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歌勁對照老的湘潭城區地圖,以確認眼前這棟大樓所在位置是否為當年交大的準確位置。(記者 陳旭東 攝)
□ 我市文史專家多番求證,西南交大前身教舍舊址在雨湖區窯灣街道錢家巷一帶
□ 湘潭有大學的歷史記錄提前21年
湘潭在線8月18日訊(湘潭晚報記者 歐陽鐵強)近日,西南交大師生來湘潭開展「尋根」之旅;根據該校校史,我市文史專家多番求證發現,西南交大前身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曾設在湘潭。「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發現。它讓湘潭有大學的歷史記錄提前了21年,也讓我們對湘潭在抗戰時期歷史變遷中的地位與作用有了新的認識。」8月17日,文史專家何歌勁向我們介紹了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在湘潭短暫辦學的來龍去脈。
西南交大前身曾設在湘潭
在西南交大的校史中有這樣的記錄: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開始全面侵華,不少北方的大學被迫南遷。其中,唐山交通大學部分師生輾轉搬遷到湘潭,並於當年12月15日在湘潭正式舉行開學典禮。
學校來此的主要原因是,當時湘潭的湘黔鐵路局局長、副局長、總工程師都是這個大學的校友。他們幫助學校修繕房屋、製作桌椅,洽借圖書、儀器設備等。同時,又將一棟工程師住房騰出,供師生居住;還將已經完工、尚未投入使用的車站票房作為課堂。
1938年初,當時的教育部在茅以升等人士的要求下,同意了西南交大的複課事宜,並指令改名為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
1月下旬,國立交通大學的校長黎照寰電邀茅以升代理唐山土木工程學院的院長,茅以升於2月11日到湘潭就職。
當年5月,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師生也來到湘潭,以一個系的名義併入唐院。由於師生人數猛增,校舍不敷,學校再次搬遷到今屬雙峰的湘鄉楊家灘。
戰亂中在湘潭復校的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即是今天西南交大的前身。
湘潭有大學的歷史記錄提前了21年
為了迎接明年的百年校慶,8月13日,西南交大15名師生組成考察團,帶著些微線索來到湘潭,希望能找到學校的「前身」——抗戰時期在湘潭復校的舊址,尋訪到當年的課堂與宿舍。
根據西南交大師生提供的資料(校史),和其他湘潭史學資料,考察團在文史專家周磊、何歌勁的指引下,來到雨湖區窯灣街道錢家巷。
通過現場多次對比辨認,兩位專家均已初步確認,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舊址應該就在現在的錢家巷一帶,但具體當年的教舍是哪一棟,還需要進一步核實。
隨後,西南交大考察團成員在學校遺址處挖上一捧土,帶回學校留念。
何歌勁說,根據其校史記載,由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發端,經唐山交通大學演變為國立交通大學,是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臺灣(新竹)交通大學這5所大學共同的前身,「五校一家」已經成為共識。這次西南交大來湘潭的「尋根」之旅,以及其校史反映的內容,確切地證明了抗戰時期西南交大曾經在湘潭復校,將湘潭有大學的歷史記錄提前了21年。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