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個人所得稅彙算從2020年3月1日就開始了,至今為止已經還剩20天。前面作者為大家盤點個人所得稅彙算是什麼,怎麼辦。這裡作者要講的是一個「打敗你的不一定是你的對手」的經典案例。
01 個稅彙算,爆出數家企業盜用個人身份
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自個稅彙算開始後,出現了一個新的維權群體,他們就是我們尚未就業的大學生。近期各大高校在校大學生爆料,他們的個人所得稅APP上有個人工資記錄,被眾多無良企業盜用。
被查出後,企業紛紛甩鍋給企業的財稅從業人員,出納,會計紛紛躺槍。眾多無良企業以為這樣就可以涉險過關,但是他們想不到的是,正有一大波學生維權群趕來。
02 學生哭了,我還沒找到工作呢,就被發工資了。
隨著個人所得稅APP的推廣與應用,企業盜用個人信息的行為大量被曝光,引起大學生群體的廣泛關注,很多大學生自發地組建起了維權群,同時通過個人所得稅APP等渠道對相應的企業進行投訴。
有的學生表示,目前剛剛畢業,還在努力地找工作,工作沒找到,就被發工資了,原來就知道大眾的個人信息嚴重洩露,沒想到竟然通過個人所得稅APP查到了,這些企業真是膽大,應該好好地查一下他們。那麼大學生的個人信息是怎麼洩露的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學生不注重自己的個人信息保護,在各類不合規的網絡工具上填充了自己的個人信息。另外一方面就比較讓人噁心了,就是很多高校為了提高學生就業率,會與很多企業進行合作,將學生信息提供給學校,為學生安排相應的就業信息。
03 工資薪金,偷逃企業所得稅
目前,許多高校大學生信息被盜用,也引起了稅務部門的重視,許多單位都成立了專案組,對違法盜用大學生信息作為企業員工發放薪資的行為進行追查,同時追查企業在稅務操作上的其它違規行為。
那麼企業為什麼用員工的個人信息來發工資呢?關鍵點就在企業所得稅上,我們很多企業的企業所得稅一般情況下稅率為25%,企業為了增加企業成本,通過為員工和個人發放低於個人起徵點的個人工資來增加企業成本,這樣就會少繳納很多企業所得稅。這明顯是企業偷稅漏稅常見的方式。
隨著稅務機關的介入,這些企業被追責,這些企業不僅會被追繳偷逃的企業所得稅,還會被處以相應的罰款,嚴重者企業的老闆或者會計會被判刑。
小結
企業盜用高校學生信息發放工資由來已久,因為各種原因在稅務檢查的時候,很難被發現。但是個人所得稅APP出臺以後,企業盜用他人個人信息偷逃企業所得稅的行為再也行不通了。
打敗小偷的是手機支付的興起,讓小偷再也偷不到錢。打敗高級餐廳的是美團,外賣小哥讓你在家就能吃到可口的飯菜。然而抓住企業偷逃企業所得稅的,不僅僅是稅務稽查,個人所得稅APP也成為了重要的稽查工具。
如何操作個人所得稅APP詳見下文。
個稅彙算退稅倒計時26天,我退了600元,你退了多少?
一起來查看一下你的個人信息有沒有被企業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