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臺北電,昨天台灣島內「農業貿易善意使命團」,在美國與美方籤訂未來兩年有意購買美國農產品36.6億美金,參加籤字儀式到場有美國7位美國參議員,15位美國眾議員,還有官職最大的美國亞太助理國務卿史達偉到場祝賀,這在臺灣與美方「民間互動」關係中,非常少見。當然這也與美方農產品賣不出去,非常著急有關,畢竟36.6億美金的農產品採購,對於美方來講是超級大單了。
這36.6億美金的農產品意向訂單具體有哪些產品?
這份意向訂單中,顯示未來2年,也就是2020年與2021年,採購美國大豆、美國小麥以及美國玉米總金額達到27億美金,另外未來2年還將採購美國牛肉9.6億美元,合計總金額為36.6億美元。其中購買美國牛肉9.6億美金爭議最大,臺灣目前禁止進口美國豬牛肉產品,原因是美國牛肉中含有「瘦肉精」,但在未來2年中,蔡英文籤訂意向採購9.6億美金牛肉,也不知道為了什麼?
由於島內2020大選還有3個月左右的時間,為什麼蔡英文這麼急於與美國籤訂26.6億美金的採購意向?
第一:3個月後蔡英文感覺自己有可能被拉下臺,選舉失敗。
由於藍營郭臺銘宣布不再參加2020大選,蔡英文看到藍營分裂的可能性沒有了,再加上韓國瑜新北造勢35萬人力挺韓國瑜,自己從來沒有這樣的「力捧」。另外綠營內部也出問題了,呂秀蓮已經報名登記參加2020大選,自己本來希望藍營分裂,沒想到藍營沒有分裂,自己的綠營反而有分裂的可能。蔡英文也感覺到能夠拉住呂秀蓮不參加2020大選,可能性也不大。在這樣「內憂外患」情況下,只有美國一條路,多購買美國農產品,獲得美國支持,管它3個月以後情況會怎麼樣,先把眼前大選利用執政優勢,能用的都給用上。
第二:蔡英文感覺自己不籤訂,3個月後「好事」可能被藍營搶走。
「農業貿易善意使命團」與美方籤訂協議,今年已經第13次了,由於美方農產品今年滯銷嚴重,臺灣還專門比往年多採購6%,以視重視為美方「分擔」農產品的滯銷的決心。目前臺灣島內80%穀物來自於美方,是美國農產品銷售的第八大市場。當然蔡英文主導與美國籤訂的農產品2年意向協議,也確保討好美國的「好事」落入自己的袋中。
第三:轉移自己的博士論文有可能「造假」事件的影響,提升民眾對採購美農產品的關注。
目前島內對蔡英文博士論文有懷疑,並且陳水扁也表態,如果沒有造假,把自己的博士畢業證書給大家看看就可以了,這麼簡單,沒有必要不斷「提告」,好像法院就是自己家開的一樣。「論文造假門」的出現,有可能極大地拉低蔡英文的支持率,當然蔡英文遲遲不拿出證書與論文,肯定也有自己的考量,證書與論文時間點上可能有大的出入。
各位讀者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