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熱火鍋有燃爆風險,食用需謹慎
自熱火鍋不用火也不插電,它主要是由食材、食材鍋、鍋蓋、外鍋和發熱包組成。其加熱原理是利用發熱包內的物質與水接觸,釋放出熱量,從而使得上層食材鍋內的食物吸收熱量後溫度升高。除「自熱火鍋」外,它也被稱為「微火鍋」「清煮火鍋」「自煮火鍋」等。
這個最初出現在微商朋友圈的產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餐飲和食品公司加入。從做火鍋底料的到做連鎖火鍋店的,許多公司做起了自熱小火鍋生意。就連做零食的良品鋪子,也在自家天貓旗艦店裡賣上了自熱火鍋。現在去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搜索「自熱火鍋」,至少會出現近30個品牌。
但這種方便食用的熱食中隱含著不小的安全風險。
據央視網日前報導,發熱包發熱時,會產生氫氣和還原性氣體,純淨的氫氣在空氣中安靜地燃燒,而不純的氫氣在燃燒時可能產生爆炸。很多消費者反映在食用自熱火鍋時,燃氣報警器會持續報警,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圖片來自央視網
實際上,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為「上海市消保委」)此前曾通報過對20件自熱方便火鍋類產品的測試情況。在此次比較試驗中,上海市消保委分別從線下超市和網絡平臺購買了包括「海底撈」、「小龍坎」、「大龍燚」、「三隻松鼠」等品牌在內的自熱方便火鍋類產品共計20件,價格從16.9元至49.9元不等。試驗項目包括外觀及包裝標識檢查、鍋體表面溫度、發熱包遇水反應釋放氣體、發熱包二次加水反應、發熱包成分及含量等指標。
測試結果顯示,所測試的發熱包均屬於「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或混合物」。
據專家介紹,每個方便火鍋裡的加熱包大概能產生40升的氫氣。氫氣在空氣中的燃燒極限是4%到75.6%。如果發熱包反應後釋放出的氫氣量,在環境中正好處於氫氣的燃燒極限,也就是空氣中氫氣的佔比達到4%-75.6%之間時,就有可能引發燃爆的風險。
這意味著,不僅在封閉或半封閉的條件下(比如車內、帳篷等)食用自熱火鍋會存在燃爆風險,在公共場合密集大量出現自熱火鍋,也有很大隱患。
國家化學製品安全質檢中心主任助理肖秋平提醒:「比如說我們的旅遊大巴還有我們長途大巴(行駛)過程中,很多遊客並不知道,這裡面會產生氫氣,大面積地、大量地使用這種自熱火鍋,那麼就有可能導致這種氫氣在這個車輛裡面累計,特別是夏天開著空調,整個車箱是密閉的環境下,如果達到爆炸下限濃度,碰到類似身上的一點靜電或電路火花,就足以引發爆燃事故。」
不僅初次食用的自熱火鍋存在燃爆危險,使用過的發熱包依然有安全隱患。
為查驗發熱包是否充分反應,試驗人員將20個樣品的發熱包浸沒於水中。結果有14件樣品的發熱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持續放氣現象,反應持續時間均超過3分鐘,最長的甚至到了8分鐘。
圖片來自央視網
如果這樣的加熱包比丟棄後,在垃圾桶等密閉的空間裡跟水相遇,再加入一點火源,就可能燃燒。
在產品標準方面,目前國內暫無自熱方便火鍋類產品和發熱包相關國家及行業標準。而發熱包的成分及含量決定了自熱方便火鍋產品的發熱效果和釋放的氣體。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消費指導部主任蔡恩提出:「發熱包的生產企業,首先應該是對它發熱包所含的成份以及相關的比例,包括重量應該去做進一步完善的測試和分析,來保證這個發熱包能夠充分反應,並在消費者使用時能夠保證到消費者使用的安全。」
本次測試中有18件樣品的發熱包標註了主要成分及對應企業標準代號。按標註的主要成分可分為兩組:組別Ⅰ為氧化鈣、鋁粒、碳酸氫鈉;組別Ⅱ是氧化鈣、鋁粉、碳酸鈉、氫氧化鈉。其餘2件標稱品牌為「宏綠」和「自嗨鍋」自熱方便火鍋樣品的發熱包未註明成分和企業標準代號。
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等十部委發布的《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鋁粉」屬於危險化學品。在聯合國《關於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規章範本》中的危險貨物一覽表裡,「未塗層」鋁粉屬於列明的4.3項遇水釋放易燃氣體的物質;氫氧化鈉屬於列明的第8類腐蝕品。在航空運輸時,氧化鈣屬於列表中列明的第8類腐蝕品。發熱包屬於列表中列明的遇水釋放易燃氣體的物質。
基於發熱包具有遇水釋放易燃氣體的危險性,根據聯合國《關於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規章範本》的分類標準,自熱方便火鍋產品在運輸中屬於危險貨物。
因此,中國民航民航系統已經全面禁止攜帶自發熱產品上飛機。廣西出臺的鐵路安全管理條例也明確規定,禁止在動車上使用自帶加熱的食品。
此外,上述實驗中還發現:從自熱火鍋反映時的溫度來看,外鍋內部底面中心溫度普遍比較高,均在90℃以上,最高達到121.9℃;而消費者比較容易觸碰到的外鍋外部側面水位以上位點以及蓋子外部的最高溫度都在70℃以上,最高的達到90℃以上。同時,試驗數據顯示,底部有隔熱設計的樣品,外鍋底面中心的溫度要明顯低於外鍋側面上部和鍋蓋部分,最高溫差可達的30℃。
高溫導致106件樣品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食材鍋底部變形,其中標稱品牌為「咔咔莎莫小仙」、「蜀姑娘」、「老城南世家」、「辣個火鍋」、「潤成」、「百草味」6件樣品的食材鍋底部出現了嚴重變形。
上海市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
使用前須閱讀產品使用說明,並嚴格按照提示內容操作,特別是不要在汽車等密閉、狹小環境中使用,避免明火,且未成年人在成人指導下方可使用。
使用中應注意將產品放置於防燙桌面上,避免觸碰外鍋,以免燙傷。
使用後的方便火鍋垃圾應避免大量堆積或與水直接接觸,並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規定進行分類,使用後的發熱包應當按有害垃圾分類處置。