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現象」折射青春期家庭教育挑戰!家長必讀|

2020-08-28 湖北華圖教育

許多研究發現了青春期存在「初二現象」。初二年級具有階段的獨特性,這一時期的學生正處於人生的第二次生長發育高峰時期,身心經歷著急劇的變化,更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情緒更敏感和激動,表現兩極分化情況更明顯。

從初二(八年級)學生作為青春期階段的「橫切面」,能一探我國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狀況。


青春期階段孩子的變化,使得孩子似乎想要擺脫家庭的牽制,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那麼,青春期孩子對家庭真的不重視了嗎?青春期孩子的家長還需要重視家庭教育中嗎?青春期的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什麼呢?通過大數據來分析處於青春期階段的初二學生家庭教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結果發現:
青春期階段的孩子看重家庭的價值和作用,對父母持積極、正面的看法和態度。八年級學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中排名首位的是「有溫暖的家」(49.4%),比四年級學生選擇「有溫暖的家」的比例高10.1個百分點;同時八年級學生最崇敬的榜樣排名第一的是「父母」,比四年級學生選擇「父母」作為最崇敬榜樣的比例高3.3%。
青春期階段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影響。例如,家長在八年級學生面前表現的不良行為越少,他們越傾向於將父母選為最崇敬的榜樣。報告家長不良行為很少的學生,選擇父母作為最崇敬榜樣的人數比例,比報告家長不良行為很多的高26.5個百分點(32.8%vs6.3%),但在四年級的學生身上並未發現這一關聯結果。
在孩子青春期階段,家長更需要做好自己。與四年級相比,報告曾經看到家長「說髒話、粗話」的八年級學生人數比例高15.8個百分點,報告家長曾經「答應過孩子的事情做不到」的八年級學生人數比例高21.5個百分點,說明青春期的孩子更能注意到家長身上的缺點和不足。
青春期學生和家長的觀念存在錯位,遺憾的是,很多家長並沒有真正讀懂孩子的需求。八年級學生認為家長對自己最關注的方面是學習情況(79.9%),而八年級學生最希望家長關注自己的興趣愛好或特長(60.3%)。
青春期學生更希望家長關注自己的內心,家長應該更重視親子溝通。但現實卻相反,相比於四年級,八年級家長几乎每天花時間和孩子談心的比例下降了14.5%。
進入青春期,孩子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問題,仍然需要家長的支持、陪伴和指導。此時孩子正經歷著身心的劇變,這是家庭教育正處於問題集中爆發,但又容易被忽視的階段,以至於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很不好管」「遇到問題卻力不從心」「學校教育影響更大,家庭教育影響微乎其微」。
本次調查的結果給青春期的家長敲了一記警鐘——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很重要,家長需要轉變教育角色、調整教養方式,而不是簡單地把孩子的教育責任交給學校和老師、減少對孩子教育的投入程度。
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尤其需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示範,保持言行一致,不僅給孩子提要求,也要對自己提要求。專制、獨裁、雙重標準只會激發孩子產生逆反的情緒,拉開孩子與家長的距離。家長需要給予孩子信任和理解,透過孩子的言行看到其內心真正的需求和渴望,及時給予孩子需要的幫助和指導。

相關焦點

  • 頭疼的「初二現象」!青春期叛逆,親子矛盾多發,家長應該怎麼做
    小李媽媽的擔心,在教育圈有個形象的說法,叫做「初二現象」。當然,「初二現象」的內涵不只在學業方面,也包括了孩子青春期所帶來的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與小李媽媽相比,兒子即將讀初三的浩浩媽,平時更愁的是與兒子的溝通問題。
  • 初中生家長注意:危險的「初二現象」,處理不好耽誤孩子一生!
    一項針對2萬餘個初中生家庭的調查顯示:多數家長都未能採取適宜的方式來應對子女的變化。 初二孩子,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我們都要特別關心。 02 「初二現象」的焦點問題是什麼?
  • 班主任:令人抓狂的「初二現象」,每位家長都會遇到,這篇文章教你...
    還有人認為初二年級是整個中學時期「最危險」的階段,初二學生最難管理,被稱之為「初二現象」。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針對全國六省一市的2萬餘個初中生家庭的調查顯示,多數初二家長無論在親子關係上還是教育方式上,都未能採取適宜的方式來應對子女的變化。每個家長都會碰到「初二現象」。
  • 每位家長都會遇到的「初二現象」!教你如何應對
    還有人認為初二整個中學階段「最危險」的階段,初二學生最難管理,被稱之為「初二現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針對全國六省一市的2萬餘個初中生家庭的調查顯示,多數初二家長無論在親子關係上還是教育方式上,都未能採取適宜的方式來應對子女的變化。每個老師和家長都會碰到「初二現象」。
  • 「初二現象」令家長苦惱 專家:要用平等思維溝通
    這幾天,我們也和家長們一起探討了孩子為何進入初二經常出現多種問題。老師們建議,初一新生從跨入中學大門開始,就要有長遠的計劃,而家長也要跟著孩子一起「升級」,冷靜應對「初二現象」。  家長林先生說,「自從升入初二,孩子回家後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做作業上,和我們的交流少了很多。孩子喜歡打籃球,周末經常和同學約好出去運動,與我們相處的時間更少了,交流主要在飯桌上。不了解他現在想些什麼,我們提出的意見也基本無用。他經常和我們說的就是『你們不懂』『別管我』。」  採訪中,重慶晨報記者發現,很多初中生家長都面臨著孩子叛逆的挑戰,而這個時期大多集中在初二。
  • 開學第一個月,各位家長請警惕「初二現象」
    還有人認為初二整個中學階段「最危險」的階段,初二學生最難管理,被稱之為「初二現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針對全國六省一市的2萬餘個初中生家庭的調查顯示,多數初二家長無論在親子關係上還是教育方式上,都未能採取適宜的方式來應對子女的變化。
  • 初二分化,原因:青春期、個性與人際關係、家庭幹擾、社會的影響
    初二分化,原因:青春期、個性與人際關係、家庭幹擾、社會的影響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麼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以下四個因素需要特別關注。
  • 令人抓狂的"初二現象",每位家長都會遇到,此文教你如何應對
    還有人認為初二整個中學階段「最危險」的階段,初二學生最難管理,被稱之為「初二現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針對全國六省一市的2萬餘個初中生家庭的調查顯示,多數初二家長無論在親子關係上還是教育方式上,都未能採取適宜的方式來應對子女的變化。每個老師和家長都會碰到「初二現象」。在教育圈裡,確實有種說法,叫『初二現象』。
  • 開學第一個月警惕「初二現象」,每個家長都會遇到
    01什麼是「初二現象」初中生正值「身心劇變」時期,其中初二學生尤為明顯,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沃斯稱之為「心理性斷乳期」。還有人認為初二整個中學階段「最危險」的階段,初二學生最難管理,被稱之為「初二現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針對全國六省一市的2萬餘個初中生家庭的調查顯示,多數初二家長無論在親子關係上還是教育方式上,都未能採取適宜的方式來應對子女的變化。每個老師和家長都會碰到「初二現象」。在教育圈裡,確實有種說法,叫「初二現象」。這次學生的心裡話也驗證了這種說法,所以初二孩子,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我們都要特別關心。
  • 令人抓狂的「初二現象」,每位家長都會遇到,這篇文章教你如何應對!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針對全國六省一市的2萬餘個初中生家庭的調查顯示,多數初二家長無論在親子關係上還是教育方式上,都未能採取適宜的方式來應對子女的變化。每個老師和家長都會碰到「初二現象」。在教育圈裡,確實有種說法,叫「初二現象」。這次學生的心裡話也驗證了這種說法,所以初二孩子,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我們都要特別關心。
  • 令人抓狂的"初二現象",每位家長都會遇到,8點秘訣教你如何應對
    還有人認為初二是整個中學階段「最危險」的階段,初二學生最難管理,被稱之為「初二現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針對全國六省一市的2萬餘個初中生家庭的調查顯示,多數初二家長無論在親子關係上還是教育方式上,都未能採取適宜的方式來應對子女的變化。每個老師和家長都會碰到「初二現象」。在教育圈裡,確實有種說法,叫「初二現象」。
  • 「初二現象」,每位學生都會遇到,為了中考目標,家長要審慎面對
    「初二現象」,每位學生都會遇到,為了中考目標,家長要審慎面對初二進一步可以衝向學霸,退一步可以掉成學渣。孩子就讀初二時,莫名其妙進入一個「瓶頸期」:狀態萎靡、彷徨不前、厭學、情緒暴躁等,甚至出現更多叛逆的言行,讓家長頭痛不已。讀初二以後,有些學生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父母無論說什麼話,都要頂撞回來,有時乾脆不搭理。
  • 可怕的「初二現象」差點毀掉我的兒子!一位媽媽的自述
    還有人認為初二整個中學階段「最危險」的階段,初二學生最難管理,被稱之為「初二現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針對全國六省一市的2萬餘個初中生家庭的調查顯示,多數初二家長無論在親子關係上還是教育方式上,都未能採取適宜的方式來應對子女的變化。每個老師和家長都會碰到「初二現象」。對此,曾有一位校長做過一次調查,讓本校學生給自己寫信。
  • 遇到「初二現象」,家長怎麼辦?做好這幾點,孩子成績不下滑
    多種因素的影響之下,在初二這一年,一些學生的成績,迎來下滑的現象。迎來新的一學期,當孩子面臨「初二現象」,陷入困惑之中,每一位家長,都會為之著急的同時,也會想方設法,幫助孩子走出困境,正視自己的學業。那麼,當孩子遇到「初二現象」,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 危險的初二現象,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家長幫娃輕鬆度過
    初中生學習教育流傳這麼一種說法:「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經歷了小升初步入初二,初二是初中學習的重要階段,邁過這個道坎成學霸,跟不上步調成學渣。初二是中學階段「最危險」的階段,最難管理,被稱為危險的「初二現象。」初二現象的焦點問題學習成績下降,對學習失去興趣,出現畏難情緒,一蹶不振。不再是乖乖虎和乖乖女,老師和家長的話不再言聽計從,開始反駁頂撞,出現逆反心理。
  • 初中家長的鬱悶:「初二現象」,讓我如此黯然神傷!
    期中考試剛過,許多初中生的家長尤其是女生家長抱團長嘆:我家孩子小學成績都是相當好的,初一時候也還是不錯,怎麼到了初二,第一次大考下滑這麼厲害?
  • 走進青春期,了解才會愛,剖析青春期孩子的5大反常現象
    由於人類在青春期有這樣的轉變,所以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出現很多反常的現象,會讓很多的家長措手不及,不太適應。孩子如果與同齡人的交往更多了,對家長來講是一個怎樣的挑戰呢?他不再像小的時候一樣,常常黏著爸爸媽媽了。
  • 初二現象有困擾?從規律開始,陪孩子順利過渡
    清風聽過1句順口溜:「初一不相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雖是一句戲言,但能部分反應初中三年學生狀態。現在單說「初二現象」初二很關健,也許是孩子正讀初二吧。了解規律,儘早準備,防範於未然吧。如果恰好有初二子女,把它專設為關鍵期也不無恰當。點擊右角紅色按鈕,【關注】清風教與育,了解更多教育知識。結合教育與成長的規律,認清初二現象的成因與本質,讓培養更順暢,讓孩子避開,少走彎路,相信是大家喜聞樂見的。
  • 應對「初二現象」有妙招 幫孩子平穩度過「危險」期
    教育一直都是家長們亙古不變的話題。初中階段,男孩、女孩都開始步入青春期,最讓家長們頭疼的「初二現象」逐漸出現,在教育圈確實有種說法叫「初二現象」。有沒有應對該現象的妙招,以便幫孩子們平穩度過初二這個「危險」期呢?對此,山西晚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 孩子厭學折射了親子問題
    上課走神,作業抄襲、拖拉,成績嚴重下滑,甚至逃學,這些都是青春期厭學的表現。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會出現這類學習問題?家長應該怎樣幫助有厭學情緒的孩子?學習問題,其實也是心理問題,折射了青春期親子問題的方方面面。不想孩子厭學,請先打造良好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