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噶爾是和明朝對峙的瓦剌部,後來瓦剌部在崛起的蒙古韃靼部打擊下向西遷移並發生分裂,又被稱為衛拉特蒙古,下面又分為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土爾扈特部和杜爾伯特部四部,也稱為漠西衛拉特。
到了十七世紀,準噶爾部逐漸強大起來,將土爾扈特部向西驅趕,迫使土爾扈特部、和碩特部的一部被迫遷到了伏爾加河下遊地區。向東壓迫杜爾伯特部,奪其領地,逼其內附清朝。並企圖兼併和碩特部。
順治三年(1646),衛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向清朝納貢,清朝賜以甲冑弓矢,命他們其統轄諸部,在那時就確定了主權關係,青藏高原和新疆正式納入清朝的主權版圖,所以,隨後準噶爾歷次威脅清朝安危,其實就是叛亂。
1670年:巴圖爾琿臺吉的兒子僧格被殺後,他的異母弟噶爾丹奪得了準噶爾的臺吉位。
隨後十年,準噶爾首領噶爾丹打敗衛拉特盟主鄂齊爾圖汗,把鬆散的聯盟一步步改變為準噶爾首領集團壟斷權力的衛拉特政權。
1688年,噶爾丹突然率兵越過杭愛山,大舉進攻土謝圖汗,迫使喀爾喀蒙古諸部南遷。
1690年8月1日,清軍與葛爾丹部雙方大戰於烏蘭布通。清軍大敗噶爾丹軍,噶爾丹乘夜向北潰逃。
1697年,康熙第三次遠徵,噶爾丹眾叛親離,軍隊只剩下五六百人,遂飲藥自盡。
噶爾丹敗亡後,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繼續任準噶爾部臺吉,繼續威脅國家統一,後其子葛爾丹策零主政。
1745年,噶爾丹策零去世,其子策妄多濟那穆扎勒即位,稱為阿佔汗,這傢伙年少無知,準噶爾部爆發內亂,自己被殺。猛將策零頓多布之孫達瓦齊即位。
1755年,清朝乾隆皇帝趁準噶爾內亂並爆發疫情之機出兵進佔伊犁、擊潰準噶爾達瓦齊軍,並於1757年平定阿睦爾撒納的叛亂,1760年冬天,所謂的準噶爾汗國滅亡。
1759年,清軍才最終剿滅了叛軍殘部,在此一年前,逃入俄國的阿睦爾撒納也已染病而死,到這時,清軍平定準噶爾的戰爭,準噶爾叛亂整個過程長達八十幾年,給人民造成的影響更是遠超百年,堪稱中國版的百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