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大學食堂開業僅1年就「關門」,承包人稱「吃不消」:洗個碗5毛錢,一學期營業45天要交租83萬元
在花了近400萬元承包湖南交通工程學院第一食堂後,李金寶想幹出一番事業,但只幹了一年就不得不放棄。其中一個原因,李金寶認為自己輸在了 "洗碗機 "上。
"我自己買的洗碗機不讓用,只能用學校買的,但每碗要交0.5元錢才能用。我這次承包食堂賺的錢都用來洗碗了。" 更讓李金寶沒想到的是,在與學校解除合同後的3個月內,學校承諾退還他210萬元,後來又改為110萬元。如今,學校表示不再接受協調,如果有異議可以起訴。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
"當時,我有朋友和學校領導關係不錯"。李金寶回憶,2019年1月18日,他與學校籤訂了一份為期3年的《食堂託管管理合同》,雙方約定:"學校第一食堂一、二、三層全部委託李金寶管理......"。李金寶應向學校支付100萬元保證金。"李金寶說。託管費每年200萬元,每年分兩個學期交納,即每學期交納100萬元。......"
同年9月,由李金寶承包的位於學校西區的第一個食堂正式投入使用。然而,"每天來吃飯的學生沒有想像中那麼多"。李金寶四處打聽,發現由於部分學生外出實習,學校西區只有5000名師生。
如果由於學校規劃原因,校園西區師生人數減少,西區師生人數不足7000人,每學期的託管費應按比例減少。
但由於剛開業,不宜與學校衝突,而且食堂每天的毛收入有3萬多元,李金寶並沒有真正在 "退費 "這件事上較勁。不料,突如其來的新型疫情,讓他損失慘重。
"本來今年2月初就開學了,但受疫情影響,一直到4月下旬才開學。" 李金寶發現,除了開學第一個月每天有2300多人在第一食堂就餐外,此後就餐人數越來越少。"疫情前,豬肉9元/公斤,疫情後漲到37元/公斤,價格翻了好幾倍,但師生吃的最低標準並沒有提高,人數還是越來越少,這還怎麼賺錢?"
李金寶想暫停食堂的經營,但校方拒絕了,"他們說,'作為校園最大的食堂,你們必須保證師生能安全用餐'"。
據李金寶介紹,今年4月開學後不久,學校要求他交納本學期的100萬元託管費。"一個學期4個半月,平均每個月的託管費是22萬元,但這個學期一共只上了1個半月的課,算下來,我只需要交33萬元託管費。"
於是,今年6月10日,李金寶希望學校能免除60萬元託管費,但遭到拒絕,"他們說,'學校是民辦大學,不能減一分錢'。"
同時,每碗0.5元的 "碗費 "讓李金寶的食堂生意更加困難。
"我的食堂原本購買了一臺正規廠家的大型洗碗機,功能一樣,可以自己洗碗,為什麼要花錢'買碗'?如果學校是為了師生的安全,那我願意花錢給每位師生買一雙私人筷子。"他說。食堂裡最便宜的一碗米線只需要4元錢,如果除去人員和原料成本,還要為這碗米線買單。
於是,李金寶向學校交了2.7萬元,希望能擺脫 "碗 "的問題,但幾天後,風波又起。"不是我沒把食堂的碗洗乾淨,而是洗碗機的水溫不符合要求......,這是學校針對我。"
今年8月,李金寶覺得 "生意做不下去了"。
"當時,下學期就要開學了,但學校不僅要我交100萬元的託管費,還要求我交上學期欠下的託管費,以便經營食堂。" 李金寶透露,後來學校願意免去他上學期的17萬元託管費,但剩餘的託管費一分錢也不給。
李金寶說,由於他沒有交納託管費,8月20日學校突然拉閘停電,導致食堂的攤位生意無法經營。
在多次溝通無果後,雙方於8月22日解除了合同。
然而,在李金寶的描述中,終止合同後的協調工作還是充滿了曲折。"我和學校清點了食堂財產並籤了批文後,他們原本說除了100萬元定金外,還將退還110萬元。但幾天後,他們只肯退給我70萬元,押金也'打折'到30多萬元。最後,乾脆不和我說話了。我找政府多次組織協調,但學校一直不配合,都是口頭答應,但一直沒來。"
11月20日下午,記者見到了湖南交通工程學院食品安全管理委員會主任楊敬東。
楊敬東說,疫情期間,學校決定對全校食堂免收17%的託管費。"如果他(指李金寶)認為減免託管費的金額太少,可以提出異議,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考慮,但只要他要求減免60萬元,如果他同意,學校的損失誰來賠償?"
不過,談及李金寶曾想暫停食堂經營,以及該校西區師生人數5000多人未達標就餐一事,楊敬東沒有正面回應,"我是今年5月份才來學校的,之前的事情我不知道"。
至於0.5元一碗的 "碗費",楊敬東解釋說,這是為了學校師生的健康著想。"學校的餐具消毒中心在衛生方面是達標的,今年10月,每碗降到了0.25元。但在李金寶的食堂,餐具只是弄點洗潔精再用水衝洗,買來的洗碗機裡的餐具衛生也不達標。" 對此,記者要求查看相關證據,對方沒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