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 App官網最近公布了2018-2019年美國大學本科申請essay題目,和2017-2018年的相同。
2018-2019年CA文書題目:
1. Some students have a background, identity, interest, or talent that is so meaningful they believe their application would be incomplete without it. If this sounds like you, then please share your story.
2. The lessons we take from obstacles we encounter can be fundamental to later success. Recount a time when you faced a challenge, setback, or failure. How did it affect you, and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3. Reflect on a time when you questioned or challenged a belief or idea. What prompted your thinking? What was the outcome?
4. Describe a problem you've solved or a problem you'd like to solve. It can be an intellectual challenge, a research query, an ethical dilemma - anything that is of personal importance, no matter the scale. Explain its significance to you and what steps you took or could be taken to identify a solution.
5. Discuss an accomplishment, event, or realization that sparked a period of personal growth an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yourself or others.
6. Describe a topic, idea, or concept you find so engaging that it makes you lose all track of time. Why does it captivate you? What or who do you turn to when you want to learn more?
7. Share an essay on any topic of your choice. It can be one you've already written, one that responds to a different prompt, or one of your own design.
我們需要知道,當高校招生官在招生的時候,想的是:We are creating a class.翻譯成中文就是「選拔一支隊伍」,西方團隊裡的每個成員一般要滿足兩個特點:
a.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特點,在團隊裡的功能、位置都不一樣;
b.具有不可替代性。
滿足這兩點,你才能成為西方人心目一位理想的團隊成員。中國學生呈現出來的樣子是:分都很高,看上去挺完美的,要公益有公益,要考試分數有考試分數,但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特點。
你熱愛環保,還有一群熱愛環保的人和你競爭,如果你要證明你是蜘蛛俠裡最蜘蛛俠的,這時候就要突出素材的強度和高度。這就決定了你是否能出挑,從而斬獲offer。文書數量和質量決定了你的高度。
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在你的這個特點上算不算是一號人物?
新的Common Application更重視思想,明確以思想為核心,這樣的趨勢隨處可見。芝加哥大學以思想性文書出名,斯坦福、普林斯頓、哥倫比亞也是這樣,MIT從1篇變成4、5篇文書,UC從2篇變成4篇,文書比重加大,思想性增強。思想富足要在經濟富足三代以上才能建立,所以在中國這個環境下長大的學生在回答這種問題時確有劣勢。
有個性、有素材、有思考,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你挖出來的這些東西都是過去的東西,但招生官要看未來的潛力。所以好文書就是美國人經常講的:Connecting the dots.把過去、現在、未來的線串聯起來,這根線是最重要的。
總結:好的文書,能把你散落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珠子(個人經歷),串連成美麗的項鍊。
我們在輔導文書的時候,最後就需要引入對未來方向的思考。整個流程如下:
特點挖掘
招生官看重哪些?最有價值的方面?
素材產出
足夠素材支撐,競爭過其他人
思想深化
產生連接
未來方向
以後可以改變,但申請時一定要有想法。
這是寫作一篇好文書最簡單的環節。寫作技巧指的是遣詞造句、語法、表述順序,鋪墊轉折等等。
YouTube上一位有著10年文書輔導經驗的大神老師告訴你,文書寫作絕對要儘量避免的那些陳舊套路:
✘ 錯誤:
這是許多學生經常會寫的一種文書形式,我把它稱為「resume in paragraph form」。這種文章中的句子堆砌著這樣的內容:「我做了這個活動,我是這個活動的領導者,我做了哪些事,我又參加了這個活動,我做了什麼,我學到了什麼……」
正確:
不要只告訴我你做了什麼,告訴我你為什麼做這個事,為什麼你認為這件事鼓舞人心,考慮一些更深刻的問題:why+how,並且get into your emotions。
文書只是一次展現你內心的機會,而不是秀出你有怎樣的錄取資格,你要展現你是誰,什麼令你興奮不已,如果想要在文書上獲得優勢,你必須確保每篇你所寫作的文書要麼包含故事,要麼包含絕佳的點子或者分析,如果你沒能在文書中體現這兩點,那麼你的文書可能就淹沒了。
✘ 錯誤:
這種文書指的是你一直在討論學習上的成功。可能你寫的是算術課上的經歷,或者你遇到了一個很嚴厲的老師但最終你克服了困難等等。
這種「一心要在學術上取得成績,決定要努力學習,或者向老師或朋友求助,最後事情成功了,你獲得了一個A」的故事,不只是一種無聊的陳詞濫調,而且會讓你看起來像一個無聊的全能型學生,我想在文書裡看的是你是誰,而不僅僅是學習,如果你每門課全A,這是一種偉大的成就沒錯,但我只把它看做一個transcript。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學生描寫自己參加比賽時的情況,我們努力拼搏,最後我們獲得了比賽的勝利,這些故事只告訴我們「hard work pays off」。這很無聊,你要想到:你的每個競爭對手也都很努力,所以告訴老師你很努力是無用的。
正確:
這裡有兩個解決方案:
a.寫那種寓意不是非常顯而易見的故事;
b.不要把自己困於學科成就的方面。記住要讓自己的文書由想法驅動,而不是成功的事情驅動。
✘ 錯誤:
這種文書寫的是:在你參加很有意義有很使命感的活動時,那些你幫助的人向你展示了怎樣的美好心靈,然後你意識到我們應該做一些事讓世界更美好。
如果有人用這種陳詞濫調的方式寫文書,我不會產生看完的興趣。我不是說這種文章很差勁,我只是說這種題材和你的生活有些孤立,你去幫助別人,學到了很多,然後又回到日常生活。
你應該告訴我們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如何在壓力下工作,因為你的這些經歷還是可以在你的resume裡找到。
✘ 錯誤:
這種文書有幾個特點:
a.看不到自己的特點和細節;
b.當我讀到的時候,我覺得這故事可以安在任何一個人身上。
很多學生寫這樣文書的原因,可能是羞於展現他們生活的細節,害怕陷於麻煩中。舉個例子,一位學生寫她朋友被性騷擾的經歷,文章寫得很模糊,不想展現關於這件事的任何細節,所以就寫:「我的朋友很難受,我一直陪著她,我幫助她,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能看到有多模糊嗎?所以你寫之前就要決定你是別寫這個話題,還是決定要寫就要拋開一切。
你的文章需要你自己的特點,什麼讓你成為你自己,而不是得出一個答案而已。美國大學鍾愛的是individual ethos個體精神。
如果你要申請宗教學校的話,那盡情的寫你所愛的這種文書吧。但我想要說的是,有兩種文書要謹慎對待:
● 政治
並不是說不能寫,也有很多學生能夠以非常中立的態度對待政治話題。因為政治話題很廣,你不想站到一邊,你想儘可能考慮全面,不冒犯別人,所以這就為寫作帶來很大難度。
● 宗教
如果你要寫關於宗教的主題,給你三點建議:
好的文書,不是從無到有的劇情編造,而是來自對真實過往的深刻挖掘與闡述。每個人都是深刻的,只是自己不容易察覺。越是深到骨子裡的東西,自己越是看不見,因為它太根深蒂固、太本能,就習以為常了,就像呼吸一樣,平時都被自己忽略。
「真實與厚」講的是學生的過去,而招生官也想要看到學生的未來。好的文書可以不動聲色地把學生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散落的珠子,串聯成漂亮的項鍊,也就是英文裡常說的「Connecting the dots」。
就「方向與使命」而言,好的文書有以下特點:
總結一下,寫好文書的3大要領:真實且厚的素材,縫合過去與將來,體現文化與深度。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