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牛!一個不足1500人的旅,出了2個元帥2個大將2個少將

2021-01-08 趣侃文史8

不足1500人的旅,顯然不是滿員的,缺員夠多了。

但,歷史上就有這麼一個旅,不足1500人,後來卻出了兩個元帥,2個大將,2個少將。這個旅也太牛了!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樣的旅,能這樣牛?

教導旅部分幹部合影

這個旅的就是8461步兵特別旅,由東北抗日聯軍整編而來,所以被稱為「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該旅的特別之處在於,她是東北抗日聯軍在蘇聯整理編成的,當時隸屬於蘇聯紅軍,所以又是蘇聯紅軍遠東方面軍獨立第八十八旅。

那麼,東北抗日聯軍為何會在蘇聯改編呢?這話說起來就長了。

1940年初,是東北抗聯最困難的時候,在日軍殘酷討伐之下,從建軍時期的10萬大軍,銳減為3000餘人。

為了保存這支抗日力量,組織上決定實行戰略轉移,除了留下堅持鬥爭的以外,其餘的退至蘇聯遠東境內,分別建立了南北野營兩個訓練基地。

當時退至蘇聯遠東境內的部隊,東北抗聯第一、二、三路軍都有。第一路軍中的領導人是金日成,他當時的職務是東北抗聯第一路軍第一支隊司令。

教導旅周保中旅長

第二路軍的負責人是周保中,他當時是東北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

第三路軍的負責人是李兆麟,他當時是東北抗聯第三路軍總指揮。

對於南北這兩個野營訓練基地,蘇聯軍方決定將其統一編為一個旅,幹部配備根據在抗聯的職務進行,周保中和李兆麟是二三路軍的總指揮,所以一個被任命為旅長,一個被任命為政治委員。

後來,李兆麟的政治委員,改為政治副旅長,另外的兩個副旅長都是蘇聯人。

金日成當時被任命為什麼職務呢?他是第一營營長,副營長是安吉。

這個旅一共有四個營,第二營營長是王效明,副營長姜健。第三營營長許亨植,但沒有到職,因為他犧牲了。所以實際上營長是王明貴,副營長是金策。第四營營長是柴世榮,副營長是季青。

這個旅的人數歷來爭議不斷,有人說只有800人左右,有人說2000人左右,而旅長周保中向華西列夫斯基報告時,說他們有4000人。

我們認為,比較可靠可信的,當數1945年8月25日遠東蘇軍司令部情報處處長丘維林少將,給蘇聯元帥華西列夫斯基寫的信裡反映的數據,這可是情報處的數據。

這封信裡,有從軍官、軍士和士兵角度,也有從民族角度,還有從國籍角度統計的數據,這些數據顯示,八十八旅實際人數是1354人.

這支部隊,可以說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支特種部隊,訓練非常艱苦非常嚴格,訓練科目比一般部隊的訓練科目要多得多,全面得多。從滑雪、駕駛、收發報,到射擊、跳傘和爆破埋伏及野外生存,無所不包。

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後,這支勁旅的任務是準備進入東北配合行動。日本投降後,他們承擔了更重大的任務,負責接收東北,搶先進駐57座戰略重鎮,協助蘇軍管理控制城市。

當時,按照蘇聯紅軍的要求,八十八旅的旅營領導,選派到各個城市任衛戍區副司令。比如周保中去長春市,李兆麟去哈爾濱,金日成到平壤,金策去鹹興市等。

金日成

那麼,這些人後來都發展得怎麼樣了呢?這些人都是人傑,出了2個元帥2個大將2個少將。下面我們就來分別介紹一下。

周保中旅長,回國後曾任東北人民自衛軍總司令兼政委、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東北軍區副司令員。1950年轉業到地方工作,1955年授銜時,未授軍銜。

李兆麟,抗戰勝利後任濱江省副省長,令人痛心的是,在1946年3月9日,在哈爾濱被特務殺害。

崔庸健,在教導旅的職務是副參謀長,回到朝鮮後,曾任朝鮮人民軍第一任總司令,1953年被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次帥軍銜,當時僅次於金日成。

朝鮮次帥崔庸健

四個營的主官情況如下:

第一營

營長金日成,就不用多說了,1953年獲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元帥,1992年被授予大元帥。

副營長安吉,回朝鮮後創辦了專門培養軍事幹部的平壤學院,遺憾的是,他積勞成疾加之多次負傷,於1947年病逝,未等到朝鮮1953年的授銜。

第二營

營長王效明,曾任解放軍海軍旅順基地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副營長姜健,曾任東北民主聯軍吉東軍分區司令員,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被授予大將軍銜。

第三營

營長王明貴,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黑龍江省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副營長金策,曾任朝鮮內閣副首相,朝鮮人民軍前線司令部總司令官,被授予大將軍銜。

教導旅二營長王效明

第四營

第四營情況令人心痛,營長柴世榮,1944年9月,在野營訓練時突然被人帶走,從此下落不明。

副營長季青,也是在1944年9月,不知何因,他突然被捕,被送往西伯利亞。但結果還不錯,1955年得以回國,在黑龍江省民政廳和人大工作,1984年以副省級待遇離休。

通過以上介紹,可以看出這個教導旅有多牛了吧?

世界上不知道有沒有比這個旅還牛的?就此問題請教於朋友們,知道可要教我哦。

相關焦點

  • 八路軍3個師6個旅,344旅出2大將,343旅打仗強,但386旅才最牛
    那麼,這3個師下轄哪6個旅?哪個旅戰鬥力最強?八路軍每個師下面都是兩個旅的編制,115師林帥是師長,聶帥是副師長,羅帥是政訓處主任,下轄343旅和344旅。其中343旅的旅長是陳光,副旅長周建屏;344旅旅長徐海東,黃克誠是政委,有意思的是344旅下轄的519團副團長和現在央視一個女主持都叫董卿。120師賀總是師長,肖克是副師長,下轄358和359旅。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團長是中將,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看過電視劇《亮劍》的朋友,一定不會對386旅感到陌生,畢竟李雲龍的新一團就隸屬於386旅。那麼,真實歷史上的386旅是什麼樣呢?第386旅是開國大將陳賡帶出的一支隊伍,陳賡是黃埔三傑,又從事過中央特科工作,歷經北伐、南昌起義、長徵,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以及領兵打仗的能力,因此,386旅是戰鬥力非常強悍的一支部隊。
  • 在開國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人吃五穀雜糧,避免不了的就是生老病死,即使是身份多麼尊貴的人也不例外。就像古時候的皇帝,他們都追求長生不老,想著千秋萬代,但是又有幾個皇帝是長壽的?那麼在這些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呢?第一位逝世的元帥新中國的開國十大元帥,我們都很熟悉,第一位逝世的元帥是羅榮桓元帥。羅榮桓元帥,是十大元帥中唯一一個和主席一生共事的元帥。而且在他去世後,主席還為他寫了悼詩。
  • 八路軍3位師長都是元帥,6位旅長為何只評了2位大將
    八路軍下轄3個師,即115師,120師,129師。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這3個師的師長全都是元帥。甚至3個副師長,有2個也都是元帥。3個師下轄6個旅。按照正常的邏輯推斷,師長是元帥,那麼旅長該是大將才對吧。其實不完全是。且聽小編為大家說道說道。(343旅旅長陳光)115師下轄2個旅,即343旅和344旅。343旅旅長陳光。
  • 開國將帥:元帥之首是彭老總,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加強軍隊的正規化、現代化建設,於是軍銜制的問題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實行軍銜制,共設6等19級:被授予元帥軍銜的有十人,大將軍銜的有十人,上將軍銜的有57人,中將軍銜的有177人,少將軍銜的有1360人;其中元帥之首是彭老總,那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又分別是誰?
  • 虎父無犬子:陳賡大將的四子一女,3個少將2個教授!
    陳賡大將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出生於湖南湘鄉的一個地主家庭,其祖父陳翼瓊是一名湘軍將領,受祖父影響陳賡在14歲時不顧家人反對參加了湘軍,21歲時考入了黃埔軍校。陳賡是一位功勳卓越的開國將軍,無論是在情報保衛工作的隱蔽戰線,還是在硝煙瀰漫的戰火中,他都是縱橫馳騁,聲名顯著。
  • 陳賡大將去世時僅58歲,他的子女後來怎麼樣了?3個少將,2個教授
    他是開國大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領導者,為新中國的成立和建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是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可惜的是,陳賡大將去世的太早,年僅58歲。那麼,他去世後,其家人怎麼樣了?算起來,陳賡大將一生有過三次婚姻。第一次婚姻是父母包辦的,他逃了出來。1927年左右,他在上海負責中央特科的情報工作時,認識了20歲的王根英同志。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人難免有一死,自古以來,生離死別,就是很正常的現在。只不過在我國近代歷史上,因為戰爭,很多無辜的人也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時期很多英雄戰了起來,他們願意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才得以建立起了新中國。
  • 一個日本軍隊的少將,到底是什麼級別,能夠調動多少兵力?
    當時,李雲龍發現在觀摩團中還有一個日軍少將,李雲龍非常激動,喊了一聲:活捉那個日本少將,我要和他過過招。那麼,在日本軍隊中,少將到底是什麼級別的幹部,為何李雲龍這麼激動呢?其實,在日本軍隊中,少將已經躋身於高級將領犯人行列,最少也是一個旅團長。
  • 第一元帥省、第一大將省、第一將軍省,是指哪三省?
    一九五五年我國首次授予軍銜,此後十年期間,共授予元帥共十人、大將共十人、上將共五十七人、中將共一百七十七人、少將一千三百六十人。將帥們在戰爭年代,馳騁沙場、戰功赫赫,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汗馬功勞,被譽為「開國將帥」。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有些地方擁有將帥數量最多,當地人引以為傲。
  • 日本「大佐」是個多大官,帶多少兵?為何日軍爭當大佐也不做少將
    在這裡就必須要說一下日本的軍隊制度,實際上大佐直譯於日文的漢字,日本走上軍國主義之後,舊日本軍銜按照16級次序如下: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伍長(下士)、軍曹(中士)、曹長(上士)、準士官(準尉)、少尉、中尉、大尉、少佐、中佐、大佐、少將、中將、大將。
  • 《東方戰場》裡:石原莞爾只是個少將,為何敢和跟大將杉山元叫板
    作為一部紀實題材的大劇,《東方戰場》還是有被人吐槽不真實。比如劇中日軍石原莞爾與杉山元的對峙吧,那分明就是下克上的不真實表現。一個少將,如果能對一個大將公然叫板呢?這不是神劇的反轉鏡頭嗎?但是,如果真的了解了現實,可能它還真不是那麼一回事。
  • 古田會議產生了多少元帥、大將和上將
    參加古田會議的各類代表120左右,其中第一類是前敵委員會委員:毛主席、朱德、陳毅、羅榮桓、林彪、伍中豪、譚震林等13人。建國後1955年9月,朱德、陳毅、羅榮桓、林彪被授予元帥軍銜,十大元帥就佔了四個。如果伍中豪不犧牲,我想其軍銜應是大將之上。譚震林因參加地方工作,未授銜,長期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副國級。
  • 開國四大首將,第一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他們都是誰?
    這樣的榮耀共分為五個檔次,從高到低分別是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開國以來,十大元帥被很多人所熟知,所以今天咱們來講講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首先介紹的便是第一大將,一個很樸實的名字——粟裕。他是最早一批創立革命根據地的將領,這對於我軍的發展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也因此堅固了很多革命士兵的勝利信念。
  • 出自黃埔軍校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名單
    來說說我們新中國的十大元帥和十大將以及上將有哪些是從黃埔軍校出來的。十大元帥:朱德,林彪,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十大元帥中有5人都從黃埔軍校出身,葉劍英黃埔軍校教授部副主任,聶榮臻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教官。陳毅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文書。徐向前,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林彪,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十大將軍中有3人,陳賡,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許光達,黃埔軍校第五期學員。
  • 海賊王:海軍大將實力排行榜,被卡普暴打的元帥赤犬僅排在第五名
    第九名:綠牛海軍大將綠牛,是兩年間海軍世界徵兵中脫穎而出,成為海軍大將的,綠牛擁有一種惡魔果實能力,但是具體能力尚未公布,唯一知曉的就是他依靠能力能夠三年不進食,給人想像的空間特別多。而他的實力也尚未透露出多少,但在聖地中與藤虎的對話中,可以得出他的實力與藤虎相差不多。
  • 陳賡麾下的四猛一瘋五位猛將,四位是中將,為什麼他只是少將
    之前寫過很多關於陳賡大將的文章,陳賡大將是一位讓人喜歡的將領,戰功卓著不說,為人幽默風趣,經歷相當豐富,在解放軍中找不出來第二個人,一直到今天還流傳著很多關於他的故事。陳賡畢業於黃埔一期,不僅如此在黃埔軍校的時候他就是黃埔三傑之一,名氣很大。
  • 海賊王:克比想替代海軍三大將?等到大將擴充的時候再說吧
    和之國篇,他成為海軍機密行動部隊SWORD隊員,職務為少將(單行本校正為上尉,網上漫畫為少將)。克比僅用三年的時間,就從初出茅廬的海軍雜役工晉升為海軍少將。猶如坐火箭似的晉升速度,卻比不上路飛成為「五皇」的速度,為了追趕路飛,克比一定能夠成為海軍大將。現任三大將都有可能成為克比替代的人選如果克比的實力達到大將層次,誰最有可能被他替代呢?
  • 在中國元帥與將軍有什麼區別?為什麼現在已經看不到元帥軍銜了?
    從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一個是帥,一個是將。例如我們評判歷史人物的時候,喜歡說將才與帥才。總的來說,元帥是比將軍高一個級別的。具體來說,元帥是朝廷(政府)與軍隊的橋梁,而將軍則是元帥與士兵的橋梁。在現代,元帥,屬於軍隊內最高軍銜,只有高級別的將領,才具備授予元帥軍銜的資格,有的國家按兵種授予高級將領元帥軍銜,譬如二戰時期,德國軍隊有陸軍元帥、海軍元帥、空軍元帥等。而將軍,是高級軍事將領的統稱,是一個軍人在軍隊內部的級別。
  • 他是解放軍元帥,兩個老兄都是國民黨將軍,一個中將一個少將!
    在十大元帥中,林彪的幾兄弟很顯赫,他的兩個堂兄林育南和林育英,都是中央委員,三人在延安時曾被稱為「一門三中委」。其實,還有一個元帥的兄弟們也很厲害。那就是陳毅。陳毅出生於樂至縣一個大家族。他本人後來被授予元帥,他的兩個兄弟都是國民黨將軍,一個是中將,一個是少將,分別是陳修和和陳孟熙。儘管在不同的陣營,但幾個人兄弟情特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