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四天假,拼假去旅行」、「只要膽子大哪天都是假」的文章在朋友圈熱傳,一些網友還打算請病假來拼個長假外出旅遊。對此,北京海澱法院勞動爭議庭法官提醒,請病假去旅遊實不可行,小心因此丟掉工作。(據 4月26日《北京晚報》)
網上出現的「拼假」攻略雖令人心動,但是請假也須有規有矩,否則自作聰明動歪心思就會得不償失。比如,請假病假來拼假去旅遊,就有可能影響到自己的職業前程。以媒體報導的一則案例為例,去年就有一位女員工因請病假去度假在朋友圈曬照,被公司發現而遭辭退,起訴要求該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係賠償金,終被判駁。
梳理媒體報導發現,因虛假請假引發勞動糾紛的不在少數。從法律層面來看,勞動者依法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權利,但是在請假上既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更須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而行。倘若偽造病假條請假後幹其它的事情,一旦構成「嚴重違犯勞動紀律,影響生產、工作秩序」的,用人單位就可以辭退處理,且自作聰明者也難以享受到相應賠償。
從情理角度來看,虛假請假本就是不誠信不道德的行為,即便再事出有因,也多有不妥。比如,員工請假必然會給其他同事帶來一定的工作壓力,也就意味著虛假請假更會影響到同事間的相處。更進一步萊講,倘若每名員工都自作聰明,靠虛假請假拼假旅遊,或者靠虛假請假偷懶耍滑,必然會影響到單位正常的生產與經營。
不過,也應認識到,網絡上一些「拼假攻略」之所以受追捧,正在於勞動者的假期少所致。因此,對於用人單位而言,一則應保障勞動者享受到法定假期,如帶薪休假等;二則也應完善考勤、休假等相關制度,尤其是對虛假請假等違規行為做出明確界定,以警示員工依規行事;三則也應多些人性化管理,比如,對員工多些關懷,就可能會避免出現虛假請假。
而事實上,勞動者請假只要理由充分,用人單位未必會不批假。比如,網絡上梳理的幾種請假方式,先斬後奏式請假,突如其來式請假,不問不說式請假,經常性請假等,這些均欠妥當。正所謂,請假雖是職場中小事,也體現出個人的職業素養和情商。當然,最妥當的請假方式就是不僅要遵法更須遵守單位的管理制度,這理應是職場人的標配素質。
總而言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彼此互信互諒才是和諧穩定勞動關係的基石。故此,面對網絡上「五一四天假,拼假去旅行」,「只要膽子大哪天都是假」,以及各種「拼假攻略」,職場中人理應謹慎對待,尤其是更不應該靠虛假請假既坑單位又坑自己。若不然,就真有可能會「拼假一時爽,失業兩行淚」,且相應的權益得不到法律保障。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