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前康熙皇帝平叛準噶爾叛亂的這一段歷史,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從諸多電視劇中也能看出這場戰爭的慘重,為了評判準格爾部的叛亂,康熙御駕親徵親自指揮戰鬥,如果當時康熙不在戰場上,可能以清朝的國力還真不一定能戰勝準格爾。而準格爾部當時為何能如此強盛呢?居然敢於國力尚強的清朝一戰呢。實際上當時的準格爾部落已經成為了面積很大的部落國,雖然說看似隸屬於清王朝,但是實際上已經完全擺脫了清朝的控制,而在當時整個部落自己認為自己的部落與清王朝沒有任何的關係。
準格爾部國力強盛
準格爾部落本是蒙古部落的一個分支,隨著葛爾丹的幾位部落一路吞併了其他小部落統一了蒙古草原。此前準格爾部落的前身可以輕鬆擊敗明朝的大軍,因此此前在清朝時期,部落就已經不屬於國家版圖了。即便是中國改朝換代來到了清朝,整個部落也僅僅只是臣服國,並不是屬於清朝的。在之後由於葛爾丹的上位,整個部落逐漸發展起來,在巔峰時期整個部落的國土面積甚至達到了700多萬平方公裡。實際領土面積與清朝當時的有效控制面積幾乎相同。
威脅清朝統治
由於當時整個部落是清朝的附屬國,而葛爾丹貌似完全不想讓自己的部落臣服於清朝,還在自己進行無限的擴張,因此康熙帝認為如果讓準格爾部落繼續擴張,他們的面積超過清朝的話,再發展幾年很有可能會反過來推翻清朝的統治,因此康熙王朝決定與準格爾部落來一場大戰。最終清朝在出兵兩次的情況之下,打敗了準格爾部一統中國。葛爾丹雖然輸給了康熙,但是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卻絲毫不亞於彼得大帝,甚至可以與康熙同位。
康熙迅速平定國內威脅
葛爾丹在此前一直在率部向東部擴張,而清朝卻始終沒有解決自己國內的諸多重要問題,在康熙帝時期,國內的廣東,廣西,雲南,依舊有藩王的存在,而臺灣依然沒有收回,因此在清朝還有諸多國土問題的情況之下,康熙並沒有選擇貿然進攻葛爾丹,而在康熙完成收復臺灣之後,清朝的政權可謂是4平8穩,在這時他必須要想辦法解決準格爾的威脅了。尤其是整個部與沙俄關係密切,而沙俄聯合起來一起向清朝發起進攻的話,清朝也沒有100%的實力能擊退沙俄和準噶爾部。
結語
本來葛爾丹打算在向東部完成擴張之後,迅速聯合沙俄進攻清朝,但是由於康熙帝在國內迅速平叛了三藩和臺灣。因此準格爾部並沒有找到機會迅速進攻清朝,反而被康熙打了個措手不及,可見康熙出色的戰略眼光和戰鬥指揮能力。清朝還有許多其他的附屬國,比如高麗,但是這些國家卻絲毫不敢與清朝叫板,僅僅只有準噶爾敢和清朝以舉國之力打仗,而在康熙平定了準格爾部之後,中國的領土面積才算是相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