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生和博士生申請的階段,有一個概念「套磁」,很多學生對套磁是什麼?該怎麼套還沒有明確的認識。通常博士申請套磁是必須的,因為博士原則上是給教授打工,如果事先就得到了「boss」的認可,那麼申請就只是走流程了。碩士的話就要看專業了。今天老師就給大家整理下美國申請套磁的相關內容。
什麼是套磁? 套磁是指留學申請者和申請學校的有關教授通過email聯繫,增加自己被錄取和獲得獎學金的機會。相對而言,理工科學生套辭意義最大,尤其是要做項目的,進實驗室的,比如ee、cs、化學、生物等等,數學、物理和經濟學也不差。而文科套辭的意義就真的不大。
通常來說,使用「套磁」申請博士要比申請碩士有用;申請理工科比文科有用,因為對於理工科的同學,你所拿到的獎學金其實就是教授的研究經費的一部分,因此與其說是學校給你發獎學金不如說是教授給你發。而對於文科,情況完全不同,研究經費一般由院系決定,教授可以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如果你申請工作已經完成,應該儘快主動和與你項目相關的教授聯繫,明確表明你的興趣,越具體越好。
01 什麼時候套磁,套磁的時間安排
早期套辭----申請前的聯繫(7—8月)
主要聯繫對象是在該校學習的朋友,校友,研究生院秘書等。本質上講,是學校和專業調查的一個部分,詢問該學校該專業的招生情況,如錄取比例,獎學金發放比例以及就學費用等,該專業學生的組成,現在正在研究的項目,畢業去向等,還有該院系在哪方面的研究較強,學校設施以及在當地可以利用的資源等等。了解這些對於你是否選擇該校,你的申請有幾成勝算,是很有參考意義的。同時混個臉熟也不會有壞處。這是誰都可以做的。
在了解自己要申請的program和研究方向後,就可以和相關的教授聯繫了。聯繫教授的一種方式就是不談申請而就教授的目前研究談起,談談自己的認識和興趣。這在學術上要求較高,因此比較難,比較適合正在做項目的研究生或幫助老師做相關項目的本科生。另外一種方式就是開門見山,直接表示對教授的研究方向感興趣,並針對教授的研究項目和領域提一些自己的問題。這要求申請者的學術背景很強,能談得長久。
好處有以下幾點:
事先知道是否招人,有沒有錢,避免浪費時間和金錢。如果教授不要人或是沒有錢,即使你背景再強,也沒有錄取的可能;
如果教授資金充足,他會考慮給你ra,ra一般是教授的個人決定,他們一般都有決定權,無須系裡面同意。
另外如果教授是系裡比較有地位有權力的人,他的支持對你fellowship或者ta的申請常常能夠起到一些幫助。
其次,有針對的選校和寫ps。通過套辭你必然要看大量系裡的教授的簡介。你喜歡做什麼,不喜歡什麼都會漸漸清晰起來。對於自己背景和規劃也是一個反思的過程。
缺點就是戰線拉得過長,很可能到後面無話可說。
中期套辭—申請材料寄出前後(12月前)
比較好的聯繫時機是在申請材料收到以後或是在路上的時候,大概在9、10月份左右。既可以和教授談學術問題,又可以在他對你感興趣之後及時看到你全部的申請材料。這要求申請者的學術背景很強,能談得長久。
後期套辭---拿到ad或4.15之後 (2月後)
每個學校都會在第一輪審核(有的甚至在deadline之前)後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這些同學會在第一時間(早的在12月末和一月初)就會得到offer。而對於大部分同學,特別是沒有收到ad的同學來講,大家並沒有被拒絕,只是教授現在還拿不定主意到底選擇誰。通常情況下,這說明你的材料是有競爭力的。一方面說明你確實申請的背景很強,同時也表示你的背景還沒有強過那些第一輪便已早早勝出的牛們。但至少一切還都是有可能的。這個時候套辭的重要性也會發揮出來。同等背景的申請者,教授一般都傾向於選擇與他聯繫過的人。過了415,套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尤其對工程的同學而言,因為工程類的獎學金較多,換而言之,有很多人將在415左右據掉手裡的多個offer。這個時候申請人即使學術背景不夠強也可以去套辭。
套磁信應該怎麼寫?
標題是什麼---學術關聯性
單純的寫hi或是helloprofessor,或是help,iwanttojoinyoulab只會被當成垃圾郵件刪除掉,標題表現出學術性和目的性也是很重要的,較正式的寫法有以下兩種:
about xxxxx;re: ﹙regarding﹚ xxxxxx。
這個xxx可以是你感興趣的教授方向,也可以是教授的論文題目,也可以直接寫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比如想學蛋白質工程題目可以直接寫re:proteinengineering。當然有許多人直接寫iaminterestedinpursuingph.d.degreein具體方向inyourresearchgroup也未嘗不可,只是效果因人而異了。
內容說什麼---學術性,完完全全地表現出學術性!
套辭之前,一定要看清楚對方的科研背景,以及最近正在進行的科研活動。比較有用的辦法是看publication裡面'submitted'或'toappear'的論文,有機會的話下載下來仔細研讀一下也是非常有用的。很多申請者套辭信過去就是直接問是不是有錢,說到自己就是gpa多少,拿過多少獎,好一點地會介紹一下自己的科研經歷以及發表過的論文等等,但是人家真正感興趣的是你可以在他的領域裡面有多大的成就。不好好研究一下對方的背景就貿貿然套辭信過去,反而對你不利。因為教授看見這樣一封沒有絲毫針對性地套辭信,會認為你是在用一個通用的模板信批量發信。如果遇上較真一點的教授,會直接把你的email發給招生主任(通常也是系裡的教授),那麼你就別再指望這所學校了。
原則有三個:
a不要抄模板
b不要多寫硬體的分數(有很多教授並不在意gpa或是gt有多高)
c空談特別喜歡是沒有用的。
要套一個教授,最少的要求是把他主頁上的介紹都仔仔細細的吃透,正常的要求是把他的代表性paper仔細研讀一遍。而且第一封套辭信不要太長,講一下重點就可以了。以後保持一個星期1-2次就可以了,不要間斷,並不時的向他匯報一下自己最近在做的實驗或最新發表或已發表的論文,同時還要記得諸如節日問候之類的細節。這要求申請者的學術背景很強,能談得長久。
首先當然是簡要的自我介紹,然後就該談談你對他的研究的看法了,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問題,一般情況下教授都會樂於與你討論的。如果已經處於申請期,大可直接就問有沒有position,很正常的。
如果學術沒有那麼雄厚,那麼背景和基礎就是要強調的地方,這就是從potential和match方面來發展了,目的是要讓教授相信你有為他打工的能力,尤其是在這個背景單一已經有礙發展的interdisciplinary的時代。比如某學生是ee的屬於電子類,卻申請了其中一個program是偏環保的就可以說自己有很好的數學、編程和電子的基礎,同時還在自學環境工程,很希望用電子的背景來為環保服務。然後就具體談教授的項目,如他曾經做過用電子辦法解決環境問題的,是這兩者的結合,這就非常地有效果。
拿到ad的申請人套辭又相對簡單一些,首先說明自己已經拿到ad(說明自己已經合格了,剩下就差錢了);其次,對該學校很感興趣;然後,對該教授的研究相當感興趣,並且有決心做好(參照以上論述)。只要教授看上你了,自然會提及funding。實在不行,直接寫信把困難說說,再問問funding的事。
另外在收到正面或者中立態度的回信後應該立即回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即使收到負面態度的回信也最好禮貌地表達遺憾和等待他回心轉意的決心。最後要注意這個過程中保持充實獨特的內容、誠摯合作的意向和不卑不亢的風度。畢竟這就像是個找工作的過程,雙贏的結果才是最好的。
形式—簡明為上
第一封信言簡意賅地說明來意,100~300字足夠,不必寫萬言書;可以附帶簡歷,ps可免。如果簡歷不長,建議放在郵件正文裡,因為某些教授的郵箱已經設置成有附件直接刪除的。退一步說,如果他對你有興趣就會主動要你發簡歷過來。一定要放在附件裡的話,最好事先轉換成pdf文檔,以避免教授為防止病毒而不打開的問題。之後就是兩個人互相的交流和聯繫了,注意措辭的準確和沒有簡單語法錯誤就可以了,不用追求太華麗的辭藻。
注意
千萬別廣泛撒網,把自己的興趣說得哪個教授都沾一點邊,這樣只能讓教授覺得你沒有具體方向,對自己的學業規劃不明朗。也不要在沒有申請時就聯繫教授,因為教授知道一個申請者往往申請多個學校,如果他用心和你談,最後你卻不申請,他就會損失大量時間,對大家都沒有好處。聯繫時應儘可能簡明,兩三句話,表明身份和意願就行了,不用附件cv和ps,多數教授不會喜歡這種做法。
當我沒有收到積極的回覆的時候該怎麼辦?
很多申請人苦惱的是套辭信發出去猶如石沉大海,沒有人回復,這個時候是繼續發還是轉換方向,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在這一點上,建議申請人先全面審視自己的套辭信,從標題到內容再進行適當的修改,然後再發第二次。因為教授收到的郵件實在太多,第一次沒有看的情況也是有的。如果幾天都沒有收到消息,那麼就不要再發信騷擾了。很多美國教授對這個頭痛就是因為很多學生在發套辭信上面確實是「孜孜不倦」,有的教授甚至不得不回一封措詞比較強硬的信,徹底斷了這個學生的念頭,來逃避他的騷擾。email丟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沒有收到回復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教授不想找人,或者對你沒有興趣;最後一個是隔了很久,可能幾個月了再聯繫你,那就是教授還在保持觀望的態度,那麼你們進入一個互套的過程,具體情況就看到時怎麼表現了。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在你確實很優秀而且志在必得的時候,不妨可以嘗試電話聯繫。有一個例子就是一個著名教授每年都受到無數亞裔學生的套辭信,都不回。終於有一位申請者很優秀,他就回了一封套辭信,在email的不起眼的角落寫他的行動電話的號碼,這一般是不會給的。但是在這位同學收到錄取信後要求資助的時候,他的很多信沒有一個被回。後來他急了用mobile聯繫教授,結果得到了全獎。在後來教授的家宴上,教授在介紹這位同學給其夫人時,說他找到了正確的聯繫方法。就是說如果你的英語夠好,又一直沒有教授對你感興趣,你可以主動打電話過去sayhellotothem,告訴他們你想過去做什麼,為什麼你可以能做好,為什麼想做那個方向,以至於逼他們面試你等等。當然這樣的情況是少數,但至少告訴了我們,無論是信,還是電話,都是一個溝通和交流的過程。
如果沒有回應當然可以考慮換人,但是要在確認自己的套辭信沒有嚴重問題的情況下,而且就是不要一個系同時發多個老師。大家方向都不同,你個個都無比熱愛非君不去的態度,不僅虛假,而且教授們知道了後對你絕對是不利的。也就是說,選擇對象,即使是換人對象也要慎重。
套磁是個比較長期的工作,需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和正確處理教授回復的能力。在這個方面主要要注意的就是多強調自己在學術方面的能力,讓教授感覺錄取你對他同樣有好處的。同時把握好溝通的度就可以了。如果你正在申請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不妨試一試套磁,會大大的增加申請的機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