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人英語說得好一定是被領養的","亞洲人的口音很可笑"——聊聊華人留學生在加拿大遇到的種族歧視

2021-02-09 加拿大留學生問吧

作為一個中國人,來到這個完全陌生的國家,在不屬於我們的地盤上,小留們在海外生活實屬不易,除了適應不同的新環境,還要克服語言上的困難,學習如何同不同族裔的人一起生活、工作。歧視問題一直是一個永不消失的話題;加拿大是一個以多元文化、多種族融合著稱的國家,在全加拿大人口中有20%以上非本土出生,作為世界上僅存的有完整的移民系統的國家,各種形式的種族歧視問題仍是困擾移民社會和留學生的一個大難題。


首先,甩給大家一個著名視頻網站Buzzfeed製作的點閱率非常高的影片《If Asians Said The Stuff White People Say》(如果把亞裔和白人對調,他們會說。。),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JI1Dw83Hc 影片通過假設亞裔處於白人的角度,會說出怎樣的種族偏見言論,詼諧地從側面總結了各種亞洲人或亞裔人士在白人群體中面對的經典種族偏見,例如認為亞洲人都是書呆子亞洲人都體格小亞洲人的爹媽都很苛刻亞洲人英語說得好一定是被領養的亞洲人的口音很可笑等等。


雖說隨著時代的進步文明與文化的交流使得不同種族之間的了解更深入,聯繫更緊密,但是這些對我們亞洲人的刻板印象和偏見由始至終都存在著,「林來瘋」林書豪從進了哈佛再到NBA才短短幾年,還不是三天兩頭面臨著評論員使用種族歧視字眼、幸運餅乾廣告事件、球迷噓他Chink這樣的事件,即使像楓葉國這樣的移民大國和多種族國家也不會例外。對於我們中國人而言,可能遇到的偏見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就小編和小夥伴們在加拿大生活的經歷而言,種族歧視是肯定存在的,而且基本上可以被分為兩大類:顯性歧視隱性歧視。加國的顯性歧視主要指直接的言語上的侮辱、明顯的不平等不公正對待甚至嚴重的還有肢體上的暴力行為等,而隱性歧視則偏向於沒有直接言語或肢體上的辱罵但是有潛在的不平等待遇等等。




就小留學生們的觀察而言,顯性歧視在教育水平不高的白人或其它族裔和十幾歲的未成年人身上發生的機率較高(不排除受過高等教育的上述人士也會有類似的行為)。前者自然是沒的說,素質不高的話也啥都不care,留學生小夥伴們在坐巴士的時候聽巴士司機罵前面這麼不會開車的肯定是中國人走路撞到個搬家公司的黑人被罵Fucking Chink這種事也不是一回兩回聽說了;說到未成年人,其實世界各國的熊孩子都一樣,白人的十幾歲小青年也是正處於半大不小、認知不成熟但又自信心過剩的年紀,對於自己吸收到的偏見想法不會仔細成熟地考慮,從前的孟漢娜、現在的吐舌女「麥粒」以前就幹過做歧視亞裔的動作拍照的事,還有留學生有被半夜在街上飆車的小青年語言辱罵中國人的經歷;小編的妹妹在加國某地的私立中學讀高二,白人學生佔了絕大多數,針對中國人的歧視言論非常多,比如在一次學校組織的迷你聯合國會談上,老師讓大家說一說自己對外國文化的感受時,一個白人女生站起來大剌剌地說「老是有人跟我抱怨中國人很臭墨西哥人很吵,但我們要理解文化差異」當場所有中國學生和老師都斯巴達了,就連日本學生也忍不住哼了一聲,老師馬上教育那個女生不能公然這樣說出種族偏見的言論,但那個白人女生只是推說著她也是聽別人說的就這樣矇混了過去。


而隱性歧視則是種族問題中遇到的最多,也是最難解決的現象。《加拿大-隱性種族歧視的王國》是一本由名叫Margaret Cannon的加拿大白人於1995年寫的,這名記者體會到加拿大雖然法律上禁止種族歧視,但以白人為主流社會對少數民族有色人種的歧視仍然嚴重,歧視方法不象以前那樣公開赤裸裸,而是非常高明地利用各種機會和事件大作文章,沒有決定性的證據,被歧視的族裔或群體通常無可奈何,難以做出恰當的反擊。有很多時候老外是非常注意自己被貼上種族主義者標籤的,但是在心底裡還是有一種自身是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這樣的現象在工作場合、學校中均有發生,曾有同學抱怨說自己和一群白人學生分到小組討論的話最慘,插不上話不說,自己說的話有時候還得不到重視,白人學生比較專斷;小編的學姐遇到過一個專門fail中國學生的老師,教語言的,還不是白人,大概是菲律賓或者南亞那邊的後裔,中國學生歷屆選她的有一半得被她擋掉,據說經常在課上表揚白人學生而挑刺中國學生對中國學生的assignment和考試尤其嚴格,曾經有中國學生被檔去學校投訴她,但是她的理由是這個學生本來就語法不過關英語水平不行也不是她的問題,學生也就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而在學校外面,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事情,小編的一個朋友曾經在LCBO買了兩瓶酒,有一個站在關閉收銀同道的老外服務員給一個白人女子收銀,朋友就走過去詢問自己是否也可以,但是偏偏到他這服務員就說自己正在休息,不能收銀,但是很快她又接受了另外一個白人顧客的付款,朋友氣不打一處來,跟她理論起來,但是她一口咬定自己就是在休息,另外兩個人比他先到,鬧到經理來了也沒鬧出個結果,服務員也沒有受到處分;小編本人則遇到過一個例子,小編本身膚色不黑,一直以來都是用最淺色粉底,聖誕節期間的時候去Sephora,但是白人導購小姐給我推薦一款粉底時,拿最黃的顏色塗在我手上,塗上發現不match了,又換了一個淺一點但還是黃色的,還是不match,再試一次更淺的,還是黃,導購小姐的表情confuse了,但是始終不肯拿出一般白人用的最淺的顏色,試了好多次直到最後我提出要試試那款最淺的才拿來試用了,似乎在白人眼裡,中國人就該是用黃色的粉底,哪怕你看上去再白,也不可能和白人用一樣顏色的粉底。



說到這裡,小留們也許會覺得不公或擔心,實際上,大部分加拿大人還是很友善的,當然,這些歧視的現象也著實存在;實際上歧視到處都有,中國國內也很多,北方人歧視南方人,城市的歧視農村的,沿海的歧視內地的,港臺人歧視大陸人,總之,有人的地方就有歧視和偏見,這並不能說明加拿大就是一個種族主義國家,但是歧視造成的原因以及如何應對,才是最值得我們關心的。


歧視的造成原因除了文化差異和語言造成的障礙、媒體的負面宣傳,也不能否認華人會有一部分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當我們說道好多國家都不喜歡中國人時,僅僅依靠因為中國強大了他們害怕、中國太有錢這樣蒼白的理由無法解釋得通,也許有些時候我們的確沒有遵守當地的規則或法律,或者一些文明素質有待提高。


有的時候能在加國看到國內來的旅行團,一些遊客的素質確實不敢恭維。我們不需要做到日本人的那種整齊劃一,但是至少也要文明禮貌;另一些是出自於本身對華人文化的刻板印象產生的偏見,對於這些人我們可以正確地與他們溝通,讓他們多了解一些我們的文化,消除不必要的誤會。不過當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面對故意挑釁、帶有攻擊性的不管是語言上還是肢體上的侮辱,我們勢必要採取正當手段保護自己。


在必要的時候,也要學會巧妙的反擊,不一定需要吵架,動一動腦筋就能甩他們十條街。小編的妹妹在學校宿舍的冰箱裡每次放了好吃的,老外同學就會偷吃她東西,然後還不承認,最後她沒證據但忍無可忍之下,把可樂瓶裡的可樂換成了醬油,從此冰箱一片安詳,再沒遭過小偷;在溫哥華的一個同學,曾經在高中裡遇到過類似光頭黨的男生,跟他說話時他就說:「Sorry,I don’t speak to Chink」(抱歉,我不跟中國佬說話),她氣了一秒鐘但立刻換上一副笑臉,甜甜地說:「That’s fine,I don’t speak to retard too」(沒事,老娘也不跟弱智說話),那老外看她不好惹,灰溜溜地轉身走開了。


當然,最有用的武器始終是法律。根據《加拿大人權法案》規定:「每個人享有平等權利和機會,享有免受歧視的自由。法案承認加拿大國內每個人的尊嚴和價值,適用於就業、住房、設施服務、合約以及工會、行業或職業協會的會員資格等領域。根據法案,人人有權免受種族歧視和騷擾。任何人不能因為您的種族或其他相關原因(如血統、膚色、原籍、族裔、公民身份或信仰),給予您差別待遇。這條規定適用於法案涵蓋的領域如職場、學校、出租房或服務等。服務包括商店及商場、酒店、醫院、休閒設施及學校等場所」。《罪案條例》(the Criminal Code)中有明確關於禁止仇恨攻擊任何身份明確的社團的規定。在任何時候,只要你覺得受到冒犯,受到人參公雞,要記得告訴他你這是違法的。不以為意?起訴他們,牛叉如沃爾瑪也受到種族歧視的告訴賠了44萬。小留們要記得,面對種族歧視不要驚慌不要害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也是你面對種族歧視最好的武器。


最後,附上一條日裔油管紅人Ryan Higa對於種族歧視網友給他的歧視言論「親愛的瑞安,你能把眼睛睜大三公分嗎?」,做出的幽默反擊。大家相視一笑,其意盡在不言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AsIi7hei0


本文為問吧原創專稿,版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Canadian Copyright Act等法律法規保護,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或抄襲。如發現任何個人或組織違反相關法規,必追究其責任。


【推薦閱讀】

(直接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原文)


精彩文章回顧

沒有旅行的暑假不如被狗吃:旅行必備的APP們

還在選online course?分分鐘拿不到畢業工籤!

你不是一個人在漂泊:留學生搬家攻略

加拿大college的酒店管理專業到底在教些什麼?

UTSC 水課一覽!讓我們一起虐爆GPA

學姐分享:我為什麼選擇約克大學人力資源專業

留學狗寂寞的飯,要配暑假綜藝節目才好吃!

從多大走向IBM,魔術少年的加國夢

本文關鍵詞:歧視 種族歧視
回復任一關鍵詞,即可閱讀相關文章。

相關焦點

  • 不懂英語你來幹嗎?中國留學生開豪華賓利遭加拿大警察"暴打"後說:"要停止600萬美元投資!"
    倒不是判斷加拿大警方是否真有對中國留學生"暴力執法"(各說各理,最終還得法官判定。我們不好妄下結論)。但,本文中賓利車、3萬現金,600萬美元投資等要素發生在一個中國留學生身上,著實讓人感覺有點怪怪的。
  • 外國網友狠懟"不準說中文"的杜克大學,遇到"隱性種族歧視"該怎麼辦?
    :不允許說自己的母語,這真是太可笑了當然也有支持杜克大學教授Neely做法的,認為她的做法已經足夠尊重學生,應該鼓勵中國學生去鍛鍊自己的英語水平...在校園/生活中遇到種族歧視,我們該怎麼辦? 不管何時何地,如果有任何人因為你們皮膚、頭髮、眼睛的顏色而對你們做出任何不好的言論和舉動,別害怕,到相應的地方尋求幫助,這些人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 遠離心理疾病,就要大膽的和這類人說"不"
    它的可怕之處就是指通過"學習"而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和心理狀態。我們要警醒失敗對自己的影響,同時一定要時刻的記住,失敗都是暫時性的,我們無法預測未來,現在覺得困難事,在明天都可能會有轉機,一切皆有可能。培養這種樂觀的去看待事情的心態,就能避免"習得性無助"心理的形成。
  • 加拿大華人女學生被多人包養:男友竟然充當經紀人(龜公)!5名"乾女兒"不打碼講述包養人生
    一般人如果知道自己女朋友幹這行,肯定會吵架分手吧。但是男友Mason表示:"我不喜歡自己女朋友跟別的男人一起出去,可能是出於嫉妒吧。我得克服!"WTF ?"Winnie每次出門都會告訴我,我看他們(乾爹們)都是衣冠楚楚的人,對Winnie也挺好的。"你知不知道還有個詞叫衣冠禽獸。。。"雖然之前我花了一點時間去接受,現在我已經完全理解我女朋友了。"他說:"女朋友和金主的年齡差距很大,應該不會發生什麼。"
  • "我,36歲,和甜蜜男談了一場戀愛,傾家蕩產!"
    這個團夥共有18個人。他們每個人都有一款手寫詳細的"培訓手冊"。從「開發」客戶到後路的每一個步都有劇本。更匪夷所思的是,甚至警察來了如何第一時間藏好手機都設想好了。騙子們的日常工作,就是吃飯,睡覺,上廁所,經營"殺豬盤"。他們與時俱進,隨時調整劇本方案。詳細分析單身女性的特質,感情空虛,有些積蓄,一直沒有遇到自己的靈魂伴侶,心理脆弱。緊緊扣住這些特質,流水化作業。
  • 華玉振:與"擺地攤"感同身受
    當共和國總理在莊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宣布城市管理要為"擺地攤"寬容時,我的眼睛溼了。三十四年前剛畢業的那年夏天,在家鄉小集鎮的稅務所,因拒絕"出外勤"向"地攤"收稅的風波又勾起我的回憶。所長安排我"出外勤"上街。所謂"出外勤",就是上街丶入村丶進廠,挨家挨戶收稅。我從小厭煩稅務官。據父母講太祖父、祖父都曾經因為挑擔擺攤賣杏、賣黃花菜而被稅務官盤剝過。
  • 華人"補習天王"才是UBC性侵真兇?檢察官:女生一邊被奸,一邊哭著安慰同伴!
    被告母親為兒子喊冤說,整個事件只是"誤會"(擺烏龍)。現年22歲的高遠志,周二在列治文省級法庭出席保釋聆訊,他身穿紅色囚衣,神情緊張,不時從犯人欄向代表律師及旁聽席張望。被告的父母也全程在場旁聽。受害人拼命反抗,有人蜷曲身體,掩護重要部位,有人不斷說:「不」、「不要這樣」、「不要」。檢控官形容,在塔克強姦其中一名受害人時,她還一邊抗拒,一邊哭著並緊握另外兩女的手,安慰她們不要害怕,說:"至少你們不會有事。
  • "我談了一場戀愛卻傾家蕩產!"比仙人跳悲劇 10000倍的,居然是這種騙局!
    此生能遇見你,已然幸福得一塌糊吉米老師前言:天上不會掉餡餅,天下也沒有免費的午餐,捂緊錢袋子增強防騙意識,慧眼識人,不要讓自己成為那頭被殺的「豬」。他們每個人都有一款手寫詳細的"培訓手冊"。從「開發」客戶到後路的每一個步都有劇本。更匪夷所思的是,甚至警察來了如何第一時間藏好手機都設想好了。騙子們的日常工作,就是吃飯,睡覺,上廁所,經營"殺豬盤"。他們與時俱進,隨時調整劇本方案。詳細分析單身女性的特質,感情空虛,有些積蓄,一直沒有遇到自己的靈魂伴侶,心理脆弱。緊緊扣住這些特質,流水化作業。
  • "生孩子"也要AA制嗎?
    她是這樣寫的:"我懷孕六個月了,沒上班在家待著,自己也沒多少存款,我老公今天說生孩子的時候花的醫療費用我倆一人出一半,平攤,我很震驚,想了一天都沒想通他怎麼會這樣說,為什麼呢?"看了之後,我也驚著了。難道是自己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嗎?還是現在的夫妻樣樣都實行AA制,包括生孩子呢?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於是便將這故事當新聞說與朋友聽。朋友聽後一陣哈哈大笑,我被朋友笑懵了,問他很好笑嗎?
  • 中國高考題 VS 加拿大"省考":這難度差的豈止一個高中三年?!
    很多在加拿大的小夥伴們可能沒經歷過高考,那你們是幸運的。啥,你說:"但是我們也有省考啊!因為大學會根據學生成績給出一個有條件錄取的通知,如果英語總成績不夠大學還是會拒絕學生的申請。雖然規模差不多,但是省考難度跟高考比起來,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 "兒臣" 的帳單與 "額娘" 的神回復火了 !
    只是深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的起點是父母懷抱,你的未來是修齊治平,弘毅致遠。所以額娘才狠心讓你歷練,吾兒可知"有多殘忍有多愛"。當然,吾兒自立並非始於今年今日,是家風使然。額娘一介弱女,尚能十九歲離家三千裡獨自求學,深信吾兒勝之。
  • 從心理學上看程璐思文離婚:兩個"好人"是很難維繫婚姻的
    與那些離婚為了財產,為了各種利益開撕的人,可以說她們對彼此自始至終的尊重和仗義是很讓人感動的。程璐說,以後你需要我任何幫助,我的回答都是yes,l do。思文說我還是祝你比賽加油,你要是混不下去了,我還是會借錢給你,沒關係,有我在。
  • 最強COSTCO"黑5"攻略 在國內想特價,照著它搶就對了!
    純正而樸實:松露口感非常純正;甜度低:比起其它傳統的巧克力松露的含糖量較低,是亞洲人喜歡的那種;即溶的口感:松露的脂肪成分來源於植物,它的溶點較低,因此它會給您帶來持久的冰涼之感。是純可可脂製作,不是國產的代可可脂麥麗素哦,所以口感比咱們小時候吃的國內的好太多啦!
  • 網絡"遊戲"的泛濫,你孩子的人生是否被偷換了概念?
    人類的生命本質是公平的,但是這種本質的公平已經被"經濟"所打破。這"經濟"當然不僅僅指的是金錢和物質,它當然包含一種無形的、也是比金錢更具威力的"經濟"~那就是"名"。所謂的"名",當然是指那些出了名的人名,統一稱呼為"名人"。名人當然也就不同於一般的人名,他們具備一呼百應的能力。特別是在當下的網絡時代,這名人效應尤為明顯。
  • 戰"疫"響了,情感深了!
    2020,註定是多事之秋,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新年的第一天給大家特殊的拜年方式"居家拜年"。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我聽從安排,作為一名黨員我絕對服從命令聽指揮。 形式越來越緊,學校要求上報的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細,所以每天都要在班級群裡發不同的通知,分享不同的文件精神,不停地催促家長朋友回覆信息,填寫表格……有時感覺家長也挺累的但是沒有辦法,特殊時期不能掉鏈子。
  • 為什麼搶著來加拿大生孩子?最划算"生意"|算算加拿大身份值多少銀子?500萬人民幣啊
    "北京遇上西雅圖"的真實外景地--大溫列治文已經被華人準媽媽們"攻佔"。本期話題「搬家日,魁北克人的奇特習俗」。點擊家園微信下方菜單「直播NEW!」,進入「美女微電臺」收聽。中國、伊朗、印度、杜拜、牙買加等地貌似都對加拿大情有獨鍾, 希望寶寶降生在加拿大的土地上。他們應該被斥責嗎?
  • 新高考"3+1+2"模式下,怎麼選科?
    新高考"3+1+2"模式,把哪些學科救上岸,哪些學科推下水?我認為,談不到把哪個學科"救上岸"或"推下水",改革是大勢所趨,高考也不例外。新高考模式下,對語文、數學、外語沒有什麼影響,突出了物理、歷史兩個科目,對化學科目是一個弱化。
  • 兩歲半寶寶和她的動物"牧場",二十多隻動物友好相處
    最近幾天,又玩上了動物"牧場"的小遊戲,常常把我們逗的哈哈大笑。先把動物們一個一個拿過來排好隊,再把食物一個一個找好擺在動物們面前,粘在一起的水果還要切開分給兩個動物。北極熊,還有面露兇光的鬣狗,勤勞的駱駝……"牧場"裡的動物共有二十多隻呢。
  • 科普|為什麼自閉患兒總是"聽不懂話"?
    ",而"聽不懂"好像變成了星孩的生活日程,當父母叫孩子做某件事時,孩子就只會呆站在一旁。今天,就讓我們來好好學習"說話"吧~1、一次只說一件事情當父母給予孩子指令時,不要一次說很多件事情,而是應該要清晰的給孩子一個指令,如:幫媽媽從盤子裡拿一顆蘋果,而不是"幫媽媽從盤子裡拿些蘋果過來",清晰的指令可以讓孩子清楚的知道,父母要他做什麼。
  • 自閉患兒幹預路上最重要的一項"關係"
    家有特殊孩讓許多父母總是埋頭於孩子的康復教育,心裡唯一的盼望就是希望孩子可以早日恢復成"正常"的樣子,每天有不同的幹預課程,天天在機構與家裡間不斷的來回波奔。在忙碌中甚至無法關注與特殊孩子間的親子關係。可是,特殊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難道不重要嗎?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