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用5D彩超做大排畸,爸爸在外面同步看著也是一種幸福!現在一些私立醫院興起的5D彩超做大排畸,和之前四維有何區別嗎?
01先來看看四維彩超
四維彩超簡稱「4D」,也就是四維成像技術,是在三維超聲圖像基礎上,再加上時間維度參數,簡單點說就是孕媽媽們可以直觀看到寶寶在肚子裡做什麼。
而醫生也可以通過檢查指標,對胎兒先天畸形進行診斷,例如表面畸形、內臟畸形和頭面部畸形。可以早期排查寶寶畸形和不良發育的情況,以便及時採取措施,減少出生缺陷。
02再來看看5D(五維)彩超
5D彩超,聽起來玄乎,其實就是五維彩超,它是採用4D超聲圖像基礎上,再加上空間維度參數,獲取更加立體、逼真的五維圖像。
5D彩超相比四維彩超更能多方位、多角度地觀察宮內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在檢查的同時,準爸爸們可以像看電影一樣,看到胎寶寶在肚子裡的樣子。
其實,四維和5D都能栩栩如生地顯示寶寶的動態。自然5D相比之前的四維,價格上肯定略高一籌,至於高多少,根據孕媽媽所在的城市、醫院等不同而有差異。
溫馨提示:5D彩超作為胎兒疾病篩查的科學依據之一,並不能為胎兒疾病提供絕對診斷。
03孕期大排畸、小排畸你知道多少?
什麼是大排畸?
檢查時間:孕22-24周
通過B超進行測量,與一般B超檢查差不多,孕媽媽無不適感,檢查前孕媽媽不需要憋尿。
多長時間檢查完:一般在半小時內檢查完,具體得看胎寶寶是否配合。
檢查目的:通過三維或者是四維彩超,當然現在又有了所謂的5D彩超技術,可以通過成像的方式反應胎兒的面、各器官的發育情況,用於檢測篩查胎兒畸形,為早期診斷胎兒先天性體表畸形和先天性複雜畸形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包括篩查胎兒頭部、面部、脊柱、心臟等器髒。
什麼是小排畸?
檢查時間:孕28-32周
也是通過B超進行測量
多長時間檢查完:一般在半小時內檢查完,如果寶寶配合的好,大約10分鐘就檢查完。
檢查目的:小排畸檢查目的與大排畸一樣。大排畸檢查的時間在20-24周,這個時候胎兒有一些細微的變化還沒有表現出來。待胎兒發育幾周後,再行小排畸檢查,是對大排畸的一個補充,這兩者之間只是一個時間上的差別。
排畸檢查前準備工作
有些媽媽去做排畸檢查前總是很緊張,因為確實有做了很多次不通過的孕媽媽,主要是因為寶寶不翻身,總是趴著或者用小手擋住臉部,不配合檢查。
因此,醫生根本拍不到檢查的最佳角度,看不到寶寶的正臉,眼睛、鼻子、嘴、胳膊、手指及腿和腳趾,就無法排查畸形。相信這是排畸檢查過程中,醫生與孕媽媽都不願意見到的情況。
04做好準備工作,排畸順利通關!
①「甜」頭適當給一點
做過四維的媽媽們都知道,一般四維檢查都約在上午,但有些寶寶上午時間段並不活躍,這時媽媽可以給寶寶一些「甜」頭,比如吃一塊巧克力,吃一塊餅乾等。
適當進食甜食,不僅讓媽媽心情更放鬆一下,也能讓腹中胎寶寶活躍起來,用「甜」頭喚醒正在沉睡的寶寶。
溫馨提示: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媽慎吃甜食。
②選擇寶寶活躍時段檢查
胎寶寶活躍的時候有一定規律,但也有個體差異。一般來講,寶寶在上午10點鐘左右,中午剛吃完飯時,以及下午4點左右比較活躍。
結合專家時間以及預約排號時間,孕媽媽可以在上午9-10點去做四維彩超檢查,相信大部分寶寶都會比較配合。
③檢查過程中止,孕媽媽可以和寶寶聊聊天
胎兒期的TA們就有聽力,因此這也是胎教的由來。如果做排畸檢查過程中寶寶正在睡覺,或鬧情緒不配合,這時醫生會讓媽媽出去休息一下再做檢查。
媽媽不妨和TA聊聊天,叫醒沉睡中的寶寶,同時也給自己和寶寶打油打氣。
④適當爬樓梯
有經歷的媽媽都知道,有時候一次排畸檢查過不了,醫生會讓孕媽媽出去爬爬樓或者散散步,以這種增加運動量的方式,讓寶寶快速活躍起來。
溫馨提示:爬樓梯可以,但要注意安全,最好讓準爸爸陪同一起。
如果大排畸不過會怎樣?
孕期有多次排畸,包括11周+~13周NT檢查、唐氏篩查、22-24周大排畸、28-32周小排畸,如果大排畸檢查沒有過,一般醫生會告知孕媽媽風險,是否終止妊娠或繼續進一步排查,由孕媽媽及家屬一起決定。
05大排畸檢查溫馨提示
①不必空腹,所以孕媽媽可以吃飽後去醫院檢查,這樣胎兒更活躍有利於檢查。
②提前至少十分鐘到醫院,先安靜的坐一會,陪腹中寶寶說說話再進行檢查,這樣可以叫醒沉睡中的寶寶,保證一次就能做完檢查,避免檢查「中途叫停」的情況出現。
③記得檢查當天穿上下分開的衣服,千萬別穿連體褲、背背帶褲等衣服。
④無需憋尿,身邊有一位媽媽以為要憋尿,提前也沒有問好醫生,從早上起床就一直憋尿到醫院,檢查前醫生告知不用憋尿,這不是受冤枉罪麼。
⑤最好有家屬陪伴,這樣孕媽媽在檢查過程中,有人幫忙提包包,還有上下樓結帳之類的都不用親自跑。
06寫在最後
排畸檢查是孕媽媽都比較緊張的項目,其實大家不必過度擔心,檢查前提前了解相關知識,一次輕鬆通關!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