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苦思」思考學

2021-02-15 艾為之家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是臺大管理學院教授湯明哲最推崇的思考者。他的思考能力究竟是如何培養出來的?他如何將所學內化為自己的思想?他又如何從事這內在激烈,外在卻不可視的「活動」——苦思?(原文出處:商業周刊 第943期)


 

這天上午,我們來到臺積電臺北辦公室。平時銳利的張忠謀,細細談起思考,竟是詼諧幽默,逸趣橫生。他雖謙稱自己只是思考的實踐者,但其實他已建構出一套獨家的思考理論。且讓我們一窺他思考的堂奧。以下是張忠謀的口述摘要:


思考,這方面我不是理論家,但我覺得我是一個實踐者。我可以把一個實踐者的經驗跟你們分享。 


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我想思考不能離開學習而單獨存在。我曾在臺大演講時說過:大學生應養成終身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能力與習慣。因為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終身學習的效率不會高;沒有終身學習的習慣,獨立思考將缺乏材料。


終身學習需要有計劃,有系統,有紀律的。以我自己為例,五十年工作的專業範疇,都是半導體,這個系統的學習,我是一輩子沒有停過;等我進入管理階層,我要學習財務報表、創造股東權益,這是另一個系統;回到臺灣,以前對國內政經完全不了解,我計劃花兩年學習,結果我常半開玩笑說,我完全低估了所需要的時間。因為兩年以後,還是有很多不懂,甚至到現在,都還有很多不懂啊!(笑)

這樣有系統、有計劃、有紀律的終身學習,要跟獨立思考配合。


獨立思考,以我的經驗,還是自己養成出來的,但我絕不否認教育的影響力。我想,對我早期最有影響的,也許是在哈佛那一年的一位人類學教授。那時他已經五十歲左右,可是他講課的風度啊!是我一直非常仰慕的。


那門課是從古代的經典名著荷馬的《伊利亞特》開始,到中古時代米爾頓《失去的天堂》、再到莎士比亞的劇本,以原典反映當時社會。教授在講課的時候,總是會問我們:「他反映的社會是什麼狀況?可是別人也有不同看法,對照起來,真實的社會到底是怎麼樣?」

這就是我說的,學習跟獨立思考兩者合併起來,找到真理。這位教授真是最好的示範。他的能力、風度──旁徵博引,俯拾皆是;客觀處理史料、著作──使得我後來常常想到這位教授。


我相信教育也不是唯一的影響。科學跟工程,通常真理是很絕對的,老師跟你講的,你能獨立思考的空間不是很多(笑)。當然到了科學的最高層次,一定要獨立思考,如果不是獨立思考,一定不會拿到諾貝爾獎的(笑)。


但是在人文的領域:歷史、經濟、法律,獨立思考的空間非常大。總之,我養成一個習慣,除了自然定律我接受以外,我看一篇文章、聽別人一段話,自然而然會想:他講的話是不是有立場?他講的事實是不是有足夠的證據?他舉證的事實,難道就是全部的事實嗎?這並不需要停下來才想,而是隨讀隨想、隨聽隨思考。

我認為我的學習,跟所謂大師的談話也佔滿大比率,例如跟葛林斯班、波特、季辛吉。但即便跟他們談話,也仍然要保持獨立思考。他們說的,我認為大概是一半對(笑)。


要做到這樣,跟你的知識背景有關:有知識,你就會有自信──他們寫的書我都看過了,他的高深我都知道,那他還跟我神氣什麼呢?(笑)倒是我知道的他們還不太知道,他莫測我的高深呢(笑)!

我最近跟漢學家史景遷吃飯,談我最喜歡研究的清朝康、雍、乾三代。他是這方面的專家,寫了十幾本書,其中最厚的一本《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追尋現代中國》,時報出版〉,有一千頁。我放在床頭,每天看幾頁,花了十幾年看完。


但我認為三代的功績完全被高估,尤其是乾隆,那時正是歐洲、美國發生大事的時候:政治上美國、法國革命,經濟上英國工業革命。可是在這時候,乾隆不跟世界來往,一點都沒有世界觀哪!史景遷說,你不能以現代的價值來評估過去的人,你太過苛求。我說,我是用現在的結果來評估。


你看康、雍、乾三代雖然強盛,但那個落後的因已經種在那裡了。從思想來說,託馬斯.傑斐遜(編按:美國第三任總統)講自由、快樂的追求,尤其是快樂,真是很突破的觀念。難道乾隆有講人民快樂的追求嗎?沒有嘛!我們並不是造槍炮、工業的落後,而是觀念,就從那時候開始落後了。


我最不解的,很多人今天看了這篇文章,就相信這篇文章;明天聽了那一段話,就相信那套理論。我記得看過《邱吉爾傳》,裡面有句話,描寫某一個軍官「像一個坐墊,永遠帶著最近、最新坐在他上面的屁股印子。」(呵呵笑)這就是沒有獨立思考很好的例子,你是一個墊子,永遠帶著坐在你上面的屁股印子。(笑)


美國教育的重點,放在要你自己思想。獨立思考假如養成習慣,對民主會有相當大的幫助。林肯說過的一句話,我覺得滿對的:You can fool part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一部分的民眾,你可以長期的欺騙他們〉you can fool all the people part of the time;〈你可以短期的欺騙全部的民眾〉but you can't fool all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但你無法長期欺騙全部的民眾〉。臺灣要民主,國民就一定需要有相當程度的獨立思考,不然就被牽著鼻子走,每個人身上,都有別人的「屁股印」。


對企業經營來說,其實獨立思考還不夠;企業需要創新,這需要苦思或靈機來產生洞察。以學問的金字塔來說,最底層是raw data(資料)。我們大學教育,讓很多人可以把raw data 組織成information(信息);information上面是knowledge(知識),這個過程,我認為需要經過個人的internalize(內化),他才能夠說,這知識是我自己的,這個過程就是獨立思考。


一個知識系統是一個金字塔,你可能需要建立好幾個金字塔。例如半導體是很大的產業,受世界大國財經變化的影響很大,所以我需要好幾個金字塔,然後經過苦思,或是靈機一現,像電光一閃,才會有洞察。我覺得這是更高的一層,有了洞察,就有創新、發明。


我是常常陷入苦思,當有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你不知如何解決,你必須想一個辦法。就等於下棋一樣。你下一步棋,對手的反應可能有好幾種,他反應A你要怎麼做?他反應B你要怎麼做?他反應C,你又要怎麼做?你再下一步,他又有各種可能的反應。這是很複雜的分岔樹,假如你的腦筋實在轉不過來,可以一步步寫在紙上。


但是依我個人的經驗,還是放在腦子裡想比較好。(笑)畫那麼多東西,反而會阻礙思考。

我們的對手不一定是敵人,環境也是你的大對手。在我們公司,我也常用這種問題,來測試同仁是不是想清楚了。他說,我們應該怎麼怎麼做,我就問他,假如有這個後果,你會怎麼樣?


有的同仁答得出來,有人就解決不了。答出來的,我會接著問下去。你知道,下棋的最高手,是可以看到終局的;中等的,也至少能看好幾步。我會勸同仁多想幾步,越能多想,決策的成功率會提高。


不過,很多時候苦思也沒有用。因為苦思以後,得到洞察,可是這個洞察,可能就是說:大環境沒有希望啊!(笑)並不表示,有洞察,就能解決問題。


苦思有沒有師父領進門的方法?我想沒有。如果有,我也可以做一個師父啊!可是我並不感覺我這師父做得很成功。(笑)真的啊!其實在臺積電,好幾年我都在講思考,對二、三十個人講,假如有一個人的習慣改變,那我就認為是很成功了。


我也常常講演,下面有兩、三百人,我的心裡想,只要有其中的十個人聽了我的講演而改變了思考習慣,那我就會很高興了。沒有別的竅門,只有你真的相信這套東西能讓你更快樂一點,你才會照著做,進入思考的堂奧。

點擊下方小程序,加入我們吧!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艾為之家」微信後臺交涉相關問題。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公司董事長張忠謀先生對學習的看法
    ,那我到底在學校學到什麼東西﹖「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住過巴黎,它會一生跟著你,有如一場可帶走的盛宴。」「一場可帶走的盛宴」這句話出自作家海明威之口,他曾說:「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住過巴黎,它會一生跟著你,有如一場可帶走的盛宴。」為什麼我會這樣認為呢﹖我自己分析有三個原因:第一,在學期間是培養求知心最好的時候,換句話,你要把握機會多方面培養興趣,無論是文學、藝術、科學都行,這就是一種求知心。
  • 蔡英文會面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 請益5大議題
    華夏經緯網4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上午前往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拜訪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蔡英文表示,此行將針對半導體未來走向等5大議題向張忠謀請益。    據報導,蔡英文抵達時發表簡短談話。蔡英文表示,此行將向張忠謀請教半導體未來走向,以及對臺灣經濟發展新模式的看法。
  • 揭秘臺積電 ,全球最大晶圓廠是怎樣運營的?
    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大廠臺積電,董事會運作功能極其強大,但少有人知道, 臺積電一年4 次的董事會,都從臺北君悅或新竹老爺酒店的一場晚宴開始……進入「後張忠謀時代」,要投資臺積電之前,你得先看懂這家公司的權力結構。
  • 2018臺積電的驚與喜|盤點2018 ⑤
    有中美貿易戰爆發的震驚和思考,也有AI和5G等推進的振奮和憧憬;有晶片業的緊迫和焦灼,也有社會力量和資本的關注和熱捧……告別2018,迎來2019,集微網特推出「盤點2018」和「展望2019」兩大系列專題,將圍繞技術、投資、產業(包含臺灣IC)等多個維度展開。
  • 張忠謀的「半導體人生」|半導體產業|德州儀器|張忠謀|臺灣|臺積電...
    [新聞頁-臺海網]12月15日,臺灣新竹科學園區迎來建園40周年慶典,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獲頒40年「傑出成就貢獻獎」。在頒獎典禮上,曾被指有「瑜亮情結」的張忠謀與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上演了一場「世紀大破冰」,吸引了臺灣媒體輿論的焦點。臺積電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作為創辦人,張忠謀早已蜚聲半導體產業界,號稱臺灣「半導體教父」。那麼這一路他是怎樣走過來的?
  • 了不起的臺積電老闆張忠謀
    1985年,應孫運璿之邀到臺灣擔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7],兼任聯華電子董事長,隔年因緣際會籌辦荷蘭飛利浦與工研院合資成立的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裁(執行長)。1994年,創立世界先進集成電路公司[3]。2005年,取得百人會會員資格。同年辭去臺積電執行長,由蔡力行擔任該公司執行長。
  • 臺積電張忠謀退休 要把餘年留給自己和家庭
    2018年06月06日 13:09   原標題:「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正式退休  中新社臺北6月5日電 有「半導體教父」美譽的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
  • 要不是張忠謀被MIT兩次拒絕我們可能就見不到今天的臺積電了?
    近日「臺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首度透露了其創辦臺積電的心路歷程,原來這個半導體行業大佬曾經有兩次都被 MIT 拒之門外的經歷。半導體教父、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去年 6 月退休後,除了忙著寫自傳下冊,近期還撥冗到校園演講,與年輕學子分享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他首度透露,24 歲時參加麻省理工學院(MIT)博士資格考,兩次都失利,這是他年輕時最大的挫敗, 40 年後,他回想起這段還是會流淚。
  • 臺積電押錯寶,張忠謀與蔡英文暗生嫌隙?
    當天,島內科技界大佬紛紛出席,甚至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與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來了一個時隔二十多年後的首次同臺,二人握手破冰。 不過民進黨當局卻沒有對這有意義的40周年有更多的表示,當天,蔡英文、賴清德還有蘇貞昌都未到場。據臺媒披露,蔡英文等人不到場可能是為了避免尷尬,雖然在前些時候,蔡英文和張忠謀還相談甚歡。
  • 林全:臺積電若出走產業鏈令人擔憂
    牽動IC產業競爭力  雖然科技部長陳良基先前表示,盡洪荒之力留住臺積電3奈米廠,林全也表示協助克服環評,但國人仍不放心,高雄市長陳菊表示擬拜訪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爭取在高雄設廠;有意參選2018年高雄市長的陳其邁質詢林全,政院有無留住臺積電產業配套。
  • 民進黨押寶押錯得罪臺積電?張忠謀與蔡英文暗生嫌隙?
    臺灣的臺積電,在全球範圍內來說,擁有著非常強悍的晶片製造技術,蔡英文試圖通過科技外交來贏得美國的芳心,但很明顯臺積電以及臺灣的科技界對蔡英文的做法非常憤怒。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臺灣之光40周年慶典舉行科技圈的大佬們紛紛出席,而且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時隔20年首次同框引起全場沸騰。
  • 斷了臺積電後路,蔡英文沒臉見張忠謀?
    臺灣新竹科學園區周年慶,蔡英文不敢出席近日,「臺灣之光」新竹科學園區成立40周年,臺積電、聯電、宏碁董事長們都出席了歡慶會,然而當天民進黨當局蔡英文並沒有露面,只派了個行政機構副手出席。有評論說,臺灣高層選擇缺席,是因為民進黨當局無法為科技行業提供有效扶持,沒臉面對科技大佬張忠謀。
  • 押寶川普,臺積電騎虎難下,張忠謀對蔡英文心生不滿?
    「臺灣之光」新竹科學園區15日歡慶成立40周年,島內科技界大佬悉數出席,臺積電、聯電、聯發科、宏碁董事長們都來到現場。島內媒體熱炒「王不見王」的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與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20多年後再次同臺,握手破冰。
  • 臺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正式退休,把臺積電交給了一個班子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6月5日,隨著臺積電股東大會上的一聲宣告,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正式榮休。自此,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強人時代」也終於落下帷幕。尤其是在0.13微米的時候,臺積電選擇自行研製銅製程,拉開了與聯電的距離,並正式「改造」了臺積電,而這樣的果斷決策,與張忠謀的職業素質密不可分——在半導體行業摸爬滾打多年,張忠謀懂得如何在關鍵時間節點上把握正確的方向。除了靈敏的職業嗅覺,張忠謀雷厲風行的管理作風,也是臺積電成功的必備要素。
  •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面試新人時很不喜歡聽到這個答案
    張忠謀生於1931年7月10日。臺灣地區,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創辦人,有「晶片大王」、「半導體教父」之稱。今年(2018)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將於11月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登場,臺灣地區將派臺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擔任代表出席APEC。
  • 臺積電:從不被看好到逆襲
    創業一年,矽谷教父葛洛夫親訪臺積電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在加州聖荷西水星報2011年8月刊出的專訪中,親口透露當年他如何與英特爾共同創辦人,也是被視為矽谷教父的葛洛夫(Andrew Grove)在臺灣的第一手接觸過程。「我創業之初其實沒有競爭者,那時在臺灣只是一家小公司,(半導體業)不太注意我們,他們認為我們根本做不起來。
  • 張忠謀:臺灣產業「大將」
    如果一下子將臺積電和其所生產的晶片從這個世界抹去,你手中的蘋果手機將立刻死機,聯想電腦玩不了網路遊戲,尼康數位相機打不開,松下液晶電視也會黑屏。  直上臺積電總部頂層,優雅寬闊的辦公室裡,坐著一位和藹長者。滿頭銀髮、廣闊天庭、精明眼神,唇上悠然地銜著菸斗,這是臺積電董事長兼CEO張忠謀給我的第一印象。
  • 張忠謀:臺積電擁有最先進的晶片技術,臺灣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張忠謀在2018年11月、同時也是退休後的首場臺積電運動會上亮相,提到臺積電在平和時期作為全球供應鏈的一環就好,但在亂世之下,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臺積電先是在7奈米製程取得重大進展,並持續替客戶取得進入市場的先機,並加深先進位程以及封裝技術的研發。
  •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博士 -《數位時代的教育和社會問題
    昨天聽了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博士的一個演講,題目是《數位時代的教育和社會問題》
  • 晶片領域的「執牛耳者」:張忠謀如何將臺積電打造為世界之最?
    」1964年,張忠謀博士畢業,並被德州儀器任命為鍺電晶體研發經理,統領將近3000人的隊伍。1972年,他就任德州儀器公司副總裁和資深副總裁,是德州儀器的第三號人物,僅次於董事長和總裁,德州儀器也在這一期間成為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