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深入挖掘化學選修三《物質結構與性質》

2020-12-17 超能學姐耶耶耶

化學選修三是高考之中比較好得分的一塊知識點,我們大多數都是死記硬背一些課本上的知識,比如泡利原理,洪特規則,一些VSEPR模型等等。記得當時有的化學老師說我們現在學的關於結構的知識有一部分是錯誤的,到了大學如果學化學專業就要改正過來。

我現在就給大家舉一個例子例如多電子原子中能級順序的排列問題。

能級順序為何不是按照順序(1s)(2s,2p),(3s,3p,3d)(4s,4p,4d,4f)依次排列,而是按照鮑林的近似能級圖排列的嘞?

其實在多電子原子中的能級順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核電荷數、主量子數、角量子數、屏蔽效應、穿透效應和電子的自旋等。,現在的多電子原子的能級近似圖是根據大量的光譜實驗數據總結出來的。能量相近的能級合併成一組,稱為能級組,鮑林近似能量圖共七個能量組,原子軌道的能量依次增大,能級組之間的能量相差較大而能級組之間的能量相差較小。

我們現在來依次分析這些影響能級順序的因素。首先是核電荷數,核電荷數等於原子所帶的正電荷數,電子所帶的是負電荷,故原子核對核外的電子有吸引作用,核電荷數越大吸引能力越強。但是對越外層的電子吸引能力就會慢慢減弱。

主量子數(n)又稱能量量子數,1.表示電子出現概率最大區域離核的距離,n=1表示電子出現概率最大區域離核最近。2.確定電子能量高低的主要量子數。3.代表電子層,n相同的電子處於同一個電子層內。

角量子數(l)又稱副量子數,1.l的取值受主量子數n的限制,只能取0至(n-1)的正整數,即l=0,1,2,3,4,n-1。2.角量子數確定原子軌道和電子云在空間角度分布情況(形狀),原子軌道的形狀取決於l。3.表示電子亞層。

例如:n=4時,l可取0,1,2,3。

l=0:表示軌道為第四層的4s軌道,形狀為球形。

l=1:表示軌道為第四層的4p軌道,形狀為啞鈴型。

l=2:表示軌道為第四層的4d軌道,形狀為花瓣形。

l=3:表示軌道為第四層的4f軌道,形狀複雜。

4.在多電子原子中l是和n一起決定電子能量的量子數。在氫原子和類氫原子中,核外只有一個電子,因此電子的能量只與主量子數n有關,即n相同的電子的能量即使l不同也相同。如E4s=E4p=E4d=E4f。對於多電子原子體系,由於各電子間相互作用,使得l不同的電子能級發生分裂,一般l越大,能量越高。如E4s小於E4p小於E4d小於E4f。因此,對於多電子體系只有n和f都相同時,電子的能量才相同;n和l相同的軌道稱等價軌道或簡併軌道。

屏蔽效應:在多電子原子中,一個電子受其他電子排斥而能量升高,這種能量效應稱為「屏蔽效應」。

鑽穿效應:從量子力學觀點來看,電子可以出現在原子內任何位置上。也就是說,外層電子可以鑽人內部殼層而更靠近原子核,從而削弱了內層電子的屏蔽效用,相對增加了原子的有效核電荷,使得原子軌道的能級降低,這種現象稱為鑽穿效應。鑽穿效應越大,意味著電子可以出現在離核近一些的區域,電子的能量越低。

能級圖中,各原子軌道的能級由量子數n和l決定,l相同n不同時,n越大的電子受到的屏蔽作用越強,能量越高:在同一電子層中,l不同時,由於同層之間的電子屏蔽作用比內層的弱,l越小電子鑽穿能力越強,理核越近,因此受到其他電子對他的屏蔽作用就越弱,能量越低。N,l都不同時能級之間則受多種因素影響,會出現n小的反而能量高的現象,稱為能級交錯。

(本人學識短淺如有錯誤請您指出,配圖來自網路,參考文獻《基礎化學》)

相關焦點

  • 高考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知識匯總!(下)
    4、2021年八省聯考各地化學試題word解析版更新中.5、2021年八省聯考各地化學試題word版,部分解析版已收集全,可免費費下載以上文可點擊查看前面,中學微化學推送了(可點擊查看):高考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知識匯總!
  • 0基礎,1小時學會《選修三:原子結構與性質》
    (原創)《選修三物質結構與性質》(下面簡單以《選修三》表示),許多高中老師不給學生講,原因:太難了,沒必要選。其實,這樣的老師是沒有深入研究《選修三》的知識精髓,化學《選修三》要比《選修五有機化學基礎》更易講,學生更易掌握。前面本人曾寫一文:如何用三小時講完一本書。通過近十年對幾千學生的授課效果研究,得出結論,對於百分之八十的學生,三個小時,完全可以將課本知識講完使學生理解接受。對於數學成績弱勢明顯的學生,需要時間會更長。但是很少超過六個小時。
  • 專題04 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
    【命題方向】隨著新高考命題中選做題的取消,選修3的內容將由選做變為必做,根據最新的考試信息,可預測在2021年的山東卷化學試卷中,會出現以選修3知識為主體的單項選擇題,試題難度不會大,以考查選修3中的基本概念為主,如能層與能級、構造原理、電子云與原子軌道、能量最低原理與泡利規則、電離能與電負性、化學鍵類型、雜化軌道與分子的空間構型、手性分子、等電子體、晶胞類型及性質等
  • 高中化學選修三:物質結構與性質總結,看一遍,吃透全部知識點!
    「物質結構與性質」是高中化學中的重點,更是難點,雖然較抽象難理解,但是其知識也具有一定的連貫性和系統性。學生只要將零散的知識點經過梳理編製成網絡體系,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物質結構與性質」的方法,這樣將會慢慢降低這部分內容在學生心中的難度,提高自己學習化學的興趣。為了同學們理解這章節的內容,我對「物質結構與性質」知識點進行了總結,同學們可以領取一份電子版認真學一遍,就能對這章節很好的掌握!
  • 高考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知識匯總!(下)
    高考中選修3的考試題型變化不大,常考「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基態微粒的電子排布式、電離能及電負性的比較)、元素周期律;分子結構與性質(化學鍵類型、原子的雜化方式、分子空間構型的分析與判斷);晶體結構與性質(晶體類型、性質及與粒子間作用的關係、以晶胞為單位的密度、微粒間距與微粒質量的關係計算及化學式分析等)」這些內容,可以在做完選擇題之後,優先選擇這道題,考試用時不超10分鐘,平時限時訓練也給自己這樣的要求
  • 高考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知識匯總!(上)
    高考中選修3的考試題型變化不大,常考「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基態微粒的電子排布式、電離能及電負性的比較)、元素周期律;分子結構與性質(化學鍵類型、原子的雜化方式、分子空間構型的分析與判斷);晶體結構與性質(晶體類型、性質及與粒子間作用的關係、以晶胞為單位的密度、微粒間距與微粒質量的關係計算及化學式分析等)」這些內容,可以在做完選擇題之後,優先選擇這道題,考試用時不超10分鐘,平時限時訓練也給自己這樣的要求
  • 高中化學|《物質結構與性質》知識點提綱
    細心的審題,正確理解和運用所給信息,充分挖掘隱含信息是快速並正確解決化學題的關鍵。甚至一部分的答案就藏在題幹中。答題的內容即是該題的核心,所以在下筆之前看看需要答題大概方向,對自己的審題將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所以高中化學《物質結構與性質》知識點提綱,來啦。篇幅有限,點擊我頭像私信我,輸入「化學1」,獲取全部資料。
  • 0基礎,1小時教會《選修三:分子結構與性質》
    本文介紹高中化學選修三《物質結構與性質》第二單元《分子結構與性質》授課方法。首先,授課思路不要拘泥於課本。本人對學校化學弱勢學生組成班級,課餘時間實驗講解,對於化學平均分只有三四十分的新組織一班36個同學,用時兩小時,對於化學平均分五六十分新組成一班36個同學,用時一個小時,學生可以理解,接受。當然,上課中教法也有變化,我為每個學生備了若干個小金桔和牙籤,講課中每個學生自己可以同步動手探究。
  • 高中化學 選修3 第一章 第一節 第二課時 §1.1.2 原子結構
    以下為本節課部分內容為音頻轉化的文字內容(此部分內容為智能語音轉化成的文字,建議大家還是直接觀看課程):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來到彭老師化學課,那我們今天呢就來開始我們選修三物質結構與性質這一本書的學習,那麼我們在展開這本書之前啊,我們先來聊聊這個這幾本選修書啊,我們前面肯定大家都學了選修4,這本書啊,是我們理科,如果你理科去參加高考是必考的一本書啊,也是比較難的
  • 0基礎,1小時教會《選修三:晶體結構與性質》
    只所以介紹《選修三物質結構與性質》的教法,主要是因為聽說有些年輕高中教師,因為選修三難教,學生要求學習選修三,這些教師覺得無從下手。本人相信,肯定有老師教法更加獨特,歡迎對本人連續三篇介紹教法的文章提出批評和改進,共同探討出一種最優教法。
  • 高中化學《物質結構與性質》知識點總結
    1.理解離子鍵的含義,能說明離子鍵的形成.了解NaCl型和CsCl型離子晶體的結構特徵,能用晶格能解釋離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質.三.分子間作用力與物質的性質1.知道分子間作用力的含義,了解化學鍵和分子間作用力的區別.
  • 【化學】「物質的組成、性質、分類 」知識點歸納
    ①同素異形體的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相似。②性質不同的原因是結構不同或組成不同。③同素異形體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屬於化學變化,但不屬於氧化還原反應。如:目前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正在不斷地深入。注意:  化學反應的本質就是原子的重新排列和組合。
  • 一輪||物質的直線轉化關係,word可下載
    【選修五大題】01、二輪微專題|| 《選修五 有機化學基礎》系列之有機合成專題訓練(十三)02、二輪微專題|| 《選修五 有機化學基礎》系列之有機合成專題訓練(十四)【選修三大題】01、二輪微專題|| 《選修三  物質結構與基礎》系列之物質結構與基礎知識歸納
  • 高中化學 選修3 第一章 第二節 第二課時 §1.2.2 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
    高一下學期——必修2高二下學期——必修3/選修5肩負使命,不負韶華!聲明:彭老師化學課所有內容均為免費,可免費分享,禁止商用!需要相關課程的ppt課件和學習資料的同學,可以添加彭老師微信plshxk聲明:彭老師化學課所有內容均為免費,可免費分享,禁止商用!
  • 第十九講選修三-2、分子結構與性質(一)共價鍵分子結構
    而分子的性質的體現,不僅與組成分子的原子有關,也與分子的結構有關。分子的結構既有共價鍵的作用,也有立體構型的作用。這一部分專門研究分子的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係。(包括多原子離子)一、共價鍵1、共價鍵的分類在分子中,原子之間的作用力是共價鍵。共價鍵以形成共用電子對的形式產生作用力。
  • 高一化學總結: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對常見物質空間構型和化學鍵與物質的性質的了解,以及對原子晶體、金屬晶體、簡單配合物的結構的了解和對離子鍵形成的理解;考查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信息遷移能力及其綜合應用能力。(A)(2007年高考上海化學卷,新課標-原子結構)現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質或原子結構如下表:  元素編號 元素性質或原子結構  T M層上有2對成對電子  X 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2倍  Y 常溫下單質為雙原子分子,其氫化物水溶液呈鹼性  Z 元素最高正價是+7價  (1)元素T的原子最外層共有
  • 初中化學如何區分物質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初中化學中我們了解到,物質是由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可能對於一些新接觸的同學來說,區分兩種性質比較難,在線一對一小好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方法來幫助大家區分物質的性質。   化學性質:   1. 概念: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鐵在潮溼的空氣中生成鐵鏽,銅能在潮溼的空氣中生成銅綠。
  • 韓國納米化學專業—嘉泉大學追索物質結構及性質的基礎科學領域
    納米化學專業介紹 化學屬於追索物質結構及性質的基礎科學領域,支撐涉及物質的所有自然科學領域。通過新材料、新醫藥品、新能源等創造過程開發出的新物質直接關係到人類福利及未來。
  • 【化學】高中化學選修五知識點總結
    推薦:【最新考綱】2017年高考考試大綱詳細修訂內容【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選修一、三知識點總結
  • 性質定義與物質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歸納分類
    定義:性質本身是能力、本領、也可以說是能夠對外所起的作用。是物質或體系呈現給客觀世界的一種形象或狀態。至於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維基、百度與中學教材的說法是一致的,即發生化學變化中才表現出來的性質就是化學性質;沒有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是物理性質。因此是否可以講,在變化或運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或本領稱為性質。能夠使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性質,即產生新物質的性質稱為化學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