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範大學博士生郭琳在區域差異性沉降成因機理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20-08-19 高校圈的那些事兒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1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饒悅榕)首都師範大學資環學院重點實驗室地面沉降團隊博士生郭琳,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地學大類一區,Top,Nature Index)上發表了 「運用NG-InSAR技術剖析北京平原不均勻沉降」(Understanding uneven land subsidence in Beijing, China, using a novel combination of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and InSAR),通訊作者為宮輝力教授、朱琳教授,合作者來自北京市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等單位。

  由於京津冀地區長期超採地下水,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降落漏鬥和嚴重的地面沉降問題。近年來,隨著高強度地下水開採、高密度城市集群、高負荷動靜載荷,疊加了南水北調、自備井壓採、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等諸多因素,這一區域地下空間演化的地面沉降機理愈加複雜。研究團隊以北京平原典型區地面沉降為研究對象,結合遙感、水文地質、地球物理等學科理論,首次優化集成InSAR、地震頻率諧振新技術的最新進展,聯合「京津冀平原地下水與地面沉降自然資源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提供的多源實測數據,構建沉降演化實體空間結構模型,「空中-地表-地下」一體化、定量揭示北京通州差異性沉降演化的成因機理,為深化區域地面沉降研究和綜合防控提供新方法與科學依據。

  2019年,在宮輝力教授指導下,郭琳在國際期刊《遙感》(Remote Sensing)上發表了「北京平原地面沉降的時空變化分析」 (Analysis of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Land Subsidence on the Beijing Plain, China)論文。目前,她所在團隊正結合深度學習的最新進展,建立多因子交互的北京通州地面沉降人工智慧預測模型,定量揭示淺表層空間差異下的地面沉降複雜背景場成因機制。

  上述系列研究得到了團隊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京津冀典型區地下空間演化與地面沉降響應機理研究》(No.4193010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南水進京背景下地面沉降演化機理》(No.41771455)、北京卓越青年科學家項目(No.BJJWZYJH01201910028032)、北京自然基金項目(No.8202008)和「京津冀平原地下水與地面沉降自然資源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揭示京津冀地面沉降之謎:主要因過量開採地下水
    首都師範大學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副教授張有全告訴記者,當高鐵經過地面沉降區域,尤其是不均勻地面沉降地區,會導致部分地段路基和橋梁變形,威脅著高鐵的運行安全。  首都師範大學區域地面沉降研究團隊,在課題負責人首都師範大學宮輝力教授帶領下,長期開展遙感與水文地質學等多學科交叉研究。
  • 松毛蟲成災機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聯合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首都師範大學等多家科研機構在國際著名分子生物學期刊 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
  • 首都師範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首都師範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
    首都師範大學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城市環境過程和數字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2020 年「優秀大學生暑期學術夏令營」通知   一、學院簡介  首都師範大學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始建於1954 年的地理專業,1957 年建立地理系,2001 年
  • 長春應化所在金屬C-H鍵活化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的關係,進而為新型、高效催化劑的研發提供理論指導,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在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啟動經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基金和吉林省創新基金等項目的支持下,長春應化所稀土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孫忠明研究小組與美國北達科他州立大學趙品晶教授課題組合作,在Rh(I)催化的C-H鍵活化方面取得新進展,發現了一種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0年基礎科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20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廣大科教人員堅持「四個面向」,嚴謹治學、追求真理、勇攀高峰,一大批科研團隊圍繞國家重大需求,集智攻關、團結協作、潛心研究,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進展。  農學院:小麥基因組學團隊在大麥適應性進化和物種形成領域取得新進展, 在表型、基因型和轉錄表達等多個層次解析了野生大麥微環境適應性進化的分子機理,為同域物種形成理論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為揭示物種多樣性的來源及植物變異的基礎提供了重要信息。
  • 清華大學熱能系羅先武課題組在水動力學空化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
    清華大學熱能系羅先武課題組在水動力學空化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新聞網12月9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熱能系教師羅先武課題組的研究論文Large Eddy Si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 北三縣: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到底有沒有籤約香河?什麼進展
    最近有私信問香河北部新城到底有沒有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小趙也沒聽到過有進展情況,如果按計劃去年就已經開學了,而到現在都不知道位置在哪裡。所以一直以為是夭折了~今天在群裡也聊起此事,總結了一下。首先這個籤約是肯定籤約了,並不是華夏單方面的做戲為了賣房!首都師範大學官網也報導了這個新聞。
  • 石河子大學在沒食子藥材的成藥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新網兵團新聞11月12日電(韓博 康佳 趙芮)11月12日從石河子大學藥學院獲悉,該院民族藥研究小組在沒食子藥材的成藥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沒食子是沒食子蜂的幼蟲寄生於殼鬥科植物沒食子樹幼枝上所產生的蟲癭,由沒食子藥材製備而成的新疆特色方劑西帕依固齦液具有良好的健齒固齦,清血止痛的功效。
  • 安徽師範大學單原子-團簇-納米中心團隊在小分子活化方面取得新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安徽師範大學「單原子-團簇-納米中心」毛俊傑教授針對材料化學研究中存在的關鍵科學問題,在催化材料精準製備、重要催化反應、構效關係建立三個方面展開了富有挑戰性的探索,並取得了有意義的研究結果(Nat. Commun. 2018, 9, 4958;Nat.
  • 「首都帶首府」「網際網路+教育」首都師範大學「雙優雲橋」項目啟動...
    12月12日上午,「首都帶首府」「網際網路+教育」首都師範大學「雙優雲橋」項目啟動儀式在首都師範大學實驗樓報告廳召開,銀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豔菊、市政府副秘書長虎峰、教育局局長王亞斌,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扶貧支援處處長王力志
  • 席振峰/張文雄課題組在白磷直接合成有機膦方面取得重要新進展
    近三十年來,儘管白磷活化的研究一直被人們所關注並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從白磷出發直接構建有機膦化合物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反應選擇性差;產率底。因此,由白磷直接、高效、高選擇性地合成有機膦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席振峰/張文雄課題組對高活性稀土和主族金屬試劑的合成、結構鑑定和白磷活化反應研究感興趣。
  • 小菜蛾代謝殺蟲劑分子機理方面獲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張雅林現代藥物研發團隊在小菜蛾代謝殺蟲劑分子機理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 二氧化釩金屬-絕緣體相變機理同步輻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二氧化釩金屬-絕緣體相變機理同步輻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智能節能機敏材料二氧化釩(VO2)具有對外界紅外線進行感知和調控的特性
  • 熱能系劉樹紅課題組在空泡-顆粒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進展-清華大學...
    熱能系劉樹紅課題組在空泡-顆粒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進展清華新聞網8月29日電  8月25日,清華大學熱能系2015級博士生吳晟基,在導師劉樹紅教授、左志鋼助理研究員的指導下,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霍華德·斯通(Howard A.
  • 浙師大簡繼文博士在苯環C-C鍵活化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浙師大簡繼文博士在苯環C-C鍵活化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0-05-11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大學《Nature》子刊:鎳基新超導體機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08年至今,鐵基超導體家族的發現和壯大也為超導機理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研究的深入,從僅有的兩大非常規超導家族出發,實際上人們很難直接得到普遍的規律和共識。如果出現一個除銅基,鐵基之外的第三家族的超導體,這一情況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 動物所等在非典型肌球蛋白Myo5a調節機制方面取得進展
    近年來,該研究組在Myo5馬達活性調節的分子機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動物所等在非典型肌球蛋白Myo5a調節機制方面取得進展   與原核細胞相比,真核細胞有著龐大的體積和複雜的胞內系統
  • c-SiC3分子在AGB星周包層中形成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此項工作由華東師範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濤、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天體化學團組研究員李小虎,及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夏威夷大學等的科學家合作完成。  AGB星是演化到晚期的恆星。它們以星風的形式不斷向其星周拋射氣體分子和塵埃,形成一個緻密而溫暖的星周包層,是宇宙中著名的「分子工廠」,尤其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富碳AGB星IRC+10216。
  • 李家洋課題組在擬南芥生長素合成調控機理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李家洋課題組在擬南芥生長素合成調控機理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來源: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4-17   今日/總瀏覽:1/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