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特級教師谷丹:學數學要想逆襲,要抓好核心2點,養成3個習慣

2021-01-08 虎媽狼爸講育兒

數學是一門畢業之後做夢還會夢到的學科。「小學得100,初中拿80,高中60分」,想必這是很多學生數學成績的一個演變過程。甚至有的學生在大學畢業之後,還會在夢中被數學考試「嚇醒」。

數學滿分150分,雖然不需要在試卷上寫太多的字,但是它的演算過程和推導的過程卻是極其複雜的。

如何學好數學,也是現在很多學生們一直以來最苦惱的問題。在龐大的知識量下,怎樣才能把這些零碎的知識點串聯在一起,然後提高整體把握的學習效率,這不僅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學習,還要摸索到提高效率的學習方法。

數學特級教師谷丹認為,學數學要想不做無用功,就要把握好2個核心要點,平時注重養成3個習慣。

抓好核心2點:「是什麼」和「為什麼」

在谷丹看來,數學的本身就是在舊知識的鋪墊之下,不斷的延伸拔高難度。所以從小學簡單的加減運算之後,需要的並不是簡單的運算能力,而是對一個知識點的理解後,加以運用的能力。

數學學習的就是兩個問題,就是要搞明白2點:這個知識點的本質是什麼,這道題為什麼要這麼要做。弄清楚這2點不僅需要老師單方面的灌輸,要想搞懂一個人知識點為什麼,更需要學生主動的去提出問題,搞懂「為什麼」。

養成3個習慣:

1、全面梳理知識點

以谷丹多年的教育經驗看來,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運用的方式都是機械性的,雖然具有一定夯實基礎的作用,但是這樣的複製抄寫方式,卻不是提高學習數學效率的好方法。

谷丹認為,學會把課本上的知識點轉化為自己所用,平時注重全面的梳理知識點,將一些看似很雜亂無關係的公式定義,進行分類樹立,反而可以獲得新的學習靈感,這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方法。

2、分析、歸納易錯點

谷丹表示學生要學會自己主動去學習,這是學好數學的關鍵。平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要重視老師強調的知識點之外,還要學會自己去分析、歸納易錯點,然後把這類知識點和相關的題目進行集中複習和鞏固,這也是監減少知識短板的方法之一。

可以主動的去分析思考題目本身其實就是對知識點的深加工,所以學會自己去分析、歸納易錯點,也是學好數學的關鍵一步。

3、高效的利用錯題

在谷丹教過的很多學生中,他們都會對錯題加以整理,但是卻沒能高效的利用錯題。利用錯題不是平時簡單的翻閱,而是要學會對錯題進行加工。

谷丹表示,錯題在整理完之後,先把這些錯題進行篩選,哪部分是需要複習的,哪部分是不需要複習的,這些都區分好。之後再把錯題進行分類整理,將同一類型的題目都集中在一起,這樣學生們複習起來的效果也會更好。

最後是把錯題進行分層,把部分是需要進行多次複習的,要進行標註,這樣一來,學生們學習數學就會更加的清晰,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很多學霸都有整理錯題的習慣,比如今年湖北省的高考狀元唐楚玥,數學考了149分的好成績,而她平時就有整理錯題的習慣。

在高考結束之後,她還把自己平時整理的學習資料和筆記都留給了學校的學弟學妹,學校也把她的課堂筆記進行了義賣。

從唐楚玥的筆記中,可以看出,她的學習方法是從這些經典的錯題中找出過濾,並且高效的利用錯題集,分類複習和鞏固,分析不同的題型中要用到的知識點。

實際上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孩子數學不好的原因是因為孩子沒有對數學提起興趣,他們覺得數學是枯燥乏味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想辦法讓孩子提起興趣,對孩子做好數學啟蒙。

像咱們熟知的楊振寧先生,他說自己很懷念數學啟蒙階段,忘不了童年的數學記憶,因為那份記憶有一個值得敬重的人,劉薰宇。

楊振寧在回憶時提到,劉薰宇先生寫過很多通俗易懂並且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曾經讀過他寫的一個關於智力測驗的文章,內容很有趣,我從中知道了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

因為劉薰宇老師,楊振寧先生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鑽研數學的道路上堅持不懈的努力。劉薰宇老師曾經編寫了一套《給孩子的數學三書》。

這套書共有3冊,分別是《數學趣味》、《數學的園地》、《馬先生談算學》。

《數學趣味》是劉薰宇寫給中小學生的數學科普經典。本書中所收錄的都是作者從日常生活中隨處拾來的數學文章,「萬物皆數學」,讓孩子通過感知萬物來學習數學,是最靈活、最方便的辦法。

《數學的園地》比較系統地說明了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經過作者巧妙的手法寫出來,只要學過初等代數和幾何的人,就會很輕鬆、毫不費力讀完並掌握,所以該書完全可以作為中小學生必備的重要自學書籍。

《馬先生談算學》中。劉薰宇化身為「馬先生」,以第三人稱的口吻進行書寫,主要圍繞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收集了100多道題目加以解釋。

總的來說,以趣味貫穿全書,其實數學本身就是一種興趣,沒有興趣的讀書,味同嚼蠟,真正的有了興趣,才會甘之如飴。

建議大家可以給自己的孩子看看這本啟蒙了楊振寧的數學啟蒙書。價格一點不貴,三冊只要69,包郵到家。

有需要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連結:

相關焦點

  • 數學特級教師谷丹:要想學好數學,要抓住2個核心,養成3個習慣
    北京市數學特級教師谷丹針對這個問題給出了答案。 谷丹老師提出:想要學好數學,要抓住2個核心,養成3個習慣。 2個核心:「是什麼」和「為什麼」 谷丹老師認為,數學的學習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提升難度和高度,就像蓋高樓一樣要先打好地基。
  • 數學特級教師谷丹:想要學好數學,養成3個習慣,掌握2個重點
    「我特別反對全民學奧數,但我更反對根本不讓學奧數。」在那段奧數班正熱的時期,曾長期擔任北京四中數學教研組組長,被學生稱為「神一般存在」的北京數學特級教師谷丹,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到。但如何學好數學,一直是學生們的難題。谷丹老師作為北京市數學學科教學帶頭人,結合了自己幾十年的實踐教學經驗,致力於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學數學的方法。谷丹老師認為,學數學要想不做無用功,就要養成3個習慣,掌握好2個重點。
  • 數學特級教師谷丹:我反對全民學奧數,但我更反對根本不讓學奧數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北京四中數學特級教師、北京市數學學科教學帶頭人谷丹老師談到「奧數熱」現象時說過:「我特別反對全民學奧數,但我更反對根本不讓學奧數。」谷丹老師認為,奧數的難度較大,基礎不好的孩子學不懂,反而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但完全不讓孩子學奧數,又浪費了另一些孩子的優勢。
  • 數學特級教師邱學華:從小學開始,想提升數學成績,牢牢記住8字
    對於很多學生來說,題目做了不少、夜也熬了很多,但是數學成績還是提升不明顯,所以不得不納悶,難道真的是自己不適合學數學?無論是學數學還是學其他科目,毫無疑問,如果能夠從早打下堅實的基礎,那麼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學習問題,所以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必然卻少不了老師的引導。
  • 數學特級教師吳正憲:家長要給孩子「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教育
    那麼如何讓孩子喜歡上數學、學好數學呢?我們來看看數學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是怎麼說的吧!孩子需要「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教育吳正憲老師曾提出過一個「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教育,我深以為然。家長要牢記「4個更重要」01、沒什麼比保持孩子對學數學的自信更重要蘇格拉底說:一個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兩個條件。
  • 公開課 數學特級教師曹培英:如何自然地發展孩子的數學能力
    o 搜微信號「diyijiaoyu」或公眾號「上海教育-第一教育」---✄-「上海教育-第一教育」微信平臺和「上海特級教師」微信平臺聯合推出「特級教師公開課」欄目,邀請滬上各學科的特級教師提供最權威、最實用、最詳細的學習方法。您有什麼問題想要向特級教師請教,也可回復「公開課+您的問題」發送給我們,我們將邀請相關學科的特級教師予以回答。
  • 數學特級教師唐盛昌:想要孩子學好數學,要鍛鍊這2種思維特性
    數學這東西,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剩下140分就真的沒辦法了。這是我在網絡上看到的一個段子,講述了學數學的心酸。很多人在學數學面前都有一種痛苦的感覺,而這種痛苦可能並不是錯覺。有一種說法是,學習數學的中樞是人大腦的痛苦中樞,所以你在解數學題的時候就感覺像有針刺痛了你的那個區域,所以很多人感受到痛苦想逃避。咱先不管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但確實得到了數學學渣的認可。但如今這個時代,你不能因為痛苦就不學了。
  • 如何讓孩子愛數學?特級教師支招:家長做好這五點
    特級教師支招:家長做好這五點 2021-01-05 22: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不愧是特級教師!把高中3年數學編成「表」,全班58人36個拿滿分
    不愧是特級教師!把高中3年數學編成「表」,全班58人36個拿滿分數學的學習,除了掌握基礎點,還應該善於總結和歸納。數學題型雖說總是千變萬化,不過呢,所考察的考點始終都不變的,相同的考點可能換一個方式提問,所以這就考察孩子們對於數學基礎知識掌握的牢固性了。
  • 一年級學生學好數學,需要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需要抓好四個方向
    一年級學生學好數學,需要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需要抓好四個方向俗話說「好習慣終身受益」。學好數學,需要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嚴謹、一絲不苟的學習習慣。培養一年級學生學好數學的習慣,需要抓好以下四個方向。一、格式規範,書寫認真學寫數字是數學書寫的基礎,美觀的數字書寫是數學書寫的主心骨。數字書寫宜大小適中,一般以作業本的格子寫滿較為合適,過大過小皆影響美觀。最忌諱時大時小,參差不齊。此外還要注意橫平豎直,線條流暢。數字寫好了,數學書寫也就成功了一半。
  • 小數點數學核心素養教育正在生根、發芽
    為了進一步提升小數點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教師教學和研討能力,培育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小數點數學特邀北京市特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對外合作辦學平臺「學思課堂」項目領銜專家、曾獲蘇步青數學教育獎的喬榮凝老師來校指導課堂教學。
  • 初一新生數學學習習慣如何養成,初中數學教師給出了20條習慣
    回想起孩子剛入初一時,孩子班上的數學老師一上來就給大家列出了20條必須養成的數學學習習慣,並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領會。這20條數學學習習慣分為四大類,即課前習慣、課堂習慣、課外習慣、溫習習慣。這裡先講5個習慣。
  • 初一新生數學學習習慣如何養成,初中數學教師給出了20條習慣
    我們都知道,數學這門課程很重要,一旦沒跟上,後果很嚴重。回想起孩子剛入初一時,孩子班上的數學老師一上來就給大家列出了20條必須養成的數學學習習慣,並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領會。這20條數學學習習慣分為四大類,即課前習慣、課堂習慣、課外習慣、溫習習慣。這裡先講5個習慣。
  • 指向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的教與學
    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中也提出培養數學觀點、數學思維方式和數學方法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傾向性,包括數學意識、數學行為、數學思維習慣、興趣、可能性、品質等等。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解決所有問題的第一步,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與數學意識,並且讓思維與所學的數學基礎知識相融合,對於發展學生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 全國知名小學數學特級教師
    錢守望 男,1967年4月出生,河北唐山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數學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現任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
  • 環翠區舉行小學數學青年教師「深度教學」暨「習慣養成」課堂大賽
    為持續推進「學習習慣養成教育」不斷向縱深發展,提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專業水平,促進「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落地生根,展示環翠區深度教學研究效果,近日,「環翠區小學數學青年教師『深度教學』暨『習慣養成』課堂教學大賽」在溫泉學校落下帷幕。
  • 天壇押中高考題,數學將來怎麼學?特級教師支招
    那麼問題來了,中小學數學到底應該怎麼學?重點應該放在哪兒?來看看特級教師、特級校長的見解。 其實,學數學,不是學一道題,而是學一個知識鏈、一張知識網絡。學好數學並不難,要有一種堅持的學數學的精神,能夠學會溫故知新,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抓住他們的本質。
  • 特級教師錢守旺經驗分享:教學要培養習慣,掌握學法
    北京市數學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錢守旺劉良華教授說:「我相信教育有很多秘密隱藏在評價那裡。如果一個老師能夠被學生長時間地記住,多半是因為這個老師評價學生時說了幾句話,而這個學生就終身記住了這幾句話。」
  • 核心素養與「簡約數學教學」
    雖然這是一套「有系統規劃、具有實踐操作經驗的完整育人目標體系」,但是,鑑於學校中各種教學任務大多是通過學科課程和教學來落地的,教師的專業稱號(如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大多是分學科來評審的,老師們習慣於自己有一個主教學科身份(如語文教師、數學教師、音樂教師等),因此,相比對核心素養體系的熱度,基層一線老師似乎更加關注學科核心素養。
  • 居家學習數學有何妙招?特級教師為你指點一二
    那麼,我們該怎樣在家學習數學呢?本期特別邀請北京小學特級教師李惠玲和北京四中特級教師常毓喜,與大家分享數學學習的小訣竅!二、注重思考,掌握學科本質數學由低到高的三個層次是知識、方法、能力。同學們不僅要重視知識與方法的學習,更要重視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事實上,因為數學是最具有邏輯性的學科,所以在學習中要多思考、多研究,重視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靈活掌握數學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