上去,差別還是蠻大的。
另外一種,更普遍的用法,掛留和弦常常與三和弦連用,形成和弦音的流動線條。
所謂和弦音流動,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玄學…
因為這根本就沒有什麼規律可言,很多時候都是在強行解釋,為一些現象強行賦予規律…
比如我們常在鋼琴或吉他和弦譜中看到Gsus4這個和弦,並且後面一定會緊接著G和弦。我們來看一下這兩個和弦的組成音:
Gsus4-> G
GC D -> G B D
或者是G7sus4-> G7
GC D F -> G B D F
根音五音都不變,和弦音由四音「滑向了」三音,構成了半終止。掛留和弦相對於三和弦是不穩定的,這也是一個典型的由不穩定轉向穩定的和弦進行。
再比如Csus4->C,Asus4->A這種進行常常用在終止位置,也是同樣的道理。
比如說有些歌,還會用到C-Csus2-Csus4-C,在和弦中構成了E-D-F-E的旋律,這樣的所謂和弦音「流動性」會更強。
最後,我們說一種神奇的玩法。相對來說,這種用法比較高級。我們之前說,掛留和弦「模糊了大三小三和弦區別」,利用這一特點,這種和弦經常用在轉調之中,用於同名大小調的相互轉換。
比如我們用汪峰的《向陽花》舉例,這是一首非常經典的同名大小調之間的轉調。
我直接用C調來表示,看起來容易一些。主歌和弦用了根音下行,和弦音保持不變的套路:Csus2-Csus2/A-Csus2/bA-Csus2
而副歌的和弦是Fm7-G7-Cm.
乍一看副歌的和弦可能有點奇怪,但實際上,Fm7就是bE大調(與C小調自然音相同)中的二級小七和弦,G7就是三級大七和弦,Cm就是六級小三和弦,這個和弦進行寫成級數,就是2m7-37-6m,這樣看是不是就清晰多了?
我們把思路回到Csus2和弦上,主歌是C大調,而副歌是bE大調(或者說C小調),也就是說這首歌在主副歌之間完成了同名大小調的切換。可以理解為,Csus2在C大調中「充當」了C這個主和弦,又同時在C小調中「充當」了Cm這個主和弦,起到了「橋梁」的作用。這種過渡,聽上去非常自然、順暢。
【作者】
劉笑寒
業餘獨立音樂人,音樂製作人。
2018年發布原創專輯《小孩》。
致力於編曲自學教育與音樂普及教育。
這節課同樣真的可以說是很乾貨了!學習樂理看上去很枯燥,但思考其中的邏輯原理,並且舉一反三,其實是個很有趣的過程~
掛留和弦的使用是一種很常見的編曲高階技巧,我們可以從替換三和弦、旋律音流動、同名大小調互換等技巧中,找到掛留和弦的影子。
想獲取更多音樂相關知識內容
或學習更多乾貨
添加樂哥微信
你有用過類似的掛留和弦麼?它們聽上去的效果如何?大家在學習和弦的時候,有什麼收穫和經驗可以分享?歡迎留言寫下你的思考,助大家一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