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學生在寫申請Essay時最常犯的錯誤有哪些?
答:有些大學會要求學生寫崇拜的偶像,比如「如果有機會,你最想和誰一起吃個飯?」在寫這樣的題材時,學生經常犯的錯誤是本末倒置。他們花了大量篇幅寫自己的偶像,卻沒有怎樣介紹自己。
我的建議是,從你自身優點寫。你崇拜這個人,你怎樣受ta影響?以我為例,我最崇拜的人是前南非總統Nelson Mandela,我每天都要讀一句他的激勵人心的語錄。有一天,一個小男孩問我,「姐姐,你是哪個名人吧?」
我舉這個例子的結論是,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行動上,這樣不管你是有機會和偶像面對面交流,還是只是通過閱讀他們的書籍,你的視野都已經發生改變。另一個普遍的錯誤是,學生往往認為必須寫一些使自己看起來和別人不同的東西。
當你和其他幾萬學生一起競爭申請某一頂尖名校時,僅靠突出活動本身作用不大。你做過的活動,招生官在別的學生那裡同樣也可以看到。所以,把焦點放在某事「造就了你」方面,而不是「某事」方面。這才是招生官真正想知道的。
在申請你怎麼通過活動或事件展示自己,這才是文書的關鍵。
問:你們如何判斷學生的Essay是否真實?
答:看他們的SAT閱讀分數。如果他們的SAT閱讀和寫作分數都不高,而Essay好得就如同出自大學教授之手或者Essay透露的成熟度和高中生形象不符,你都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學生找機構指導可以理解。別人都去找,你不找,你就處於弱勢了。但記住,找人指導文書時,他給你提建議怎麼修改,可以;若他一句一句給你改好了,不可以。
問:有沒有哪些題材學生不應該寫?
答:關於個人悲慘經歷的題材不好寫。學生往往深陷經歷當中,他們不是在講故事。他們寫出來的要麼成了事件敘述,要麼成了心靈雞湯。要寫真正沉重嚴肅的題材時,我會很小心翼翼。
這個題材不是不可以寫,但我認為應用經驗法則驗一驗。如果這個話題對你而言依然是敏感的,回想經歷,你可能還帶有一絲恐懼、一絲畏縮或者心痛,那就不要寫。
如果你能以輕鬆甚至調侃的態度談這段經歷,顯示你已經從經歷的悲痛中痊癒了,那你可以寫。當然,這並不是叫你一定要以幽默的口吻去寫痛苦的經歷。
問:有沒有哪些你想在學生文書中找尋的東西?
答: 我認為學生如果知道招生官不是想在文書中找什麼奇異奇特會感到驚訝。你用的例子越具體,你就越能細節描述故事,效果也越好。好的文書能展示學生。招生官讀文書,腦海裡就能構思出你具有怎樣的性格,是個怎樣的學生。這就好比你和招生官在交談。這應該不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