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文章裡的情節:一個小男孩特別希望爸爸能夠在他生日那天陪著他吃一頓飯。可是每天早上他還沒有醒過來的時候,爸爸就已經上班去了,每天晚上他已經睡著了,爸爸還沒有回家。小男孩已經很久沒有和爸爸說話,更沒有和爸爸一起吃晚飯了。
因為小男孩的爸爸工作太忙了。有一天爸爸好不容易早點回到家,小男孩問爸爸:「爸爸,你一個小時掙多少錢呢?」爸爸想了一下說:「大概20美元。」小男孩聽了難過的低下了頭,好像在想著什麼。過了一會兒,小男孩對爸爸說:「爸爸,你能給我10美元嗎?」爸爸嘆了口氣問小男孩:「你是不是又要去買那些玩具?」小男孩搖了搖頭。爸爸有點無奈地掏出10美元遞給了小男孩。
小男孩拿著錢高興地跑回自己的房間。他小心翼翼地從自己的枕頭下面拿出一疊零錢,認真地數著。他數夠了20美元,就又跑回到爸爸身邊:「爸爸,這是20美元,我要買你一個小時的時間,希望你明天能夠陪我吃頓飯。因為明天是我的生日。」
爸爸愣住了。原來孩子要錢不是買玩具,而是向自己買時間。爸爸的心裡頓時感覺到很愧疚:是啊,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好好地陪陪孩子了。
這個故事看起來很熟悉,因為我們身邊的孩子都在或多或少的面臨著同樣的情況。爸爸因為工作需要每天忙忙碌碌的,沒有時間管孩子,忽略了孩子對父愛的需求。
其實爸爸對於每個孩子都是很重要的人,因為對於孩子而言,爸爸意味著安全和自信。
《一》「爸爸」這個稱呼對於孩子的含義到底有多重要呢?
爸爸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小時候坐在爸爸的肩頭,看遠方的風景,卻從不擔心會掉下來,因為爸爸的肩膀是那麼的寬厚。
小時候受了欺負,就會大聲地警告對方:「你等著,我去告訴我爸爸,讓我爸爸教訓你。」
下雨的時候從來不怕淋雨,因為爸爸總會站在校門口接孩子回家,即使自己被雨淋了,孩子身上也是乾乾爽爽的。
爸爸就是那個駕著五彩祥雲來保護我們的英雄。
爸爸是孩子心目中的超人
每個孩子的心裡都有一個無所不能的超人爸爸。
想要玩具了,媽媽不給買,那就去找爸爸,爸爸一定會高興地買給自己。
自行車壞了,自己著急的掉眼淚,爸爸看到了,輕輕地摸摸我們的頭,然後拿起工具開始修,不一會兒的功夫自行車就修好了。
數學作業不會做了,有點無奈的看著爸爸,爸爸就會放下手中的活,開始講解。
這才是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爸爸」對於孩子來說,或者只是一個稱呼,一個名詞。因為爸爸留給孩子的時間真的是太少了。
《二》缺失父愛對孩子的影響
幼兒心理學家格賽爾曾指出:「失去父愛是人類感情發展的一種缺陷和不平衡。」
因為缺失的父愛,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給孩子的性格、心理等方面造成不可挽回的負面影響。
男孩的性別決定了他的活潑好動,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心。但是孩子的這些天性也需要父母的引導,更需要爸爸的刺激。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是與外界溝通的橋梁,是孩子認識外面世界最重要的途徑,也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
而父愛的缺失,則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不受爸爸的重視,心裡懷疑爸爸對自己的感情。當孩子對爸爸愛的需求長期得不到回應的話,孩子就會在內心裡產生自我否定,性格變得內向,不愛說話,不喜歡和他人交流。
因為缺失的父愛,帶走了孩子的自信。
父愛還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雖然說媽媽也能給孩子安全感,但是來自爸爸的安全感,更能夠讓孩子變得堅強和獨立,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當孩子得不到父愛的時候,心理就會變得脆弱、膽小,甚至會成為被別人欺負的對象「他沒有爸爸」、「他爸爸不愛他」……
就像最近熱播的《神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陽一樣,雖然他的學習成績很好,雖然他一直討好最近的爸爸,但是當同父異母的妹妹出現的時候,爸爸的目光就不再關注他了,而是全部轉移到了妹妹身上,導致了朱朝陽內心安全感的缺失,增加了他的失落。
都說單親家庭的孩子問題多,這是因為孩子沒有一個完整的家,沒有得到完整的父愛和母愛。
孩子的心思是細膩的,他能夠感受到爸爸對自己愛的深淺。再加上孩子從三歲開始就進入了叛逆期,對自我的認知和對他人的認知,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的成長。
缺失的父愛,會讓孩子的思想偏激:為什么爸爸不愛我?為什么爸爸不喜歡和我聊天?為什么爸爸總是那麼忙?
但是孩子的想法又沒有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會通過一些自以為是的方式發洩,在我們大人眼裡就是孩子不懂事,或者不聽話。
其實孩子從出生到長大,看起來好像我們父母陪伴的時間是很長的,但是細細算下來,也就十幾年的時間。因為隨著孩子的長大,他會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社交和生活,與父母漸行漸遠,我們父母真的要學會好好珍惜這段時光。
《三》爸爸該如何表達出對孩子的愛
孩子既需要來自媽媽溫柔的關愛,也需要來自爸爸堅韌的呵護。因為爸爸對於孩子的意義不一樣。父愛在健全孩子心理,完善孩子性格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作家梁鳳儀曾這樣高度評價過父愛: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鐘。
那麼父愛到底該如何正確的表達,並且讓孩子愉悅的接受呢?
①適當的運用肢體語言
最簡單也最能表達父愛的便是肢體語言。因為肢體上的接觸,能夠讓孩子更深切的感受到來自爸爸的關心和愛護。
爸爸可以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為孩子遮擋外面的風雨;
爸爸可以給孩子一個堅實的肩膀,讓孩子依靠,心裡滿滿的安全感;
爸爸可以摸摸孩子的頭,表達自己的關切;
爸爸可以和孩子擊掌歡呼,分享孩子成長的喜悅。
肢體語言雖然無聲,但卻最真誠。
②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
現在社會中,爸爸的工作很忙,早出晚歸和孩子的溝通很少。那就要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讓孩子感受到雖然爸爸忙於工作,但是孩子依然是自己最在乎的人。
在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中,有一個情節:小頭爸爸因為工作原因每天很早就出門了,晚上大頭兒子睡著了才能回到家裡。大頭兒子已經好幾天沒有見到小頭爸爸了,怎麼辦呢?
於是小頭爸爸就想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給大頭兒子寫留言條:大頭兒子,爸爸去上班啦,再見。大頭兒子醒過來看到爸爸的留言條,高興極了,原來小頭爸爸還是愛自己的啊。於是他也興奮地給小頭爸爸留言,還貼了貼紙做郵票。父子倆就這樣溝通著,既讓兒子感受到了爸爸的愛,還增進了父子感情。
所以當爸爸忙的時候,也要用可行的方法,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對自己的關愛。
比如上班期間給孩子打個電話、發個微信,或者利用午飯的時間和孩子視頻等,都是不錯的方法哦。
③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這句話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的,只有父母的陪伴才能讓孩子真切的感受到愛。
《怪你過分美麗》中莫曉晨在內心裡極度渴望父愛,但是爸爸卻總是忙於應酬忽略了曉晨的感受,忙於參加過一次曉晨的家長會。後來又因為案件入獄十年,錯過了曉晨最需要陪伴的時光,這也是曉晨一直耿耿於懷的地方。
可見爸爸的陪伴對於孩子的重要性。雖然後來莫曉晨和爸爸誤會解開了,但是那段時光到底是追不回來了。
所以在有時間的時候,請多陪陪孩子;在有時間的時候,請多陪陪孩子;在有能力的時候,請多陪陪孩子。
「父愛是孩子心頭那一縷最燦爛的陽光」,請好好的照亮孩子的人生。
我是,家有9歲男孩,現在一手帶娃一手寫作,專注分享育兒知識和親子溝通。歡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討孩子成長路上的問題,分享孩子成長的快樂。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