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戰場》裡:石原莞爾只是個少將,為何敢和跟大將杉山元叫板

2020-12-11 騰訊網

作為一部紀實題材的大劇,《東方戰場》還是有被人吐槽不真實。比如劇中日軍石原莞爾與杉山元的對峙吧,那分明就是下克上的不真實表現。一個少將,如果能對一個大將公然叫板呢?這不是神劇的反轉鏡頭嗎?但是,如果真的了解了現實,可能它還真不是那麼一回事。

少將石原莞爾為什麼要與大將叫板?就日本當時體系,完全是真的

石原莞爾在二戰時期是日軍內比較出名的人物,他的思想、政治、軍國主義都非常突出。他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以全班第二名的優秀成績畢業,先後到中國、德國進行各方面的歷練。也正是因為如此,石原莞爾不是個吃白飯的主兒,他的很多思想,或者說很多認知,可能要強於日軍內的大部分高官。

就拿劇中的劇情來說吧,石原莞爾對張學良算是知己知彼了,也正因為如此,九·一八事變才能讓他成為軍內聲名在外的人物。可是,人是會飄的,石原莞爾也不例外,有了成績,加之受到一部分人的追捧,所以他目中無人就是必然了。

而日軍當時在中國戰場上的大部分軍官與石原莞爾意見不同,這裡面也包括了他的上司杉山元。這些人都認為,在中國戰略方面已經非常成熟且樂觀,勝利只是早晚的事。但石原莞爾卻不這樣認為,他覺得,全面開戰必定會延長戰爭,相反,採用懲罰式的鬥爭方法,才能逼得國民黨抵抗力量後退。

其實,很多劇中演繹日軍首領輕視我國隊伍是實情,以他們當時橫掃國內的勝利心情來講,他們認為中國是不堪一打的,根本用不著費太多心思,就可以將中國佔領。而這正是石原莞爾與杉山元不同認知的衝突之處。

當時,杉山原認為,三個月就是勝利的期限,所以投入太多根本不理智。有這種認知的日軍官員也包括了石原莞爾手下的一部分下屬,這是讓石原莞爾非常生氣的,在這樣的對弈之中,兩個人的互懟也就水到渠成了。

說起來,石原莞爾之所以敢這樣針對杉山元,那也是有原因的,當時石原莞爾的直接上司為日本親王,而杉山元雖然為大將,但顯然與石原的親王上司不能相比。也因為這個原因,石原莞爾這個少將成為了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的領導。

當然,石原莞爾也沒浪費自己的職務權限,他直接將參謀本部90%以上的權力歸到了作戰部。在這樣的情況下,石原莞爾就成了作戰部的一把手,而杉山元這個大將也就一下成了與他平級的身份。

如此,兩個人互相爭執,大掐口水仗也就不奇怪了。而且,石原莞爾再被加入一點誇張的戲分,那也就足以成就這種下克上的經典橋段。

叫板大將之後的結局如何?降級是小事,保命才重要

有人就不解了,這如果不是出於神劇劇情的反轉,那根據日本軍隊等級森嚴的作風,石原莞爾是不是要面臨著嚴重的後果呢?這倒是真的,你認為利用職務的便利就可以隨便將上級懟下去了嗎?門也沒有。

那場互懟大會上,看似石原莞爾勝利了,可真正的結果卻讓他意外,因為部署的最終意見還是採納了杉山元的看法。這時「辯論」大會已經結束,石原莞爾再怎麼生氣也沒辦法了,這就是所謂的官大壓死人吧?管你有什麼道理,只要上級不高興,你說破天也沒用。

而且,還有重要的一點,石原莞爾為此付出了代價。試想想也可以理解,一個將上司懟得無言以對,老臉盡失的下屬,你想全身而退?別做夢了。石原莞爾隨後直接就被調去了關東軍當職,而他的直接上司正是東條英機。

別忘了,石原莞爾可是將東條英機稱為「上等兵東條的蠢貨」。站在這個人的手下聽差,你說石原莞爾心裡怎麼想?日子過得好不好?

其實,從石原莞爾後來的結果就可以看出來,杉山元與東條英機,在後來一個比一個官大,又是首相又是元帥,而石原莞爾呢?竟然成了一名預備役的兵,而且還經常被人監視著,以規範他的言語。是不是很諷刺呢?不過,這對石原莞爾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到戰爭結束,他因此小命得到了保存。

我們只是不解為什麼當時石原莞爾會這樣勇敢到挑戰比自己高兩級的上將,但有些關於日軍等級觀念的資料卻可以告訴我們一點現實。

當時,日軍雖然等級觀念非常森嚴,但卻不乏下克上的事件,這是因為日本體系內部的高層權力鬥爭。在很多時候,都是一方高官利用中下層下屬,讓他們成為自己手中的棋子去打壓另一方。尤其在明治維新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那就是下層的人物有一部分成為了中層,於是,為了向上爬得更快,就會出現這種以下犯上的事。

而石原莞爾對杉山元這一次,那是日軍體系中下克上比較典型的案例了。作為日本少壯派的石原莞爾,被上級當成權力維護使用的「棋子」,這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為什麼日軍某些高層會允許下級以下犯上?也是有原因的,比如遭遇比較複雜的事情,爭議面前難決,推出一個以下犯上的下級,這樣就能很好地解決難題:如果最後事情解決了,當然是上級的功勞。如果事情搞砸了,那以下犯上的下級就只能謝罪於軍中了。

如此看來,日軍體系的等級森嚴其實就是一種表象,它下克上的風氣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下到少佐、中佐、大佐的對峙,上到日軍司令部及作戰部的少將、中將、大將。有問題必須要找人承擔,下克上者便是這場遊戲的「買單者」。可見,石原莞爾也不過是一枚被利用的棋子而已。

相關焦點

  • 東京審判:「九一八事變」策劃者石原莞爾,自認戰犯卻沒有被審判
    石原莞爾,當年被稱為「日本陸大(日本陸軍大學)有史以來最傑出的大腦」,曾諷刺東條英機的智力「只配做個上等兵」,因為東條是靠著家族爬上去的。所以,當心胸狹隘的東條英機爬上陸軍大臣的職位時,石原乾脆被發配轉為預備役。
  • 漫談石原莞爾
    不是別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欺上瞞下自作主張指揮一萬人,端掉張學良四十萬東北軍;一手建立了偽滿洲國,被稱為「滿洲國之父」;同時也是日本三大參謀之首,被稱為不世出的日本唯一的戰略家的石原莞爾。可怕的是,石原莞爾對這四方的反應早就有分析:美國肯定不會插手。蔣介石對於異己的喜歡程度,不比對GCD更多,如果有日本人幫忙剿滅張學良,蔣介石肯定高興還來不及。蘇俄方面,有之前中東路事件,張學良和蘇俄結下了梁子,如果日本人動手,蘇聯一定不會插手。至於張學良,那只是個會抽菸玩女人的混混,石原曾經公開說「我用竹刀就可以消滅張學良」。九一八以後,四方的反應,完全符合石原之前的預測。
  • 石原莞爾,淞滬會戰時反對增兵,日本若採用他的戰略,中華危矣
    在淞滬會戰初始階段,石原莞爾堅決反對向上海增兵,反對擴大戰事,他力主用談判的方式解決淞滬地區的戰爭局勢,並力主將盧溝橋事變的衝突和淞滬地區的衝突控制在地方局部衝突範圍內。 但是隨著淞滬地區戰爭的升級,日本激進派佔了上風,石原莞爾也被排擠出了權力中心。
  • 石原莞爾,為了發動「九一八」事件,提前做了哪些準備?
    在校期間,石原莞爾,並不怎麼努力,但是成績還不錯,屬於小天才。那個年代的日本軍人,雖然個人素質非常優秀,我們說的是腦子,但是在軍事策略上目光都非常短淺,具有戰場指揮之能力,但是戰略上就很欠缺了。石原莞爾認為,日本的最終敵人是美國,世界最終會有代表東西兩大文明的日美之間打響,想要和美國進行戰爭,前提就是經營好滿洲地區。說到這裡,小編也不僅佩服,石原莞爾這個小子是非常有遠見的。
  • 石原莞爾,一個「激進」而「務實」的軍國主義分子
    侵佔中國東北是日本早就策劃好了的,在日本內部也有很強的民意基礎,石原莞爾對此更是熱衷不已。石原莞爾認為「滿蒙實為發展我國國運最重要的戰略據點」,多次強調「滿蒙的價值」,在其《最終戰爭論》中更是提出了「滿蒙生命線」的理論。只是在怎麼踏出侵華第一步的問題上,日本內部形成了較大的分歧。當政的中上層人士迫於國際環境和對自身實力的考量,在此問題上猶豫不決、裹足不前。
  • 「九一八」前夜:石原莞爾等日本陸軍「革新」派的登臺
    石原構想與關東軍這一時期的滿洲局勢進一步惡化。尤以1930年的間島暴動影響深遠。間島毗鄰朝鮮,既是中國滿洲的政治落後地區,又是朝鮮革命團體的根據地。間島暴動指的便是朝鮮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以排日和朝鮮獨立為目的的暴動。因此,為維護自身在朝鮮的統治,統治滿洲成為日本的必由之路。
  • 石原莞爾反對向上海增兵,日軍如果採納他的建議,蔣介石就完了
    整個淞滬會戰,從四行倉庫到營長姚子青,但凡有點兒歷史常識的人,都能說出一兩個例子來,但,各位有所不知,就在這次大戰一觸即發之際,關東軍副參謀石原莞爾突然反對增兵上海,但其建議沒被日軍採納
  • 一個日本軍隊的少將,到底是什麼級別,能夠調動多少兵力?
    當時,李雲龍發現在觀摩團中還有一個日軍少將,李雲龍非常激動,喊了一聲:活捉那個日本少將,我要和他過過招。那麼,在日本軍隊中,少將到底是什麼級別的幹部,為何李雲龍這麼激動呢?其實,在日本軍隊中,少將已經躋身於高級將領犯人行列,最少也是一個旅團長。
  • 開國四大首將,第一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他們都是誰?
    當然,這其中必然伴隨著犧牲,但這卻絲毫嚇不退他們,他們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家國理想奮戰,終於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樣的榮耀共分為五個檔次,從高到低分別是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開國以來,十大元帥被很多人所熟知,所以今天咱們來講講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
  • 一個不足1500人的旅,出了2個元帥2個大將2個少將
    但,歷史上就有這麼一個旅,不足1500人,後來卻出了兩個元帥,2個大將,2個少將。這個旅也太牛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樣的旅,能這樣牛?我們認為,比較可靠可信的,當數1945年8月25日遠東蘇軍司令部情報處處長丘維林少將,給蘇聯元帥華西列夫斯基寫的信裡反映的數據,這可是情報處的數據。這封信裡,有從軍官、軍士和士兵角度,也有從民族角度,還有從國籍角度統計的數據,這些數據顯示,八十八旅實際人數是1354人.
  • 中國抗戰史上第一次擊斃日本最高指揮官,日本4個字評價
    一、14年抗戰消滅的日本最高將領從1931年開始到1945年結束,14年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擊斃的日本最高將領有3個:①1941年的陸軍大將大角岑生,②1942年的陸軍大將塚田攻(死後追晉);③1945年的海軍大將山縣正鄉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他曾畢業於抗日紅軍大學,在革命年代為我軍的發展和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曾指揮和領導過遼瀋戰役,還是東北地區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為解放東北立下了赫赫戰功。1963年,羅帥在北京逝世,終年61歲。
  • 小小的薩摩藩為何敢和世界第一強國英國叫板
    那麼為何小小的薩摩藩敢和世界霸主英國叫板?第一,薩摩藩是日本實力最強的藩鎮之一,是日本四大強藩之首。薩摩藩底子好,又是日本開化較早的地區。為改變當地落後的面貌,薩摩藩進行了三次變法,開醫館、設學校、辦工廠,改革搞得有聲有色。明治維新運動的主要領導者很多出自薩摩藩。此外,薩摩藩還控制了琉球,掌控了琉球的貿易,所以經濟實力非常強。薩摩敢和英國叫板是有一定底氣的。
  • 為何準噶爾部敢和清朝叫板?明軍曾惜敗,清朝實為自保!
    前言此前康熙皇帝平叛準噶爾叛亂的這一段歷史,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從諸多電視劇中也能看出這場戰爭的慘重,為了評判準格爾部的叛亂,康熙御駕親徵親自指揮戰鬥,如果當時康熙不在戰場上,可能以清朝的國力還真不一定能戰勝準格爾。
  • 石原裡美找了個金融男
    我身邊可見不到石原裡美。」「他們怎麼才能認識到對方呀。」之類的疑問層出不窮。 石原裡美與男友是在朋友介紹下認識的,互相第一印象感覺良好,交往過程中兩人發現彼此三觀很合拍,感情與日俱增。 在石原看來,男友是個「表情豐富、很愛笑」的男生。
  • 東方戰場分集劇情介紹(更新至24集)
    東方戰場第4集劇情介紹日軍再度轟炸錦州 蔣介石仍按兵不動為了保衛關東,一支支抗日武裝成立起來,共同抗日。在瀋陽機場,石原莞爾坐上偵察機,還命士兵拿來炸彈,率領十一架飛機,對錦州實行轟炸。錦州大地硝煙四起,哭聲喊聲死亡聲一片,滿是混亂、血腥與悽涼。日本不守承諾的惡劣轟炸行徑,引起了英美兩國的關注,兩國向聯合國表達了對日本的強烈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