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下,全國上下一心共同抗擊,尤其是堅守和奮戰的醫護人員,正在自己的戰線上與疫情爭分奪秒地「搏鬥」。在廣東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中,有一群人更是在其「戰線」上初心如磐、奮勇向前,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雖然所在的崗位和職責不同,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共產黨黨員。
那麼在這次疫情中,黨員們是如何衝鋒在前、勇於擔當?對此,昨日南都記者採訪了廣東多家醫院正在與疫情「搏鬥」的黨員們。
廣醫一院:副院長帶隊馳援武漢
作為馳援武漢的醫療隊之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7名醫護人員,在2月1日晚間火速馳援武漢。而在來到武漢第二日,2月2日,在廣醫一院黨委的大力支持下,由張挪富副院長帶隊的赴武漢重症患者救治醫療隊正式組建了臨時黨支部。
據了解,張挪富教授帶隊的這支七人隊伍中,有五位都是黨員,另外兩位非黨員小組成員都有著強烈的入黨意願。其中,援漢醫療隊中席寅和劉川就向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在臨時黨支部成立的當日下午,張挪富副院長帶領隊員們一同乘車抵達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他們即將接管這裡的重症監護室(ICU),雙方就如何開展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ICU的工作進行熱烈討論。
由於協和醫院西院區的ICU在疫情發生之前主要以收治手術後患者為主,無法滿足接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需求。為了儘快解決實際問題,張挪富教授帶領隊員們多次實地考察,並與當地醫院積極溝通,按照院感的要求,對ICU布局進行了改造,以切實保障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安全。
(廣醫一院副院長張挪富教授帶隊考察要接管的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並與當地醫生進行溝通)
華僑醫院:「來到武漢,我就有跑起來的衝動」
據南都記者了解,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漢醫療隊是首批進入武漢支援的廣東醫療隊伍之一。該院工作且入黨25年的院感控辦主任陳祖輝就是其中一員。
據了解,在大年三十下午,廣東省衛健委發出組建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通知後,短短20分鐘,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9人的醫療隊伍即組建完畢。其中,曾有多次抗疫及醫療支援經驗的陳祖輝是迅速響應的一員。醫療隊組建後,他就與同事當晚奔赴武漢。
「大年初三早上7:30,我在武漢市發展大道『晨跑』去醫院,這其實讓我感覺有點不可思議。酒店到我們接管的漢口醫院約1.5公裡,本來就冷,我突然有跑起來的衝動。」
陳祖輝表示,在跑進漢口醫院大門,他仿佛有種回到學生年代的感覺,「內心裡突然都是幹勁兒,相信我的精神已足夠強大到與數百萬留守者共克時艱」。
中山二院:3名年輕醫護人員在武漢申請入黨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1月28日的晚上,在漢口醫院附近的一家酒店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正召開黨支部擴大會議,20名醫護人員對著黨旗莊嚴宣誓,聲音鏗鏘有力,驅散了酒店的沉寂。3名年輕的醫護人員向臨時黨支部提出了入黨申請。
該院黨委書記王景峰通過視頻連線帶領黨員們向黨旗宣誓,一起重溫入黨誓詞,並要求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越是急難險重時刻,越要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越要展現廣大黨員的擔當作為。
其中護士宋菊花寫道:「共產黨員都以他們的實際行動作表率,他們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深深影響著我。我希望自己向黨組織靠攏,向身邊的黨員同志學習!」
據悉,這是孫逸仙紀念醫院第一支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20名醫護隊員中有6名黨員和2名積極分子。在組建醫療隊的同時,醫院黨委同時設立了援助湖北醫療臨時黨支部,臨時黨支部的及時設立,讓20名空降到抗擊疫情前線的小部隊感覺有了「主心骨」。
佛山禪城區中心醫院:黨員主動申請奔赴武漢一線
據南都記者了解,在奔赴「戰疫」第一線的人員中,廣東醫護人員前僕後繼,紛紛申請奔赴武漢進行援助,佛山市禪城區中心醫院內科第二支部的唐琳副主任醫師就是其中一員。
「當醫院發通知說,佛山要組建援助武漢醫療隊,我第一反應就是報名。我是黨員,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唐琳表示,由於他曾到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進修學習,因此前去支援武漢,正是專業對口。
唐琳立刻撥通了電話,把想法與妻子和家人溝通,起初他認為可能會受到妻兒極力反對。但沒想到,妻子的答案卻是:「你作為黨員,現在國家需要,你應以大局為重,放心奔赴前線,家庭的事我來為你分憂。」
據了解,目前唐琳醫生仍一邊忙碌於一線的呼吸內科工作,兼顧新冠病毒院內會診、禪城區會診的繁忙工作,一邊備戰支援武漢的重要使命。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臨時黨支部愛心接力助雙胞胎患兒渡難關
在新冠病毒疫情下,廣州部分醫院中,黨員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1月25日大年初一,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時病區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院本部和南沙醫院先後有9位在防控一線工作的醫務人員提交入黨申請書。
(市一院臨時黨支部成員為醫院中留觀的雙胞胎兒童送上援助物資)
據南都記者了解,在市一院「臨時黨支部」成立後不久,1月29日,一對一歲半的雙胞胎因為發燒咳嗽到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在了解到兩個孩子是奶奶從湖北帶過來廣州的,醫院馬上安排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檢查結果為陰性。不過,由於須等到第二次檢查結果依然是陰性,才能解除警報,因此就診患者需要在發熱門診留觀病區觀察。
留觀需要一段時間,奶粉不足、尿片沒有了、溼紙巾也用完了,陪伴在一旁的奶奶手足無措……醫務人員迅速展開愛心接力,市一院臨時病區黨支部書記魏樹全從家裡帶來了自己的同齡小孩吃的奶粉給患兒;內科總支王紅書記一早就跑遍超市商場買來毛巾、溼巾等孩子的必需品;後勤部周士臻主任當天晚上得知後,踩著單車就火速買來熱水壺。
醫務人員愛心接力,讓在留觀區的患兒、家屬沒有後顧之憂。幸運的是,第二天1月30日中午,兩個孩子再次檢查的結果為陰性,第二次檢查警報解除。
廣醫二院:抗非典「老兵」再度「披掛上陣」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有著「抗非」經歷的急診科謝佩玲護士長和原急診科護士長李燕玲,再一次衝到了陣地的最前沿——發熱門診。
謝佩玲表示,作為一名黨員和支委,她應該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從發熱門診接診流程的重新設計,到各項消毒隔離工作的落實,從人力資源的調配安排,到各項防護用物資、診療設備的落實到位,做好各項工作。雖然因緊張出現不適,但她略作休息兩個小時,稍有好轉,又繼續工作,儘自己一切所能讓工作有序進行。
另據了解,急診科扶海璇醫生是其中一名負責轉送新冠肺炎患者的醫務人員,截至目前他已經順利轉送兩例新冠病病毒的確診患者。他表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應該在危急時刻敢於擔當、勇於擔當。」
採寫:南都記者 馬建忠 曾文瓊 貝貝
通訊員 韓文青 張燦城 吳財聰 劉昕晨 魏星 許詠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