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虎傳精彩片段 |
「馬老咬和程步樓」精彩片段 |
「木魚傳」精彩片段 |
《東方夜譚》精彩劇照 |
「魔法專注力」工作坊活動現場 |
8月4、5日,臺北如果兒童劇團將在中國兒童劇場連演三場經典好劇《東方夜譚》,該劇是如果兒童劇團於 2008 年首演的一部大戲,與知名文學作家司馬中原老師合作,改編司馬中原廣受好評的三則故事——山野傳奇的《小樵夫奇遇》, 奇情武俠《馬老咬》,荒野奇談《呆虎傳》。這三則故事也是臺北如果兒童劇團團長趙自強小時候聽的故事,要跟小朋友分享充滿感動的俠義故事!臺北如果兒童劇團已經連續八年參加中國兒童戲劇節盛會,也是八度與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合作交流,這次更邀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馬蘭花藝校的10名小朋友加入演出,進一步展現雙方在兒童戲劇領域的深入合作。
參與工作坊 體驗魔方專注力
每年伴隨精彩演出,臺北如果兒童劇團還會帶來深受觀眾喜愛的工作坊活動,從首屆的「練熊貓舞」、第二屆的「聲音大進擊」、第三屆的「挑戰專注力」、第四屆的「小偵探大眼睛」、第五屆的「身體橡皮筋」、第六屆的「聲音魔法師」,到第七屆的「和想像力做朋友」,豐富的兒童戲劇體驗活動開發了兒童們的想像力,培養了小朋友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孩子與家長們的廣受好評。第八屆中國兒童戲劇節一開幕,就有很多小朋友打電話來詢問今年工作坊開始的時間,精彩的活動已然擁有許多小粉絲的期待。
8月1 日下午,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臺北如果兒童劇團此次為我們帶來了和以前不一樣,但依舊是高品質體驗的「兒童劇場表演Workshop——魔法專注力」工作坊活動。因為專注力是小朋友們最缺乏的,充滿好奇心的小朋友最容易被外在環境的小事吸引,此次工作坊旨在通過「跟隨領袖」「鏡子舞」「節奏樂團」「分享與談論」四個環節,讓小朋友們在「玩兒」戲劇的過程中,感受到專注力的重要,進而培養專注的能力,延長專注的時間,體驗到魔法專注力!
此次工作坊的主講老師依舊是畢業於美國東密執安州立大學的兒童戲劇教育專家、臺北如果兒童劇團的創作暨教學總監徐琬瑩。活動現場,20名小朋友在徐婉瑩老師的帶領下,舒展身體,專心致志地體驗了一把專注的魔力。60分鐘的時間裡,小朋友們不僅充分地參與進活動中,還相互交流分享了自己的「魔法旅程」。藉由分享與討論,小朋友也在歡樂的活動中收穫了友誼。
觀看經典劇目 感受東方俠義精神
戲劇工作坊結束後,臺北如果兒童劇團攜經典戲劇《東方夜譚》在中國兒藝藝術長廊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黨委書記雷喜寧、副院長閃增宏、副院長趙寒冰,和臺北如果兒童劇團團長趙自強、創作暨教學總監徐琬瑩、《東方夜譚》主創和演員與來自中央及首都的近30家媒體共同出席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展示了劇中精彩片段「白蛇與蜈蚣對打」,片段中用臺灣的藤甲舞和苗族、傣族的舞蹈混合改編而成的打鬥場面,極具特色、十分優美。「呆虎傳」,展現了淳樸憨厚卻又十分正義的呆虎與土匪的抗爭。「馬老咬和程步樓決鬥」片段由兩位臺灣知名、專業的演員現場表演,飾演馬老咬的唐從聖先生此次也是首次將女兒帶到戲中一起表演。
臺北如果兒童劇團團長趙自強在談到為什麼選擇《東方夜譚》來演出時說:「今年在前期討論要推出什麼劇目時,我們想起跟中國兒藝尹曉東院長之前的談話,尹院長曾經問我:現在全世界都很流行「影像」和「真人」相結合的舞臺表現手段,如果兒童劇團有沒有相關方面的劇目呢?不斷實驗、嘗試新的表現手法、故事主題,本來就是我最喜歡做的挑戰,《東方夜譚》就是這樣的劇目,是我們特意帶來的,特別大的一個戲,有很多的演員,不同的、跨界的藝術家一同帶來的演出。我們希望聽到這些故事的孩子們,要把這些故事留到心裏面,有一天我們長大了,碰到類似事情的時候,我們的心就會告訴我們,應該要怎麼做。當我們可能會做錯事的時候,我們的心就會給我們力量。」
臺北如果兒童劇團團長趙自強發言 |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尹曉東表示,臺北如果兒童劇團連續八年參加中國兒童戲劇節,已經積累了很好的口碑,培養了一大批忠實觀眾,希望《東方夜譚》能夠一如既往地得到孩子們的歡迎和喜愛,通過劇目交流促進海峽兩岸兒童戲劇的交流與合作。他還說:「隨著這幾年中國兒童戲劇節的舉辦,我們邀請了更多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團體的加入,戲劇節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我們也期待臺北如果兒童劇團在今後的戲劇節中,能夠繼續為我們帶來更多更精彩的演出。」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尹曉東發言 |
西方的《天方夜譚》很有名,一個女孩兒為了保住性命,不斷地講出好故事,不但化解了暴戾國王的殺氣,甚至創造了自己以及國家的幸福。而作為臺北如果兒童劇團的經典之作《東方夜譚》,以文學為出發點,不再只是教小朋友要做對的事,而是要去思考如何做對的事,為什麼要做對的事,傳遞了中華傳統美德——與人為善、愛國愛家,強調為身邊的人,甚至為陌生人獻出愛心、照顧他人。劇中的主人公司馬亮,是許多平凡人的代表,他跟你我一樣,曾接受過老師和長輩的教誨,要主持正義,要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可是隨著成長,了解了明哲保身的重要。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可是如果未來的小朋友都變得這麼懂事而怕事,放棄了心中的是非,這怎麼成呢?劇中司馬亮在對正義的信念有所動搖時,想到了小時候外婆講給他的三個故事——「木魚的故事」「馬老咬和程步樓」和「呆虎傳」。在這些故事中,他懂得了這世界有良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是非、曲直是非常分明的,這也就是司馬老師故事中的俠義精神,也是該劇希望跟孩子們分享的。
《東方夜譚》在舞臺呈現上也體現了東方美學特質,透過中國水墨畫的虛無飄渺,和戲劇中真人肢體表演結合, 看演員「飛簷走壁」搭配如假似真的多媒體投影,穿梭在水墨竹林之間,風格獨樹一格的劇場 設計,水墨畫與聲光、布景、互動投影、武打場面相結合,帶給現場觀眾極具中國意境美的舞臺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