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白礁村保生大帝祖宮,因建築精美被稱為「閩南故宮」

2021-01-15 浣花山房

龍池巖下,一路之隔的就是白礁村,這裡是海峽兩岸有著廣泛信眾的慈濟閩臺保生大帝祖廟的所在地。從這個巍峨的村子門樓下進去,沿著村道行駛幾分鐘,與王氏祖祠一巷之隔,一片金碧輝煌的宮殿式廟宇就出現在眼前。

白礁慈濟祖宮,供奉保生大帝,即北宋著名的民間醫生吳夲(音tāo )。吳夲(979~1036),出身於福建龍海市白礁村的貧苦農民家庭。吳夲不僅醫術高明,且醫德高尚,治病不分貴賤,不取報酬。宋明道二年漳州、泉州瘟疫流行,因吳夲義診施藥而得以存活者難以計數。民間還流傳吳夲治癒宋仁宗母后的乳癌,被封為「妙道真人」而揚名四海的事跡。景祐三年(1036)五月初二,吳夲在文圃山採藥不幸墜崖而死,時年58歲。為彰示吳夲的德行,自宋代以來,歷朝皇帝先後予以追賜封號之殊榮,其中尤以北宋仁宗追封的「妙道真人」和明成祖追封的「保生大帝」最為著名,吳夲亦因此被民間稱為「吳真人」、或「大道公」,成為備受後人敬仰的醫神和鄉土保護神。

文圃山麓有兩座慈濟宮,一個位於廈門海滄的青礁,一個位於龍海角美的白礁,雖分屬於不同城市,但其實僅隔兩公裡。白礁慈濟宮稱西宮,是吳真人出生地;青礁慈濟宮為東宮,相傳是吳真人煉丹的地方。白礁慈濟祖宮是閩臺保生大帝廟宇的祖廟,是世界第一慈濟祖宮,保生大帝的最早古廟。1982年被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升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末清初,白礁300多人隨著鄭成功收復臺灣,部分忠貞軍特地從"白礁慈濟祖官"迎請保生大帝神像,作為保護神隨軍東渡,於農曆三月十一日在臺灣臺南學甲鎮頭前寮將軍溪安全登陸,因此對吳真人的信仰也隨之廣泛傳入臺灣和東南亞地區。目前,海峽兩岸和東南亞等地有一千多座慈濟宮廟,大都從白礁慈濟祖宮分靈而出。如今,海內外朝聖的信徒和遊客絡繹不絕,成為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白礁慈濟祖宮建築雄偉壯觀,它踞白礁村內的小山麓,佔地總面積5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915平方米。整座建築金碧輝煌,依山遞高,層樓迭展,雄偉壯觀。建築布局奇特,造型雄偉。在垂簷復宇、翼角翠飛之間名人題詞和歷史故事、山水禽獸花木為題材的石刻、木雕、壁畫、剪粘等藝術作品星羅棋布,均屬上乘佳作,形成一座金碧輝煌、雄偉壯觀的藝術寶庫,被譽為「閩南故宮」,是臺灣與大陸血脈相連的見證。

祖宮中軸線上自西南而東北依次為前殿,天井、月臺,正殿,後殿。天井兩側為雙層鍾、鼓樓。前殿為二層樓閣式,單簷歇山頂,上覆紅色板瓦和琉璃瓦。五門式,一層面闊十一間,進深三間。二層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上層用木柱,下層用花崗巖石柱支承,梁架抬梁式,門廊豎6根青褐色花崗石雕蟠龍石柱,正中門兩側有紫銅色石獅1對。為三進皇宮式殿宇,依山遞築,兩側配殿,就塵而列。前殿為五門二層富樓,正門上懸慈濟祖宮橫匾,正中大門一對雌雄石獅相互對望,它們是建宮時就有的,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正面石壁上石刻浮雕惟妙惟肖,異常精美。

走進白礁慈濟祖宮,這裡的亭臺、石雕、器皿無不瀰漫著濃濃的古韻,仿佛置身於古建築藝術的殿堂。整座慈濟祖宮的建築結構集宋以來歷代建築風格藝術之大成,因其是朝廷皇帝敕封建造,故能從宋至今就和皇宮一樣留有五個門,而且在正殿上,也是有四根和皇宮一樣雕刻著蟠龍石柱子,其中三根落地龍,一根沖天龍,獨有的建築風格,素來就有「閩南故宮」的美譽。為我國研究歷史古建築結構、藝術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見證。

獻臺前置威猛雄駿的國母獅,系明朝朱棣文皇后為感神恩所賜,獅的右前肢舉屋一方印,印上陽刻冠服飾服款「亞」字紋飾符號,據文物專家鑑定,這些雕刻均出於南宋紹興年間民間巧匠之手,顯示宋代匠工高超的工藝美術水平。天井中的龍泉井,水質甘淳,久旱不涸,前殿門廊六根蟠龍石柱,是清嘉慶二十一年重修時臺灣同胞獻置。正殿門廊四根朝天蟠龍石柱系宋代建宮遺留下來之建築物。

與宏偉的建築和精美的雕飾一樣吸引眼球的是祖宮內琳琅滿目的各式牌匾,前殿,正殿,後殿、樓梯、迴廊……凡是有可能的地方都掛滿了海內外信眾團體敬贈的金字匾額,均做工考究,筆力遒勁,諸體具備,堪稱牌匾精品展覽。這些牌匾與牆上的壁畫、梁柱間的雕飾渾然一體,為祖宮更增添了濃厚的人文氣息,更是海內外華人同根同源的極佳證明。

慈濟祖宮門外是一個巨大的廣場,廣場另一端,一座戲臺與祖宮遙相對應。千年歲月悠悠過,卻看天邊晚霞多。

相關焦點

  • 保生大帝吳夲——由來和信仰分布
    "保生大帝吳夲,又稱大道公,吳真人,(公元979-1036年),字華基,北宋福建路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今屬漳州臺商投資區白礁村)。祖籍泉州安溪縣感德鎮石門村,李光地《吳真人祠記》說:「吾邑清溪之山,其最高者曰石門。吳真人者,石門人也,鄉裡創廟立祀,子孫聚族山下,奉真人遺容。」曾任宋代首席御醫,後懸壺濟世,醫德高尚,深受人們敬仰。去世後被朝廷追封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
  • 52名臺灣保生大帝信眾「登陸」開展朝聖之旅
    龔雯 攝中新網漳州9月21日電 (龔雯)21日,臺灣世界保生大帝廟宇聯合總會理事宮高雄市鼓山亭的眾委員、誦經團、志工等52名臺灣信眾,來到位於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的詩浦慈濟宮參拜。臺灣信眾們在詩浦慈濟宮總幹事鄧藝超的主持下,舉行三獻禮祭拜儀式,祈福兩岸和平昌盛,並贈予一尊滴水觀音像。
  • 【印尼《千島日報》】聚焦臺灣保生大帝信眾「登陸」拜祖廟
    2019年10月04日 10:46:21 來源:中新網福建   來自臺灣世界保生大帝廟宇聯合總會理事宮高雄市鼓山亭的52名信眾,21日來到位於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的詩浦慈濟宮參拜,繼續他們的此次「登陸」朝聖之旅。
  • 兩岸信眾齊聚廈門共襄保生慈濟文化
    兩岸信眾齊聚廈門共襄保生慈濟文化 2015-04-18 16:59:50兩岸及東南亞近7000名宮廟代表及信眾,齊聚廈門海滄青礁慈濟祖宮,共襄保生慈濟文化。  與往屆保生慈濟文化節相比,除了延續歷屆開幕式創意元素之外,本屆活動開幕式起新意迭出,在傳統閩南民俗蜈蚣閣的遊行展示中,來自臺灣阿美族的舞蹈《兩岸一家親》為觀眾們展現出了兩岸民俗文化交流的熱鬧氣氛。
  • 18世紀的世界首富竟然是漳州人!漳州名人的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角美鎮白礁村潘厝人)。大家都知道白礁慈濟宮和青礁慈濟宮,也知道保生大帝,那你知道保生大帝的原型是誰嗎?去世後被朝廷追封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保生大帝是福建省歷史悠久的漢族民間信仰。1918年起,陳炯明在漳州駐紮兩年,建立聞名的閩南護法區,為漳州現代史添上光輝的一頁。當時的美國駐廈門領事凱利頓看來,陳炯明統治下的閩南二十六縣,堪稱「模範小中國」。
  • 第十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昨開幕 海內外近2000名嘉賓共祭...
    4月18日,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傳統閩南民俗蜈蚣閣遊行。(本報記者黃少毅攝)  昨日,海內外近2000名嘉賓齊聚海滄青礁慈濟祖宮,共祭保生大帝,圖為開幕式上的民俗舞蹈《閩南古玩》。(本報記者張奇輝攝)
  • 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開幕 海內外信眾共拜保生大帝
    第十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鳴鑼開幕東南網4月18日廈門訊(本網記者盧超穎 通訊員 楊佳怡)今日上午,第十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正式開幕,來自海峽兩岸以及東南亞的近兩千名海內外嘉賓齊聚海滄青礁慈濟祖宮,共祭保生大帝,共襄民俗盛典。
  • 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在廈門開幕 上千名信眾共祭保生大帝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在廈門舉行,海峽兩岸以及東南亞上千名信眾齊聚一堂,共同祭拜保生大帝。保生慈濟文化源遠流長,是兩岸中華兒女凝聚親情、深化認同、守望相助的重要文化資源。世界各地的分靈廟逾千座,其中僅臺灣分靈廟就有三百餘座。廈門作為保生大帝的發祥地,充分發揮青礁慈濟祖宮的民間交流載體作用。
  • 保生大帝神像即將空中直航臺灣澎湖巡遊
    中廣網廈門6月26日消息 (記者劉立忠)借兩岸周末包機的東風,受兩岸信眾一致推崇、信奉的保生大帝神像將於包機首航之日直飛臺灣澎湖巡遊。此次巡遊活動洽逢兩岸關係發展出現新的契機,意義非凡。它將使得首批兩岸周末包機廈門航點的往返班次達到六個,將進一步擴大閩南祖地文化的影響力,凸顯廈門在兩岸三通直航和兩岸民間交流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 兩岸保生大帝信眾在臺舉行請靈奉祀典禮
    新華社臺北3月11日電(記者陳思武 劉剛)海峽兩岸信奉保生大帝的信眾11日在臺灣臺南市學甲慈濟宮舉行典禮,為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麒麟山慈濟宮信眾請靈奉祀。兩岸保生大帝信眾代表參加了祭拜、佛像開光點眼、法會等典禮儀式,學甲慈濟宮向麒麟山慈濟宮贈送「同根同祖」牌匾。麒麟山慈濟宮秘書長黃振寧說,兩岸保生大帝信仰同根同源,尤以護國濟民為明顯特色,歷史淵源很深,兩岸之間民眾有來有往,通過民間信仰交流加強兩岸之間的人文交流非常必要。
  • 第四屆「兩岸情·心田緣」 保生大帝文化節開幕
    第四屆「兩岸情·心田緣」 保生大帝文化節開幕 2013年04月08日 14:1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角美的前世今生|從廈門西,到漳州東
    白礁慈濟宮大者,如角美官方推廣的「仁義禮智信」五大文保:仁者,白礁慈濟祖宮,閩臺保生大帝信仰的發源地和祖廟之一,這是在閩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信仰中心;義者,林氏義莊,其所體現的是閩南人「吃水不忘挖井人」、「達則兼濟天下」的社會責任感和公益心,也是兩岸一家親的百年見證;禮者,東美曾氏番仔樓,這是一處規模宏大的中西合璧建築,儘管主人採用了中式、歐式、南洋式的建築風格為自己的宅邸融入多樣風情,但在總體布局上仍遵循中國傳統的禮制,以家廟為中,對稱展開,以體現主人家外學中用的家本位價值觀;智者,江東橋,一座奠定角美交通樞紐地位的關鍵橋梁,其展示的雄渾氣概與建造技藝都是驚人的奇蹟;信者,天一總局
  • 保生大帝神像將乘兩岸周末包機首批航班赴澎湖
    保生大帝神像將乘兩岸周末包機首批航班赴澎湖 2008年06月26日 22: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廈門六月二十六日電 (記者 陳悅)記者二十六日從廈門海滄區有關部門獲悉,廈門海滄青礁慈濟祖宮保生大帝神像赴澎湖巡遊團以及部分信眾二百七十三人
  • 漫步龍海,與閩南風情不期而遇
    西靠群山,東朝大海;中國水仙花之鄉,魚米生態之都;九龍江從這匯入大海,海上絲綢之路從這啟航她不是旅遊城市,卻有閩南最有味道的古城;她沒有懶貓和文藝範的咖啡鋪,卻在保存完好的建築裡浸透著慵懶的舊式情調。這個距離廈門不到40分鐘車程的地方匯集著閩南不多見的美麗,她就是福建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