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首次發現抗戰時期交大復校舊址 位於窯灣街道錢家巷

2020-12-16 湘潭在線

何歌勁對照老的湘潭城區地圖,以確認眼前這棟大樓所在位置是否為當年交大的準確位置。(記者 陳旭東 攝)

□ 我市文史專家多番求證,西南交大前身教舍舊址在雨湖區窯灣街道錢家巷一帶

□ 湘潭有大學的歷史記錄提前21年

湘潭在線8月18日訊(湘潭晚報記者 歐陽鐵強)近日,西南交大師生來湘潭開展「尋根」之旅;根據該校校史,我市文史專家多番求證發現,西南交大前身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曾設在湘潭。「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發現。它讓湘潭有大學的歷史記錄提前了21年,也讓我們對湘潭在抗戰時期歷史變遷中的地位與作用有了新的認識。」8月17日,文史專家何歌勁向我們介紹了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在湘潭短暫辦學的來龍去脈。

西南交大前身曾設在湘潭

在西南交大的校史中有這樣的記錄: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開始全面侵華,不少北方的大學被迫南遷。其中,唐山交通大學部分師生輾轉搬遷到湘潭,並於當年12月15日在湘潭正式舉行開學典禮。

學校來此的主要原因是,當時湘潭的湘黔鐵路局局長、副局長、總工程師都是這個大學的校友。他們幫助學校修繕房屋、製作桌椅,洽借圖書、儀器設備等。同時,又將一棟工程師住房騰出,供師生居住;還將已經完工、尚未投入使用的車站票房作為課堂。

1938年初,當時的教育部在茅以升等人士的要求下,同意了西南交大的複課事宜,並指令改名為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

1月下旬,國立交通大學的校長黎照寰電邀茅以升代理唐山土木工程學院的院長,茅以升於2月11日到湘潭就職。

當年5月,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師生也來到湘潭,以一個系的名義併入唐院。由於師生人數猛增,校舍不敷,學校再次搬遷到今屬雙峰的湘鄉楊家灘。

戰亂中在湘潭復校的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即是今天西南交大的前身。

湘潭有大學的歷史記錄提前了21年

為了迎接明年的百年校慶,8月13日,西南交大15名師生組成考察團,帶著些微線索來到湘潭,希望能找到學校的「前身」——抗戰時期在湘潭復校的舊址,尋訪到當年的課堂與宿舍。

根據西南交大師生提供的資料(校史),和其他湘潭史學資料,考察團在文史專家周磊、何歌勁的指引下,來到雨湖區窯灣街道錢家巷。

通過現場多次對比辨認,兩位專家均已初步確認,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舊址應該就在現在的錢家巷一帶,但具體當年的教舍是哪一棟,還需要進一步核實。

隨後,西南交大考察團成員在學校遺址處挖上一捧土,帶回學校留念。

何歌勁說,根據其校史記載,由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發端,經唐山交通大學演變為國立交通大學,是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臺灣(新竹)交通大學這5所大學共同的前身,「五校一家」已經成為共識。這次西南交大來湘潭的「尋根」之旅,以及其校史反映的內容,確切地證明了抗戰時期西南交大曾經在湘潭復校,將湘潭有大學的歷史記錄提前了21年。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相關焦點

  • 湘潭窯灣景區恢復開放
    3月14日,窯灣歷史文化街區重新開放,不少市民前來遊玩。(記者 陳旭東攝)湘潭在線3月16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成青)3月14日,陽光明媚,春意盎然,不少市民走出家門,享受周末陽光。經歷50多天疫情管控下的臨時關閉,窯灣景區於當天上午10時恢復開放。截至下午5時,景區迎來遊客2800人次,是正常運營時期的近五成。
  • 烽火歲月丨抗戰期間的交大
    這一時期,我校位於河北唐山,時名: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圖1 1931年夏竣工的學生宿舍——眷誠齋註:1931年夏竣工的學生宿舍由校友詹天佑先生(字眷誠)捐資修建,學校將該建築命名為眷誠齋。1937年12月,在浙贛鐵路局局長杜鎮遠、湘黔鐵路局局長侯家源等校友的幫助下,學校在湘黔鐵路局駐地湘潭複課,師生們克服重重困難,從各地趕到湘潭。湘黔鐵路局將一幢工程師住宅騰出,供學校師生居住,並租用錢家巷福音堂、借用新建的車站票房作為教室使用。為解決辦學經費,學校向各地校友募集復校基金,杜鎮遠等眾多校友踴躍認捐,僅半個月就募集了12,000銀元。
  • 重現抗戰烽火歲月 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在重慶落成
    中新網上海12月8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交通大學8日宣布,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落成活動儀式在四川美院舉行,自全國各地的100餘位交大校友齊集重慶九龍坡,共同見證交大渝校舊址紀念設施的正式落成,一起重溫抗戰時期交大盪氣迴腸的烽火歲月。
  • 尋鎮湖南湘潭|窯灣古鎮,千裡湘江第一灣古韻悠悠
    湖南,湘潭,窯灣古鎮。這是千裡湘江第一灣中部,一座建制於晉代的千年古鎮。據史料記載,窯灣古鎮於秦代立壺山港,建制於晉代公元313年,已歷經1700餘年的滄桑巨變。走進窯灣古鎮,也就走進了湘潭的記憶深處。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條街,它更是這裡曾經的全部。這些最老舊、破碎的街巷,是這片水土久久的時光守望者。窯灣望衡亭,一座由花崗巖砌成的三層亭屹立在湘江之畔,亭聯「地維天柱此孤石,嶽色江聲萃一亭」。位於湘江北岸石嘴堖陶公山下。始建於晉。
  • 絕版照片重現抗戰中的恩施……
    原湖北省建設廳舊址就是湖北省政府遷駐恩施時的一個重要機構所在,舊址位於舞陽大道州衛生局斜對面,現已拆除。龍洞全景陳誠官邸和復楚亭。抗戰時期清江橋通車儀式。中共鄂西特委舊址,位於恩施市舞陽壩街道辦事處五峰山村紅巖組。抗戰期間,鄂西特委以恩施為中心,積極領導和推動抗日救亡運動。
  • 重慶黃桷坪不凡氣質:抗戰時上海交大在此辦學 走出21位院士
    舊址見證了交大在抗日戰爭時期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崢嶸歲月。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1943年在抗戰大後方培養出的第一批交大學生畢業。今(8)日上午,由羅中立擔綱整體設計的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設施在四川美術學院黃桷坪校區落成,這座由鵝卵石、紅磚頭、石磨等構造成的藝術品,試圖帶著人們一起重溫抗戰時期交大盪氣迴腸的烽火歲月。
  • 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在重慶四川美院落成
    歷經70多年變遷,交大渝校當年的校舍如今已經成為四川美術學院黃桷坪校區。    12月8日,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落成活動儀式在四川美院舉行,自全國各地的100餘位交大校友齊集重慶九龍坡,共同見證交大渝校舊址紀念設施的正式落成,一起重溫抗戰時期交大盪氣迴腸的烽火歲月。
  • 湘潭高校地圖|藝術的力量——來自湖科大的《窯灣故事》
    將視野放在更寬闊的天地將才華深耕於每天行走的大地這,逐漸轉化成為一種力量今天,讓我們共同欣賞來自湖南科技大學的同學們拍攝的作品《窯灣故事》,體會這群在湘潭求學的年輕人和他們帶來的光芒。這是一個平常生活中不平凡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古鎮窯灣。疫情下,大學生與攤販、純粹與世故、夢想與現實、痛苦與希望……在窯灣老街上交織、和解、沉澱、升華,寫就了一出意境雋永的窯灣故事。《窯灣故事》根據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賴慶林的真實故事創作。
  • 韶關發現抗戰時期原嶺南大學東吳大學辦學舊址
    大村遺址中發現了師生們用過的瓷器殘片。  大洋網訊 大片蔥鬱的粵北山林,在寒風中依舊挺直著軀幹煥發著勃勃生機,一如70多年前在連天烽火中嶺南文脈不屈的脊梁。近日,省「三師」(建築師、設計師、規劃師)專業志願者、省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員在省自然資源廳、省住建廳、韶關市委市政府等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發現並確定了抗戰時期原嶺南大學、東吳大學遷址韶關辦學的舊址。
  • 江西泰和修繕舊址延續抗戰記憶
    央廣網泰和8月27日消息(記者範存寶 通訊員鄧和平)開學之際,位於浙江大學舊址的泰和六合中學師生參觀浙大舊址遺蹟,延續抗戰記憶,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近年來,江西省泰和縣投入200萬元對浙大等抗戰舊址進行全面修繕,重現當年原貌。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1938年2月浙江大學遷至泰和, 1939年民國江西省政府遷於泰和,當時泰和成為江西的抗日救亡運動中心。
  • 國立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在四川美術學院落成
    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的重慶校友會在交大辦學舊址上建立的「飲水思源」碑人民網重慶12月9日電(胡虹)8日,國立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落成儀式在四川美術學院黃桷坪校區舉行儀式上,100餘位交大新老校友從全國各地來到重慶,一起緬懷渝校歲月,溫故求學時光。據介紹,經過上海交大校史研究人員與重慶校友會的查考,確認了抗戰期間交通大學重慶辦學舊址就在如今的四川美術學院黃桷坪校區。
  • 北交大重走播遷路,開啟一次初心探尋之旅!
    當天,黃泰巖一行先後來到福泉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葛鏡橋、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舊址、福泉中學校史館和橋文化館等地開啟了一次初心的探尋之旅。考察中,考察團成員一路參觀一路聽取介紹,沿著當年學長先賢們的足跡,重溫了抗戰期間學校在艱難困苦中的砥礪圖強,深切感受了福泉人民與交大師生共赴國難、攜手抗戰的深厚戰鬥友誼。
  •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舊址入選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發出通知,公布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其中,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的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舊址入選。2015年6月,陝西抗戰遺蹟尋訪團來到城固,尋訪了西北聯大在此辦學時的眾多遺蹟。在古路壩村,西北工學院舊址——天主教堂院落依然完整,目前仍作為天主堂使用,部分遺蹟年久倒塌。
  • 上海交通大學渝校辦學舊址紀念設施落成活動隆重舉行,EMBA學子飲水...
    【安泰EMBA訊】七十多年前,因抗戰形勢嚴峻,1940年,交大師生校友為應時變謀設分校於重慶,選址小龍坎,是為交通大學渝校。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租界淪陷,渝校遂升為「國立交通大學本部」,並予以擴充,並遷址九龍坡黃桷坪,即今日四川美院所在之地。2015年12月8日,交通大學渝校辦學舊址紀念設施落成活動在四川美術學院隆重舉行。
  • 國立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落成(圖)
    (原標題:國立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落成(圖))   國立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
  • 漢中市城固縣的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舊址上榜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其中,位於漢中市城固縣的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舊址上榜。2015年6月,陝西抗戰遺蹟尋訪團來到城固,尋訪了西北聯大在此辦學時的眾多遺蹟。在古路壩村,西北工學院舊址——天主教堂院落依然完整,目前仍作為天主堂使用,部分遺蹟年久倒塌。
  • 窯灣景區恢復開放,第一天情況怎麼樣?
    經歷50餘天疫情管控下的臨時關閉, 窯灣景區於上午10點恢復開放。 3月14日,窯灣歷史文化街區重新開放,不少市民前來遊玩。
  • 邊玩邊學好去處 湘潭窯灣社會實踐體驗營8月1日正式開營
    紅網時刻湘潭近日,湘潭文旅集團根據教育部等11個部門印發的《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的相關規定,打造窯灣社會實踐體驗營,讓孩子們有了暑假邊玩邊學的好去處。體驗營將於8月1日正式開營,中小學生花9.9元即可參與體驗。
  • 不辦晚會不搞慶典 湘潭大學慶祝復校40周年
    —分享—   紅網湘潭
  • 五老四少之許元啟:交大情結唐山緣
    其中,許元啟最早來到唐山工業專門學校讀書,在校期間,他積極投身愛國學生運動,編印《救國報》,創辦《科學的唐山》,深入工礦企業,撰寫調研報告,致力於實踐知識青年與工農相結合,如櫞之筆,獨領風騷;1921年,他畢業回到上海,在交大滬校期間,他關注唐山開灤五礦大罷工,創辦《唐山潮聲》支援母校的革命鬥爭;1936年,他又重返母校任教,更是為南遷復校、教學和圖書館建設事業奔波操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